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

2020-11-29 紅網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海報。圖片來源豆瓣

《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

文/蔣敏他

《我和我的家鄉》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一年後與公眾見面,前者作為後者的續作,我想「父子篇」的稱呼要比「姊妹篇」更合適,畢竟「有國才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兩部影片具有許多值得一提的相似點,如名稱類似;影片結構都採用多個小故事相串聯成一個整體,同時部分與整體之間並不割裂而具有邏輯性;都沒有採用宏大敘事,而以小人物的親身經歷揭示主題等等。而續作《我和我的家鄉》相比於前作所有的許多不同與進步更值得探討。

首先,從敘事邏輯上不難看出,《我和我的祖國》採用了時間邏輯,從1949年到2016年,用《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護航》《白晝流星》七個故事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及成立以來最值得紀念的幾件大事,導演們準確地抓住了幾代人共同的歷史記憶,以大事件中的一個小人物為切口,展開故事,喚起觀眾的愛國情與自豪感。而《我和我的家鄉》主要採用空間邏輯,將時間定格於今時今日,從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的不同地方挖掘故事,在故事與故事之間,以走馬燈式的流轉畫面進行切換銜接,藉此驗證了時間的同時性,也表現了中華文化、習俗、環境的多元化。如果說前作是紀念歷史,那續作《我和我的家鄉》便是放眼現在,展望未來,兩部影片的導演各自選擇了適宜自身的敘事邏輯。

其次,從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兩部作品都拒絕了「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以免給觀眾帶來不接地氣的感覺,但是很明顯,《我和我的家鄉》在塑造小人物形象上更勝一籌。《我和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家鄉》相比,前者的「平民」式英雄實際上仍然是載入史冊、永垂青史的英雄,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都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也難以接觸到這樣的人;後者所描繪的「不普通的普通人」才是真正接地氣、與大多數觀眾能產生共鳴的平民英雄。例如一心一意搞發明想造福鄉親們的民間科學家黃大寶、自掏腰包帶村民們種蘋果樹抗沙的喬樹林、去貧困落後山區支教的老範、下鄉扶貧的馬亮等,這些英雄每個人的身邊都存在,而正是這種英雄高度的降低和距離的縮小,讓觀眾們對故事更加感同身受,接受氣氛烘託、感情渲染的過程也更加自然、順暢。事實上兩部作品人物形象的選擇和塑造,都體現了導演拒絕「英雄史觀」,堅信「平民史觀」的態度,也踐行了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只是續作《我和我的家鄉》完成得更精巧一些。

再次,從主題上看,前後兩部影片都是作為獻禮片的主旋律電影,最基本的主題都是弘揚愛國精神,但兩個導演採取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決定了影片所達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感情細膩的觀眾也許看兩部影片都流下了淚水,但因為兩部影片主題及表現手法的差異,流淚的原因並不相同:看《我和我的祖國》是對國家的熱愛以及感慨於自己的國家發展如此之快的驕傲與自豪而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看《我和我的家鄉》是看著像是身邊某個朋友一般的主角在力排萬難、默默奉獻,深受感動而流下淚水,並可能萌生投身於支教和扶貧的想法。必須承認《我和我的家鄉》對觀眾同理心的把握極為到位,使得觀眾不由自主地自我代入和自我認同。兩部影片都把握住了政治、商業、藝術的平衡和主流意識與市場消費的平衡,既宣傳了愛國精神又無半點說教氣,極高的票房也證實了觀眾對這類電影的認可,影片也真正達到了「叫好又叫座」的層次。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和我的家鄉》有一點是前作所沒有的,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部愛國教育片,也是一部政策宣傳片,五個故事每一個都對應著我國現行的政策,如:《回鄉之路》——「鄉村振興社員網模式」即「網際網路+精準扶貧+農產品上行」;《北京好人》表現了如今醫療保險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日趨完善、覆蓋到每個老百姓的現狀;《神筆馬亮》中馬亮也是幹部下鄉精準扶貧的落實者等等。這些故事下潛在的政策,其實也在提醒著我們青年「要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並為之奮鬥終生」。

總的來說,從《我和我的祖國》到《我和我的家鄉》標誌著主旋律電影創作技巧、表現手法的進一步成熟,也越來越受到觀眾的認可和期待。《我和我的祖國》和《我的我的家鄉》應當說是穩穩地紮下了主旋律電影的馬步,腳踏實地,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影評:愛國就在我們身邊
    文丨新新新說@bigfun社區從電影院走出來的那一刻,我就有了一種自信:這個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穩了!把七個風格各異的故事拼湊到一起,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必然會有所比較,比如認為《奪冠》比《護航》喧譁熱鬧,或者覺得陳凱歌有點可惜,而忽略了整部電影的整體性。《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故事,在脈絡上是一體的,我們可以評價某個短片的優劣,但對於整部電影,探討整部電影的情懷所在,這才是更加珍貴的東西。
  • 從《我和我的祖國》到《我和我的家鄉》,國家變強的優越感爆棚
    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祖國經歷了無數個經典的時刻,陳凱歌、張一白等七位導演在《我和我的祖國》裡分別取材這七十周年來歷史性的經典瞬間來記錄見證和弘揚普通人和國家的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的動人故事。一個個微小但卻至關重要的事件,詮釋了什麼叫做「我」和「我的」;在這些默默無聞卻舉足輕重的無名者身上,在歷史瞬間的幕布下,細微的角落裡,告訴大家的是我們背後是我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相輔相成,我愛我的祖國。
  • 我和我的祖國影評
    我覺得最好的依次是前夜、北京你好、相遇、白晝流星、護航看前夜很有感覺,那種各種缺又時間就快到了的緊張感,那種爬到28米多高的旗杆頂時的害怕感,那種完成任務的喜悅感,完全能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留下成功的眼淚。
  • ...我和我的家鄉》影評、觀後感正在徵集·天眼新聞文化頻道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10月1日開始在全國院線上映,好評如潮。這是繼去年《我和我的祖國》後,以「家國情懷」的這個情感爆發點再次點燃人們的熱情,無論是對祖國的摯愛,還是對家鄉難以割捨的思念,都在文藝作品中獲得了很好的表現。《我和我的家鄉》用詼諧幽默的方式來講述,看著看著讓人留下熱淚,引發了觀眾的共鳴,成為票房、口碑皆佳的力作。
  • 【我和我的祖國】說說家鄉新變化
    很久了,我終於又聞到故鄉熟悉的氣息,空氣裡是泥土的芬芳,四周是靜默的農田和村莊。故鄉是那麼熟悉,卻又有些陌生。趕上時代發展的好時光,它正在闊步向前。  當年,我就是從這裡出發走向遠方的。我離開村莊進城上學的那天,路邊甘蔗葉沙沙作響,燕子飛上飛下,那天陽光鋪天蓋地,天空藍得像湖水。
  • ...巨石·強森|我和我的家鄉|諾亞·鮑姆巴赫|婚姻故事|神筆馬亮
    《我和我的家鄉》發布《神筆馬亮》單元預告9月3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發布《神筆馬亮》單元預告及海報,正式官宣演員陣容:沈騰、馬麗、魏翔、張一鳴、辣目洋子、韓彥博等。《神筆馬亮》單元由閆非和彭大魔執導,預告中延續了開心麻花影片中的許多元素,如夏洛和馬冬梅的向日葵之約、「西虹市」等等。《我和我的家鄉》是《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篇,將於10月1日在全國公映。
  • 《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
    文/趙月軒(原載2019年10月20日《寧波晚報》)《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有著特別意義的電影,其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在中國的大事簿上寫上過重重一筆,內容傳播度之廣,親歷者之眾,也是其他電影難以比擬的。在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創作人員的用心:講中國的故事,更講「我」的故事。和以往主旋律影片主要聚焦於大事件中的重要人物不同,《我和我的祖國》把目光對準了共和國的無名英雄。因為有了一眾戲骨的加盟,影片觀感極佳。在《前夜》中,以黃渤和辛柏青為代表的演員,把劇中人物升旗遇阻的焦灼、克服困難時的眾志成城和升旗成功後的百感交集,演繹得絲絲入扣。
  • 在《我和我的家鄉》的「鄉土情懷」營銷背後,抖音正在成為電影市場...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顧貞觀編輯丨張風屹《朗讀者》裡有言:「故鄉是一座橋,跨越歲月的羈絆;故鄉是一根線,牽引著不管多遠的歸人。」故鄉這個充滿哲思的議題,一直與電影創作息息相關,如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便是一部「新時代鄉土電影」,融入了農村合作醫療、扶貧、支教、植樹造林、脫貧致富這些新時代發展的重要軌跡。
  •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我最願看到的,是在中華大地唱響勝利之歌,五星紅旗在廣闊天空高高飄揚。我愛我的祖國,我深知自己肩負著重任,也知道祖國和人民日夜盼望著,終於迎來勝利的時刻,決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有任何閃失。立國之事,治遠必鞠躬盡瘁。 (二) 「三年為什麼不給個信,哪怕往門裡塞張條兒呢?」
  • 2020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100億:《我和我的家鄉》逆襲 劉昊然成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統計,截至10月3日19時,2020年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100億!《八佰》《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位列2020年度票房榜前三。據貓眼數據,截至10月3日19點51分,《我和我的家鄉》總票房突破8億元。目前《我和我的家鄉》當日的實時票房2億,逆襲《姜子牙》,暫居單日票房榜冠軍,市場表現後勁十足。《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的溫情影片。
  • 《我和我的祖國》看得他們熱淚盈眶,《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
    在校黨委和校團委安排指導下,青年教工團支部於9月28日組織了45名身著紅衣和校服、胸帶團徽的青年教師和學生共赴影院一同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的提前點映。《我和我的祖國》回顧著新中國70年發展的榮耀時刻,每當看見搖曳的五星紅旗,師生眼睛裡都閃爍著光芒,為國家的進步和壯大驕傲自豪!
  • ​細數《我和我的家鄉》中的衡水元素
    連奪20天內地單日票房冠軍,貓眼評分高達9.3……評分第一、口碑第一,《我和我的家鄉》是今年院線國慶檔的「票房冠軍」「最大贏家」,也是中國影史上第21部票房突破20億的電影!放映月餘,熱度不減。11月6日,《我和我的家鄉》日文字幕版登陸日本全國影院;11月7日,這部佳片入圍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
  • 《我和我的家鄉》影評:用最幽默的手法,演繹最感人的故事
    文丨塵散先生@bigfun社區大家國慶假期看幾部電影啦?如果你還在糾結國慶檔該看什麼電影的話,強烈安利你去看《我和我的家鄉》!如果你已經看了好幾部電影,但還是沒看《我和我的家鄉》的話,我還是強烈安利你去看,這部電影絕對是國慶檔最值得一看的電影!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 《我和我的家鄉》大熱 開言英語告訴你這些單詞都和家鄉有關
    (原標題:《我和我的家鄉》大熱 開言英語告訴你這些單詞都和家鄉有關)
  • 《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留在了記憶的最深處
    今年的國慶檔滿心期待的《我和我的家鄉》上線了,由於去年《我和我的祖國》打下的良好基礎,讓我對《我和我的家鄉》的期待值倍增。這部電影果真沒有讓我失望,看完之後腦海久久縈繞著「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想起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也是在家裡被哼唱了無數次,好的電影配上好的歌曲真的是令人賞心悅目,這一次我剛走出電影院哼著歌就有二刷的想法了。
  • 《我和我的祖國》丨對祖國無聲的愛
    故事是從一個生動而現實的角度展開的,比如電影中的「我」。通過平凡的「我」見證了祖國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見證了歷史長河中值得紀念的時刻。陳冬和景海鵬,他們二位參與了2016年的「神州十一號」發射任務並順利返航,推動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演演員表導演 我和我的祖國簡介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演演員表導演 我和我的祖國簡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是由葛優、黃渤、任達華、王天辰、佟麗婭、張嘉譯、張譯、王千源、歐豪、劉濤、劉昊然、陳飛宇、惠英紅、杜江、宋佳等人主演,據悉,這還不是全部,更多參演名單可以看下下面這篇文章。
  •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20年1月11日在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獲得2019年度榮譽推介電影。9月26日,獲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 《我和我的祖國》深度影評
    在商業化、故事完成度和主題立意方面都屬上乘之作。汶川小男孩的情節轉折製造得毫不矯情,戲劇化的衝突都寫在葛大爺的表情裡。汶川地震和北京奧運這兩件銘刻在民族記憶深處的事件,結合得恰到好處。這就是主旋律電影的高明之處:沒人放著催人淚下的BGM賣慘逼著你刻奇。愛國、感動,導演點到為止,留給觀眾自己去細細品味。
  • ...我和我的家鄉》貢獻最大,海外片接檔後勁不足國產電影迎來機會
    《我和我的家鄉》貢獻近一半票房截至10月8日上午10時,根據燈塔數據專業版統計,在八天時間裡,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總票房達到17.54億元,《姜子牙》總票房達到13.35億元,《奪冠》總票房達到3.37億元,在不計算其他影片的票房的情況下,僅這三部主力影片的票房就超過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