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花,人們只驚訝它開時的明豔,卻不知當初它的芽,滲透了奮鬥的汗水,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這句話像火花一樣,閃耀在我心間。
的確,成功是每一個人都嚮往的,那麼,要怎樣做才能夠獲得成功呢?愛因斯坦總結了一個公式:成功=X+Y+Z。並且明確指出:X代表勤奮,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他把勤奮放在第一位,足以說明它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事實正是如此。
我們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不但不是很聰明,反而顯得有點笨拙,常被老師罰站,但他後來卻成為了偉大的科學家。是什麼原因讓一個「笨蛋」成了科學家?《秘訣》告訴了我——是勤奮,唯有勤奮。因為愛因斯坦堅信「天才出於勤奮。」別人思考問題時,他在思考問題,別人在玩和休息時,他還在思考問題……,經過不懈的努力,他成功了。
其實,在我們身邊通過勤奮而取得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我們班的唐燁同學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以前學習不努力,成績自然不理想。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操場上打籃球的身影少了一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坐在課桌前埋頭苦讀的人。等到期終考試成績出來時,他真是讓我們刮目相看了,竟然取得了年級第二名的好成績。後來他做為「後起之秀」為我們介紹秘訣,他只輕描談寫地說了一句很簡單的話——「勤奮。」
哎——「勤能補拙」,這次我是完全信服了。聰明並不是成功的首要條件,只要我勤奮努力,向著目標不斷前進,相信一定能取得成功。
其實我們的先輩們早就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他們所說的「笨鳥先飛早入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等俗語,條條都是「勤能補拙」的前身。而無論是回首過去,還是靜觀現在,那些著名的科學家、詩人、學者……又有哪一個是隨隨便便就取得了成功的呢?
因此,我要用勤奮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我深信:只要勤奮努力,我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因為我也堅信——「天才出於勤奮」!
《無盡的追問》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王淦昌講述自己從事核物理學研究的經歷和故事的一本書。他用平實而睿智的文字,講述了自己一生中求學、從事科學研究和做人的故事。我們從中看到的是一個個堅強生命的奮鬥歷程,是幾十年來中國科學發展的歷史,更是一種高尚的人格精神。
王爺爺未滿四歲就失去了父親,小學五年級時母親逝世,但他自覺努力,成績優秀,18歲考進清華,23歲留學德國,29歲擔任浙大教授,48歲當選院士,一直在科研戰線上奮鬥到老。
在德國,有人勸王爺爺:「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中國很落後,沒有你需要的研究條件,何必回國呢?」可是王爺爺說科學家是有祖國的,祖國困難,我更要回國服務。
正當王爺爺取得了一個個的科研成果,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中國也能造出原子彈、氫彈來,他隱姓化名,默默地在戈壁灘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工作了17年。
感悟與明晰: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
夢想,一個人怎能沒有夢想?沒有夢想,便沒有奮鬥的目標;沒有夢想,生活則平淡如水;沒有夢想,便失去了人生的價值……在這本書裡,我體會到了王爺爺所講述成就夢想的艱辛和磨礪,他的夢想從不可能到完全實現,一波三折,不斷跨越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極限,這些故事令我感動。
女航天員劉洋姐姐說:「夢想有多遠,探索的足跡就有多遠。」我們是國家民族的希望,為了實現中國夢,為了夢想的中國成為現實,我們準備好了!我會認真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成長成國家的棟梁,將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我們將成為中國夢的兌現者,讓中國夢這個詞更有質感。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我的夢是中國夢,中國的夢是我們的夢!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美好的夢想,讓我們的夢想盡情飛翔,讓它帶領我們走向成功,走向完美。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繁華!讓夢想照耀中國,閃亮世界!
夜深了,我看完了《一條小魚的訴說》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文章首先打動我的是它那獨樹一幟的題目:一條小魚的訴說。全篇文章主要以一條小魚的口吻,記錄了這條小魚所生活的地方——巢湖的三個時期的環境。
90年代前,巢湖可謂是山清水秀,湖水潔白如玉、清澈見底,兩岸是高聳的山峰,山峰上綠樹成蔭;小魚兒在水裡無憂無慮的遊著,岸上不時傳來牧童的吆喝聲,女孩的山歌聲,多麼和諧美好的景象啊!
90年代後,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湖旁的山峰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建築,工廠、醫院、大廈……,而人們在建設美好家園的同時,忽視了小魚和它的美好家園,它們成了生活發展的犧牲品。森林不見了,空氣註定不如以前那樣清新;森林不見了,巢湖四周註定沒有以前那樣充滿生機。
而工廠等建立好了後,危害直逼巢湖,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被排進巢湖裡,讓湖裡的環境越來越惡劣。其中,工廠排出的汙染物對水質影響最大,黑黑的煙氣汙染了大氣,形成酸雨,致使水質變壞,而它排出的廢水更是百害無利,它殺死了許多小生命,讓這條小魚失去了玩伴。失去這些生命的湖,註定失去了活力。
進入新世紀,人們才逐漸醒悟過來,制定了許多環保措施,人人都知道了環保的重要性,廢水都經過了汗水處理後才排進巢湖,人們也不隨便丟垃圾,而且在兩岸植了許多棵樹來促進綠化。
在人們的努力下,巢湖恢復了往日的生機,湖水變清澈了,小魚兒也充滿了活力,這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所有人都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讓我們的家園——天更藍,水更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