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貳博士SCI學術論文再次榮獲醫學權威雜誌《Medicine®》認可

2020-11-24 千龍網

一恍惚正式踏入了2020年,潘貳博士不知不覺已奮鬥他的雙眼皮及修復事業20餘載。

潘貳博士是如何成為眼部美容整形與修復專家的?

潘貳博士畢業於我國最早開設醫學美容專業的江西宜春美容醫學院,是首批學習醫美的學者。畢業後,潘貳醫生憑藉對醫美的熱愛進修於瀋陽軍區總醫院整形美容中心,根基尚淺的潘貳醫生,在任職期間恪盡職守,不斷累積經驗,在工作之餘潘貳醫生也是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因為他知道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成長得更快,這時的潘醫生是個年輕的熱血男兒,只想通過努力拼搏更快地成為專科醫生。

自古以來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好像都不能並存,但是潘貳醫生清楚自己的定位,只有不斷進步才能在這行業中站穩腳跟,所以在艱苦的工作後,潘貳醫生毅然地來到廣州,攻讀廣州醫科大學燒傷整形美容外科專業碩士研究生,幾年後又考入南方醫學科大學更取得了南方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潘貳博士(ID:雙眼皮與失敗修復潘貳)一步一個腳印,順利獲得了碩士及博士學位,後來,也一直在眼部整形領域深耕細作的他,從沒有停息過奮進的步伐——面診、手術、會議,再面診、手術、會議,如此輪番上陣,仿佛是一名不需要休息的」鋼鐵人「,在如此密集緊湊的工作中日復一日,樂此不疲,正是憑著這份努力,讓他成為業內外公認的實力眼部美容整形與修復專家。

正因獲得同行的認可,在剛過去的「精彩絕倫」高規格醫美盛宴——「2019眼整形技術發展與創新論壇暨中國·眼整形聯盟(BPG)第三屆學術年會」上,潘貳博士被推舉為大會的執行主席,並為大會作開幕式致辭。

(2019眼整形技術發展與創新論壇暨中國·眼整形聯盟(BPG)第三屆學術年會 論壇執行主席 潘貳博士)

潘貳博士又一SCI學術論文榮獲醫學權威雜誌《Medicine®》錄用

而最近我們喜獲得知,潘貳博士的論文——Mild to Moderate Blepharoptosis Correction: Outcomes of Levator Aponeurosis Posterior Layer Plication,榮獲醫學權威雜誌《Medicine®》錄用,這是一篇關於解答「謎一般的上瞼下垂」的文章,文章標題中文翻譯為「上瞼提肌腱膜深層摺疊矯正輕中度上瞼下垂療效觀察」。該文章輾轉歷經了兩年時間,接受了幾個雜誌眾多位審稿專家的審閱,並根據各位審稿專家意見不斷進行修改,最終在2020年1月8日正式通過權威專家的審閱並認可發表。

(潘貳博士SCI論文:Mild to Moderate Blepharoptosis Correction: Outcomes of Levator Aponeurosis Posterior Layer Plication.)

可能大家並不知道何謂"SCI」, 何謂「上瞼提肌腱膜摺疊術」,何謂「上瞼提肌腱膜深層摺疊術」,為何英文SCI論文通過審核是一件如此值得慶幸之事?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

SCI論文是什麼?

SCI論文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我國科技界對SCI論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誤認為SCI是一本期刊,由南京大學引用並成為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學術評價和獎懲的一類刊物。

隨著學研究的日益全球化,SCI論文作為進行國際科學交流的重要方式,其發表量的多少和被引用率的高低,成為國際上通用的評價基礎研究成果水平標準,也是招聘、提升、考核、評獎的重要指標。

上瞼提肌腱膜摺疊術是什麼?

適用於輕中度先天性上瞼下垂。常規重瞼術,術中打開眶隔向上分離顯露需要摺疊的上瞼提肌腱膜,在內中外三處將縫線先穿過上瞼提肌腱膜在擬摺疊的位置,採用褥式縫合固定於瞼板上緣,先打活結觀察上瞼上提位置和瞼緣弧度,上瞼位置滿意後結紮縫線,最後按重瞼成形術式縫合皮膚。該方法不需進行上瞼提肌與瞼結膜之間的分離,但需要打開眶隔,破壞眶隔的完整性,屬於經典術式,應用較廣泛,文獻報導因腱膜比較光滑術後復發率比較高。

如何理解此論文中潘貳博士關於上瞼提肌腱膜 「深層摺疊」之意?

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都得有理論作為基礎,對上瞼提肌進行處理的手術都應該對上瞼提肌解剖有準確的認識。以目前文獻所述上瞼提肌腱膜是指米勒氏肌上到眶隔脂肪下之間的整層組織,手術中必須打開眶隔才能見到白色的筋膜組織就是上瞼提肌腱膜。但是這對顧客現在追求微創術式的要求顯得損傷過大。

潘貳博士(ID:雙眼皮與失敗修復潘貳)根據對上瞼提肌腱膜精細解剖結構的新理解【註:該SCI論文於2016年7月12日也被《Medicine®》錄用】,創造性地提出了上瞼提肌腱膜細分為淺層和深層的觀點,而且淺深層之間存在三種不同的連接,並認為常規的上瞼提肌腱膜深層起主要提拉上瞼作用的解剖結構,在保持完整眶隔的前提下分離暴露上瞼提肌腱膜深層,對其進行精準摺疊來矯正上瞼下垂,不但損傷相對較小,而且效果良好,臨床觀察分析復發率更低。

為何該英文SCI論文通過審核是一件如此值得慶幸之事?

一方面,臨床創新已屬不易。初入行的醫生都是在老師的教導下進行手術操作,或通過教科書學習傳統經典術式方法。臨床的創新必須要在傳統方法大量的實踐後才可能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不可能憑空產生。一句話,只有大量的臨床實踐才可能有創新的機會。

而且撰寫論文並不比手術實操容易,即使臨床上有創新,要寫成可發表的論文,還要是用英文寫出符合重重審核要求的SCI論文,這對於英語不是母語的研究生,乃至專家、教授來說,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很多語言語法的表達和日常所學的普通英語又有不同,寫SCI很多要用醫學專業英語,無疑難上加難。即對很多臨床有創新的臨床醫生來說論文內容不是問題,英語寫作往往成為了制約的瓶頸。

另一方面,發表SCI論文也是困難重重。對於大部分科研者而言,撰寫SCI論文的過程已經夠辛苦,但發表論文的過程也同樣不容易,甚至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打擊,首先一個是投稿錄用率很低,因為全世界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數很多,要發表研究論文的人也很多,期刊收到的稿件數量遠超過其能夠錄用的數量,SCI核心期刊尤其如此,可能有些稿件在期刊編輯的預審中就被退稿了。

SCI期刊用稿率較低,或者說他們的拒稿率較高,有稿件質量上的原因,比如缺乏原創性等,而更多情況是激烈競爭造成的,期刊只能在有限的版面內擇優錄用稿件。一般來說,初投稿者的稿件是很難一次命中的,這可能是投稿者因經驗不足而沒有選對期刊造成的,也可能是期刊編輯對投稿人不了解、用稿十分謹慎造成的。比如有時候,作者所在單位名不見經傳也會增加論文錄用難度,這是因為審稿人可能對作者的研究條件以及數據的可靠性持懷疑態度。

此外,發表SCI論文周期長,這對於許多被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發表論文的國內作者也是一個令人焦慮問題。一般情況下,SCI論文從投稿、審稿、修改、定稿,到辦理版權轉讓手續、校核樣稿,到正式發衣,至少要半年到一年時間,常常在一年以上才能完成整個周期。

總的來說,從科學研究到論文發表、產生影響是一個價值提煉的過程。我們所做的研究並不都是有效的,可能只有一部分是有效的,也就是說取得效果的研究並不是都值得寫成報告或論文,值得寫出來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內容。

而且就算是論文可以成功發表,但其研究成果是否有人關注、值得一讀,還要打個折扣。所以說,從事科學研究的人要想發表一篇好的SCI論文,並獲得讀者的認可,成為公認的對社會、對人類有貢獻的科學家,是難關重重的。

潘貳博士的英文SCI論文第一次被國際醫學權威雜誌《Medicine®》收錄

事實上,潘貳博士的英文SCI論文不是第一次被國際醫學權威雜誌《Medicine®》收錄,早在2016年7月12日,潘貳博士的第一篇英文專業論文已誕生。

(潘貳博士SCI論文:Aponeurosis of the 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 in Chinese subjects: A live gross anatomy and cadaveric histological study.)

潘貳博士的英文SCI學術論文榮獲整形美容外科權威英文雜誌《AnnalsofPlasticSurgery》收錄

2017年9月,以潘貳博士為第一作者,於建剛主任和張勝昌醫生為第二、第三作者的英文SCI學術論文:「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Hering Law on Outcomes of Surgical Correction of Ptosis」(回顧性分析應用赫林定律矯正上瞼下垂臨床效果),同樣榮獲整形外科權威英文雜誌《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 》收錄。該論文是專注眼部整形與修復的潘貳博士、專注鼻頦部整形的於建剛主任和專注極脂膠移植的張勝昌醫生,一起聯合創立華南「醫生合伙人制」整形機構——廣州顏美薈醫療美容以來聯手發布的第一篇重要學術論文。

(顏美薈的第一篇SCI論文: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Hering Law on Outcomes of Surgical Correction of Ptosis)

潘貳博士在中文核心期刊的論文更是「碩果纍纍」

除英文SCI論文外,潘貳博士在中文核心期刊的論文更是「碩果纍纍」,其中包括:《翼狀韌帶懸吊矯正先天性重度上瞼下垂》-2011年07月中華整形外科雜誌,《上瞼翼狀韌帶懸吊修復額肌瓣矯正重度上瞼下垂術後復發》-2017年10月中國美容整形雜誌,《應用赫林定律矯正不對稱雙上瞼下垂的臨床效果》-2017年10月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等等。

(中國知網期刊查詢潘貳博士眾多學術論文)

由此可見,潘貳博士(ID:雙眼皮與失敗修復潘貳)用了他多年的光陰來探索、思考與沉澱。醫學的創新和突破是非常艱難的,周期5-10年都常見,但真專家必須要創新,創新不靠靈機一動,學術拼的是積累,積累是個緩慢的過程。相信以後,潘貳博士還將繼續沉浸在他的雙眼皮事業之中,更多的眼部美容整形創新與成果,對潘貳博士來說,未來一定可期。

相關焦點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英輯學術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論文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sci論文簡單說可以算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論文,它可以代表本專業在全球的最先進技術以及發展趨勢,因此sci論文對於很多作者來說是對自身學術水平的最高認可,國內的越來越多的科研單位和博士生都是非常重視
  • 一般醫學SCI期刊會收錄哪些論文?
    想要在醫學SCI期刊上發表論文,毫無疑問,需要先了解醫學SCI期刊會收錄什麼論文。只有這樣,才能據此選擇自己的寫作方向,提高論文被收錄的機率。那麼,醫學SCI期刊會收錄什麼論文呢?今天總結一些,供大家參考。
  • sci論文online就認可嗎
    sci論文online就認可嗎?這個說不準,關鍵是本單位認不認。單位不同,認可sci論文的標準不同,有的online就認可,有的見刊後才認可,還有的檢索後才認可。Online步驟在sci論文見刊和檢索之前完成,是指sci論文線上發表,也是sci論文發表中的一個重要的步驟。sci論文online後,會有相應的DOI號,說明該篇論文成功發表,因為只是線上發表,尚未印刷出版,尚未在web of science檢索到。再加上單位不同,可以採用不同的認可標準,對於sci論文online認不認可上,有了不同的答案。
  • 重症醫學科SCI論文發表及臨床科研策略大數據分析
    根據重症醫學科領域2020年發文3.8萬篇的總量,下面針對重症醫學科的全球數據大都是今年最近3個月論文分析結果。國家分布可以看到,美國發表論文數最多,佔33%;中國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為1,877篇,佔19%,排在第二位。義大利、德國和法國分列第三到五位。(SCI論文的時間和國家分布)研究發表在哪些雜誌?
  • ieee跟sci哪個級別高
    ieee是一個組織,全名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在全球各國都有一定數量的會員,在我國國內多個城市也設有分會,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出版有70多種期刊雜誌、論文集和圖書,因此ieee論文發表也是國際學術論文發表的一個類型。
  • 為什麼要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sci論文是國際核心論文,隨著學術國際化的發展,發表sci論文成為一項常見的要求。但sci論文發表,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但依舊有那麼多人努力著、爭搶著要發表,肯定是有原因所在。那麼,為什麼要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 今日話題 | 南開校長被曝論文造假,再次敲響學術不端警鐘
    曹雪濤 據媒體報導,曝光曹雪濤論文造假行為的,是有同樣免疫學專業背景的美國博士伊莉莎白·比克,目前專門調查學術不端。 可見,此次曹雪濤論文造假風波,有著極強的專業門檻和複雜性。就連伊莉莎白·比克也沒有直接給出結論。在採訪中她反覆提到,只是將存在問題的圖像和論文標註出來,至於是不是構成學術不端,還得更權威的調查。 但即便如此,曹雪濤恐怕也難逃論文造假的指控。
  • 「最具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的強勢「發家史」
    在很多健康領域的大v或企業號中,經常出現一個雜誌的名稱-《柳葉刀》,是什麼讓一本外國醫學雜誌,成為世界公認的「最具權威醫學雜誌」。今天小編就來帶你走進迄今為止「最偉大」的醫學周刊-《柳葉刀》。前世1823年,由託馬斯·威克利創辦的國際綜合醫學周刊《柳葉刀》問世,同年,出版第一刊。自創辦之日起,「柳葉刀」(The Lancet)的名字就一直沒有變過。今生《柳葉刀》一直致力於解決社會中的緊迫問題,通過發起學術討論,讓科學融入到具體的大環境中,從而影響各地的決策者。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從發表論文代表的學術水平來說,從低到高依次是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大多數sci論文,需要通過修改達到期刊錄用見刊的標準。修改後的sci論文,內容發生了改變,是否還符合查重標準具有不確定性,需要再次查重確認,即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sci論文的審核標準比較高,不僅加大了論文學術水平上的要求,還非常重視論文的查重率。
  • 醫學研究生SCI醫學論文寫作技巧和建議
    SCI 索文收錄了包括醫學和生命科學在內的世界領域內高水平的核心期刊。在 SCI 收錄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稱之為 SCI 論文。 SCI 論文已經成為眾多生物醫學領域科研工作者和臨床醫生展示科研成果,實現學術交流及推廣的重要平臺。對醫學研究生而言, 在博(碩)士學習期間發表的 SCI 文章的數量和質量,更是衡量其研究水平高低、決定學位是否授予的重要標準。
  • Bik博士新發現:中國412篇論文或來自一家「論文工廠...
    近日,Elisabeth Bik博士再次曝出驚人消息,她和她的一群志願者團隊發現:至少有412篇(還在持續增加)來自中國醫院的論文可能出自同一個「論文工廠」!、論文造假,職業學術「打假人」,前史丹福大學助理研究員Elisabeth Bik博士,在中國學術圈幾乎家喻戶曉。
  •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主要是為了確保論文的原創性、新穎性是否達到刊登標準,同時也是為了防止有抄襲的行為出現。那sci期刊哪個階段查重呢?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介紹介紹。sci期刊查重都是在作者將sci論文提交給雜誌社後,雜誌社會對sci論文進行三審,三個審分為:初審、覆審和終審。Sci論文查重是在初審階段進行的,往往是將sci查重放在初審的第一位。只有sci論文查重率符合投稿要求後,才會進行接下來的審稿流程。
  • sci論文被拒該怎麼辦,早發表小編告訴你
    但是論文被退回,這該怎麼辦,早發表sci論文小編給大家講講:SCI論文1.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數據和信息有審稿人抱怨,個別中國作者在論文被一家雜誌拒絕後又原封不動地寄給另外一家雜誌,而他們再次被邀請審稿並對此非常反感,論文理所當然地被拒絕。
  • SCI論文和頂尖科研雜誌一次搞清是什麼
    收錄的文獻涵蓋醫學、化學、生物、物理、大氣科學、生態學和社會科學等,主要內容包括高水平的前沿研究報告、學術評論、學科回顧及前瞻、學術論文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學會學術動態的報導和出版。其報導科學世界中的重大發現、重要突破為使命,同時也提供快速權威的、有見地的新聞專題。
  • 新昌縣氣象局茶葉氣象論文被國際權威雜誌錄用
    茶葉中國9月19日訊 近日,新昌縣氣象局局長婁偉平博士撰寫的《1972~2013年氣候變化對龍井43茶樹經濟產出的影響》一文被《國際生物氣象學雜誌》錄用,並將於近期在雜誌網站在線刊出。這是紹興氣象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首次登上這一世界級權威雜誌。
  • 兩論文同一圖 院士範上達被國際權威雜誌禁投稿5年
    兩論文同一圖 院士範上達被國際權威雜誌禁投稿5年
  • SCI論文屬於核心論文嗎?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而核心期刊則是中國國內的一種期刊分類方法,雖說是兩種概念,但有時二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比如一個刊物既是國內核心期刊,同時又被SCI檢索,成為SCI期刊,這種情況下,作者發表了該期刊論文,這篇文章既是SCI論文又是核心期刊論文,一本SCI期刊是否能算作核心期刊,這要看期刊的具體情況。
  • 醫學SCI論文亂象:第三方代發、槍手橫行
    今年3月中旬開始,英國現代生物出版集團撤回了43篇SCI(美國《科學引文索引》的英文簡稱)醫學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該事件使眾多醫療機構的醫生陷入學術造假和學術不端的風波中,這些論文被撤回的理由是「相關文章的學術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同時,這批被撤回的41篇SCI論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全部由第三方機構為文章聯繫同行評審,並代為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