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時間的終極想像,都在這九部科幻作品的設定裡

2020-11-22 澎湃新聞

原創 顧備 文學報

諾蘭執導的最新「燒腦」大片《信條》(Tenet)上映至今收穫了兩級分化的影評。有人高呼過癮,認為這是在一部在視覺呈現、敘事結構、背景設定等方面再次創新的大片,一遍看不懂必須多看幾遍。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部差強人意有損諾蘭聲名的玩票性質的差片,人物沒立住,既無動機也無激情,都是「工具人」,情節冗長,等等。但無論評價高低,諾蘭在影片中提出的時間逆流,卻是科幻世界高概念的一大突破,尤其是時間鉗形攻擊,導致許多觀眾都沒有徹底理解。

關於時間問題,科幻作品提供了許多富有創意的想像,本期「科幻無界」欄目,我們從《信條》的時間逆流和時間鉗形攻擊開始,回顧一下科幻經典作品中都有哪些「時間魔術」?

《信條》:時間逆流+因果註定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上映時間|2020年9月

《信條》中涉及了多個高概念,包括熵增熵減、反物質、時間逆流、時間跳轉、平行世界、祖父悖論,等等。在此只選擇跟時間相關的幾個要點詳述,時間跳轉和時間逆流,是達成時間鉗形攻擊的核心基礎,也是構成整部電影奇觀審美的核心要素。

時間跳轉,顧名思義,就是從未來的時空,通過某個時間機器,直接跳轉到過去某個設定好的時間點。

影片中的時間逆流

時間逆流,這個稍稍有一些新意,是指回到過去以後,跳轉過來的人,其時間依然是正向的,而在跳去的那個世界,時間是從設定的跳轉目標點開始倒流,所以會看到人倒走、車倒行、發射子彈變成回收子彈、向前衝變成向後退。必須注意的是,世界的時間是逆向的,而對於從未來回來的人而言,時間依舊是正向的。

時間鉗形攻擊,核心點有兩個,一個是目標時間原點,一個是目標時間回溯點。目標時間原點,是利用機器,從未來進入過去而設定的時間原點。目標時間回溯點,是通過時間機器,進入過去時空後,根據目標行動時長設定的折返點。比如,我們從2023年9月20日10點,回到2020年9月1日10點,設定回溯時間為1小時。那麼,從機器裡出來的時候,是2020年9月1日10點,你的時間是正向的,也就是1小時倒計時,60分鐘後到達時間回溯點。而這個回溯點,是2020年9月1日9點,世界是逆向的,從10點到9點。

這60分鐘內,空氣不可呼吸,必須帶面罩。而從到達時間回溯點的那一刻,世界時間開始轉成正序,與你的時間順序相同,你需要用這60分鐘回到目標時間原點,也就是2020年9月1日10點。如果10點之前你回到了原點,並且回到機器裡,你個人的下一秒就會回到2023年9月20日10點01分。如果你沒能回到機器,就會被留在這個時空,繼續2020年9月1日10點01分。

正因如此,在同一鏡頭裡會看到前60分鐘進擊的你,和後60分鐘撤退的你,兩個都是你,同框同步,不同向,這就是《信條》這部電影裡最核心的驚奇審美。

網友製作的劇情時間線

在影片中,還有一個隱藏的設定:時間不連續,因果連續,時間行動不能改變因果關係。這裡面的核心就是,時間線是亂的,因果線不可逆。就像子彈,正時間線是你的手收回子彈,逆時間線是你的手扔掉子彈。非常重要的一句臺詞,手的姿勢必須正確,保持扔掉子彈的姿勢,就能收回子彈。因果關係就是,因為你扔掉了子彈,所以你收回了子彈。

《時間機器》:時間跳躍

導演|西蒙·威爾斯

上映時間|2002年

《時間機器》改編自英國科幻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同名科幻小說,講述了一位狂熱的科學家研製出時光機,並乘著時光機穿梭時空的故事。

《時間機器》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科幻小說,出版於1895年。這幾乎是最早的關於時間旅行的設定了,也可以稱得上是時空系科幻的鼻祖。在這部作品裡,關於時間的設定非常簡單,就是可以通過時間機器完成時間跳轉,前往未來或過去。

與小說不同,為了避免冒然改變過去所可能造成的邏輯混亂和時空崩塌,電影的時間線是一直指向未來的。男主先是到了2005年和2007年,然後發現人類的殖民計劃導致月亮即將墜入地球。男主倉皇間逃入時間機器,來到更加久遠的802701年,遇到了和平、友好、溫和有禮貌的伊洛人,和穴居地底、近乎於怪獸、以捕獵伊洛人為生的莫洛克人。人類的進化和社會形態一直是威爾斯作品的兩大核心,而這部作品正是以時間旅行為線索,圍繞這兩大核心展開的。

《回到未來》:時間跳躍+改變歷史

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

上映時間|1985、1989、1990

科幻三部曲《回到未來》中,高中生馬蒂乘著時間機器,從1985年到了1955年,遇見了30年前的父親喬治,並代替喬治被羅琳父親的車撞倒,結果少女時代的羅琳也就是後來馬蒂的媽媽喜歡上了他。這時,「祖父悖論」上場了,如果羅琳愛上馬蒂而不再接受喬治,那就不會有馬蒂父母的婚姻,也就不會有馬蒂。眼看自己從照片上一點點消失,馬蒂不得不想方設法讓喬治和羅琳相知相愛。最後,他不僅成功地讓兩個人在一起,還改變了父親懦弱的性格,間接改變了未來的走向。

在這部影片中引入的不僅是時間旅行概念,還有「祖父悖論」和改變歷史的設定。而類似的影片還有《終結者》《超時空效應》《蝴蝶效應》,只不過,《蝴蝶效應》是回到過去改變歷史,而每一次的改變只會讓一切變得更糟。

《12隻猴子》:時間跳躍但無法改變歷史

導演|特瑞·吉列姆

上映時間|1996年

公元2035年,自從世界1996年被一種致命病毒侵襲之後,剩餘的少數人類就只能生活在地下,苟且偷生。科學家把一個囚犯送回到90年代,希望調查該病毒跟一個病毒專家的兒子之間究竟有什麼關聯。該囚犯的記憶中只留下兩條微弱的線索:他揮之不去的童年回憶,以及「十二隻猴子」的難解記號。

在這部影片裡,允許時間跳躍,然而,所有發生的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你的所作所為,你以為是自我意志,但其實只不過是填補了歷史的空白,說到底,還是宿命論。

《前目的地》:時間因果輪迴

導演|麥可·斯派瑞、彼得·斯派瑞

上映時間|2014年

《前目的地》改編自羅伯特·A·海因萊因的小說《你們這些還魂屍》。

男主是個雙性人,女性時候的名字叫珍妮,生下的女嬰被謊稱為叔叔的人偷走了,自己因此動手術變成了男性。「我」答應幫助「未婚媽媽」找到拋棄她的男子。於是,他們來到一九六四年,「我」從醫院偷走了嬰兒,將她送到一九四五年的一家孤兒院。然後,「我」又到一九六三年的時空裡找到了那個欺騙珍妮的男子,將他送到一九八五年的洛基地下城,要那兒的軍士招募他參加工作。最終,「我」發現,「我跟我自己生了我,變性後回到過去綁架了我,又招募我自己完成了這一切」。真是繞口令一樣的劇情。

在這個影片裡,不僅僅是時間,還有因果,都形成了完整的閉環。換句話說,也就是時間因果輪迴。這是在宿命論的基礎上,又加了因果輪迴。

《明日邊緣》:時間循環

導演|道格·裡曼

上映時間|2014年

《明日邊緣》改編自櫻坂洋2004年所著日本輕小說《All You Need Is Kill》。

該片以神秘外星生物襲擊地球為背景,少校比爾·凱奇首次出戰就「折戟沙場」慘烈犧牲,但他卻由於某種不明的原因重獲新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循環中,比爾越來越明了制敵方法,最終走向勝利。

在這部影片中,提出了一個時間循環的概念,有點像一日囚。換句話說,就是在一個特定的時段,當觸發某個時間點或某個事件的時候,一切都會回到原點,重新開始。

《土撥鼠之日》主角每天循環在早上6點

當然,這並不是時間循環的首部電影,1993年上映的《土撥鼠之日》(Groundhog Day)更早提出這個概念。只不過,《土撥鼠之日》是一部標準的喜劇片,而《明日邊緣》卻是標準的動作片。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時間亂流

導演|羅伯特·史文克

上映時間|2009年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改編自奧黛麗·尼芬格創作的同名小說。

一場車禍,母親喪生,而孩子卻奇蹟般倖存,然而救人者竟然是來自未來的自己。原來,這個名叫亨利的圖書管理員,患上慢性時間錯位症,以至於每次發病都將穿越時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愛上了一個名叫克萊爾的女孩。為了追求克萊爾,他穿越時空對6歲的克萊爾表白,並許諾未來將娶她為妻。因此,當亨利在現實中出現時,兩人迅速熱戀、結婚,而且還生了一個女孩。可是,亨利依舊會隨時隨地消失,他始終不能控制自己的能力。在時間的緩緩流逝裡,兩個人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作為一名時間旅行者的妻子,克萊爾必須以一種不同於常人的方式繼續兩人的家庭生活。

這部影片提出了時間亂流的概念,男主會迷失在湍急的時間漩渦中,以離散的形式,毫無徵兆地出現在某一個時間點。他一次又一次把愛人遠遠地拋在身後,她卻用了一生的時間等待愛人回到身邊。與其說這是科幻電影,不如說是基於時間亂流概念的家庭倫理片。

動畫片《穿越時空的少女》

與此類似的還有《穿越時空的少女》,這部細田守導演的成名動畫片,在穿越時空的同時,恐怕更像是一部青春偶像劇吧。

《星際穿越》:四維空間時間跳躍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上映時間|2014年

《星際穿越》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電影中,近未來的地球黃沙遍野,各種基礎農作物相繼因枯萎病滅絕,人類面臨食物短缺和隨之而來的滅頂之災。太空人庫珀接連在女兒墨菲的書房發現奇怪的重力場現象,隨即得知在某個未知區域內宇航局成員仍秘密進行著一個拯救人類的計劃。多年以前土星附近出現神秘蟲洞,宇航局藉機將數名太空人派遣到遙遠的星系尋找適合居住的星球。庫珀忍痛告別了女兒,和其他三名專家搭乘宇宙飛船前往目前已知的最有希望的三顆星球考察。

他們穿越了遙遠的星系銀河,通過蟲洞後發現,目標星球上的一個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時間,就如同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天上一日世上一年」。跨越四維空間,在浩瀚宇宙絕望而孤獨的角落,總有一份超越時空的情感將他和女兒緊緊相連。

在這部影片中,諾蘭創新地提出了四維空間的概念,時間成為了四維空間的第四個維度,讓人可以停留在同一個空間位置,在時間長河中選取不同的節點徜徉。

新海誠動畫電影《你的名字》

與此類似的是《你的名字》和《海市蜃樓》,都是跨越時空的界限,處於現在的某個人,與處於過去的另一個人,出於某個極特殊的原因,產生了奇怪的關聯關係,並且可以通過與對方的通訊,讓對方採取某種行動,進而改變歷史。

《降臨》:時間亂流+因果註定

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

上映時間|2016年

《降臨》根據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講述了12個神秘的外星飛船降臨在地球上時所發生的故事。

地球上空突然出現了十二架不明飛行物,懸浮在十二個國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類發出了訊號,但人類卻並無法解讀。經過數次接觸,露易絲發現外星人使用了一種極為特殊的圓環狀的文字,並逐漸了解了其中的奧妙。由於一直無法確定外星人來到地球的真正目的,四個國家決定對外星人發起進攻,在這個節骨眼上,露易絲終於明白了外星人想要傳達的內容,並最終化解了危機。

在這部電影裡,最「燒腦」的其實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因果論。很多人沒看懂,都是因為無法理解這一點。三維空間的時間是連續的,只有「向前」這一個方向。而如果我們能夠理解四維空間,就會明白,時間未必連續,完全可以跳躍,也完全有可能呈離散狀態。那麼,因果關係就代替了時間,成為四維空間新坐標系中的連續路徑。有因必有果,因果皆註定。

科幻作品,無論小說,還是動畫、漫畫、網劇、影視,相當一部分都在講述關於時間的高概念。從最早威爾斯的《時間機器》,到諾蘭在《信條》中所展示的時間逆流,人們以極大的想像跨越時空,然而,究竟未來科技對「時間」的發掘會怎樣,我們依然猜不到、想不通。而科幻作品,至少打開了些許思路和可能,也對潛在的風險有所設想和預警。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電影劇照

網站:wxb.whb.cn

郵發代號:3-22

原標題:《逆流、亂流、跳躍、循環,人類對時間的終極想像,都在這九部科幻作品的設定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以機器人為主角的九部科幻電影 好看到爆不容錯過
    以機器人為主角的九部科幻電影 好看到爆不容錯過 時間:2016-11-24 11:03:22 來源:網際網路
  • 美劇推薦:這九部正在播出的美劇有望成為科幻美劇經典之作
    九部有潛力成為經典的科幻美劇經常關注美叔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美叔對於超現實題材的影視作品比較偏愛,所以美叔經常會給大家推薦一些科幻、恐怖、奇幻或者超級英雄題材的美劇或者電影作品。單純以科幻題材的作品來說,近十年來能稱得上經典的不多,今天美叔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九部有潛力成為經典的科幻美劇。《星際迷航:發現號》(Star Trek: Discovery)
  • 豆瓣9.0,這本書裡有時間旅行的終極奧秘!
    大家眾口一詞:這時間線也太燒腦了吧!如果你沒有看懂《信條》的時間線,那小K建議可以從這本科幻巨匠阿西莫夫的《永恆的終結》入手。這是一本關於時間旅行終極奧秘和恢宏構想的科幻神作。未來人類掌握了時間旅行的技術,可以穿越時空,還可以對不同時空裡的現實做出修正。是不是和《信條》很像?
  • 為何日本動漫與遊戲作品愛用機甲設定?
    原標題:為何日本動漫與遊戲作品愛用機甲設定? 日本的科幻發展可以說就是日本近代史的縮影,伴隨著陣痛,迷茫,低谷,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科幻水平和深度都在亞洲首屈一指的原因。而說到日本的科幻動漫,就離不開機甲,事實上,日本對機甲,特別是巨大化的機甲有著幾乎偏執的熱愛,這要從頭說起。
  • 從《海底兩萬裡》到《三體》:科幻文學為何如此打動人心?
    而出生於法國航海世家的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在19世紀後期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則更符合今日人們對於科幻小說的標準。科學與技術在凡爾納的科幻作品中始終處於主要地位,也是推動故事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不是只在故事中做出一個超出人類日常生活經驗的背景設定導讀),這可以說是現代科幻小說最重要的特點。
  • 國產科幻大爆發?10部外星題材電影等著上映,改編劉慈欣就有四部
    陸川也承認「無法忠實原著」,他把自己原本寫的一個科幻故事《異族史》融進《鬼吹燈》的設定,要加上曾經任職的單位「749局」——他曾在採訪中透露,大學畢業後進入了這家研究人體和自然神秘現象的軍方單位。最終,《九層妖塔》把大筆錢花到了怪獸的特效上。
  • 三觀不正or科幻設定
    鬥羅系列的出現,最大的原因可以說,就是因為《鬥羅大陸》第一部的火熱,唐家三少在看到這個大IP之後,擁有了自己的想法。從《鬥羅大陸》到《終極鬥羅》,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十多年的時間,從一開始的好評如潮到現在鋪天蓋地地聲討,《終極鬥羅》中最主要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呢?
  • 「6分」科幻神片推薦,這3部電影比你想像中更好看!
    宅在家的日子裡,閒著沒事幹,票神君刷了不少電影,因為偏愛科幻題材,所以最近看了不少的科幻片,本期就給大家推薦3部科幻新片。這3部科幻電影到底是何方神聖呢?嗯,首先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電影的評分並不高...
  • 假如活在這6本科幻小說的世界裡,你怎麼生存?
    【精讀君曰】不管你是不是一個科幻迷,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則故事:「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裡,這時響起了敲門聲……」這是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該書是主題和風格的華麗結合,構思宏大,妙筆生花,出版後橫掃重量級科幻獎項:雨果獎、軌跡獎、西班牙科幻小說獎、日本星雲獎、日本雨果獎、法國宇宙獎,併入圍阿瑟·克拉克獎、英倫科幻獎、科幻紀事獎,被軌跡雜誌票選為1990年前十大科幻小說,1997年和2006年兩次入選「推薦100部科幻奇幻作品榜」。3《火星救援》
  • 盤點6部在雜誌《科幻世界》中連載過的逆天科幻神作
    」即可將該雜誌的推送至你的Kindle你可能有所不知,在這本雜誌上,曾刊登過很多知名的科幻小說,其中不乏有在國際上獲得大獎的科幻作品。但實際上,這本小說最早於2006年5月連載於《科幻世界》雜誌。《廢園天使》當科幻遇見血腥重口味這部作品曾獲「日本十年科幻小說第二名」。作品通過大量的專有名詞進行複雜的設定。閱讀過程中,最讓人難忘的是殘酷變態的視覺奇觀描寫,一些甚至會讓人產生生理不適。
  • 掌握這4點設定,你也可以看懂科幻作品了
    對於未來,人類從古至今都在進行預測,無論是古代的佔卜,還是現在運用科技化手段進行預測,都是人類關心自身未來的一種表現。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星際穿越》這部影片,影片的定位是科幻冒險,那也就說明這是一次人類在尋找未來出路的一次冒險。
  • 人類認識 HAL 9000 的第 50 年,AI 恐懼如何從科幻作品滲透到了現實?
    但這也不能阻止觀眾在這 50 年裡孜孜不倦地提煉著電影閃光點:人類歷史的濃縮、描述足夠精確的星際航行、對瑰麗太空的意識流想像、更高級智慧指引人類的設定、寫實的特效和振聾發聵的配樂,以及一臺邏輯陷入悖論因而暴走的超級電腦——讓人類有幸見識到了銀幕首個人工智慧反派。
  • 「人類輓歌」對談劉慈欣:科幻的本質是用想像延展人生
    科幻的本質是用想像延展人生機會難得,大劉今天「降維」出現,我就撿最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問問他~問:看你的作品人類都很愚蠢,恩將仇報,好了傷疤忘了疼……你是不是對人類很悲觀?這一點很多人沒有認識到,科幻的奇妙處就在它有個世界設定,現實中很完美的很正面的東西你放到科幻設定的世界裡就變得很醜惡和負面……問:你的科幻小說的想像力是從哪裡來的呢?劉:其實想像力不是訓練來的,它是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中自然而然產生的。
  • 劉慈欣說:我所有作品 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1969年7月,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登上月球。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乃至整個美國航空航天局都是《2001:太空漫遊》一書的鐵桿書迷。儘管在此後近50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人登上過月球。但曾經鼓舞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至今仍在指引著人類探索太空。 人類的想像力到它為止?
  • 黃鳴奮:科幻電影裡的金星想像
    科幻電影在20世紀嶄露頭角,將金星置於新的參照系下加以描繪,從20世紀50年代起陸續推出多部相關作品。在科學實踐中,隨著人類宇航事業的推進,金星順理成章地成為探測的對象。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哈羅德·莫洛維茨(Harold Morowitz)等人提出了探索金星的主張。
  • 在那些科幻電影裡,未來世界將會是怎樣的呢?
    2020,疫情的蔓延仿佛一部災難片的開端,傲慢無知的人類對於病毒的輕視讓這場災難愈演愈烈。在科幻電影中,人們對於人類的未來似乎一直保持一種悲觀,科技的發展、資源的掠奪、外星文明的入侵,無論是怎樣的設定,人類終將無法逃離審判。今天,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下在影視作品中的未來世界,看看影視創作者們為我們敲響了什麼樣的警鐘。
  • 中國科幻不止《流浪地球》打破次元壁這些科幻大牛你應該知道
    票房冠亞軍《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都改編自劉慈欣的作品。因此有人說,2019年不光是中國科幻電影大片元年,更是劉慈欣影視宇宙元年。 除了這兩部原著作品,劉慈欣還有什麼力作?中國科幻還有什麼作家、作品值得關注?
  • 37年前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故事設定在2019年
    「賽博朋克」這個概念起源於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它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賽博朋克小說主要指的是,以未來社會為背景,構建一個現代化國度,圍繞網絡犯罪、計算機技術、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的矛盾等等內容展開的故事題材。賽博科幻的時間點被設定在近未來,由此而產生了一種熟悉感,是一種文明接近的感覺,繼而引發觀眾共鳴,而賽博科幻所表現的技術,主要分為兩類:生物技術和數位化技術。
  • 推薦:10部未來科幻電影 顛覆你的想像
    片名:時間規劃局簡介:在一個虛構的未來世界,人類的遺傳基因被設定停留在25歲,不管他們活了多久,生理特徵都將保持在25歲。於是阿曼達和男友一同對抗整個時間統治機構。最終,所有的壓迫與不公,都抵不過真愛的力量。
  • 最應被改編成MMORPG的十部國外文學作品
    在1984年電影《捉鬼敢死隊》中的角色俄尼·哈德森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印刷作品已死」。然而25年後的今天,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通過紙媒傳播的魔幻、科幻類小說依然維持著頑強的勢頭,並帶給我們無窮的想像和創造空間。好萊塢不斷的從小說中取材並推出了多部經典的電影作品,而託爾金的名作《魔戒》也被Turbine公司改編成了MMORPG,在世界範圍內受到玩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