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課本的《口技》,刪除的「少兒不宜」內容反映了原生態的相聲

2021-01-08 探謎古小說

《口技》是一篇入選了中學語文課本的古文,很多人都應記得其中的描寫:

舞臺上只有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圍在一扇屏風之後。此人敲打撫尺(也就是醒木)兩下,開始表演,表現了一家人深夜入睡,受驚動而醒來,發出各種聲響;最炫技的段落是突遭火災發生混亂場面,發出各類嘈雜之聲。

《口技》一文作者是林嗣環,文章由明末短篇小說集漲潮的《虞初新志》所引錄。

這段文字前後還有內容,是講幾個人探討什麼聲音最讓人印象深刻,有個人說是「女子織布聲、男兒讀書聲」,遭到反對說是「太正統了」;又有個人說是「為官吏開道的呼喊聲、宴會笙歌之聲」,也遭到反對說是「太華麗了」;還有個人說是「婆媳對弈棋子敲打棋盤的聲」,還是遭到反對說是「太冷清了」;最後一個人便講了這段口技表演,方引起讚嘆。

也許有人不知道,我們課本選錄的文字還是刪節版的,也就是潔本,原文中,口技藝人還模仿了夫妻間私密之事,以及一家大人小孩夜間小便的情形,觀眾們聽得很投入。作為課文,對這些當然是一刪了之。

重讀《口技》一文,不由想到了相聲。其實,口技正是相聲的一部分,「口技」正好對應了相聲之「聲」。據老先生們說,口技本來是過去相聲演員一項技能。相聲分明春和暗春,明春是兩個人站在那兒說,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相聲。暗春則是是用隔檔把藝人和觀眾隔開,藝人在裡面模仿各種聲音。

這不正是《口技》一文所展現的場景麼!而《口技》中「少兒不宜」的表演,不也正反映了相聲作為市井街頭藝術,積極向觀眾靠攏的特點麼。

實際上,過去的市井藝術有個特點,就是欣賞者男性觀眾佔了絕大多數,表演中帶點「葷的」不算過分。而隨著時移世易,有些情況就不得不發生改變了。

現把完整的《口技》一文附錄於後,供有興趣的讀者參閱。

徹呆子當正秋之日,杜門簡出,氈有針,壁有衷甲,苦無可排解者。然每聽謠諑之來,則濡墨吮筆而為詩。詩成,以「秋聲」名篇。適有數客至,不問何人,留共醉。酒酣,令客各舉似何聲最佳。一客曰:「機聲,兒子讀書聲佳耳。」予曰:「何言之莊也!」又一客曰:「堂下呵騶聲,堂後笙歌聲,何如?」予曰:「何言之華也!」又一客曰:「姑婦楸枰聲最佳。」曰:「何言之玄也!」一客獨嘿嘿,乃取大杯滿酌而前曰:「先生喜聞人所未聞,僕請數言為先生撫掌,可乎?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讌,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家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二下,滿堂寂然,無敢譁者。遙遙聞深巷犬吠聲,便有婦人驚覺欠伸,搖其夫語猥褻事。夫囈語,初不甚應。婦搖之不止,則二人語漸間雜,床又從中戛戛。既而兒醒大啼,夫令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夫起溺,婦亦抱兒起溺。床上又一大兒醒,狺狺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床聲,夫叱大兒聲,溺瓶中聲,溺桶中聲,一齊湊發,眾妙畢備。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嘿嘆,以為妙絕也。既而夫上床寢,婦又呼大兒溺,畢,都上床寢。小兒亦漸欲睡,夫鼾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之聲。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而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嘻!若而人者,可謂善畫聲矣!遂錄其語,以為《秋聲序》。

相關焦點

  • 著名口技相聲表演藝術家王慶新亮相蘭州理工大學
    講堂特邀甘肅省國家一級演員、著名口技相聲表演藝術家王慶新老師和學校法學院校友、朗誦愛好者趙棟,為大家帶來主題為「當口技遇上朗誦——語言藝術的盛宴」的講座。  口技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講座現場,王慶新老師為大家普及了地方曲藝的理論知識、曲藝的分類,講述了口技的由來、有關口技的成語故事,並現場表演了鳥叫聲、水滴聲、機械聲等傳統口技,惟妙惟肖,引得現場一片喝彩。
  •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稱教材中對張衡及地動儀有專門介紹;專家稱張衡地動儀寫入教材,旨在學習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圖/視覺中國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新京報記者昨日採訪專業人士了解到,張衡地動儀實物和圖樣早已失傳,目前的複製品並不能正常監測地震。
  • 谷歌Play商店試行App適用年齡提示系統 以避免少兒不宜內容
    [PConline資訊]今年5月,谷歌宣布Android應用開發者必須為提交到Play商店的所有資源指定「目標年齡範圍」,以提升少兒使用Play商店服務的「安全性」。顯然,這項舉措旨在幫助兒童及其家長有效避開「少兒不宜」的內容,超限App將在GooglePlay中浮現明顯的警告標識。
  • 初中課本刪除了射影定理、圓冪定理,如何看待被刪除的內容?
    課本本身就有極大的局限性光就數學知識而言,用"海量"來形容最不為過了,只是大家學過的,看過的數學知識只局限於課本,刪減了就認為當初為什麼要研究.其實這種想法是比較狹窄的,就數學知識而言,遠不止數學課本上那麼一點點,還有很多內容是沒有呈現出來的.就比如方程,初中階段只講到了二次方程
  • 少兒不宜!10部最受老外歡迎的成人向動畫電影
    原標題:少兒不宜!10部最受老外歡迎的成人向動畫電影 小學生向的動漫看膩了?何不試試成人向。最近加拿大娛樂網站Watch Mojo就評選出了10部最受老外歡迎的成人向動畫影片,入選的作品都有著讓成年人深受震撼,並陷入沉思的魅力。一起看看都有哪些作品上榜吧。
  • 拜鳥為師——牛玉亮的口技絕活
    在雜技團工作三年後,他專門跑到上海拜在了口技大師周志成門下,正式成為一名口技演員。除了您對口技那麼喜歡,有沒有學口技需要點什麼條件,您能給我們介紹介紹嗎?,研究口技,也在不斷地改變著口技。除了帶徒弟,他還舉辦了口技少兒培訓班,舉行了口技專場演出。他從1982年就開始策劃撰寫的中國唯一一本口技教學著作——中國口技和光碟也即將出版。而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將這門古老的中國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 澳洲國鳥——琴鳥,擁有不輸於人類的口技
    來源:門蟲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這段古文小夥伴們肯定都有印象,是我們語文課本上《口技》中的一段內容。口技起源於上古時期,是人們為了獲取食物而發明的一種聲音運用方式,通過模仿動物的聲音來達到目的。後來更是被用於軍事和表演技藝之中,成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上關於口技的故事也是數不勝數。那麼口技跟小編今天要介紹的動物又有什麼關係呢?
  •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
    復原工作再啟動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王振鐸所復原的地動儀模型原理。1953年中國發行的「張衡地動儀」郵票。張衡。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實際上,近年來,王振鐸所造的地動儀模型一直非議不斷。
  • 藍話筒入選全國十大教育培訓品牌
    2017年4月15日,中央電視臺1套綜合頻道新聞聯播前和中央電視臺14套少兒頻道黃金時段同時首播藍話筒廣告片。入選中國十大教育品牌和中國少兒主持口才教育行業高端品牌。旗下有「藍話筒」、「星光閃閃亮」、「妙筆生花」三大知名教育品牌,全國各地600多家加盟校和美國洛杉磯、中國北京國際示範校。
  • 歷史課本刪除張衡地動儀?人教社回應
    人民教育出版社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有關張衡地動儀的內容(紅圈處)。受訪者供圖張衡地動儀模型。圖/視覺中國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 浙版《西遊記》少兒不宜 疑似床戲鏡頭惹怒網友
    專家說法  劉鐵:不應該過分渲染這類情節  於浙版《西遊記》被疑出現「少兒不宜」畫面,遼寧大學文化學者劉鐵接受採訪時表示:「《西遊記》應該捨棄此類情節。」也不是說不可以表現,但首先要考慮少兒觀眾的接受能力,我覺得這樣的畫面越少越好。」劉鐵說。  同時,作為專家的劉鐵稱《西遊記》這部名著可以表現的精華的東西很多,「即便不考慮少兒觀眾的受眾群,也沒有必要拍『床戲』這類情節,我只能說,有些人是再現名著的能力不好,才加入這類情節。當然現在很多導演和製片把它當做炒作的看點,這樣很不合適。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乾隆皇帝唯一一首收錄語文課本的詩乾隆皇帝這四萬餘首詩,我們耳熟能詳的只有一兩首而已,有一首被收進語文課本裡,有一首借郭德綱之口說紅了。先說被語文課本收錄的那首詩叫《飛雪》,是這麼寫的: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飛入蘆花都不見。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什麼從課本中刪除,原來不是他的問題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了,這是為什麼?原來不是他的問題說起張衡,許多人都認識,他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地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等,成就非常多,不過大家有許多人都是因為他的一個發明出現在課本上認識他的,那就是地動儀。地動儀是用來測試地震的,張衡的地動儀比國外的早一千多年。可是在2017年課本上關於地震儀的內容卻被刪除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傳說中的地動儀,或許只是謠言,學生課本已經刪除內容!
    但是現在不知為何課本中已經沒有這篇文章了,好像是被刪除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張衡所處的東漢時期,由於地震比較頻繁。據記載當時共發生了26次大地震,造成了巨大損失,讓國家苦不堪言,而張衡對地震又有不少親身的體驗,為了掌握掌握全國的地質地震的動態。他潛心研究,終於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 中小學語文課本被刪除課文大盤點,有你們的童年嗎?小心哭著看完
    語文多篇愛國教材被刪,新增西方名人故事前段時間,兜媽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那就是初中語文教材《誰是最可愛的人》從課本中被刪除,新增西方名人故事《愛迪生救媽媽》。這則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都表示難以理解,這是一波什麼操作?
  • 《洛桑學藝》裡的洛桑,他也是相聲演員嗎?屬於什麼輩分?
    他就是洛桑,一顆划過相聲天空的璀璨流星。 在洛桑去世二十多年後,相信有不少人在想到洛桑時都會想到另一個問題,洛桑到底屬不屬於相聲演員?如果是的話,他又屬於相聲界什麼輩分呢?
  • 爆笑校園:劉姥姥阻止學生看「少兒不宜」!呆頭:動物世界看嗎?
    爆笑校園:劉姥姥阻止學生看「少兒不宜」!呆頭:動物世界看嗎?這天,劉姥姥的作文課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作文題目叫《我最喜愛的電視節目》。放學之後,劉姥姥在寢室裡看著大家交上來的作業,想知道同學們平時的生活都是什麼樣的,同時也考察一下大家的作文能力。首先看到的就是呆頭的作文。
  • 4部「少兒不宜」的動畫片,若全部看過,請允許我喊一聲「大佬」!
    4部"少兒不宜"的動畫片,若全部看過,請允許我喊一聲「大佬」!《天地傳說之寶蓮燈》該劇講述了沉香在下凡仙女踏雪的幫助下,尋找"寶蓮燈"後得知自己命運真相,為救母親三娘,利用寶蓮燈幾番穿越,歷盡磨難,最後一家團圓的故事。這部劇破壞環境,對小孩子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影響不好,所以少兒不宜。
  • 刺客伍六七存在少兒不宜?牛頓定律不算啥,最後一個無緣相見
    只是這麼一部有熱度有人氣的作品卻總是和少兒不宜扯上關係,那又為何會出現如此局面呢? 除了這次,讓清橙印象深刻的還有可樂妹子,她是一個身患重病的女孩,而她與阿七結緣也是因為僱傭了阿七,原本刺客與戶僱主之間本該沒有交集,但這兩人卻都不是一般人,因此阿七便踏上了完成可樂心願的道路,而這裡有個從天而降的畫面,通常這類操作都會忽視牛頓定律,這貌似已經成了二次元中的一個傳統,然而《刺客伍六七》卻顛覆了這個傳統,而這麼做的結果卻是給少兒不宜提供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