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商凝瑤 專欄主持:燕舞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10-13 [
列印] [
關閉]
徐滔,北京電視臺《法治進行時》欄目主持人,著有《徐滔進行時》。
身為《法治進行時》節目主持人的徐滔,主持的節目雖是刀光劍影、鐵血英雄的硬派風格,但她在個人閒暇時間卻愛讀軟性的小說和散文。「我非常喜歡《小王子》這樣的書——不大,不厚,字不多,畫不少。我有時會把它放在包裡,坐在車上的時候拿出來翻幾頁。每次看到書中那些精美的文字心裡都會湧上一股暖流。」她解釋說,不要覺得看小說跟本職工作沒關係,而是關係很大。因為任何事物在本質上都是非常相通的。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從看似無關的事物中領悟出來的。
徐滔喜歡讀各種各樣的散文,她極喜歡美文。每當看到動情之處,都覺得自己的心靈在為之顫動。「我覺得優美的散文都能營造出一種意境,這種意境讓人看了之後會觸動你心裡最纖細的那根弦。」
她說,有一天我很疲憊,突然看到了一篇散文《是天鵝總會扇動翅膀》。這篇文章寫的是老演員金雅琴在80多歲的時候演電影《我們倆》。她當時白內障還沒有做手術,根本就看不清楚也聽不清楚。她跟導演說,你舉一面小旗作為提示,舉一下小紅旗,我隱約看見了就知道開始了。最後,她憑藉自己特別精湛的演技獲得了金雞獎,還贏取了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后的桂冠。獲獎後有記者採訪她,問她以後有什麼打算,她說「我的演藝人生才剛剛開始」。看到一個85歲的老人能夠說出這樣的話,我們還有什麼樣的理由不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徐滔所鍾愛的書是《甘地自傳》。她最早是在中學的歷史課本上看到過甘地照片的。在徐滔看來,甘地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人,一個謙虛的人,一個樸實的人,但另一方面,甘地卻是一個精神、理智、心靈上的王者。
甘地在這本自傳中告訴人們:他何以從一個虔誠的宗教家庭走出來,在經受西方文明和多種宗教文化的浸染後,又從本民族的精神中獲得巨大的力量來自我淨化;他何以從一個普通的律師逐漸變成一個歷史悠久、宗教多元、民族眾多的國家的精神領袖;他的「非暴力」精神和主張從何而來,又如何從個人的思想轉變為一種集體行動;他何以感召和引導著印度人民通過幾十年不屈不撓的努力,贏得了自己國家的獨立。
「甘地讓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奇蹟。這樣的奇蹟,甘地是一個,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是一個,上個世紀馬丁·路德·金作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如今美國選出了歐巴馬總統,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所以說,屬於我們自己的奇蹟,也是可以創造的。」徐滔說。
與徐滔交談,可以感受到她是一個真性情的人。平常她讀書的時間非常有限,但還是爭取每天能有至少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她最近在看的書,是《朱鎔基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