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讀了《愛因斯坦的故事》這本書

2020-12-05 秀逗小姐姐

今年暑假,我讀了《愛因斯坦的故事》這本書,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愛因斯坦好學上進、鍥而不捨的精神讓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愛因斯坦小時候智商不高,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笨蛋,而且由於他是猶太人,更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和鄙視,但他的好奇心很強,碰到問題會不斷地思索。小時候他收到了一個禮物——微型羅盤,他發現,不管怎樣翻轉羅盤,裡面的指針永遠指著同一個方向,他爸爸告訴他,那是地球的磁力使指針永遠指向北方。於是,「磁力是什麼?它究竟藏在哪裡?為什麼我就感覺不到周圍有它的存在呢?」這些問題使愛因斯坦對磁力的問題產生了深深的興趣,喚起了這位未來的科學家探索事物的好奇心。我覺得,好奇心真是一位好老師,我們每個人都要保持一顆好奇的心,不斷地探索新的事物,這樣才會有新的發現和成就。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這是愛因斯坦的一句至理名言,也即將成為我的座右銘。愛因斯坦成年後,整天在實驗室裡搞研究寫論文,每天只吃幾片麵包,廢寢忘食,和一些資深的科學家在一起討論相關問題,並認真做實驗來驗證結果。他不善言辭,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行動上。正因為愛因斯坦有了正確的努力方向、堅強的毅力,所以他在宇宙學、引力和電磁的統一場論、量子論的研究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愛因斯坦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他深深體會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他用科學致力於世界和平的努力,贏得了全世界對他的敬仰。愛因斯坦不僅是一位科學巨人,更是公正、善良、真理的化身,他的美好品格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是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

榜樣是無比強大的精神源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愛因斯坦就是這樣,無論我們從哪方面看,都會覺得無比震撼,這就是巨人的力量、人類的驕傲!我想,愛因斯坦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勤奮刻苦、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對科學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認真負責的態度,爭取成為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在一個漫天風沙的金黃色沙漠裡,有一個古老的國度,曾經有著成千上萬的英雄在這裡誕生,有著成百上千的英雄故事在這裡上演,這個國家的名字就叫做希臘。最近我也看了一本關於這個英雄國度——希臘的書,書名是《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裡講的都是希臘人創造的神話故事,故事中有許多神靈,比如說眾神之王宙斯、海神波塞冬、萬神之母赫拉等等。這些故事如春雨般滋潤著我的心田,其中最大最甜的一顆露珠就屬最後一個故事了,最後一個故事名字是《木馬計》。這個故事主要講了特洛亞人和希臘人的最後一戰。戰爭中希臘人在軍力上雖然佔下風但是他們沒有放棄沒有退縮,而且最聰明的卡爾多利斯和最勇猛的戰士啊琉斯聯手合作使用木馬計幾千人殺死了敵軍幾萬人,讓敵軍輸的心服口服。

在這故事裡卡爾多利斯和阿琉斯聯手合作大破敵軍的戰例,足以體現合作的重要性,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要能學會合作,那再困難的事也會輕鬆完成,而且還能增進兩個人之間的友誼。學會合作,讓再困難的事在我們眼前也變得很渺小。

團結就是力量,合作就是力量,每當與朋友合作時,我都會想到這兩位希臘英雄。

這是一個優美而憂傷的童話故事。主人公烏丟丟在經歷了許多事情後,懂得了怎樣珍惜生命的可貴,並懂得用愛滋養生命,用愛回報生命。

小腳丫烏丟丟被小姑娘珍兒撿到後,和醜娃娃融為一體,變成了一個有生命的人,因為烏丟丟的調皮,被卡車載到了吟痴老先生的家中,與老先生生活。後來,由於想念布袋爺爺和珍兒,又與吟痴一起尋找他們,一路上,遇到了許多奇特的事情,種雞蛋的小姑娘,逆風飛舞的蝴蝶,一隻腳的蘑菇人 ……

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就是種雞蛋的小姑娘了。小女孩把雞蛋種在了土裡,希望它發芽,但這是不可能,她不甘心,叫來了雞蛋的媽媽——一直會說話的老母雞,請母雞為她幫忙。最後,連不可能的雞蛋都發芽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大膽的想法,並且敢於試驗,奇蹟就會讓它實現。也許故事中的那顆雞蛋芽只是旁邊的雜芽,但那也已不重要了,人們保護了另一顆心靈種子,他一定會發芽開花的。

故事中,我覺得烏丟丟是一個無私奉獻的孩子。當他找到珍兒並得知她的腿寸步難行的時候,他放棄了自己快快樂樂去上學的好機會,將自己的活靈的腳融入了珍兒的身體,讓珍兒快樂的去上學,自己卻犧牲了。我們也要向烏丟丟學習,也許不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但要記得用愛來回報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有愛滋養的生命,才是鮮活,美麗和不朽的生命。

這是一本勵志·成才的長篇名著,它的作者是法國的埃克特·馬洛。

《孤女努力記》講述了孤女蓓琳在父母雙亡之後,獨自一人踏上回鄉尋親之路,在父親的故鄉,她見到了未曾謀面的祖父,經歷了許多困難和逆境之後,蓓琳憑著自己的聰明·乖巧贏得了祖父的信任,最終與祖父相認,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文章中,有一個場面讓我難忘而激動。那天,祖父的僕人法貝利從外面帶回來了一個關於兒子一家消息,當在報告消息前,書中寫「法貝利抬頭看了一下蓓琳,眼中充滿了欽佩,有感激」。

我這個時候也像蓓琳一樣,不知這眼中飽含了什麼意思,是找到了別的人當做是祖父的親戚為他高興呢,還是他得知了祖父的唯一的親人就是蓓琳呢。

似乎我就是蓓琳,十分擔心和緊張,最後,法貝利一點一點的把事實說了出來,祖孫兩激動地抱在一起。我也為他們感到高興,同時,也被蓓琳堅強的意志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所折服了。.

如果不是她的討人喜愛,有機會接近祖父,那祖父也不可能這麼快找到蓓琳。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堅定的信念,不怕困難,積極進取,成功就會屬於我們。

蓓琳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女孩,她為了不讓祖父傷心,得到工人們的接受,出主意幫助祖父,讓祖父和讓讀者知道了,只有尊重和善待別人,別人才會尊重和善待你。

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外婆,他對每一個房客都是熱情四溢,房客需要什麼,總大方的接出來,小孩稱她是房東奶奶,大人稱她是房東阿姨。房客們從老家帶來了特產,總忘不了她。

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實在是特別大,讓我懂了許多道理,學會了堅持,學會了怎樣善待別人。

相關焦點

  • 在休閒的暑假中,我看了《科學家故事100個》
    在休閒的暑假中,我看了《科學家故事100個》。這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籍,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讓我們感到驕傲。這本書中記錄的科學家有牛頓、愛因斯坦、馮如、瓦特、伽利略……他們都是科學史上的「巨人」,為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們為了追求真理,不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獻上了寶貴的生命。
  • 這7本書讓孩子在一個暑假脫胎換骨
    02《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外國文學馬克·吐溫豆瓣評分:8.1(1473人評價)商務印書館這本書講述了「熊孩子」哈克貝利的歷險故事,利用假死重返自由、拯救黑人等等,這些精彩的故事一一展開,將一個勇敢善良、追求自由的男孩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暑期跟著他一起去密西西比河,開始一場既清涼又精彩刺激的歷險吧!
  • 讀《愛因斯坦自述》
    劉 川 前不久,我在寧波鼓樓老街買了這本《愛因斯坦自述》,標價24.8元,實際花費10元,算得上價廉物美,因為這本書不是一般的閒書。本書說是自述,其實僅有少部分真正意義的自述,更多是演講、信件、悼念文章和公開發表的文章。
  • 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
    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這句話像火花一樣,閃耀在我心間。的確,成功是每一個人都嚮往的,那麼,要怎樣做才能夠獲得成功呢?愛因斯坦總結了一個公式:成功=X+Y+Z。並且明確指出:X代表勤奮,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他把勤奮放在第一位,足以說明它對於成功的重要性。事實正是如此。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你不是一個人——我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為讀書沒效果而焦慮,那種感覺,就像自己是一個在原地旋轉的陀螺。直到今年,我覺得終於把讀書的方法理清了,於是有了這篇文章。用文章中的方法,你的閱讀能力將能得到極大的提升。讀書的三大誤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 《烏合之眾》這本書,應該怎麼讀?
    我記得當年天涯還很火的時候,有一哥們發了一個講故事的帖子,這帖子幾天時間就炙手可熱,我也是追更了好久。他當時在帖子裡推薦了一些書,別的基本上都忘記了,唯獨對這個《烏合之眾》卻記得清楚。為什麼呢?一個原因是書的名字當時很特別,給我模糊印象派的感覺,很莫奈。反正當時,我給寫到一張紙上,怕記不住。另一個原因就是這本書被很多人提到過。褒貶不一,有的人給打的分很高,有的人很低;有人喜歡的不得了,有人覺得很垃圾。
  •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昆蟲家、文學家法布爾
    在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昆蟲家、文學家法布爾。這本書向我們主要介紹了17種昆蟲。《昆蟲記》是一部不朽的傳世佳作。文章的語言淺顯易懂,為我們介紹了昆蟲世界的各種趣聞逸事,是一部集知識、趣味、文學、哲理於一體的散文集。
  • 沒讀過這10本書,就不算讀過東野圭吾
    在他看來,「沒人知道讀者會從哪本書讀起,如果看的第一本書就讓讀者失望,恐怕他們就不會想看這個作家的其他作品了。」正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東野圭吾對每一部作品都認真傾注了同樣的心血和熱情。事實上,在東野的暢銷作之外,還有一大批作品被讀者低估和忽視,它們有著同樣精彩的故事、曲折的情節、震撼的情感,讓人一翻開書頁就讀得停不下來。
  • 年少的我今天也讀了一篇有關於成功的小故事
    年少的我今天也讀了一篇有關於成功的小故事,《成功故事——工錢》,讓我受益非淺!王小春是一名大學二年級學生,他來自貧窮的山區,家裡很窮,全家人都是勒緊著褲腰帶供他一人念大學。這個暑假,王小春為減輕家裡的負擔,決定留在城裡打工賺錢。他找了份在酒店的工作,他是個吃苦耐勞的孩子,而且話又不多,因而得到了廚房大師和大堂領班的讚許。
  • 2020年讀了156本書,這種方法解決我讀書慢、讀不深的困擾
    盤點了一下今年看過的書單,好傢夥!自己都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一共讀了156 本。仔細算了一下,今年真正看書的時間大概 8 個月左右,3月到 6 月,9 月到 12 月,相當於 8 個月讀了這些書,還寫了 20 多篇書評、影評。很多人可能都會有疑問,為啥我讀書那麼慢?一年連 10 本書都讀不了,你怎麼就能讀這麼多?你這不是讀書就是翻著玩兒吧?
  • 比爾蓋茨:我一直很想讀《三體》這本書評價很高
    近日,微軟創始人和蓋茨基金會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來華參加結核病防控等活動,在接受採訪時就提到了《三體》,稱自己一直非常想讀一讀,並表示人們對它的評價非常高。蓋茨說:「我一直非常想讀《三體》。很多人和我推薦這本書,我可能會在回美國飛機上開始讀。」
  • 每日閱讀 | 《愛因斯坦的故事》
    ●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是的,讀好書,就像結交了良師益友,使我們獲益匪淺;讀好書,就像沐浴在溫暖的春風裡,使我們心曠神怡;讀好書,就像找到了快樂的源泉,使我們領悟到快樂的真諦!
  • 南方周末推薦:大學生暑假閱讀書目(上)
    這本書的內容都是言之有據的,但個別次要情節與史實稍有出入,在表述方式上有時也顯得過於誇大,如「天下第一才子」之類。一本52萬字的《檔案》,隻字不提1979年3月9日《光明日報》署名束星北的文章《在愛因斯坦身邊工作的日子裡》,這是作者的謹慎,值得稱道。但迴避這篇文章,不免留下遺憾。我經過多年反覆思考後認為,這是束先生經歷20多年精神折磨的後遺症。
  • 愛因斯坦最愛的5本書
    在塞萬提斯筆下,癲狂、喜劇和夢幻這三種元素交織在一起,融匯於唐吉坷德和桑喬·潘扎烈倆人的對話和歷險中。桑丘·潘沙是堂吉訶德的侍從,他看似頭腦簡單,卻很忠誠,而且直言不諱。這本書主要探索科學和人性的關係,或者說是道德哲學的科學應用。
  • 英語分級閱讀 讀多少本書 才能升到下一級?
    暑假期間,朋友帶著7歲的兒子來北京玩,順便和我聚一聚。期間我們聊到孩子的英語學習事宜。她家孩子,開學讀小學二年級,在家有閱讀的好習慣,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學英語,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她帶著孩子讀英語繪本。她說:我給孩子買過不少國外分級讀物,國內出版的英語簡易讀物也買了不少。但是感覺孩子沒有學到多少。小孩應付校內的英語課,挺輕鬆的,成績也很好。可孩子讀到更厚一點的原版書,就有很多地方不理解。對此,她感覺很失望。
  • 了解人工智慧,這15本書你一定要讀
    我喜歡通過閱讀一些精彩的文章和書籍來激發更多的想法,今年我就將自己的書單主題設定為「人工智慧」。或許在面對工作和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技術和應用時,我提供的這份書單能夠帶給你更多的思考和感悟。《人工智慧:一種現代方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作者Stuart Russell,Peter Norvig這本書可以說是人工智慧領域的《聖 經》,這是一本全面介紹人工智慧知識和內容的書籍,任何從事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 你的孩子看過這三本書嗎?讀了之後會有很多收穫,看看讀後感吧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寒假期間,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書中講述的是一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由於遭遇海上風暴,漂流到荒島上發生的故事。魯濱遜在一次航海冒險中失事,他孤身一人流落到荒島上,陷入絕境的魯濱遜以人們難以想像的堅強和毅力,勇敢地向各種困難挑戰,依靠智慧和辛勤勞動,使自己頑強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救了一個即將被野人吃掉的俘虜——星期五。
  • 我曾經1年讀100本書,卻越讀越困惑,直到掌握了這個秘密武器
    因為我在2019年,分別參加過兩個和閱讀有關的訓練營,一個是和提高閱讀速度有關,一個是和提高閱讀記憶有關。這兩個訓練營,讓我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前前後後讀了將近100本書,在認知上得到的提升非常大。第一個訓練營期間,我按照要求,讀了50本書。這和前年一整年,自己只讀了7本書比起來,算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啦!這個訓練營結束之後,大家還相約,繼續再去簡書上日更100天,每三天讀一本書,每天輸出一篇文章,所以後面陸續又讀了30來本書。
  • 日本推理小說天王,沒讀過這十本書,不算讀過東野圭吾
    日本推理小說天王,沒讀過這十本書,不算讀過東野圭吾!(一Hello,大家好!小編我又來啦,上一期為大家推薦了幾本能夠豐富人的精神的書,今天小編想跟大家推薦幾本推理小說,相信東野圭吾大家都知道吧,日本最著名的推理小說家,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他寫過的書吧。
  • 學習國際政治學,推薦你讀這幾本書
    人心,或者說你所謂這種正義的,值得追求的目標或者方向,他實際上是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把它給構建起來的。關於力量的推薦你讀《利維坦》,《利維坦》這本書的作者叫做霍布斯,他是在17世紀英國革命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活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