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7個導演選擇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7個歷史性時刻,按照時間的順序,講述了大事件中7個小人物的動人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會觸動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都會讓人油然而生對祖國的熱愛!
1
第一個故事《前夜》,為確保國旗升起的速度和國歌一致,自動升旗裝置設計師林致遠,在開國大典前夜,仍然為測試升旗裝置奔波,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驅動他前行的力量,正如他所說「二十八年革命,兩千萬人犧牲換來的紅旗,我們能做的只有四個字,萬無一失」。
2
第二個故事《相遇》,從事原子彈研究的研究員高遠遇見了三年未見的女友,出於保密,高遠無法開口與女友相認,三年心中的歉疚、留戀、思念,無以言表的遺憾,一切一切,都在兩人無言對視之中!而他在人群之中,終於顫抖著摘下口罩露出笑容,看著女友漸行漸遠的身影,那一幕讓人感動不已,向為新中國無私奉獻的英雄致敬!
3
第三個故事《奪冠》,男孩冬冬在屋頂的天線與小美的告別之間跑來跑去,在遠走他鄉的朋友和要看女排的街坊鄰居掙扎許久,孩子內心的「真」讓人心疼!也正因如此,在冬冬撲進父親懷裡哭著喊出那句「咱家天線太爛了」之時,作為觀眾的我們竟也一瞬間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4
第四個故事《回歸》,香港回歸,升起五星紅旗的時間是關鍵。升旗前外交官說出「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154年了,我們不能再多等一秒了」,著實令人激動不已,而距離升旗時間10秒鐘時外交官、升旗手、軍樂隊的屏息等待,既準時,也沒有食言。
5
第五個故事《北京你好》,計程車司機張北京拿到了一張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到處得瑟,預備留給兒子當生日禮物,最後卻給了一位汶川男孩,滿足其去鳥巢親手觸摸已去世的父親參與建設的欄杆。那個無時無刻不在吹牛顯擺自己的「體面人」,因為一次不求回報的奉獻、一次不為炫耀的付出,終於真真正正的體面了一回。
6
第六個故事《白晝流星》,一個簡單的故事包含了知青、奉獻、青春、扶貧、感化、神舟號回歸、英雄、希望等諸多內涵。在祖國70年來所取得的諸多成就中,讓人們物質、精神雙重脫貧,是堪稱偉大的成就,片中臺詞「你能扶它多久?它要自己站起來!」是這一成就的最好注釋。
7
第七個故事《護航》,最優秀的飛行隊長只能做閱兵式飛行隊「備飛」,從不解到理解和接受,在機會再次來臨,卻仍然將機會讓給了戰友,自己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機會,這份胸懷與氣度讓人敬佩!這個故事最接近我們的實際生活,能維護團體利益,放棄個人得失,方為一個成熟、可靠的人!
這七個故事的主角與觀眾一樣,有成年人、小孩、少年,也有軍人、研究員、學生、飛行員,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人。這個共同的身份,將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7個故事和觀眾聯繫到了一起,也引起我的共鳴,在影片的最後,不禁與許多人一起輕聲哼唱「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畢竟,無論時間流逝多少,為祖國的成就而激動,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作者:秦坤
原標題:《【職工美文】《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