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苗的5個疑問
新冠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看不到終點。病毒會衰減而自然消失,已經成為幻想。也許,只有新冠疫苗能根本上結束這場「物種戰鬥」。於是,疫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但是,關於疫苗的疑問也不少。比如,新冠疫苗安全性有多高?有效性有多高?有些地區進行的重點人員優先、自願接種的緊急接種疫苗要不要打?再比如,流感疫苗今年也賣瘋了,搶不到,要不要打流感疫苗?
-
高福:回歸科學,能打贏新冠這場仗
導讀高福認為,新冠病毒「逃過」了人類知識和認知,無論是溯源還是認識病毒,現在都只能回歸科學,用科學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面對新冠病毒的種種問題都需要用科學去解答。2020年11月14日,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第11屆財新峰會:重建全球信任」上呼籲,病毒「逃過」了人類的知識和認知,無論是溯源還是認識病毒,現在都只能回歸科學,用科學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下稱中疾控)在對青島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
-
德媒:美國新冠疫情死亡超過越戰水平 民眾盼生活回歸正常但很不現實
中國小康網4月29日訊 老馬 在美國周一新冠確診數突破百萬後,周二 (4月29日) 美國的新冠疫情再創一項紀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顯示,美國目前的累計病亡人數已達到59225,超越當年越戰的美國傷亡人數。根據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的統計,當年有58220美國人在越戰中喪命。
-
海外網評:這可能是美國「科學政策史上最恥辱時刻」
文章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在科學問題上對美國人民撒謊,並稱這些謊言打擊了科學界的士氣,使美國付出了無數生命代價,表示「這或許是美國科學政策史上最恥辱的時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乾脆表示,「川普無視了新冠疫情大流行、氣候變化和山火的真相」。將政治利益置於科學防疫之前,是美國成為全球防疫「差等生」的根本原因。
-
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傳染病在人群中的傳播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會形成新的感染和流行。所以對傳染病的預防和管制措施可以分為三類,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傳染源是指體內帶有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等,並能傳染給其他個體的人和動物。新冠肺炎的傳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
-
一元線性回歸的求解
1 最小二乘法及代數求解最小二乘法中的「二乘」代表平方,最小二乘也就是最小平方。
-
《自然》:必須立即停止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汙名化
新華社倫敦4月10日電 英國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一期發表社論說,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際,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和歧視甚囂塵上,尤其是針對亞洲人的歧視,必須立即停止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汙名化。文章說,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英文名為「COVID-19」,這一名字很快便被傳播公共衛生信息的各個組織採用。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一下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包括《自然》。《自然》在社論中說:「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來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冠病毒的起源、傳播及演變備受關注。多位國內外專家表示,根據目前已有證據還無法確認新冠病毒起源於哪裡。傳播「拼圖」有缺失新冠病毒在人類中的傳播是如何開始的?從最初報告的病例看,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一度被認為是疫情發源地。▲1月29日,市民經過已經被封閉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
-
疫情防控丨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傳染病在人群中的傳播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會形成新的感染和流行。所以對傳染病的預防和管制措施可以分為三類,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傳染源是指體內帶有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等,並能傳染給其他個體的人和動物。新冠肺炎的傳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
-
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
世衛組織呼籲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而是基於科學展開研究,以科學態度推動病毒溯源和國際合作。對此,在11月30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世衛組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病毒在何時、何地打破物種界限等問題目前尚未破解。世衛組織密切關注各類科學線索,以科學態度推動病毒溯源和國際合作。一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出現。
-
新冠病毒變異?論文通訊作者等解讀《國家科學評論》相關論文
新冠病毒是否「變異」了?是否對人類威脅越來越大?《中國科學報》特此採訪包括論文通訊作者在內的3位業內專家。《中國科學報》:論文中提出,新冠病毒株發生了149個突變點,這是否意味著新冠病毒「變異」或者「進化」了?這種突變是否會影響臨床治療、藥物研發和疫苗研製?
-
新冠疫情是一塊科學的試金石,試出了啥?
數據的對比呈現了一邊倒的碾壓,中國之所以能交出如此完美的抗疫答卷,當然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有力舉措,怎麼評價都不過分,但這些舉措的核心就是——科學防疫。這是現代醫學——傳染病學的研究成果。傳染病學的研究表明,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就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人群易感性。三個環節必須同時存在,方能構成傳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新的傳染不會發生,不可能形成流行。
-
外媒:科學素養如何幫助人們抗擊新冠病毒?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24日發表一篇題為《科學素養是如何幫助人們抗擊新冠病毒的》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專家布魯斯·米勒日前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周刊上發表的文章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
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識:聯合科學力量抗擊新冠疫情
但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科學家無法迴避這個全球矚目的話題,聯合科學力量對抗新冠疫情成為與會科學家的共識。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在致辭中表示,要解決當前危機以及未來疫情大流行需要依賴科學,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大學、研究所、工業界的科學家都在研究病毒,探索新的診療手段防止疫情傳播。
-
為什麼新冠病毒必須源自於自然?
早在今年5月份,在國際衛生組織(WHO)的組織協調下,全世界的病毒研究科學家和醫務人員,通過對病毒起源溯源後,確認: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在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美國的時候,在合理推導也指向美國的時候,在川普瘋狂將病毒稱為「中國病毒」,甩鍋中國的時候,為什麼WHO與全世界的研究人員,一致確認,得出新冠病毒源自於自然界的結論呢?在筆看來,這是一個既無奈、但在當前又是最正確、最科學的政治答案。為什麼這麼說呢?
-
亞歷山大談新冠:我想要回歸正常生活,為此願意做該做的事
虎撲01月13日訊 雷霆在今日比賽中102-112不敵馬刺。賽後,雷霆球員謝伊-吉爾傑斯-亞歷山大接受了採訪。我們必須看看比賽回放。」談到NBA的新冠病毒防護協議,亞歷山大說道:「我覺得這是很有必要的,為了遠離新冠病毒帶來的麻煩,我樂意去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我想要回歸正常的生活,為此我願意做一切該做的事情。」亞歷山大接著說:「我喜歡和這群傢伙一塊打球。當我們享受比賽的時候,我們每個夜晚都會打得很努力。」
-
新冠疫苗成為《科學》雜誌十大科學突破首位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華盛頓12月17日電 美國《科學》雜誌17日公布其評選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以創紀錄的速度開發和測試急需的新冠疫苗」當選頭號突破。中國、美國、歐洲等地科研人員在2020年年初獲得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後,便嘗試不同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疫苗研發通常需要數年時間,但在全球科學界共同努力下,2020年年底前已有新冠疫苗獲批使用。《科學》雜誌評價說,凝聚起來的強大力量推動新冠疫苗在短時間內從無到有。
-
【新冠患者體內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文 / 夏洛特2021-01-12 06:17:30來源:FX168 【新冠患者體內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導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
石正麗接受《科學》採訪,回答新冠來源、宿主等問題
在此次採訪中,石正麗回答了關於新冠病毒來源、宿主等諸多問題。自然宿主RaTG13在自然界中演變為新冠病毒僅存理論可能2月3日,石正麗團隊在《自然》期刊發表論文,報導了一株與新冠病毒相似性達到96.2%的蝙蝠病毒(命名是RaTG13)。
-
石正麗接受《科學》採訪,回答新冠來源、宿主等問題
8月10日,《中國科學報》經授權翻譯並刊登《科學》雜誌對石正麗訪談全文。 在此次採訪中,石正麗回答了關於新冠病毒來源、宿主等諸多問題。 自然宿主RaTG13在自然界中演變為新冠病毒僅存理論可能 2月3日,石正麗團隊在《自然》期刊發表論文,報導了一株與新冠病毒相似性達到96.2%的蝙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