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祖國》,歌詞誕生的過程竟是如此相似!

2020-12-05 東方既亮

《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祖國》都是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的歌唱祖國的歌。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兩首歌的歌詞創作經過,竟然是如此的相似!

1956年,喬羽接到任務趕到八一廠為電影《上甘嶺》創作歌詞。

喬羽趕到時,電影已基本拍完,攝製組的全班人馬都在等待拍攝僅剩的最後一個片段: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在戰鬥的間隙,戰士們聚在一起,唱著豪邁的歌……可是,這個歌還沒有寫出來,喬羽到製片廠的任務就是寫這個歌。

導演沙蒙告訴喬羽,攝製組每天的開銷是四千元(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目),希望喬羽儘早寫出歌來。可是喬羽又一時不知寫什麼才好,他冥思苦想了十多天還是什麼也沒寫出來。在這十多天裡,導演沙蒙每天都笑嘻嘻地到喬羽的住處轉一圈,然後什麼話也不說,就走了。從沙蒙笑嘻嘻的臉上,喬羽看得見他內心的焦急——其實,喬羽的內心,比沙蒙還急。到了第十四天,為了尋找創作的靈感,喬羽專程到長江沿岸採風。喬羽是山東人,他自小在北方長大,這是他第一次看見長江、看見江南。望著波濤滾滾、無比寬廣的長江,嗅著從江畔田野中吹來的陣陣稻香,一種寫作的衝動不可抗拒地產生了——「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幾乎是一揮而就,膾炙人口的《我的祖國》便在喬羽的筆下誕生了。

沙蒙再次來到喬羽的住處,接過喬羽無奈遞上的稿子看了足足半個多小時後,突然猛拍一下大腿說了一句:「好,就要這個!」

1985年,詞作者張黎先生告訴好友作曲家秦詠誠先生,自己很喜歡秦詠誠創作的樂曲《海濱音詩》。自己想寫一個歌唱祖國的歌,曲子呢,要在《海濱音詩》的基礎上做一些改變,他請秦詠誠幫忙創作。

好友的囑託,秦詠誠不敢怠慢。當場就寫,20分鐘以後,曲子就寫出來了。張黎一看,非常滿意,就放進了兜裡。可沒想到,過了快半年了,詞還是沒能寫出來。

為了創作,張黎先生還專門去廣西體驗生活。他坐在火車上,滿腦子想的都是歌詞的事,以至於因為太過投入,手中的菸蒂將列車上的枕頭給點著了……

但詞依然沒能寫出來。

就在那一年,張黎先生受邀到張家界參加一個詞作者的筆會。

一天晚上,睡覺前張黎又把兜裡的曲子拿出來看了幾遍,但詞還是沒法動筆寫。

第二天早晨,張黎推開窗戶,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美麗山河,嫋嫋炊煙,蜿蜒小道,一下子攫住了張黎的心。剎那間,腦子裡湧出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離……」這誰聽了都會心潮澎湃、激動不已的歌詞。

都看見了吧,喬羽寫《我的祖國》和張黎寫《我和我的祖國》,創作過程何等的相似:

首先,寫作的情景相似:一個是為已經拍攝得差不多的電影寫歌,一個是為已經譜好的曲子填詞。

其次,誕生的過程相似:兩人的創作,一開始都很不順利,都醞釀了很長時間。

再其次,靈感都來自生活:最終,兩位作家都是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獲得靈感,靈感一來,一揮而就。

是不是,兩位著名詞作家的創作經驗證明了同一個真理: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
    文/趙月軒(原載2019年10月20日《寧波晚報》)《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有著特別意義的電影,其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在中國的大事簿上寫上過重重一筆,內容傳播度之廣,親歷者之眾,也是其他電影難以比擬的。在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創作人員的用心:講中國的故事,更講「我」的故事。和以往主旋律影片主要聚焦於大事件中的重要人物不同,《我和我的祖國》把目光對準了共和國的無名英雄。因為有了一眾戲骨的加盟,影片觀感極佳。在《前夜》中,以黃渤和辛柏青為代表的演員,把劇中人物升旗遇阻的焦灼、克服困難時的眾志成城和升旗成功後的百感交集,演繹得絲絲入扣。
  • 《我和我的祖國》看得他們熱淚盈眶,《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
    談到「我和我的祖國」,每個人內心都會變得柔軟,腦海裡閃現出一些專屬的高光時刻,進而講述出一段段濃情故事。在校黨委和校團委安排指導下,青年教工團支部於9月28日組織了45名身著紅衣和校服、胸帶團徽的青年教師和學生共赴影院一同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的提前點映。《我和我的祖國》回顧著新中國70年發展的榮耀時刻,每當看見搖曳的五星紅旗,師生眼睛裡都閃爍著光芒,為國家的進步和壯大驕傲自豪!
  •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這便是普通的我們,偉大的祖國,兩者互相激勵著,互相改寫彼此的命運。 七個小部分主人公雖然都不一樣,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都是對自己國家懷有激情和摯愛的普通中國人。就像電影開頭唱的:「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是真的不能分割,我們每個人都跟祖國密切聯繫著,互相影響著。祖國為我們提供了和平安穩的生活環境,我們為祖國更加美好而在不同的崗位上奮鬥著。
  • 我和我的祖國,永遠心連心,這是我們的讚歌
    《我和我的祖國》在去年的國慶節上映,作為愛國者,小編毅然決然地為這部電影貢獻了一張電影票,看完之後感慨萬千,尤其感慨祖國從建國初期到現在一步一步走向強盛,同名歌曲裡的一句歌詞:「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確實唱到了每個中國人的心坎裡。
  • 《我和我的祖國》:翻閱他的青春,築夢我的祖國
    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濃縮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以來的七個具有深刻意義的歷史瞬間,用筆記記錄的方式將七個故事裡的小人物串聯了起來,像在時間軸上一樣喚醒了塵封的記憶,一一揭開普通人為國家奉獻付出、和國家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秘密」。時光從未停下腳步,祖國在歲月長河中掀起的浪花,在定格的那一刻,便鎖住了每一代人的最美時光。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演演員表導演 我和我的祖國簡介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演演員表導演 我和我的祖國簡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是由葛優、黃渤、任達華、王天辰、佟麗婭、張嘉譯、張譯、王千源、歐豪、劉濤、劉昊然、陳飛宇、惠英紅、杜江、宋佳等人主演,據悉,這還不是全部,更多參演名單可以看下下面這篇文章。
  • 王菲獻唱《我和我的祖國》 天籟之聲唱響70年歲月
    影片將於9月30日全國公映。作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題曲製作團隊的一員,北京奧運見證了常石磊走進歷史瞬間的記憶,此次與王菲合作創作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曲的過程,堅定了他心底對祖國的無限依戀和自豪。而這首經典歌曲的全新演繹也透過電影普通人走入歷史瞬間的故事以新的流行姿態延續時代情懷。
  • 影評丨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
    圖片來源豆瓣《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文/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一年後與公眾見面,前者作為後者的續作,我想「父子篇」的稱呼要比「姊妹篇」更合適,畢竟「有國才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職工美文】《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我和我的祖國》,7個導演選擇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7個歷史性時刻,按照時間的順序,講述了大事件中7個小人物的動人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會觸動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都會讓人油然而生對祖國的熱愛!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及其他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用七個精彩的故事串起了建國70年間的歷史風雲和隱藏在其中的家國情懷。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們平凡的生活似乎也以某種方式介入到了宏大歷史事件中,我們成為了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我最喜歡的是《相遇》裡任素汐的表演,那個角色仿佛是為她量身打造的,二十年後她從電視上看到高遠被正名之後的哭泣讓人痛心,很多人都跟著她落淚了。最喜歡的人物是《護航》中宋佳飾演的呂瀟然,她是每個女孩心中的偶像,是每個女孩渴望活成的樣子。
  • 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是怎麼創作出來的?
    【現場音】曲作者秦詠誠之子秦際凱彈奏《我和我的祖國》  【解說】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我和我的祖國》這首集抒情和激情於一體的歌曲,成為各地傳唱的經典之作,它很好地表達了人們對偉大祖國的無限依戀和真誠歌頌。近日,歌曲曲作者秦詠誠之子秦際凱,講起了父親創作這首歌的過程。
  • 王菲獻唱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曲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傾力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發布由王菲演唱的同名主題曲MV,王菲的嗓音搭配《我和我的祖國》熟悉旋律,將電影普通人走入70年歷史瞬間的故事娓娓道來
  • 我和我的祖國影評
    我覺得最好的依次是前夜、北京你好、相遇、白晝流星、護航看前夜很有感覺,那種各種缺又時間就快到了的緊張感,那種爬到28米多高的旗杆頂時的害怕感,那種完成任務的喜悅感,完全能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留下成功的眼淚。
  • 【我和我的祖國】鄭哲敏:一個赤子的強國夢
    【我和我的祖國】鄭哲敏:一個赤子的強國夢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03日 08:40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我和我的祖國系列報導,今天我們關注的是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 江蘇南京:「我和我的祖國」新中國科技成就展開展
    2020年8月23日,「我和我的祖國」新中國科技成就展在南京科技館開展,展覽從科學普及的視角結合互動體驗,向參觀者展示科技成就背後的科學原理、發展歷程、技術應用和科學家精神,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觀體驗,感受科技的魅力。
  • 從《我和我的祖國》到《我和我的家鄉》,國家變強的優越感爆棚
    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祖國經歷了無數個經典的時刻,陳凱歌、張一白等七位導演在《我和我的祖國》裡分別取材這七十周年來歷史性的經典瞬間來記錄見證和弘揚普通人和國家的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的動人故事。一個個微小但卻至關重要的事件,詮釋了什麼叫做「我」和「我的」;在這些默默無聞卻舉足輕重的無名者身上,在歷史瞬間的幕布下,細微的角落裡,告訴大家的是我們背後是我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相輔相成,我愛我的祖國。
  •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20年1月11日在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獲得2019年度榮譽推介電影。9月26日,獲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國》
    《我的我的祖國》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片,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那段時間走進電影院八成的人都會選擇看《我和我的祖國》。電影題材內容老少皆宜,講述的都是能讓各個年代百姓切身感受到,經歷過的故事。《我的我的祖國》總共分為7個故事片段,分別是:《前夜》(1949年開國大典)《相遇》(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奪冠》(1984年女排三連冠)《回歸》(1997年香港回歸)
  • 《我和我的祖國》:也同歡樂也同愁
    文/胡一峰(《中國文藝評論》副主編、編輯部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有意思的作品。它由六個獨立的故事組成,大體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了新中國不同時期的標誌性事件,講述了共和國走過的歷程。
  • 《我和我的祖國》丨對祖國無聲的愛
    故事是從一個生動而現實的角度展開的,比如電影中的「我」。通過平凡的「我」見證了祖國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見證了歷史長河中值得紀念的時刻。陳冬和景海鵬,他們二位參與了2016年的「神州十一號」發射任務並順利返航,推動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