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國》

2020-11-29 追星小法務

《我的我的祖國》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片,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那段時間走進電影院八成的人都會選擇看《我和我的祖國》。電影題材內容老少皆宜,講述的都是能讓各個年代百姓切身感受到,經歷過的故事。

《我的我的祖國》總共分為7個故事片段,分別是:

《前夜》(1949年開國大典)

《相遇》(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奪冠》(1984年女排三連冠)

《回歸》(1997年香港回歸)

《北京你好》(2008年北京奧運)

《白晝流星》(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

《護航》(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看完電影後,又看了《我的我的祖國》紀錄片,紀錄片講述了電影拍攝過程中臺前幕後的故事,其中《前夜》和《回歸》的影響最為深刻。

故事《前夜》講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電動旗杆設計安裝者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終於讓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的感人故事。

黃渤老師真的非常擅長演繹這種看似不起眼實則非常重要的人物。該篇章的導演是黃渤的老朋友管虎,在該故事中,黃渤有很多奔跑的戲,拎著一大堆東西衝向進天安門。這種場景屬於又有群戲,又有特寫,為了達到最想要的效果,只能不斷的嘗試,一遍一遍的跑。

黃渤老師自己也說,整個拍攝過程中,對這場奔跑的戲印象深刻。當然印象深刻,畢竟當晚黃渤直接跑的虛脫了。

群戲百米跑,特寫五十米跑,衝刺跑,毫不怠慢。有好幾個鏡頭已經非常好了,管虎導演會說,備一條,備一條,黃渤會毫無怨言的重新再跑,直到跑不動為止。

整改故事拍攝過程中,黃渤因為身體問題休息了一天。當天有林治遠不見臉的鏡頭,管虎導演讓替身先拍了一遍。黃渤回來後,要求將不見臉的鏡頭都親自重新拍一遍,因為哪怕是一個細節都有可能讓觀眾感知這個人不是黃渤,真的非常敬業。

故事《回歸》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為確保五星紅旗分秒不差飄揚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濤(杜江飾演)刻苦訓練不懈怠,即便是在夢中也都是升起的手勢。可以閉著眼睛將國旗準確無誤的升起。外交官安文彬(王洛勇飾)與英國人談判16輪分秒不讓,一再告訴英國0時0分升起國旗,是我們的底線。終於,國歌在0點準時奏響,國旗在0點準時升起,一秒不差。

為了演好升旗手,杜江真的到了部隊進行訓練,朱濤本人親自到場監督訓練。背上帶著木頭架子,手掌腿間夾著撲克牌,站在日頭底下,十幾分鐘白襯衫都已經溼透。但杜江所經歷的還沒到當初朱濤他們真實訓練場的百分之一。

朱濤向杜江展示了當天在香港上空升起的國旗,當年的相冊,並向杜江講述了當時的過程。朱濤說到香港之後在賓館裡繼續站軍姿,當天升起時緊張的流鼻血但在鼻子裡塞了棉花。還告訴杜江,當年在外媒面前,所有的軍人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因為怕眨眼睛的照片有損軍容被外媒拍下。

當天在訓練場朱濤依然可以在不抬頭的情況下一秒不差的將國旗升起,這是即便過去了20多年都沒有忘記的肌肉記憶。

《回歸》中國歌奏響的那一刻在電影院裡熱淚盈眶,那種歸屬油然而生,這一刻我們等了太久太久了。

講故事,總是細節最打動人,而這些細節都來自幕後的敬業和專一。喜歡聽故事,也喜歡這些故事背後的那些故事。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有幾部時長多少 7個故事劇情演員介紹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有幾部時長多少 7個故事劇情演員介紹  《我和我的祖國》以及《中國機長》還有《攀登者》三部電影即將在九月30日上映引起了不少的轟動,其中最熱的應該是《我和我的祖國》了,這次的影片和傳統的影片並不一樣,是由幾個故事串起來的,那麼我和我的祖國...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演演員表導演 我和我的祖國簡介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演演員表導演 我和我的祖國簡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是由葛優、黃渤、任達華、王天辰、佟麗婭、張嘉譯、張譯、王千源、歐豪、劉濤、劉昊然、陳飛宇、惠英紅、杜江、宋佳等人主演,據悉,這還不是全部,更多參演名單可以看下下面這篇文章。
  • 《我和我的祖國》看得他們熱淚盈眶,《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
    談到「我和我的祖國」,每個人內心都會變得柔軟,腦海裡閃現出一些專屬的高光時刻,進而講述出一段段濃情故事。在校黨委和校團委安排指導下,青年教工團支部於9月28日組織了45名身著紅衣和校服、胸帶團徽的青年教師和學生共赴影院一同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的提前點映。《我和我的祖國》回顧著新中國70年發展的榮耀時刻,每當看見搖曳的五星紅旗,師生眼睛裡都閃爍著光芒,為國家的進步和壯大驕傲自豪!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及其他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用七個精彩的故事串起了建國70年間的歷史風雲和隱藏在其中的家國情懷。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們平凡的生活似乎也以某種方式介入到了宏大歷史事件中,我們成為了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相遇》:捨棄親情、愛情與青春的原子彈幕後英雄高遠,在所剩不多的生命裡看到了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奪冠》:懵懂小男孩小女孩的離情別緒與中國女排奧運奪冠的熱淚盈眶。《回歸》:香港回歸時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升旗手和一個有著工匠精神的修表匠。
  • 《我和我的祖國》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愛國故事
    該電影與其他電影不同,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以寫日記的片影開頭,串聯起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愛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前夜》,主要講述了一個開國大典時升國旗的幕後英雄的故事,表現了一個知識分子對新中國的熱愛,他為了確保開國大典升國旗的順利進行而廢寢忘食,精密計算,多次實驗。也得到軍方和民眾的無私支持。
  • 《亮花鞋》在春晚舞臺成功演出 演員講述臺前幕後故事
    原標題:亮花鞋 央視春晚歸來 閬中演員講述臺前幕後故事 ●本報記者 楊曉江 實習生 張茜 一雙雙繡花鞋緩緩而來,頭扎羊角辮的姑娘們微微探出頭,輕移蓮步,雙腳時而緊緊合住呈一條直線,時而又像扇子一樣打開……2月15日晚,在2018年央視春晚舞臺上,代表四川民族特色文化之一的閬中地方民俗節目《亮花鞋》,以優美、雅致、極有四川閬中特色的舞蹈表演
  • 我和我的祖國:最好看的故事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的期間有這樣一部影片震撼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它就是我和我的祖國。電影通過7個小故事從側面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旗升起的那一刻,舉國歡騰,而我們的電動旗杆設計者也終究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該角色由影帝黃渤出演,細節堪稱完美。相遇大背景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相遇通過講述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來反映原子彈研究工作者為國家原子彈事業做出的巨大犧牲。
  • 《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
    文/趙月軒(原載2019年10月20日《寧波晚報》)《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有著特別意義的電影,其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在中國的大事簿上寫上過重重一筆,內容傳播度之廣,親歷者之眾,也是其他電影難以比擬的。這就給創作者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如何把耳熟能詳的故事講好,如何發掘老故事的新視點。在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創作人員的用心:講中國的故事,更講「我」的故事。和以往主旋律影片主要聚焦於大事件中的重要人物不同,《我和我的祖國》把目光對準了共和國的無名英雄。因為有了一眾戲骨的加盟,影片觀感極佳。
  •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七個故事,七種人生。有期待,有挫折,有黑暗,有榮光。 《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護航》、《白晝流星》。我們的祖國擁有著七十年的光輝歷程,影片再現了那些盪氣迴腸、激動人心的歷史事件。電影分成7個部分,演繹7個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息息相關的經歷,可以說,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忍不住流下眼淚。
  • 《我和我的祖國》7個小故事有哪些感人的情節?
    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終於上映咯,大家都去看了嗎?《我和我的祖國》是由7位知名導演分別執導的 7個 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息息相關的小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小故事中有哪些感人的情節!第二個故事是張一白執導,張譯、任素汐領銜主演的《相遇》雖然《我和我的祖國》是由7個相互獨立的小故事組成,但是每個小故事又按照時間順序,串起了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 各個大事件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故事!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白晝流星的故事,你看懂了嗎
    《我和我的祖國》,我看了兩遍。七個故事,每看一次,感受都不一樣。尤其是第二次觀看的時候,淚點明顯比第一次「低」。這七個故事,截取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幾個重大歷史瞬間。說是「圍觀者」,但又不是普通的「圍觀者」,在「圍觀」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比如《回歸》中的鐘表維修師傅華哥,還有正在觀影的我們。總體而言,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很高,觀影的過程也是一次集體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 《我和我的祖國》:翻閱他的青春,築夢我的祖國
    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濃縮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以來的七個具有深刻意義的歷史瞬間,用筆記記錄的方式將七個故事裡的小人物串聯了起來,像在時間軸上一樣喚醒了塵封的記憶,一一揭開普通人為國家奉獻付出、和國家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秘密」。時光從未停下腳步,祖國在歲月長河中掀起的浪花,在定格的那一刻,便鎖住了每一代人的最美時光。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七個故事介紹 演員表主演都有誰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七個故事介紹 演員表主演都有誰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產電影也因此在國慶檔期間推出了多部「獻禮片」,其中由陳凱歌、徐崢、管虎、張一白、寧浩、文牧野、薛曉路執導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國》備受關注。
  • 《我和我的祖國》:我看到一顆影壇流星的墜落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位導演拍攝的七部短片組成,分別是《前夜》(導演:管虎)、《相遇》(導演:張一白)、《奪冠》(導演:徐崢)、《回歸》(導演:薛曉璐)、《北京你好》(導演:寧浩)、《白晝流星》(導演:陳凱歌)、《護航》(導演:文牧野),其中陳凱歌還擔任全片的總導演。以下按照片中的時間順序分別評析。
  • 【職工美文】《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我和我的祖國》,7個導演選擇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7個歷史性時刻,按照時間的順序,講述了大事件中7個小人物的動人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會觸動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都會讓人油然而生對祖國的熱愛!
  • 《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留在了記憶的最深處
    今年的國慶檔滿心期待的《我和我的家鄉》上線了,由於去年《我和我的祖國》打下的良好基礎,讓我對《我和我的家鄉》的期待值倍增。這部電影果真沒有讓我失望,看完之後腦海久久縈繞著「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想起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也是在家裡被哼唱了無數次,好的電影配上好的歌曲真的是令人賞心悅目,這一次我剛走出電影院哼著歌就有二刷的想法了。
  • 劇透《我和我的祖國》,從故事找原因
    作為國慶檔最為備受矚目的三強之首《我和的我祖國》,其關注度和熱度遠遠超過了二弟和三弟,一度被觀眾稱為「國慶檔必看電影之一」在國慶檔開啟,《我和我的祖國》正式開畫之後,已經達到了2.58的票房,其排片更是給到了34.1%,上座率的高達45%,實打實的位居國慶檔票房榜首。
  • 《我和我的祖國》在你的朋友圈刷屏了嗎?為何故事《白晝流星》口碑...
    今年國慶三大爆款影片之一的《我和我的祖國》,可謂是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不僅牢牢地扣住了「獻禮祖國七十周年的主題」,也為期待已久的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共由七個主題片段組成,每個片段都講述了一個為了祖國繁榮昌盛做出了奉獻卻又不為人知的故事
  • 從《我和我的祖國》到《我和我的家鄉》,國家變強的優越感爆棚
    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祖國經歷了無數個經典的時刻,陳凱歌、張一白等七位導演在《我和我的祖國》裡分別取材這七十周年來歷史性的經典瞬間來記錄見證和弘揚普通人和國家的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的動人故事。一個個微小但卻至關重要的事件,詮釋了什麼叫做「我」和「我的」;在這些默默無聞卻舉足輕重的無名者身上,在歷史瞬間的幕布下,細微的角落裡,告訴大家的是我們背後是我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相輔相成,我愛我的祖國。
  • 【我和我的祖國】說說家鄉新變化
    很久了,我終於又聞到故鄉熟悉的氣息,空氣裡是泥土的芬芳,四周是靜默的農田和村莊。故鄉是那麼熟悉,卻又有些陌生。趕上時代發展的好時光,它正在闊步向前。  當年,我就是從這裡出發走向遠方的。我離開村莊進城上學的那天,路邊甘蔗葉沙沙作響,燕子飛上飛下,那天陽光鋪天蓋地,天空藍得像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