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回歸科學,能打贏新冠這場仗

2020-11-16 財新健康

導讀

高福認為,新冠病毒「逃過」了人類知識和認知,無論是溯源還是認識病毒,現在都只能回歸科學,用科學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2020年11月14日,第十一屆財新峰會,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發表演講。圖/財新視聽

文丨記者 趙今朝

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是什麼?無症狀感染者能不能獲得足夠的抗體保護以實現群體免疫?面對新冠病毒的種種問題都需要用科學去解答。2020年11月14日,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第11屆財新峰會:重建全球信任」上呼籲,病毒「逃過」了人類的知識和認知,無論是溯源還是認識病毒,現在都只能回歸科學,用科學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下稱中疾控)在對青島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出活病毒,這證實了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這是新冠防控取得的非常大的成就之一。」高福坦言,儘管如此,新冠溯源並不似「照方抓藥」那樣簡單。

溯源迷霧重重,但防控方面,作為目前全球疫情的「窪地」,中國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高福總結,新冠至今已經打了四場戰爭,「目前還在進行著一場戰爭」。前兩場即兩個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當時採取的措施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分開易感人群。保衛戰之後,第二場是狙擊戰,即全國各地力爭不把病毒輸出到其他地方,積極發現病例,積極壓下病例。第三場則為殲滅戰,發現、控制,最重要的是病例清零。

之所以中國能把新冠這場仗打好,高福認為,首先以科學研究為基礎,通過基因測序摸清病原,了解病毒的流行規律,緊接著動員民眾,群防群控,定點消除,打好「殲滅戰」,最後是行政決策。「科學為基礎,民眾理解參與,行政決策,這三個步驟少哪一步都不可能把突發事件處理好。」高福說。

此外,高福認為,中國取得疫情防控成績的另一個關鍵是公共衛生工作做到了「強基層」,比如過往開展的全民愛國衛生運動,有一定科學基礎,民眾積極參與,使之取得很好的效果。

高福還強調了專業人士的建議在防控中的作用。「用科學的態度去求真,最後行政決策去求實。」高福表示,人民健康要向科技要答案。9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與科學家座談時提到,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本文來自新聞原創付費網站「財新網」,點擊文末閱讀全文,關注財新網服務號即可閱讀全篇文章,閱讀更多精彩文章可直接訂閱。)

高福:青島冷鏈食品外包裝首次分離新冠活病毒意義何在 [2020-10-19]

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又有新發現。10月17日,據中國疾控中心(下稱中疾控)官網,在對青島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中疾控指出,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出活病毒,意味著什麼?以往曾在食品外部環境中檢測出病毒,與此次發現有何差別?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對財新記者說,過去講「檢測出」指的是樣本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核酸不一定是活病毒,而此次「分離到」活病毒,意味著一定存在活病毒,且能造成傳播或傳染。中疾控方面稱,此次發現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

在此之前,從北京新發地,再到大連凱洋海鮮,海鮮水產行業似乎在疫情的出現和傳播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多起疫情溯源調查雖檢測到冷鏈水產相關核酸陽性樣本,但從未分離到活病毒。

中疾控高福馮子健評價中國抗疫策略 下半場重點是什麼?[2020-06-10]

為應對COVID-19大流行,各國因地制宜,根據本國流行狀況、能力和社會文化制定了不同的防控策略。近日,中國疾控中心團隊聯合發文,將中國防控策略總結為「圍堵和壓制」。鑑於人群普遍易感,文章提示,中國仍面臨再次發生COVID-19流行的風險。

這篇名為《積極發現與管理病例:遏制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措施》的文章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文章提到,雖然圍堵基本阻斷本地傳播,但仍需持續實施強有力的壓制策略,以防止輸入病例再次引發本地傳播。

研究者根據阻斷傳播的可行性、對疾病嚴重程度的估計、疾病本身及其應對策略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公眾的接受程度和意願,以及政府的意願和能力等多種因素,把疫情防控策略分為三種,即圍堵、壓制和緩疫,均包含部分相似或重疊的防控舉措。疫情至今,中國應對新冠疫情主要採取前兩項策略。

高福談疾控體系改革 技術工作不應受行政幹擾 [2020-05-26]

「疾控體系改革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擁有行政權力,而在於技術工作不受行政幹擾,保持其獨立的技術性和權威性」。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作會議發言。他建議賦予疾控機構在專業事務領域的決定權,減少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疾控機構的微觀管理和直接管理。可探索建立直接向政府分管領導匯報公共衛生工作和進行重要事項報告的機制,疾控機構經政府授權後可以直接發布疫情信息。

高福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中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疾控機構作為疫情防控的主力,在預警監測、流行病學調查、防控措施的提出和實施等方面,也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在他看來,權責不對等是疾控機構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疾控機構承擔提出防控策略的職責,由於缺乏疫情處置的決策權、話語權,導致行政決策和技術策略脫節,疾控專家只能行使建議權,無法深度參與決策。

責編|包志明

版面|趙今朝 舒暢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我們堅持並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授權、投稿及爆料請聯絡財新健康管理員

郵箱:denghuiliu@caixin.com

恰詢:caixinhealth@caixin.com

相關焦點

  • 高福:新冠病毒提出一系列新的科學問題
    2020世界5G大會【高福:新冠病毒提出一系列新的科學問題】在2020世界5G大會「5G與公共衛生、健康醫療論壇」上,高福表示,新冠病毒提出一系列全新的科學問題:第一,它不是天花,不敢說它有終身免疫「科學求真需要刨根問底,一定要去問如何得到這個結果,不能只看結果不究其原因。」高福說。(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打贏這場戰疫!FIGHT THE VIRUS!
    旨在提醒民眾如何做好個人防疫,並呼籲大家共同努力打贏這場戰疫。新型冠狀病毒由武漢擴散一直傳遍世界,不論國籍、膚色,帶來人人自危的情況。與此同時,網絡上也出現了很多為國家、為武漢打氣的作品。這場仗,我們一定贏。」曾任多家唱片公司高層,成功發掘及推展許冠傑、張國榮、王菲、Beyond、李克勤及張敬軒等歌手。1985年,他擔任新創立的「新藝寶」(寶麗金附屬公司)總經理,近年更獲得「Dr.
  • 高福:預計下月新冠滅活苗三期臨床揭盲,今冬疫情挑戰會更嚴峻
    這場演練名為:Event 201,邀請了15名政府、商界及公共衛生領袖參與,演練在瘟疫流行下如何在不同政策選項中作決定。高福說,這次推演與新冠疫情時間非常接近,發展路徑非常契合。彼時,會議還就應對可能出現的疫情給出了多條建議,包括政府應加強利用大公司的能力、向疫苗研發傾斜資源、應做好應對疫情的經濟準備等。
  • 中新網評:必須回歸科學求解新冠疑問
    中新網7月4日電 題:必須回歸科學求解新冠疑問作者:陸白希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新冠病毒人際傳播的起點比我們預想得更早。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6月底宣布,研究人員從去年3月採集的巴塞隆納廢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這表明,新冠病毒彼時已在巴塞隆納傳播。
  • 高福:關於新冠疫苗,還有6個問題不知道
    全球新冠疫情尚未看到盡頭,北半球的冬季即將來臨,在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看來,今年的冬天將會是一場「大考」。10月28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上,高福表示,現在關鍵的問題還是疫苗。
  • 高福稱中國已成立國家新冠病毒中心:將負責收集病毒、基因組序列
    今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中關村論壇上發表演講時透露,目前我國已成立國家新冠病毒中心,以便更好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資料圖:高福 視頻截圖高福介紹,新成立的國家新冠病毒中心將負責收集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新冠疫情防控相關的培訓、國際合作、協調全國活動、制定國家標準等工作。「目前全球仍處於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高福說,新冠肺炎與流感最大的不同是它沒有季節性。
  • 高福專訪:讓公衛體系回歸公益和專業,要給疾控中心話語權
    作者 | 馮麗妃在這場疫情影響下的特殊兩會上,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重建」成為熱議話題。中國疾控中心(CDC)主任、全國政協委員高福近日接受了《中國科學報》獨家專訪。他表示,公衛體系建設的關鍵「一要回歸公益,二要回歸專業」。
  • 高福:青島冷鏈食品外包裝首次分離新冠活病毒意義何在
    導讀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向財新記者介紹,過去講「檢測出」指的是樣本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核酸不一定是活病毒,而此次「分離到」活病毒,意味著一定存在活病毒,且能造成傳播或傳染
  • 美國視為無底洞的戰爭,為何中國三十幾天打贏了?美軍至今才明白
    美國在很多人眼中從來就沒有打不贏的仗,但有一場仗確實讓美國受到了重創,如果不是經濟底子的雄厚,相信現在世界霸主的地位早就另當別論了。但美國和越南一打就是十四年,由於這場仗打得時間實在是太長,在美國眼中已經變成了無底洞。再加上美軍在越南已經開始徹底失去了民心,最後得不得撤兵回國。
  • 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總結表彰大會召開 我縣35位個人13個集體受表彰
    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1月26日消息:昨日,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總結表彰大會召開,表彰我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突出的一批個人、集體、共產黨員和基層黨組織
  • 新冠病毒已成常駐病毒?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回應
    鍾南山說,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不管在醫療方面還是在科學領域,青年科學家和醫護人員佔了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在疫情早期社區層面的群防群控、建立方艙醫院及時將患者和健康人分開、及時救助重症病人、早期快速診斷、預測病情、救治手段、疫苗研發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 凝心聚力,為打贏防控總體戰阻擊戰而鼓與呼
    凝心聚力,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而鼓與呼 全國廣播電視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指示精神,按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部署,主動應戰,精心策劃,全媒體、全天候、全方位推出系列報導和特別節目
  • 近代中國百戰百敗,唯獨這場與世界第二強國的戰役打贏了
    近代中國的歷史是無比屈辱的,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每場戰爭中國都打敗了,幾乎每次戰敗後都要割地賠款,俄國甚至跟中國沒打就割走北方大片土地。 在人們印象中似乎近代中國沒有打贏過仗,其實有過,而且打贏的是世界第二強國法國!
  • 新冠科普篇:你還不了解的新冠疫情!
    大連疫情還在全城控制,瀋陽疫情又在升溫,12月23日2時40分,瀋陽通報1例韓國返沈人員解除隔離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患者。疫情沒有結束,疫苗還未真正到來,掌握新冠病毒科普知識,認真保護自我,共克時艱!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讓生活回歸正常。」,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預計明年上半年公眾能打上新冠疫苗預計明年上半年,大家可以打到安全性良好的新冠疫苗。張文宏表示,國家關於疫苗注射基於應急接種,比如近期準備出國可以打新冠疫苗,如果沒有計劃出國,打疫苗的時間節點是可以討論的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最早大家希望在夏季時新冠病毒能離我們而去,現在看起來,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人類要增強對疫情控制的智慧,最終真正控制住疫情,讓生活回歸正常。」關注2:荷蘭出現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病例,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
  • ...新冠的希望,德國阻斷新冠抑制劑,比疫苗快很多!或獲諾貝爾醫學獎!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2020年5月14日發表公告,藉助一種新型質譜分析技術,科研人員目前已經找到了新冠一處「弱點」,針對性使用抑制劑可阻止病毒的複製,達到使新冠「絕育」研發藥物比疫苗要快得多,或許在疫苗到來之前,這種方法是人類目前可以看到希望的另一種新技術。 德國實驗室的好消息,為全世界人民和科研人員打了一劑強心針,讓人們再次看到了戰勝新冠的希望。
  • 高福等學者鑑定2種可阻新冠入侵的抗體,為疫苗提供結構基礎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等學者領銜的一項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最新研究顯示:B38和H4抗體可以阻止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RBD與人體細胞受體ACE2之間的結合。小鼠模型試驗顯示,這兩種抗體可降低小鼠感染後肺部的病毒載量。該研究還為疫苗設計提供了結構基礎。
  • 高福:疫苗還有諸多未知 未來可考慮測試多靶標組合功效
    新冠疫情持續近一年來,人類在對抗病毒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全球的科研人員就開發出了多種疫苗,其中一些已經完成後期臨床試驗,並報告了積極的研究結果。有效的疫苗已經成為當下控制新冠大流行病的迫切需求,人們期待疫苗可以幫助全球經濟生活回歸正常狀態。
  • 新冠疫苗的5個疑問
    新冠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看不到終點。病毒會衰減而自然消失,已經成為幻想。也許,只有新冠疫苗能根本上結束這場「物種戰鬥」。於是,疫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但是,關於疫苗的疑問也不少。比如,新冠疫苗安全性有多高?有效性有多高?有些地區進行的重點人員優先、自願接種的緊急接種疫苗要不要打?再比如,流感疫苗今年也賣瘋了,搶不到,要不要打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