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論文同一圖 院士範上達被國際權威雜誌禁投稿5年

2021-01-13 科學網
兩論文同一圖 院士範上達被國際權威雜誌禁投稿5年 範上達等忙中出錯的辯解不被接受

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講座教授範上達承認,重複錯用一張圖片於兩份不同的論文內,是犯了不小心的錯誤,並非存心造假。範上達負責管理全港兩隊肝移植隊伍,包括科研、臨床、培訓,有時甚至需親自到醫院協助捐肝者取肝。(圖片來源:明報)

 

據香港明報報導,有「換肝之父」稱號的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講座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外科學系教授潘冬平及其研究隊伍,被內地一個網站揭發將一幅肝癌細胞基因轉移圖片,重複用於另一篇論文內,被國際權威的《腸胃病學》(Gastroenterology)雜誌發出「禁令」,5年內不準投稿。

 

有學者指出,不準投稿5年是重罰。港大醫學院發言人3月26日回應指已知悉事件,正在處理當中。

 

承認研究員忙中出錯

 

範上達26日承認事件,表示因一名博士後研究員手上有3個研究進行,忙亂中「不小心出錯」,已向該雜誌編輯解釋,強調圖片只是一幅肝癌細胞基因並未轉移的解說圖,出錯對研究結果及論證無影響,但對方不接受解釋。研究隊伍已作內部檢討,避免同類事件發生,並願共同承擔責任。

 

內地網站「新語絲」刊登一篇文章,作者名為「明德學人」,指範上達及潘冬平的研究隊伍,去年底向國際學術雜誌《腸胃病學》投稿時,被期刊編輯揭發稿內有一幅圖片,跟另一本學術雜誌《臨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刊登的圖片完全相同。更嚴重是,兩篇稿件屬不同研究。

 

範上達說,發表於《臨床癌症研究》的論文,是研究肝癌細胞受到一種名為twist的基因轉移所影響,若能改變twist基因,有望阻止肝癌細胞轉移。但發表在《腸胃病學》的論文,是研究肝癌細胞另一種基因轉移。

 

學者:禁刊5年算重罰

 

範上達指出,一名博士後研究員,誤將一幅發表在2006年第12期《臨床癌症研究》的肝癌細胞基因轉移解說圖片,重複誤用在另一篇研究論文上,並將該篇文投稿給《腸胃病學》雜誌,及後被該雜誌編輯發現,懷疑他們有造假之嫌。

 

《腸胃病學》已判罰參與撰寫論文的範上達、潘冬平,以及參與協助的美國大學研究人員等,5年內不準向該醫學雜誌及旗下的雜誌投稿。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吳國偉表示,不知悉有關事件的詳情,也不評論個別事件,但《腸胃病學》是在國際上具有聲望的腸胃科醫學雜誌,所刊出的論文在學術上值很高的10分或以上,受到醫學界和科研人員看重,若被該醫學雜誌判罰不準投稿5年,算是重罰。

 

相關焦點

  • 圖片來源存疑,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9年前發表的論文被撤稿
    「換肝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再被曝出學術論文問題。10月27日,據科學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報導,範上達及其研究團隊9年前發表的兩篇論文,因圖片來源問題,近日被《美國移植學報》(AJT,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撤銷。
  • 香港肝臟移植專家範上達榮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肝臟移植專家範上達在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新一輪增補中,榮膺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院士。   中國工程院昨日(十三日)公布新增補五十名院士名單,來自本港的肝移植專家範上達範上達以其香港首例原位肝移植、肝移植五年百分之八十二生存率的世界先進水平等卓越成就折服評委,成為五十名新增補院士中唯一一名來自內地以外的人士。
  • 9年前發表文章被撤,「換肝之父」工程院院士範上達被爆學術醜聞
    點擊上方↑「沃登醫學」↑關注我們10月15日,《美國移植學報》(AJT,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連續發表兩篇撤稿聲明「換肝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被曝出因為圖片來源存在疑慮而被撤掉了兩篇2006年發表的文章。
  • 新昌縣氣象局茶葉氣象論文被國際權威雜誌錄用
    茶葉中國9月19日訊 近日,新昌縣氣象局局長婁偉平博士撰寫的《1972~2013年氣候變化對龍井43茶樹經濟產出的影響》一文被《國際生物氣象學雜誌》錄用,並將於近期在雜誌網站在線刊出。這是紹興氣象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首次登上這一世界級權威雜誌。
  • 中科院院士魏於全學術論文遭造假質疑(圖)
    魏於全,這個迄今為止最年輕的四川籍中科院院士如今陷入了巨大的學術道德爭議中。  本周,司履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是在北京開會評審他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時看到了他的研究,當時我就認為魏院士的研究結果是不可信的。」「我後來查看了他2001年發表在《中華腫瘤》雜誌上的論文,發現魏於全在實驗設計中存在嚴重而低級的硬傷」。
  • 一篇論文平息抗癌藥物使用國際爭論 餘果:我不是「藥神」
    5年前,餘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稿件採用率僅為5%的頂尖醫學雜誌《柳葉刀·腫瘤學》(當年影響因子24.69分)上發表了學術論文,國際學術界對該篇論文的關注度高於同一雜誌上75%的文章。該論文平息了兩大權威機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歐洲藥物管理局的一場爭論,也一舉創下揚州市論文SCI影響因子的最高記錄。
  • Bioinformatics :浙大本科生叩開國際權威雜誌大門
    生物谷報導:在國際權威雜誌《生物信息學》編輯部發展論文,這對生物信息學領域的很多教授來說都是件夢寐以求的事,而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信息學本科生陳曉輝、寧開達,用他們的論文《BNArray:基於貝葉斯網絡構建生物晶片基因調控網絡的R語言包》叩開了這一權威雜誌的大門。
  •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張國興教授團隊在JCR一區權威雜誌發表兩篇論文
    【MBA中國網訊】近日,蘭州大學管理學院張國興教授研究團隊先後在中科院JCR一區權威雜誌《Energy Policy》和《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發表原創性文章兩篇。
  • 照日格圖教授當選國際權威雜誌NEJM唯一中國編委
    《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總編輯照日格圖教授近日當選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 Engl J Med)新一屆編委,並已於2月8~9日在美國波士頓市出席了2008年編委會。
  • 潘貳博士SCI學術論文再次榮獲醫學權威雜誌《Medicine®》認可
    該文章輾轉歷經了兩年時間,接受了幾個雜誌眾多位審稿專家的審閱,並根據各位審稿專家意見不斷進行修改,最終在2020年1月8日正式通過權威專家的審閱並認可發表。潘貳博士的英文SCI論文第一次被國際醫學權威雜誌《Medicine®》收錄事實上,潘貳博士的英文SCI論文不是第一次被國際醫學權威雜誌《Medicine®》收錄,早在2016年7月12日,潘貳博士的第一篇英文專業論文已誕生。
  • 曹雪濤論文受質疑續:3篇論文作者承認用錯圖
    曹雪濤是國際知名免疫學專家,現任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1月17日,在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會上,他位列新增的24位中國院士之一。圖/視覺中國Bik說,她在5天內看了超過350篇曹雪濤參與完成的論文,並把發現問題的超過50篇論文發在了Pubpeer上。這些論文中,不同組別的實驗數據間有著「令她難以置信的相似之處」,包括蛋白質印記、流式細胞術的分析結果等。這些被質疑的論文,有超過40篇的通訊作者為曹雪濤。
  • 霍金曾數十次引用這所大學在《science》等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數據
    其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南京大學,被譽為國家棟梁之才的搖籃:恢復高考制度後,南京大學本科校友當選兩院院士12人,居全國高校第一。1955 年至今,有218位南京大學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47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勳」中,有6位是南京大學校友:黃緯祿、趙九章、錢驥、程開甲、朱光亞、任新民。
  • 國際數學頂尖雜誌《數學學報》再發大陸學者論文—新聞—科學網
    時隔十餘年之後,瑞典皇家科學院出版的國際數學頂尖雜誌《數學學報》(《Acta Mathematica》)再次刊登了大陸學者的論文。
  • 全球權威雜誌《科學》將刊登爭議華南虎照片(圖)
    10月12日發布的照片拍攝時間:2007年10月3日16時38分28秒焦距:35mm光圈:F5.0速度:1/40秒這是周正龍用數位相機拍攝的第一張野生華南虎照片,也是10月12日陝西省林業廳在新聞發布會上提供給媒體的「虎照」(局部裁剪圖)□晨報記者鬱瀟亮昨天凌晨,晨報記者收到全球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發來的確認電子郵件:《科學》將在11
  • 浙江教授在全球化學權威雜誌JACS發表論文
    浙江在線杭州8月26日訊(通訊員 袁繼新 記者 梁國瑞)近日,浙江省特聘教授(錢江學者)、溫州大學教授黃少銘的論文「Ident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es of Superlong Oriented SWNT Arrays by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 and Raman Spectroscopy
  • 一周兩篇《自然》論文!「中國天眼」FAST重大成果頻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隨著11月5日最新一篇《自然》論文的發表,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過去一周已經迎來兩篇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的原創成果。
  • 鍾南山團隊新研究:如延後5天採取隔離,全國感染或達35萬!相關論文...
    大數據文摘出品作者:曹培信、牛婉楊、劉俊寰2月28日,《胸部疾病雜誌》(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刊發了鍾南山院士團隊最新研究文章。研究基於優化模型SEIR和人工智慧預測: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在2月下旬達到高峰,4月底趨於平緩。
  •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被質疑24篇論文造假
    圖/清華大學醫學院官網)本刊記者/李想俁自5月起,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截至發稿時,PubPeer網站上能檢索到有上述被質疑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董晨的論文24篇。
  • 中科院院士裴鋼論文在國外網站被質疑 期刊:已收到舉報 正調查
    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周詩婕繼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中科院院士裴鋼論文涉嫌造假後,裴鋼參與署名的兩篇論文再度在國外網站pubpeer上被美國學者Elisabeth Bik博士質疑圖像異常。一篇論文於2014年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Plos One上,論文發現傳統中藥複方「聰明湯」可以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為治療這項複雜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一篇論文於2015年發表在《免疫學期刊》上,論文發現了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通路中的重要分子β-arrestin1在NLRP3和NLRC4兩種炎症小體活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兩篇論文中,裴鋼均列在最後一位,且是文章的通訊作者。
  • 美權威學術期刊質疑臺灣一教授論文造假(圖)
    美權威學術期刊質疑臺灣一教授論文造假(圖) 2006年12月21日 16:3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