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實習生 朱周晨 瞿依賢
2015-10-2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
「換肝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再被曝出學術論文問題。
10月27日,據科學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報導,範上達及其研究團隊9年前發表的兩篇論文,因圖片來源問題,近日被《美國移植學報》(AJT,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撤銷。
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萬鈞(Kwan Man),而原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外科學系主任、肝移植及肝膽胰外科專家範上達為署名作者之一。
27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回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內地網站文章提及的指控,內部調查仍在進行中,本學院目前沒有進一步評論或補充。
澎湃新聞注意到,10月15日,《美國移植學報》連續發表兩篇撤稿聲明。
被撤銷的論文標題分別為《脂肪激素脂聯素和FTY720聯用能顯著提高小體積脂肪肝移植的存活率》(Fat-Derived Hormone Adiponectin Combined with FTY720 Significantly Improves Small-for-Size Fatty Liver Graft Survival)和《雷帕黴素可以減輕肝硬化患者的肝移植損傷—下調Rho-ROCK-VEGF信號通路的重要性》(Rapamycin Attenuates Liver Graft Injury in Cirrhotic Recipient—The Significance of Down-Regulation of Rho-ROCK-VEGF Pathway),它們分別在線發表於2006年2月10日和2006年1月20日。
《美國移植學報》發表的撤稿聲明《美國移植學報》在撤稿聲明中稱,脂聯素一文中的圖片4和圖片5的來源令人懷疑,作者對此的回應,不能減輕人們的懷疑和擔憂。雷帕黴素一文中的圖片3出現了同樣的問題。目前,該期刊執行主編艾倫•D•柯克(Allan D. Kirk)與論文作者已經同意撤稿。
中國工程院官網資料顯示,範上達,男,1952年出生於香港,原籍廣東省潮陽縣人。2001年,獲香港大學頒發的卓越研究成就獎。2005年,他榮獲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同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範上達於香港瑪麗醫院接受醫學訓練,1987年成為該校外科學系講師,1996年,他領導的團隊施行了世界首例成功的成人間活體右半肝移植手術。該手術突破了活體供肝的體積限制,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採用,惠及眾多肝病患者。
2008年3月27日,中新網援引香港明報的報導稱,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腸胃病學》(Gastroenterology)的編輯審稿時發現,範上達及其研究隊伍一篇投稿論文中的一幅圖片已經發表,該雜誌要求相關研究人員5年內不準向該醫學雜誌及旗下的雜誌投稿。
被《美國移植學報》撤稿的兩篇論文(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範上達,萬鈞,撤稿
相關推薦
評論(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