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過房子的都知道,買房收房之後第一個要交的稅就是契稅。但對於很多剛買房的人來說,對契稅知之甚少。首先,很多人甚至連契稅是什麼都不太明白,那我來解釋一下吧。
契稅其實就是房屋產權變更時需要交付的稅,開發商把房子賣給了購房者,在房屋交付之後,房屋的產權就變更了,契稅就是房屋變更徵收的一種的專門稅費。
然後,大家肯定很關注什麼時候才需要交契稅吧?我們先來看看買房子都需要走的流程。買房子的一般順序是:看房,籤訂購房合同,首付,申請貸款,銀行審批貸款,貸款通過,還款,之後,如果是期房就等待房子交付,如果現房,那麼房子交付之後就要交契稅了。
那麼問題來了,契稅要交多少呢?契稅是怎麼算的?我們來詳細講解一下好了!
契稅怎麼算?
契稅的算法,首先要區分的就是你買的房子是不是家庭的第一套房子,要分兩種情況來計算。
第一種情況:首套普通住宅契稅的算法
如果你購買的個人普通住宅是你的第一套房子,房子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那麼,契稅是收取的是房子總價的1%,比如,89平米的房子100萬買的,那麼,需要繳納的契稅是100X1%=1萬元。
如果你購買的個人普通住宅是第一套房子,並且房子的面積大於90平米,在144平米以下,那麼,契稅是按房子總價的1.5%收取的。比如,房子是98平米,總價是100萬,那麼,需要繳納的契稅就是100X1.5%=1.5萬元。
如果你購買的個人普通住宅是你買的第一套房子,並且,房子的面積在在144平米以上,那麼,你契稅是按房子總價的3%收取。比如,房子是144平米,總價是100萬,那麼,需要繳納的契稅就是100X3%=3萬。
可怕,如果房價貴的地方,那麼需要繳納的契稅就很多了,這麼一算,契稅也是一大筆錢了。而且,這還是第一套普通住宅需要繳納的契稅,如果是二套房,商鋪等,那麼需要繳納的契稅就更多了。
第二種情況:非首套普通住宅契稅的算法
如果你的房子不是普通的住宅,比如是公寓之類的,也不是第一套房子,或者是商業性的投資,比如,商務樓,商鋪,寫字樓等非普通住宅,那麼,契稅就更貴了。這個時候契稅的算法是總價的4%。
但是最近也有新的契稅政策出來了,是針對首套普通住宅的。特別是對於大城市的房價來說,很難一次性買到一個足夠面積的房子。所以在購買第二套普通住宅用來改善生活的時候,如果第二套普通住宅的面積是90平米以下,那麼契稅按照房屋總價的1%來收。如果第二套房子的面積在90以上,144平米以下,那麼契稅減按房屋總價的2%來徵收。但如果第二套房子的面積在144平米以上,那麼契稅就是按房屋總價的4%來算了。
但是,關於第二套普通住宅的新的契稅政策需要滿足2個條件才可以的:
1、第二套普通住宅的小區建築容積必須要在1.0以上
2、第二套普通住宅的面積要在144平以下或者除去公攤面積,室內面積不能高於120平米
但契稅新政策對於不炒房的普通大眾來說還是相當好的一個政策的。還是有一些情況下,國家是不要求繳納契稅的。那麼,什麼情況下不用繳納契稅呢?
不需要繳納契稅的情況:
1、國家機構承受的用於建造辦公樓,學校,醫院,軍事用地等的土地。
2、城鎮的職工人員,第一次買公有的住房。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失去了房子,需要重新購買普通住宅的可以減少或者不用繳納契稅。
4、國家法律規定的其他情況。
契稅繳納一定要及時,如果過期了不繳納,可是有麻煩的。那麼,逾期未繳納怎麼辦?
一般來說,在收房之後,業主需要在3個月內,也就是90天內拿著買房子的證明(各種票據等),身份證,戶口本,婚姻證明等到房屋管理部門申請繳納契稅和維修基金等,之後才可以辦理房產證。這裡要註明,契稅逾期就不能辦理的,而且逾期之後每天還要交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所以,及時繳納契稅是很有必要的,千萬不要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