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五號」傳回地面的國旗展示影像,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閃耀月球!一時間,這面「『biu』一下彈出來的可愛的五星紅旗」在網絡刷屏。日前,記者在安徽華茂集團「月面國旗工作室」,親眼看到了一面與登月國旗同款的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精緻又可愛的五星紅旗。
「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也是第一面在沒有溫控的嚴酷環境條件下的「織物版」國旗成功在月球上展示。」華茂紡織染整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關輝告訴記者,為了給「嫦娥五號」製作一面可以經受月面惡劣環境考驗的國旗,她和項目團隊的同事進行了8年攻關,做了上千次試驗,申請國家專利15項。
由於月球表面電磁輻射強,環境惡劣,溫差可達正負150攝氏度,這就決定了普通五星紅旗在月球上無法使用。「如果把地球上使用的國旗放在月球上,它的顏色在很短時間內就會褪色、串色。」據關輝介紹,為製造登月國旗,光選材就用了一年多時間,因為既要耐高溫又要耐低溫,這樣的材料很難找。技術人員經過反覆比選、試驗,最終挑選出兩種符合要求的纖維材料。此後,在紡紗、織布、染色、切割、印製、縫紉的每一個工序環節,華茂人都經歷了百餘次試驗,攻克了紡紗生產難關,解決了染色、鮮豔度、縫紉平整度等技術難題,滿足了近於「苛刻」的質量要求,終於成功研製出符合登月要求的第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僅印製這一環節我們就進行了上千次試驗,從2014年到2016年,我們天天都在做這個試驗。」
「我們研製的國旗,在200攝氏度的高溫下不變色、不串色,在零下150攝氏度的極低溫下不會變脆,仍能保持較強的柔韌性。」關輝介紹說,研製登月國旗過程中產生的多項專利技術,現已在企業大量推廣使用並取得良好成效。
始建於1958年的華茂集團,迄今已創造了連續47年盈利的業績,先後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和工信部「智能製造試點示範」等多個獎項,連續多年躋身「中國棉紡織行業競爭力20強企業」。(記者 汪永安)
【來源:安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