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為曾將病毒關聯武漢道歉:汙名化必須停止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4月9日電(宋宇晟)《自然》雜誌@Nature自然科研4月9日發表社論《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其中稱,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際,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和歧視甚囂塵上,尤其是針對亞洲人的歧視。教育和科研將為此付出代價。文章稱,此前世衛組織在提出「COVID19」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一下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包括《自然》。「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文章同時稱,新冠病毒汙名化必須停止——刻不容緩。

相關焦點

  • 《自然》雜誌「道歉三連」:停止汙名化,願承擔責任並道歉
    4月7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發表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8日,《自然》在其海外社交帳號上發布了同樣的內容;9日,《自然》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帳號又發布了該社論的中文版本。
  • 《自然》雜誌中英雙語「道歉三連」 反對汙名化呼聲已成主流
    來源:央視網4月7日,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自然》雜誌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發表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這其中包括了《自然》雜誌。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
  • 《自然》雜誌「道歉三連」
    4月7日,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自然》雜誌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發表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自然》雜誌官網截圖社論中寫道: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一名字很快便被傳播公共衛生信息的大小組織採用。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這其中包括了《自然》雜誌。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
  • 《自然》:必須立即停止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汙名化
    新華社倫敦4月10日電 英國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一期發表社論說,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際,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和歧視甚囂塵上,尤其是針對亞洲人的歧視,必須立即停止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汙名化。文章說,多年來,人們經常會將病毒性疾病與疫情首先暴發的地區關聯在一起,比如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還有寨卡病毒是以烏幹達的一片森林命名。但是,世衛組織在2015年發布指引,要求停止這種做法,以減少汙名化和惡劣影響。指引強調,病毒會感染人類,一旦發生疫情,所有人都有風險,無論他們是誰,無論他們來自哪裡。
  • 國際期刊《自然》雜誌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4月7日,國際著名科學期刊《自然》( Nature)雜誌在官網刊發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的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文中寫道: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一名字很快便被傳播公共衛生信息的大小組織採用。
  • 《自然》雜誌網站發表社論呼籲:「必須竭盡所能避免和減少汙名化」
    世界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雜誌網站4月7日發表社論指出,在各國努力控制新冠病毒傳播之際,少數政客卻執意將一種病毒及其所致疾病與某個地方關聯在一起,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需要立即停止。自疫情出現以來,大量美歐媒體、專家學者都認為,汙名化做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只會助長排外與種族主義、阻礙國際抗疫合作。
  • ...張文宏:武漢解封後或成中國最安全城市;自然雜誌為曾將病毒與...
    2丨俄羅斯新冠肺炎確診超萬例據央視新聞,俄羅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網,截至莫斯科時間4月9日10時45分,全俄累計確診10131例新冠肺炎,其中莫斯科累計確診6698例,為全俄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過去24小時內,俄羅斯境內新增1459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
  • 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 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這家世界頂級學術刊物,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英國《自然》雜誌道歉了。作為一本世界頂級學術刊物,此前,該雜誌曾將新冠病毒直接與武漢、中國相關聯。在最新的社論中,《自然》雜誌表示,「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
  • 《自然》雜誌致歉:曾將病毒與武漢關聯,願為此擔責丨今日熱詞打卡
    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一下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包括《自然》。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多年來,人們經常會將病毒性疾病與疫情首先暴發的地區、地點或區域關聯在一起,比如中東呼吸症候群或寨卡病毒——以烏幹達的一片森林命名。
  • 自然雜誌能發表這篇論文,比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要真誠百倍
    當地時間5月4日,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刊發了中英美多國科研團隊的研究。研究通過建模發現,中國使用的三大非藥物幹預措施不僅遏制了新冠疫情在中國的發展,也為全球贏得了時間窗口。為遏制COVID-19在中國的蔓延並減小其暴發規模,中國的非藥物幹預措施(NPI)包括三大類。首先是城際旅行限制,這遏制了農曆新年假期期間病毒的進一步傳播。
  • 這家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為何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英國《自然》雜誌道歉了。作為一本世界頂級學術刊物,此前,該雜誌曾將新冠病毒直接與武漢、中國相關聯。而在最新的社論中,《自然》雜誌表示,「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自然》雜誌網站截圖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之際,種族主義和歧視的雜音甚囂塵上。
  • 銳參考|這家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為何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文/逸軒)英國《自然》雜誌道歉了。作為一本世界頂級學術刊物,此前,該雜誌曾將新冠病毒直接與武漢、中國相關聯。與此同時,為科學與真相奔走,反對汙名化、政治化的聲音,也正在國際輿論場上形成一股強大力量。連續三天致歉:「病毒不會歧視——我們所有人都有風險」英國《自然》雜誌的道歉首先於4月7日,以英文社評的方式發布在官方網站上。
  • 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 |《自然》社論
    通向多樣性之路依然道阻且長:在《自然綜述:物理》的4月刊中,來自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的科研人員和科學傳播人士用親身實例講述了歧視和其他因素如何阻止他們在國際期刊上發聲(S. Hanasoge et al. Nature Rev. Phys. 2, 178–180; 2020)。
  • 新冠病毒來源有新發現!全球突變出3種毒株,武漢流行的是變異版
    B型常見但不是原始毒株,此前在武漢發現的病毒樣本並不能證明新冠病毒的起源地是武漢,而且他還說首次感染病毒可能是在去年9月到12月初之間。彼得博士解釋,第一份關於病毒的樣本是中國的研究員在武漢採集的,可供國際進行研究,最早進入資料庫的基因組並不一定是病毒起源,只是進入的時間比較早而已,如果從別的國家先取樣,可能別的國家看起來也是病毒起源地。
  • 俠客島:用病毒汙名化中國,包藏什麼禍心?
    早在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將此次新型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VI代表病毒,D代表疾病,19代表首次發現的年份;同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根據生物遺傳學分析,將新冠病毒命名為SARS-CoV-2(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
  • 學術頭條:新冠病亡率比流感高10倍,《自然》為汙名化道歉,宇宙各方...
    《自然》致歉:曾將病毒與武漢關聯 呼籲停止汙名化4月7日,《自然》雜誌在題為「停止冠狀病毒汙名化刻不容緩」的社論文章中表示,這場疫情大流行助長了可悲的種族主義和歧視,尤其是針對亞洲人的歧視。教育和研究將為此付出代價。該社論還就此前《自然》新聞報導中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聯繫在一起致歉。
  • 「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科學》雜誌專訪,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發聲
    他欠我們一個道歉。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接受《科學》雜誌專訪說道。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武漢病毒研究所成為了輿論焦點。甚至於,美國總統川普還曾公開表態,聲稱新冠病毒是從武漢病毒所洩露。7 月 15 日,在回復《科學》雜誌採訪問題的郵件中,石正麗首次對質疑聲作出正面回應。
  • 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接受《科學》雜誌專訪: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7月24日,《科學》雜誌以《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為標題,刊發了對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的專訪。美國總統川普更是宣稱,新冠病毒正是從石正麗所在的實驗室洩露出來才導致的人類大流行。不過,石正麗本人很少公開表態。7月15日,石正麗打破沉默,給《科學》雜誌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回答了關於新冠病毒的起源和研究所研究的一系列問題。
  • 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知錯就改,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帶頭抵制汙名化
    據參考消息4月11日報導,近日英國《自然》雜誌連發三文,為曾經的不當言論向中國道歉,並表示病毒之下沒人是孤島,號召抵制汙名化。截至目前,中國馳援了全球100多個國家,不僅送去大批物資,更有精銳專家團隊出生入死,深入各國疫情的「重災區」。
  • 「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正式發聲
    「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這是石正麗的主張。7月24日,《科學》發表了對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的專訪,也以「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為標題。石正麗,這位蝙蝠冠狀病毒研究專家在疫情發生以來一直處在輿情旋渦中心。美國總統川普更是宣稱,正是新冠病毒從她的實驗室逃逸出來才導致的人類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