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王文林絕非綱絲口中那麼不堪!相聲老前輩不該被嘲諷聲淹沒

2021-01-08 相聲迷

時光荏苒,十二年前的秋天,如日中天的德雲社裡突然有兩位演員宣布退出,這其中就有被郭德綱奉為「德雲四老」之一的王文林。其實從古至今,相聲演員「辭穴」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各個班社裡的演員本來就流動性頻繁,故而行內有句老話,「散買賣不散交情」。可當年掀起的退社風波還是讓德雲社的擁躉們頗感意外。雖說在王文林、徐德亮二位退出後,德雲社相繼又有多人宣布退出,但並沒對整個班社造成實質性影響。

而王文林則不然,自從離開的德雲社,輿論的負面聲音就接踵而至,且此起彼伏。「工地賣盒飯的」、「只會站臺上傻樂」、「貪得無厭」、「相聲還說的不如德雲社弟子」......各種批評也好,諷刺也罷,可謂層出不窮。很多不知情的觀眾,也因為這些口徑出奇一致的負面評價而產生刻板印象。真實的王文林是不是像綱絲說的那麼不堪呢?到底他是庸庸碌碌混跡相聲界還是被眾口鑠金刻意抹黑呢?

王文林此前或許的確賣過盒飯,自從受邀加入德雲社後,便被班主包裝成了「德雲四老」,額外還用「有點意思」的口頭語來強化個人形象。郭德綱在臺上也頻繁強調「王文林的父親是王長友,師父是劉寶瑞。」 當時無論是王文林本人還是郭德綱都從未對觀眾和媒體提起過所謂「工地賣盒飯」的經歷。觀眾對這位「有點意思」的小老頭兒也甚是喜愛。可就在徐王退出後不久,「工地賣盒飯」的老底被揭了出來,很快便不脛而走。到底又是誰揭的老底呢?

在很多德雲社的老觀眾眼中,王文林愛笑場似乎成了共識。甚至還有人認為「包袱一出來,觀眾沒樂,他先樂啦。」姑且先認為他有笑場的毛病。通常情況下,演員上臺前都要「壓活」,即捧逗二人排練對詞,壓活不可能只壓一遍,即便段子裡包袱再好,也許第一次對詞被逗的笑場了,可是同一個包袱連續使幾次,觀眾聽著都未必能樂,演員又怎麼會在臺上輕易笑場呢?

演員笑場還有一種情況,即搭檔臨時攥出來的現掛,然而王文林在德雲社的固定搭檔是徐德亮,而徐德亮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死綱死口的使活,幾乎沒有現掛包袱。那為什麼每到包袱口總能看到王文林笑呢?答案只有一個,為了「帶包袱」。這是相聲演員常用的一種表演技巧,演員抖出包袱的同時自己先笑,為的是讓包袱發揮出更好的現場效果。

拋開笑場問題,再來看他的相聲表演水平。自從重新回歸相聲舞臺,王文林多以捧哏身份登臺亮相,偶爾也說單口相聲。無論給郭德綱、曹雲金還是王玥波、徐德亮量活,他都保持著「隨得方,就得圓」的捧哏風格,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捧哏風格不如一句一刨聽著過癮,但順水推舟、烘雲託月的路數,卻給了搭檔充足的施展空間,同時也保證了段子結構的完整性。

眾位不妨回憶一下,王文林給其他德雲社演員捧哏時到底有沒有撒湯漏水的地方?倘若他真是個混跡相聲界的泛泛之輩,郭德綱又怎能在創業階段邀請他加盟?倘若他的捧哏水平還不如德雲社的弟子們,單靠所謂「德雲四老」的商業包裝和世家子弟的身份也是無濟於事。觀眾買票是為了欣賞高質量的演出,不會因為這些虛名而違心捧角。真正一門沒有的相聲演員,即便包裝得再好,早晚有讓觀眾哄下臺的時候。

王文林的單口相聲不多,觀眾比較熟悉的就是《邵康節測字》,這段很多相聲演員都使過,王文林使塊活時沿襲著京派相聲文雅大氣的表演風格,由頭至尾節奏把握準確,表演扣人心弦,包袱處理的自然,既沒有外插花的包袱,也看不到譁眾取眾的洋鬧。能達到如此水準,誰還能說他不會說相聲呢?

平心而論,縱觀相聲界文字輩老先生,王文林的藝術水平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但也絕非綱絲口中的一無是處。不能因為演員不在某個班社演出,就眾口鑠金肆意詆毀。假如任由輿論攻擊成風,那今後的相聲班社真的就成了「進來容易,出去難了」。

相關焦點

  • 星夜相聲會館 2011年「開箱」特別專場節目
    一樣的地點、一樣的時間、一樣的價格,  不一樣的客串、不一樣的節目、不一樣的感受,  星夜相聲會館全體演員願與您共享開箱大吉,開心快樂一整年!  演出時間:2011年2月25日(星期五) 晚場20:00  演出地點:北京之夜文化城  演出節目:  1、對口相聲 《學啞語》 應 寧 王玥波  返場:單弦岔曲《風雨歸舟》 王玥波  京韻大鼓《華 容 道》 應 寧  2、群口相聲 《八扇屏》 郭天翼 張天雷 張碩 靳佩良  3、對口相聲
  • 苗阜到周至採風 將出百集單口相聲短片(圖)
    採風 周至看非遺聽道情  18日下午,苗阜帶著北京著名相聲藝術家王文林、全總文工團著名相聲演員王玥波、天津相聲博物館館長史清元和成都哈哈曲藝社副社長袁國虎等一眾國內相聲大咖來到周至,第一站就是當地的非遺展示廳。雖然相聲演員「走基層」採風聞所未聞,但苗阜認為相聲演員需要更多深入生活,「我們總說通過相聲推廣傳統文化,可是怎麼推廣?
  • 媒體:寧波老虎咬人 我們最該做的絕非「嘲諷」
    這本是人類社會無需討論的問題:縱然老虎死得「冤」、值得同情,也不影響掉進「虎穴」的遇難者亦值得同情。(圖源:交通之聲)  是的,挑戰規則要付出代價,但這代價跟「死」之間隔著太多的不可知與難控因素,比如翻牆翻進的是老虎散放區等。
  • 相聲演員入鄉隨俗大有講究,馮鞏恰到好處,這幾位卻弄巧成拙
    有經驗的相聲演員到外地演出時,總會關注當地的風土人情、語言習慣、熱門話題和流行語彙等,為的是方便與當地觀眾溝通,使自己的節目達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作者 崔琦就說祖國寶島臺灣吧,雖然與大陸在歷史文化上同宗同源,但在生活用語上卻大不相同,如我們北京人常說的「地鐵」,臺灣人叫「捷運」;我們說的「盒飯」,臺灣人叫「便當」;我們說「渠道」,臺灣人說「管道」……最不相同的是「窩心」這個詞。
  • 《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博士夫妻「公式相聲」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就稱讚大賽:「許多作品用『中國式』幽默做清晰註解,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魅力;許多作品很接時代的地氣,把社會熱點問題微縮呈現,或用直抒胸臆的褒貶,或用見微知著的巧思,發人深醒,從而真實記錄時代發展,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歌頌真善美。」在本場比賽中,點評專家方芳、魏文亮、魏積安送上了精彩的評價。
  • 自家羊被熊貓咬死,怒殺大熊貓的王文林,得70斤肉販賣後下場如何
    大熊貓頭圓尾短,豐腴富態,毛色黑中透褐,白中帶黃,便於在密林、積雪中隱蔽行跡。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茂盛森林,竹類生長良好的區域,由於該環境內沒有天敵,食物充足,於是他們會採取慢吞吞的方式行走,這種動作便於保存能量。它們的後肢強勁有力,利於熊貓爬樹偵察情況,在安全的情況下,熊貓們會躺在樹上打盹休息。
  • 相聲大師常寶華逝世,蔡明郭達等人現身悼念,牛群是他徒弟
    據悉,就在9月7號,相聲大師常寶華因病逝世,享年88歲。常寶華也可以說是為了相聲事業貢獻一生的老前輩了,他的這一生極其富有傳奇色彩,據資料記載,常寶華,小時候就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大才子,21歲就拜在馬三立門下,其後便創作出了相聲、小品、快板等一百七十多篇。
  • 相聲演員劉穎:1982年到1992年,我和于謙說了十年相聲
    至於說金鬥老師是哪年有的名,這和我跟他學能耐關係不大,很多老前輩、老藝術家們沒有《武松打虎》這樣的代表作,但他的能力都是很強的,在相聲舞臺上不能以誰腕兒大、誰名氣大論英雄。問:在你們心目中有和普通觀眾不一樣的衡量標準。劉穎:對。我是一個專業的相聲人員,所謂專業並不是說我在一個專業的文藝院團,專業是你拿它當職業,還有一種說法是專業就必須有責任感,相聲對於我來說是偉大的。
  • 俄能發動核海嘯淹沒美國沿岸城市?美官員發警告被網友嘲諷:太好笑
    「今日俄羅斯」(RT)14日報導稱,美國務院官員本周就俄羅斯的核威懾能力發出警告說,後者配備了核彈頭的無人潛航器有能力引發「放射性」的(核)海嘯淹沒美國沿岸城市。不過,對於美官員的這種擔憂,有網友斥責說,「無休止地製造恐慌是很危險的」,還有不少網友調侃美官員的言論真是「好笑」。
  • 如果它真實存在?那麼《聖經》中提到的古代巨人種族.也真實的?
    如今其中95%都淹沒在海洋中。面積約為45平方公裡,相當於澳大利亞的三分之二。位於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新喀裡多尼亞之間。科學家們研究了8000多件標本,有幾百種化石被鑑定出來,並證實了該大陸曾經高於海平面,充滿了大量的物種。
  • 相聲名家陳湧泉的經典作品來啦,周六見!
    本周六(10月10日)老年之聲《笑口常開》欄目和您一起聊聊陳湧泉先生的相聲 陳湧泉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陳湧泉先生,1932年出生於北京市,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華說唱藝術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市曲藝家協會相聲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 離婚真的那麼不堪嗎?
    當然不!感情有開始就有結束,一段感情結束了,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覺得離婚比較不堪,是潛意識當中把離婚跟失敗劃上了等號。離婚等於失敗,所以才會不堪!但事實不是這樣的,不能說一段感情結束了就是失敗,就像不能說一段感情只要能維繫下去就是成功。
  • 入選課本的《口技》,刪除的「少兒不宜」內容反映了原生態的相聲
    也許有人不知道,我們課本選錄的文字還是刪節版的,也就是潔本,原文中,口技藝人還模仿了夫妻間私密之事,以及一家大人小孩夜間小便的情形,觀眾們聽得很投入。作為課文,對這些當然是一刪了之。重讀《口技》一文,不由想到了相聲。其實,口技正是相聲的一部分,「口技」正好對應了相聲之「聲」。據老先生們說,口技本來是過去相聲演員一項技能。
  • 」神話絕唱「還是「身負罵名」,第十代Evolution真的那麼不堪?
    自1992年第一代正式亮相,Evolution這個單詞在車迷心中幾乎如同神話一般的存在,而第十代Evolution X卻以慘澹的銷量結束了其輝煌的生涯,甚至飽受詬病,它真的那麼不堪嗎?從第一代到第九代,搭載紅頭4G63的2.0L四缸機的三菱Evolution被車迷尊為「地表最強四缸車」,絕非因為其僅280匹的出廠馬力,而是其僅一階就輕鬆上三百多匹,僅強化渦輪五百匹不在話下,千匹改裝案例數不勝數的恐怖改裝潛力。
  • 相聲演員也會中別人的語言陷阱,老藝術家們都躲不了
    當時日本全面侵華,平津地區淪陷,很多相聲藝人都改行或者出去避貨。馬三立當時一家子人要他管,也沒別的地兒可以去,所以只能留在天津求生存。當時奉天「翔雲閣」茶社來天津約相聲演員過去走穴,並且承諾管來回車票跟吃住,收入三七分,茶館三演員七,這個條件在當時簡直不要太高。而當時天津大部分相聲藝人都不敢去演,畢竟當時奉天屬於滿洲國,指不定會出什麼么蛾子。
  • 清朝皇宮蟲師老前輩所言的選蟲三大關鍵
    八十年代後期,上海灘上住在城皇廟的蟲界老前輩永麟老先生在世時曾經多次和我們說過,在過去的鬥場裡流傳著"一鉗二色三叫聲"的口頭禪。可見鉗、色和叫聲是蟲子的三大關鍵所在。本人結合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和教訓來略談這句話的涵意。
  • 相聲演員孫越,出身於相聲世家,卻為何養了10多年的大象?
    ,不說別的,他創立的班組每年都有上千場的演出,門下的弟子也是不下千人,其中讓我們熟知的也有好幾位。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
  • 郭德綱改口稱揮螢光棒聽相聲屬於復古,陷「雙標」質疑,你怎麼看
    更多的是年輕的觀眾,也就是所謂的德雲女孩,她們更多的是被相聲演員的顏值及舉手投足間的帥氣所吸引,進而開始關注和喜歡相聲。現如今越來越多年輕的觀眾走進小劇場,面對市場環境的改變,佔據相聲界半壁江山的德雲社,從不避諱加速流量化,也從未隱藏自己的野心。年初封箱之後,嶽雲鵬、郭麒麟、秦霄賢等相聲藝人就開始活躍於各大綜藝之中,德雲社儼然成了輸出綜藝「流量」的新工廠。
  • 《相聲遇上歪果仁》「圈粉」外國留學生 相聲文化圈層滲透力強大
    該系列演出不僅受到了廣大觀眾的追捧,更受到人民網等主流媒體的關注報導,成功讓相聲文化「出圈」,打開了雙語相聲表演的大門。4月28日,第二場《相聲遇上歪果仁》再次於北京798機遇空間拉開帷幕。除了熟悉的中國青年相聲演員閆佳寶和烏克蘭相聲演員耶果,知名相聲演員金霏&陳曦、葉蓬、張驥也前來助陣,為雙語相聲演出再添強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