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存疑,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9年前發表的論文被撤稿
圖片來源存疑,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9年前發表的論文被撤稿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實習生 朱周晨 瞿依賢 2015-10-2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
-
9年前發表文章被撤,「換肝之父」工程院院士範上達被爆學術醜聞
點擊上方↑「沃登醫學」↑關注我們10月15日,《美國移植學報
-
器官移植每年挽救中國近萬人生命 - 中國在線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完善,器官移植技術已經成為成熟的治療技術,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我國國家器官移植管理條例和器官移植準入制度相繼實施,衛生部醫療服務監管司相繼建立肝臟、腎臟、心臟、肺臟的全國註冊登記系統,全國器官移植技術得到進一步規範,並取得初步的成效。
-
兩論文同一圖 院士範上達被國際權威雜誌禁投稿5年
兩論文同一圖 院士範上達被國際權威雜誌禁投稿5年
-
中國工程院陳肇隆院士受聘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呂毅校長助理介紹了陳院士的基本情況,並表示陳院士的加盟將對醫院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會有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顏校長代表王樹國校長,也代表西安交通大學的師生,向陳院士表示誠摯地感謝,希望陳院士在肝膽、肝移植領域為大家提供更大的學術幫助。
-
中國規範器官移植技術 腎移植者十年存活率超60%
由中國透析移植學會、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器官移植學組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亞洲移植免疫論壇昨日在北京召開,500餘位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器官移植專家匯聚一堂,重點就器官移植領域的最新進展、器官移植排異的處理、免疫製劑的合理使用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探討。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讓脾臟「長成」肝臟,器官移植有了全新替代方案
交匯點訊 器官移植治療的供體器官短缺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我國每年有30萬人等待器官移植,在世界範圍內,近千萬人在等待中企盼新生的希望。 記者了解到,南京大學的一項前沿研究為器官移植提供了一項可能的替代方案。
-
中國工程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 18位外籍專家當選院士
經濟日報北京11月27日訊 記者常理報導:中國工程院27日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單,有67位院士當選。此外,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比爾·蓋茨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據悉,此次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佔94%;女性4人,佔6%。
-
肇東籍專家曹喜濱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東北網綏化12月3日訊(特約記者霍永祥)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肇東籍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曹喜濱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據了解,曹喜濱,1963年出生在肇東市安民鄉一個偏僻的小屯子,1981年從肇東一中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1991年在哈工大畢業後,獲博士學位。
-
國際骨髓移植研究中心頒發陸道培院士2016年傑出服務貢獻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在新聞發布會上致辭(記者張庶卓攝) 央廣網北京3月24日消息(記者張庶卓)日前在美國夏威夷召開的美國骨髓移植學會與國際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的聯席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榮獲2016年傑出服務貢獻獎。
-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名單,靖江籍專家邵新宇當選!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名單,靖江籍專家邵新宇當選!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靖江籍機械工程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成功當選為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截至目前,靖江已先後有9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組織院士和專家專題調研視聯動力
近日,由中國工程院組織的「關於視聯網的專題線上調研」順利舉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院士盧錫城、劉韻潔 、王沙飛、方濱興、張平參加討論。此外,來自行業內的40餘名專家學者也參與了調研。2019年12月份,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到訪視聯動力總部
-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空空飛彈專家樊會濤鄭大作主題講座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空空飛彈專家樊會濤教授受邀為師生們帶來「回顧航空百年,展望航空強國」的主題講座。鄭州大學和力學與安全工程學院有關負責人以及部分師生出席了線下活動。樊會濤,男,1962年10月18日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空空飛彈專家,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樊會濤一直從事空空飛彈型號研製和預先研究工作。 2020年5月,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
關於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科協辦發組字〔2021〕2號)精神,中國化學會現啟動向中國科協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以下簡稱「兩院」)院士候選人的工作。(二)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化學、化工及相關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國國籍的正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三)院士候選人年齡不得超過65周歲(1956年7月1日以後出生)。
-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宮聲凱教授、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蘇東林教授、無人系統研究院向錦武教授等3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航大數據科學與腦機智能高精尖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樊文飛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校校友曹建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楊威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科協組織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新聞—科學網
根據中央關於改進和完善院士制度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受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委託,中國科協負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 1.根據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有關規定,同一院士候選人可同時通過院士推薦(提名)和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推薦(提名)。
-
十大給排水專業畢業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3.劉鴻亮劉鴻亮(1932.6.20-)環境工程專家。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曾任國際湖泊環境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現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在水環境研究領域是我國學術帶頭人。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兩院的院士稱號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