...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雜誌在線發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

2021-01-21 FX168財經網

文 / TIER2020-07-21 06:09:05來源:FX168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安全 可誘發免疫反應】7月20日晚,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雜誌在線發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團隊研發的新冠疫苗II期臨床試驗結果的論文。根據《柳葉刀》上發表的新研究,在中國進行的前述新冠候選疫苗的II期臨床試驗發現,該疫苗是安全的,並且可以誘發免疫反應。(澎湃新聞)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疫情中頻頻出現的《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徐夢龍2月29日,由鍾南山院士領銜的「中國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臨床特徵」研究論文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在線公開發表。
  • 圖片來源存疑,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9年前發表的論文被撤稿
    圖片來源存疑,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9年前發表的論文被撤稿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實習生 朱周晨 瞿依賢 2015-10-2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
  • 《國際在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際在線》 2017年11月27日  國際在線陝西頻道消息:11月2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康振生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是農業學部8名新當選院士之一。
  • 《自然》、《科學》、《柳葉刀》,頂級學術期刊積極評價中國抗疫
    《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 常名:照亮世界的醫學之光——評介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
    的確,在這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過程中,這一著名國際醫學期刊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及時發布有關重要訊息,及時公布有關重要學術成果,及時提出疫情防控方面的有益意見,而更重要的是,它的負責人還及時向國際社會發出正義之聲。4月14日,為推卸責任,發洩不滿,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暫停向世界衛生組織交納會費。消息傳出後,世界輿論譁然,引發國際社會批評浪潮。
  • ...上發表的新研究,在中國進行的前述新冠候選疫苗的II期臨床試驗...
    2020-07-21 06:09:05來源:FX168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安全 可誘發免疫反應】7月20日晚,國際學術期刊
  • 《自然》雜誌稱官僚幹預學術推動中國科研造假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在線版頭條刊文《中國科研,發表還是滅亡》(Publish or PerishinChina)。  瀋陽證實,1月10日上午,《自然》雜誌一名編輯通過國際長途電話聯繫他,表達了對他的研究成果的高度關注。在達成不帶政治偏見、僅就學術報導、嚴守研究對象和機構隱私的共識前提下,他同意接受《自然》雜誌採訪。
  • 9年前發表文章被撤,「換肝之父」工程院院士範上達被爆學術醜聞
    點擊上方↑「沃登醫學」↑關注我們10月15日,《美國移植學報》(AJT,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連續發表兩篇撤稿聲明「換肝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被曝出因為圖片來源存在疑慮而被撤掉了兩篇2006年發表的文章。
  • 山東大學兩人分別當選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山東大學兩人分別當選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她以通訊作者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柳葉刀》、《自然》、《細胞》等著名期刊發表論文200多篇。陳子江教授在臨床、教學和科研一線工作30餘年,帶領和團結同行進行了系列重大技術攻關,解決了多個關鍵科學問題,推動了行業進步。她為人正直, 治學嚴謹,醫德高尚,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林巧稚杯-婦產科好醫生」等多項獎勵和榮譽。
  • 網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涉嫌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日前,網上突然曝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涉嫌剽竊學術論文等學術不端問題。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和知乎等處發帖稱,自己是一名醫療工作者,在撰寫論文搜索資料時發現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發表的論文,涉嫌剽竊浙江大學和山西醫科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文章,並有多篇文章涉嫌剽竊、抄襲、一稿多投、重複發表等學術不端問題。7月1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李兆申院士,他表示事情通過組織在處理,「論文絕對沒問題。」
  •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 ...疫情中頻頻發文的《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
    《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世界級著名醫學雜誌單獨為武漢疫情開設了專欄並免費向公眾開放,中國學者同仁的名字也頻頻曝光。《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又有怎樣的重要性和權威性?聽到柳葉刀這個名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外科手術用的手術器械,因其彎、小、薄,狀如柳葉,故稱之為柳葉刀。
  • 人民衛生出版社系列期刊第八次工作會議暨《中國臨床醫生雜誌》第...
  • 錢旭紅院士:更大音量發出中國科技期刊聲音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在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這樣表達科技期刊的重要性。他從中西知識學科的演化與發表、趨勢和教訓,談到歷史上學術期刊在科技創新中的突出作用,並得出結論:現在的科技期刊不僅僅是為了發表,更重要的是為了建立獨特的知識學科認知體系,從而為世界文明做出貢獻。
  • 錢旭紅院士:更大音量發出中國科技期刊聲音
    「期刊是知識學科體系形成的核心媒體,期刊是國家民族文明話語權的集中體現,期刊是科學技術最新進展的前沿展示。」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在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這樣表達科技期刊的重要性。
  • 科學網—記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小兵:從老山前線到醫學前沿
    面對旁人的稱讚,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小兵總是這樣說。 2009年,49歲的付小兵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最年輕的院士。 他還是該院生命科學院院長、基礎醫學所所長、第一附屬醫院全軍創傷修復與組織再生重點實驗室主任、創傷外科研究員,並同時擔任國際創傷癒合聯盟執委、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主任委員、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以及多本國內外學術期刊的編委等學術職務。 也許這一切都不奇怪。現年52歲的付小兵,把自己人生的大半時間都奉獻給了醫學事業。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院士說丨袁亞湘院士:雜誌好不好,就看最好的文章是否發表在這裡
    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在主旨報告《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化之路》中的一番話,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共鳴。袁亞湘目前是我國數學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中國科學:數學》的主編。華羅庚、陳景潤這些數學大家的論文都曾發表在這本雜誌上。「那些複雜的期刊指標,我從來不看重。」
  • 湖南大學一學院先後產生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出版專著「工程結構減震控制」等四部,發表論文百多篇。  先後榮獲省、部勞動模範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緒紅,結構工程專家。男,漢族,湖南南縣人,博士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 盤點:環境領域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單(附簡歷)
    Environ. sci., ES&T, ACS Nano Letters等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0餘篇, 被引用超過83000次,h指數為143 (Google Scholar,2020)。Logan教授和全世界多所大學以及研究人員有密切的合作關係。羅根教授曾獲Clarke獎、美國化學學會ES&T雜誌創新進步獎和Paul L. Busch獎等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