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明凱
一個女孩來到人世不滿兩歲,便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病魔奪去了視力和聽力,隨後又喪失了說話的能力。然而就在那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不僅學會了讀書與說話,還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她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並寫出很多的書籍和文章,其中有兩部風靡全球。同時,她還終生致力於盲聾人的公共救助事業。
她,就是美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
十年前,當老師第一次給我講海倫故事的時候,我真以為是天方夜譚。在我的想像裡,這的確令人難以置信。
後來,在老師的鼓動下,受好奇心驅使,我讀了《我生活的故事》。當一口氣讀到最後一頁,我猛然發現自己已是淚眼朦朧,不知身在何處。讀完這本書,豈止相信了老師的講述,我的心裡簡直不亞於九級地震,強烈的震憾使我好長一段時間都未能從書中主人公的生活裡走出來。
《我生活的故事》是一部自傳體書籍,全書沒有虛構的成分,它原原本本再現了海倫·凱勒的成長曆程。
為了克服生理缺陷所帶來的精神痛苦,海倫在書中說「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太陽,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作我的交響樂,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正因為她這種以人之樂為己之樂的「忘我」精神,才激起她對生活的熱愛。她能遊泳、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欣賞戲劇、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蹟,而且常常從中汲取知識的養料。
是的,如果說十年前,我主要是被海倫·凱勒那頑強的精神和驚人的毅力所感染。那麼,今天,當我成為一名老師後,再一次翻開《我生活的故事》時,更多的則是為安妮·莎利文小姐那種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所折服。
海倫事例無疑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奇蹟,而這個奇蹟的創造,海倫自己頂多有一半的功勞,另一半則應歸屬於她的老師莎利文小姐。在《我生活的故事》中,絕大部分篇幅都寫到安妮·莎利文小姐。海倫的成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她的老師莎利文小姐。正如作者自己所說:「作為一個盲、聾、啞集於一身的人,我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所以能夠取得一些成就而沒有成為白痴,主要應歸功於我的老師莎利文小姐。是她,給我失去聽覺的耳朵中送去了音符;是她,給我失去視覺的眼睛裡送進了色彩;是她,給我近乎荒漠的大腦中輸入了正常人的意識;也是她,把我被瘋狂的病魔和強烈的求知扭曲了的心靈鍛造成一塊堅強、上進而又充滿熱情的鋼錠。總之,我的一切都是她給的。」
的確,從手拿玩具教海倫認識「娃娃玩具」一詞開始,到海倫成為一個知書識禮、熱愛生活的大學生,莎利文小姐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僅讓海倫認識「愛」這個單詞,懂得「愛」的含義,莎利文小姐就不知花費了多少心思。是的,是莎利文小姐崇高而無私的愛讓海倫攻克了人生旅途中一道道艱難的關口,從而戰勝了自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為莎利文小姐這種無私的奉獻情懷感佩不已。
在小海倫對枯燥的識字遊戲產生厭煩的時候,莎利文小姐耐心地觀察小海倫的行動,體會她的心情,努力尋求著將小海倫引出混沌世界的方法。功夫不負苦心人,莎利文小姐終於找到了行之有效的途徑,讓小海倫在愉悅中學習掌握了許多知識。「從此,一個天使的靈魂突然覺醒。」(海倫語)莎利文小姐這種苦心尋求科學教育方法的精神,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尤其令我欽佩,也尤其值得我這個教育工作者學習。
難怪海倫·凱勒說:「只有她——莎利文小姐,才不愧為真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的確,只有具備偉大的愛心和科學教育方法的老師,才算真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