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影評、觀後感正在徵集·天眼新聞文化頻道

2020-12-04 天眼新聞

李晶:貴州再次被「點亮」

李晶,文學碩士、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10月1日開始在全國院線上映,好評如潮。這是繼去年《我和我的祖國》後,以「家國情懷」的這個情感爆發點再次點燃人們的熱情,無論是對祖國的摯愛,還是對家鄉難以割捨的思念,都在文藝作品中獲得了很好的表現。《我和我的家鄉》用詼諧幽默的方式來講述,看著看著讓人留下熱淚,引發了觀眾的共鳴,成為票房、口碑皆佳的力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於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三精」指明了高度的藝術標準,傳遞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強調了藝術應有的境界。

《我和我的家鄉》貴州故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由黃渤、王寶強、劉昊明等主演,黃渤那一句貴州方言「UFO」,具有極強的「洗腦」功能,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入貴州這片土地。導演還通過劉昊明飾演的記者說出了那句「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而如今貴州已是「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公路」,貴州不再是邊遠窮困山區,而是青山綠水、勤勞致富之地。影片在貴州的三都、都勻、平塘三地拍攝,「大數據、大扶貧、大生態」的發展理念,讓這幾個地方利用生態、文旅融合脫貧致富,舊貌換新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近年來,貴州力抓影視創作,通過影視講好貴州故事,用全新的貴州元素讓全國的觀眾看見了一個發展中的貴州,也通過文藝的方式助力脫貧攻堅,宣傳貴州、提升貴州的影響力。今年5月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電視劇《花繁葉茂》,講述的就是貴州脫貧攻堅的生動故事,一播出就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另外,電視劇《二十四道拐》《奢香夫人》《偉大轉折》《星火雲霧街》等在央視播出,獲得「金鷹獎」「飛天獎」等獎項,讓更多人了解貴州,走進貴州。電影《無名之輩》在貴州都勻拍攝,全劇貴州方言,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貴州籍導演的作品《地球最後的夜晚》獲得國際認可。這些成績,一次次地刷新了貴州的形象,就像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中那個神奇的「UFO」一樣,貴州再一次被「點亮」。

>>>>>>>>>>

韋露:用影視作品講好脫貧攻堅故事的優秀之作

韋露,貴州師範大學文藝學專業研究生。

如果說2019年國慶檔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從積貧積弱到自信富強的變化,那麼2020年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則講述了中國從東到西、從北到南,廣大鄉村地區的發展變化。從「大國崛起」到「鄉村振興」,主旋律影片利用影視助力脫貧,為觀眾展現了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我和我的家鄉》延續了去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的「拼盤」模式,由5個短片組成,每個短片都源於一個「善意的謊言」,其中《天上掉下個UFO》,講述了一個距離「中國天眼」只有15公裡的黔南阿福村,在中秋之夜,驚現神秘的UFO,剎那間轟動了社會。村裡利用「UFO事件」打造「外星人文化」,將鄉村旅遊搞得熱火朝天。通過電視臺記者的一番採訪後才發現,一切只不過是一場烏龍。村領導為了讓鄉親們過得更好,千方百計掩蓋這個烏龍。方法雖然用錯了,但對家鄉卻是情真意切的。影片在「土味」科幻喜劇風格的雜糅下,展現了一個發生了天翻地覆變化的貴州。

過去關於貴州,人們能想起的只有綿延無盡的大山和「地無三尺平」的交通,以及數量眾多的貧困人口。而在《天上掉下個UFO》中,風馳電掣的高鐵,平坦開闊的天空之橋,五彩斑斕的民族建築,無一不在刷新全國觀眾對貴州的印象。

短片的核心,借「農民發明UFO」這件事引出山村之間難以溝通的問題,並進一步展現了當今我國農村城鄉物流發展所帶來的便利。

黃渤為了能夠和一山之隔的初戀溝通,不惜去向「外星科技」求救,而到了5G時代的今天,這些都變成隨手可及的東西。在黃渤「可惜可惜」的幽默臺詞裡,觀眾笑作一團,依託科技和旅遊發展的主題,也自然地表達出來。

近年來,貴州探索出一系列脫貧攻堅之道,貴州大地因此發生歷史性巨變,成為中國反貧困鬥爭的一個生動縮影。貴州利用影視文藝助力脫貧攻堅,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結合實際聚焦貴州脫貧攻堅主戰場,陸續推出一批影視作品,為貴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電視劇《花繁葉茂》,電影紀錄片《出山記》、故事片《天渠》《文朝榮》等,展示了貴州的山鄉巨變。

貴州大力發展影視產業,開掘民族文化資源,變文化資本為符號經濟,使之成為貴州脫貧攻堅的精神武器,在實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給予智力支持。《我和我的家鄉》貴州故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充分利用影視藝術,展現了貴州獨特的自然人文風貌和鄉村建設成果,通過對故事情節的巧妙安排、人物群像的精準刻畫,以及視聽語言的精妙運用,為觀眾展現了一個真實立體的貴州鄉村世界,呈現了貴州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果,是一部優秀的主旋律文藝作品。

>>>>>>>>>>

楊波:「影視+文化+旅遊」的發展新路

楊波,貴州電影電視製作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北京經緯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選擇「中秋國慶」這個特殊節點上映《我和我的家鄉》,就註定這不是一部平凡的電影。

《我和我的家鄉》是集整個中國電影之力,致以山河故土的一封動情家書;也是對這片土地上每個人,一次面容清晰的記錄與致謝。尤其當我看到故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上打出「貴州」二字的一刻,我的整個人都是激動的。我想,榮譽感就是無論到什麼年紀,都會讓你情不自禁被觸動神經的東西吧。

電影講述了中秋之夜,貴州黔南的阿福村驚現神秘UFO轟動全村,並驚動北京《再進科學》節目組的記者深入村中調查的故事。一出場,飾演記者的王寶強和劉昊然便踩著《粉紅色的回憶》闊步走來,姿勢和《唐人街探案》裡一模一樣。全場觀眾一看到他們就樂了。而黃渤飾演的民間發明家黃大寶痴迷發明,插秧機器人、強制性跑步機、速度20邁的渦輪加速拖拉機都是他的傑作。在幾位主演的「反覆試驗」中,情節得以有趣推進,喜劇元素豐富,現場「笑果」很好。

電影中的阿福村,其實就是黔南三都自治縣一個苗族村寨,是貴州省民族文化傳統保護村落。電影中,導演還巧妙地植入了許多黔南非遺文化元素,比如平塘牙舟陶、水書、苗族蠟染、惠水楓香染等,還有國家級非遺的中國十大名茶——都勻毛尖茶,以及被稱為刺繡中活化石的水族馬尾繡等。尤其具有代表意義的水族「天眼」酸湯,以最直觀的方式開啟觀眾味蕾,將「科技」與「美食」相融合,讓人過目不忘。

一路高歌,奮勇前進。近年來,黔南影視文化的發展,的確讓黔南旅遊火了一把又一把。《慶餘年》《無名之輩》《陳情令》等好評如潮的影視作品,也將黔南一次又一次推向了人們的視野。秦漢影視城、茶博園、毛尖小鎮、巨升紅色文化影視基地等,諸多豐富亮眼的旅遊文化業態布局,更是引來各大媒體的持續聚焦。顯然,影視文化產業已經成為黔南脫貧攻堅的助推力量。

「天眼、天書、天坑」,「認識、了解、走進」,通過以影視為主線、影視服務及體驗式旅遊為主體,黔南已經走上了「影視+文化+旅遊」的發展新路。

產業興,則人民富。文化為黔南的綠水青山注入靈魂,讓黔南旅遊有了品格精神,有了內涵氣質。而我們,作為這許許多多普通人中的一員,能在自己普通的崗位上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事,就是對這個民族、對我們家鄉最真摯的愛的表達。

>>>>>>>>>>

瞿倫春:貴州大美風光獨特景致燃爆銀幕

瞿倫春,供職於貴州星空影業有限公司、貴州省電影家協會理事今年中秋國慶長假電影檔期裡,國產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姜子牙》《急先鋒》《一點就到家》等粉墨登場,為全國電影觀眾奉上了一桌豐富多彩的視覺饕餮盛宴。長假8天過去後,原本票房處於不分上下的《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最終勝負分明,《家鄉》單騎絕塵而去,以超過20億的票房榮登中秋國慶長假檔期冠軍。至今,《我和我的家鄉》票房成績無片撼動。影片為什麼受到觀眾追捧?在形式上,該片延續了去年國慶長假《我和我的祖國》的創作模式和影片架構:由電影圈內多位著名編劇導演各自領題、撰寫劇本,然後組織批量的當紅影視明星參與拍攝,共同組合成獻禮影片。今年的《我和我的家鄉》,就是一次成功的「複製粘貼」,它集結了國內影視圈的優質編劇、導演、演員資源,用《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5個章節,形成了集錦式的視覺拼盤。這種短片集合形式,在世界各大電影節上十分流行(如《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十分鐘,年華老去》等),它的特點是信息量大、受眾面廣、明星雲集,自然討喜。主題上,《我和我的家鄉》非常主旋律,滿滿正能量,直指祖國東南西北中城鄉數十年來發生的巨變。具體而言,5個章節對應反映的依次是:鄉村醫保、鄉村交通、鄉村生態治理、鄉村教育、鄉村振興,同時還包括了網絡直播帶貨等當下膾炙人口的時尚元素。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大多數人來自鄉村,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鄉,所以家鄉命題很容易喚起共鳴,催化人們的成長記憶找尋。類型上,5個章節因導演風格的不同,走的是不同類型路線。因為是「瘋狂」系列的導演寧浩,所以《北京好人》外包裝是犯罪、喜劇類型,觀眾能清晰感受到其中的黑色幽默,助人的葛優自己被送上了手術臺;鑑於貴州平塘「中國天眼」這一大國重器,導演陳思成的《天上掉下個UFO》,因地制宜地選擇了科幻及探案類型;《最後一課》則借用了時間穿越的類型,組織了一次老師和學生的昨日重現;《回鄉之路》在類型上沒有過多創新,但是敘事手法上的先抑後揚十分老辣,結尾處的情節逆轉,觀者無不落淚;《神筆馬亮》則把一個駐村第一書記參與脫貧攻堅的故事,匠心獨運地加上了一個「瞞著老婆去」的前綴,從而使影片鑲嵌上了懸疑類型,使得故事充滿跌宕。影片中的貴州山水亮相《我和我的家鄉》貴州故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講述了中秋之夜,距離貴州平塘「中國天眼」只有15公裡的黔南阿福村驚現神秘UFO,消息頓時轟動全村繼而影響全國。一方面村負責人不失時機地拿外星人話題大做文章,促進村寨旅遊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來自北京的記者則走進村寨開展調查,經過與本土發明家黃大寶一番啼笑皆非的折騰後,最終找出了真相。論人物塑造,這個章節是全片最弱的;論喜劇效果,這個章節要次於《神筆馬亮》。但論劇作奇思妙想,這個章節絕對居首位;論故事與當地景致的融合度,這個章節能拔得頭籌;論對貴州的宣傳,這個章節可謂立下了蓋世奇功。眾所周知,電影的傳播力十分驚人,一部全國票房超過20億的電影產生的影響十分巨大,電影的話題性、時效性、流行性,都將使《我和我的家鄉》中關於宣傳貴州的段落持續發酵。即使是在院線下映後,它依然會在網絡平臺上,在電影頻道上,在十幾億智慧型手機上播放,綿綿不絕地產生深遠的影響。《天上掉下個UFO》在前5分鐘的鋪陳中,看得出編導對貴州多姿多彩的景色的由衷讚嘆,大景別航拍下的平塘「中國天眼」及「天空之橋」,宏偉壯觀、氣勢磅礴;雷山西江苗寨婀娜多姿,靈動曼妙;近距離聚焦的都勻西山大橋,能讓影迷立刻聯想到同樣在此取景的《無名之輩》;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蓋賴村,即片中UFO降臨過的苗族村寨,於探案揭秘的過程中,引領觀眾領略了一次苗族風情……貴州的大美風光,徹徹底底地賺足了眼球,原本好似「藏在深閨」裡的景致,一下子鋪天蓋地地湧進觀眾的視野裡。由此預計,今後以尋覓《天上掉下個UFO》貴州黔南各個取景點為旅遊路線的攻略,將成為驢友、影迷們最新的行動指南。為貴州旅遊插上騰飛翅膀從此次《我和我的家鄉》引發各大網絡平臺關於貴州旅遊的討論熱潮中,我們能深刻感覺到電影、電視的助攻作用。近年來,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省內外影視機構,都不遺餘力地在影視作品中展現貴州多彩的一面。如最早將青巖古鎮推向全國的,就是2001年由陸川導演、姜文、寧靜、伍宇娟主演的《尋槍》,如今到青巖古鎮裡遍訪取景地,仍然是眾多影迷樂此不疲的事情。貴州籍女導演歐醜醜則把目光聚焦到貴州民族風貌,2012年拍攝了反映黔東南丹寨的《雲上太陽》,2017年拍攝了反映黔東南侗族文化的《侗族大歌》,這兩部電影均在中外電影節上贏得獎項,在宣傳貴州民族文化方面功不可沒。2018年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貴州星空影業有限公司發行的紀錄電影《海龍屯》,則首次揭開了貴州省遵義市土司遺址海龍屯考古大發現的神秘面紗,影片的公映使得海龍屯的人氣驟增。在電視劇方面也是碩果纍纍,先後有《奢香夫人》《風雨梵淨山》《二十四道拐》《星火雲霧街》《偉大的轉折》《花繁葉茂》《正是青春璀璨時》等立足表現貴州本土歷史、文化的作品問世。貴州這片神秘的土地,以越來越亮眼的姿態出現在眾多影視作品中,如今藉助《我和我的家鄉》的強勁東風,讓更多的人們直觀地認識到貴州的多姿多彩和城鄉巨變。下一步,應利用好影視資源,如都勻秦漢影視城、遵義古城影視文化基地等「影視+旅遊」項目,加強中外、省內外影視文化交流,用影視藝術手段為貴州大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

潘鶴:我在拍攝地三都蓋賴村駐過村

潘鶴,貴州三都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黔南州作家協會副主席,現供職於省民宗委民族研究院。《我和我的家鄉》講述中國5個地方的家鄉故事,展現了家鄉的深刻變化,表達出一種濃鬱的家國情懷。其中涉及到貴州的故事單元是《天上掉下個UFO》。《天上掉下個UFO》講述的是一個很奇葩的科幻故事,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節,把人深深地吸引進去,熟悉的山村、熟悉的苗寨、熟悉的木屋、熟悉的面孔,讓我在忍俊不禁中流著淚看完了這部電影。

《天上掉下個UFO》主要在貴州的三都、平塘、都勻等地拍攝,其中主要的拍攝地在我的家鄉三都水族自治縣境內。《天上掉下個UFO》主要取景點是三都自治縣都江鎮蓋賴村。蓋賴村對於我來說是那麼的熟悉,扶貧工作期間,我曾經擔任過蓋賴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負責蓋賴村的全面脫貧攻堅工作。雖然因為工作需要我已離開了蓋賴村,但那裡古樸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民族風情,質樸的苗族同胞,依然讓我魂牽夢繞。蓋賴村距縣城30公裡,全村國土面積16.5平方公裡,耕地面積931.09畝(其中田621.09畝,土310畝),轄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375戶1782人,全村絕大多數為苗族同胞。

過去,由於蓋賴村地處大山深處,山高路遠,交通閉塞,其蘊藏的民族文化資源不為外人所知,蜚聲海內外的苗族原生態舞蹈《跺月亮》,就是源於斯地。苗族的蘆笙文化,從古至今,在蓋賴苗寨一直得到了完好的傳承,從而為舞蹈《跺月亮》的產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文化地理環境。信仰月亮的苗族同胞,常常望月起舞,他們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月亮的崇敬之情。駐村工作期間,有一位苗族大哥曾經自豪地對我說道:「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蘆笙,只要有蘆笙的地方就一定有苗族。」蓋賴苗寨形成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匯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蘆笙響,腳板癢」「明月高照,舞之蹈之」,是蓋賴苗族同胞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生活方式,自然、古樸、執著。《天上掉下個UFO》展現了蓋賴的民族風情,以及蓋賴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座座青山層層梯田在翠竹掩映的木屋中,在苗家人的載歌載舞裡。歷史上,制約貴州發展的最重要因素,無疑是交通的落後閉塞,如今無論是鐵路、高速公路還是省道鄉道,貴州的交通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貴州交通取得的成果,讓山與山之間的距離不再遙遠,《天上掉下個UFO》中黃大寶因距離與董阿花勞燕分飛的悲催故事,將一去不復返。多民族的原生態文化,是貴州難以估價的文化資本,利用影視文藝助力脫貧攻堅,以文旅融合的方式來挖掘和展示貴州民族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搭建高平臺展示貴州魅力,讓更多的人們感受到貴州的神奇,從而讓「綠水青山」轉換成「金山銀山」。也許,這就是《天上掉下個UFO》給予人們藝術之外的精神空間。

>>>>>>>>>>

陳龍,貴州省花燈劇院編劇。

陳龍:「走出影院去貴州」又一成功範例《天上掉下個UFO》講述了發生在貴州三都自治縣阿福村一個由「飛碟」引發的探秘故事,喜感十足。雖然劇情簡單,意義卻非凡。該故事單元優先考慮故事的趣味性,將生硬的手段升華為潛移默化的表達,讓貴州元素、家鄉情懷、人物命運三者融合,達到了「軟宣傳」的效果。那該片到底展現了一個怎樣的貴州呢?我將其概況為「破三舊,樹三新」。

破落後之舊,樹潮流之新外界過去一度認為貴州落後,關鍵在於他們認為貴州與他們生活的城市不一樣,似乎當他們開上汽車的時候,我們還在放馬奔馳。而在《從天上掉下個UFO》開場不到一分鐘,全體村民掏出智慧型手機拍攝「飛碟」的場景,喻示了「我們都一樣」的既定事實,且不接受反駁。緊接著,當王寶強與劉昊然飾演的角色行走在大橋隧道之間時,「世界橋梁博物館」與「縣縣通」的巨大便利一覽無餘。這些鏡頭,宣告了「飛鳥不通」一去不復返。此外,網絡直播、網紅經濟、生態旅遊等新穎詞彙,也成為該單元的點睛之筆,潮流貴州躍然於銀幕之上。

主角齊聚貴州 陸青劍 攝

破眼光之舊,樹意識之新

在貴州脫貧攻堅的輝煌戰績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能人、強人、超人的湧現。他們沒有被大山封閉思想,沒有被河流阻斷勇氣,他們能吃常人吃不了的苦,想出常人想不到的點子,運用自身優勢,帶動一方經濟。故事單元中的村支書,從UFO的新聞事件中找到了商機,打造外星人旅遊產業鏈,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而黃寶這一角色,更是腦洞大開,用「飛碟」打破距離的限制,試圖編織一張空中交通網絡。雖然兩個點子都有點異想天開,但這種人設何嘗不是貴州人敢想敢拼的體現。這樣的意識,正是創新的源頭。

黃渤的執著贏得了愛情

破觀念之舊,樹理想之新

故事單元中的「飛碟」與「外星人」,絕不是單純的噱頭,因為有了「中國天眼」的存在,給這兩個元素附加了引人深思的別樣意義。一個大山深處的小鎮,擁有世界先進的科技,從落後到領先,往往就是一線之隔。世居的少數民族也不再是獵奇與神秘的符號,而是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擁有了與當下世界擁抱的機會。如今的貴州,不僅僅滿足於交通的便利與全面脫貧,如同天眼的宇宙夢想之外,貴州也擁有樹立未來理想的底氣,那就是聚時代之新,融天時地利人和,深情展望一個全新的未來。「中國天眼」的隱喻,再次發揮到了極致。綜上所述,《從天上掉下個UFO》通過「破三舊,樹三新」的「三板斧」,打造出了一張新時代貴州名片。在這張名片的背後,是以往從未有過的貴州自信,因為豐富的資源、騰飛的經濟、優異的人才、獨特的價值,讓貴州敢於在全國人民面前拋頭露面、一展風採。而該片也掀起了一波貴州熱潮,涵蓋旅遊、脫貧、民俗等等熱點,並有望藉此為契機,誕生一系列的相關作品,從更多角度,用更為巧妙與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塑造全新的貴州形象,帶動貴州產業發展。總之,這是一次教科書級別的包裝,是「走出影院去貴州」的又一成功範例,是文旅結合的又一大捷。編者按在國慶中秋長假大放異彩的院線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熱度持續攀升。而作為貴州故事單元的《從天上掉下個UFO》在第二篇章出現,引得觀眾訝異不已。「貴州的風情太熱烈了!」「貴州的風景太拉風了!」……電影的加持,讓貴州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長假再次成為火熱的旅遊打卡地。比如說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蓋賴村,苗族的建築、跳月場、梯田、村民,承載著喜劇延展的故事設定,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一幹明星令人捧腹的演繹,讓「家鄉」的味道濃而又濃。比如說平塘的那個「天空之橋」和「中國天眼」,雄姿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視覺神經,沉澱在記憶中的新聞認知和影視展現「無縫對接」,製造除了一個巨大的磁場。這些,雖然在鏡頭裡以蒙太奇的手法不斷切換,但那影像已深刻於腦海之中。到過貴州的說:哇,我到過那裡,很有意思的;沒到過貴州的說:嗨,下一站,就去那裡,見識一下什麼是神奇。這就是影像製造的影響力!「前世守候只等來今生的驚鴻一瞥!」真的是詩意十足,浪漫叢生。當前,《我和我的家鄉》在電影院裡仍以票房第一名的成績掛帥挺進。影片到底看點何如,期待您來稿參與評點。字數要求:長請勿超過3000字,短則三五百字即可;投稿郵箱:gzrb27@qq.com。(執筆:陸青劍)文字編輯/陸青劍

視覺編輯/趙相康

編審/李纓

相關焦點

  • 影評應該怎麼寫?觀後感不等於影評的三個理由
    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讓電影成為一個商業爭奪熱點變為現實。電影領域中,除了前期的電影創作和中期的電影觀賞,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電影的評論,可以理解為是對電影的發展指導。尤其是以時光網、豆瓣電影為平臺的一些國內主流平臺讓電影評論成為每一個人的工具成為可能,即便是不知道蒙太奇為何物的初中生,也可以寫電影觀後感走上熱門,被稱為精彩影評。究竟什麼是影評?至少不是觀眾的觀後感。一、影評幫助觀影者理解電影具有深度的電影往往不只是戳中觀影者的淚點、激起觀影者的興奮,而是一些社會背景後面,有思考傾向的藝術表達。
  • 高高興安嶺 ·大美我家鄉 | 徵集歌曲展播《鄂鄉那伊耶》
    高高興安嶺 ·大美我家鄉 | 徵集歌曲展播《鄂鄉那伊耶》 2020-09-02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影評丨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海報。圖片來源豆瓣《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文/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一年後與公眾見面,前者作為後者的續作,我想「父子篇」的稱呼要比「姊妹篇」更合適,畢竟「有國才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我和我的祖國】說說家鄉新變化
    很久了,我終於又聞到故鄉熟悉的氣息,空氣裡是泥土的芬芳,四周是靜默的農田和村莊。故鄉是那麼熟悉,卻又有些陌生。趕上時代發展的好時光,它正在闊步向前。  當年,我就是從這裡出發走向遠方的。我離開村莊進城上學的那天,路邊甘蔗葉沙沙作響,燕子飛上飛下,那天陽光鋪天蓋地,天空藍得像湖水。
  • 在《我和我的家鄉》的「鄉土情懷」營銷背後,抖音正在成為電影市場...
    #拍家鄉上電影、#家鄉時尚大片 挑戰賽裡,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鄉景、鄉音、鄉味,在抖音上形成了一個「鄉情共振磁場」,也為《我和我的家鄉》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流量池。短視頻宣發崛起雖僅三年左右時間,但它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在《我和我的家鄉》背後,我們看到在主動擁抱、創新探索、步步深入下,短視頻平臺抖音正在成為中國電影(600977,股吧)市場復甦及未來發展的新動力(310328)源。
  • 竟還有這些梗 解讀《我和我的家鄉》中的唐探宇宙
    在8月15日晚電影頻道「加油!中國電影」融媒體公益直播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傅若清,透過網際網路對於行業的巨大反推力量指出,創作者應當植根生活、多「貼地氣」,才能創作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電影作品。
  • 晏福強:過年的小故事|天眼新聞文化頻道春節記憶徵文
    在兒時的記憶中,我其實很怕過年,特別懼怕過三十夜(除夕),因為我清楚地記得父親說過這樣一句話,三十夜有三十條工,這一天一大早就要起床,挑水、拌煤、洗衣服、掃揚塵……總有做不完的事情,那時候過年,家家戶戶都要打熱餈粑、糯米麵,條件好點的人家還會做五花八門的包穀粑、高粱粑、小米粑、吊漿粑、築粑等等,其中我親眼目睹母親和奶奶做過吊漿粑和築粑。
  • 《我的世界》x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帶你重溫動人故事
    家鄉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份獨特的記憶,如果這份鄉情充滿了喜劇色彩,會是怎樣?國慶強檔《我和我的家鄉》,將在10月1日重磅上映,在歡聲笑語裡欣賞家鄉熟悉的景色,體驗跨越大半個中國的大好河山。為了帶大家在方塊世界感受家鄉的溫暖,《我的世界》與《我和我的家鄉》推出聯動玩法,高度還原電影場景,構建屬於你的家鄉回憶!
  • 《我和我的家鄉》預告公開,跟《瘋狂的外星人》和《唐探3》聯動
    如今,隨著國內影院的復映, 國內的票房市場也越來越高,而作為去年國慶檔上映的《我的我的祖國》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也即將跟觀眾見面了,而且這部電影延續了去年的豪華導演陣容,可以說是備受關注。其實,在當初電影院還沒有復映的時候,《我和我的家鄉》劇組就率先公開了導師陣容海報,分別由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執導,張藝謀擔任總監製,這樣的陣容完全不輸去年的班底,可以說一大半導演都是拍喜劇電影出身,也是今年國慶檔最熱門的影片之一。
  • ...巨石·強森|我和我的家鄉|諾亞·鮑姆巴赫|婚姻故事|神筆馬亮
    《我和我的家鄉》發布《神筆馬亮》單元預告9月3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發布《神筆馬亮》單元預告及海報,正式官宣演員陣容:沈騰、馬麗、魏翔、張一鳴、辣目洋子、韓彥博等。《神筆馬亮》單元由閆非和彭大魔執導,預告中延續了開心麻花影片中的許多元素,如夏洛和馬冬梅的向日葵之約、「西虹市」等等。《我和我的家鄉》是《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篇,將於10月1日在全國公映。
  • 「範文」學習研討發言《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8篇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8篇《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1)《我和我的祖國》講述的是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7個小故事:《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小人物見證大時代!在這部影片中,我感受著共和國成長中那些最為刻骨銘心的事件。
  • 《我和我的家鄉》曝《天上掉下個UFO》單元預告 黃渤王寶強劉昊然...
    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春節檔呼聲最高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未能如約和觀眾見面,雖然還沒等到「唐探3」,但同樣由陳思誠執導的《我和我的家鄉》單元故事《天上掉下個UFO》先一步到來,從曝光的預告及海報來看,王寶強和劉昊然這對昔日最佳偵探搭檔此番化身記者重出江湖,因為貴州黔南阿福村突然出現的一架神秘
  • 北河三 x 央視新聞頻道丨《我和我的村莊》山人樂隊直播回顧
    你在變 村莊在變 變化再多不如故事多 11月14日央視新聞頻道 「你好新時代」系列融媒體直播 《我和我的村莊》 邀請山人樂隊赴雲南怒江丙中洛鎮 與當地原生態音樂人共唱山歌 唱響怒江大峽谷
  • 《我和我的家鄉》影評:用最幽默的手法,演繹最感人的故事
    如果你還在糾結國慶檔該看什麼電影的話,強烈安利你去看《我和我的家鄉》!如果你已經看了好幾部電影,但還是沒看《我和我的家鄉》的話,我還是強烈安利你去看,這部電影絕對是國慶檔最值得一看的電影!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 臺劇history系列《著魔》影評·觀後感
    臺劇history系列《著魔》影評·觀後感《著魔》是一部由Adiamond Lee執導,森竣 / 任祐成 / 陳沂主演的一部劇情 / 愛情 / 同性類型的電影,豆豆精心整理的一些觀眾的影評,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 龍君昊:銀杏相伴|「冬遊貴州」主題徵文·天眼新聞文化頻道
    又是一年風景好,人間仙境是家鄉」的詩句來。所謂「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些銀杏樹站在街道兩旁,一排排綿延不絕,一到初冬,就齊刷刷地染上金髮,給人一種震撼性的美。它一邊呈現讓人炫目的金色,一邊灑下無數的落葉,鋪成一地錦繡,在冬天日漸蕭瑟的大地上旗幟鮮明地輝煌著。我常常在周末的時候漫步於興義大道、桔山大道,或是別的地方,所到之處都是黃橙橙的。
  • 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鄉!請你與全國1億人一起「建國路上拍張照」
    來源:中國江西網·江西手機報編輯:萬洋 實習生:鍾子玥、胡莎編審:李薇 監製:胡武龍在中國,幾乎每座大城市都有一條建國路(或解放路),它們經歷歲月滄桑,目睹歷史沉浮,更見證了國家的富強和城市的發展。動動你的手指來參加「我在建國路上拍張照」活動與1億手機報用戶共同為祖國70華誕慶生展現家鄉魅力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一個永恆的主題,多少夢魂所系的地方
    我們實在太需要彼此相互的撫慰感受和背後的力量,只要健康平安,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的上映,讓人心裡有了些慰籍。當然,這不是說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非也,後面有評議的。電影的語言有時候也能深深的打動人,給人歡愉喜悅的享受和積極樂觀的力量,《我和我的家鄉》雖然不算很完美,但它還是能撫慰一下我們當下的焦慮,在小編的心中,《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也算不了什麼上佳之作,但其中的個別故事還是值得一看。而這,已經足夠。家鄉是什麼?
  • 「感知文化、愛我浙江」中小學生主題作文和攝影作品徵集啟動
    杭州網訊 6月27日,「感知文化、愛我浙江」中小學生主題作文和攝影作品徵集活動在杭州西溪溼地正式啟動,100餘名中小學生分組到西溪溼地公園實地採風,    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胡堅在啟動儀式上表示,省委宣傳部編制出版了全國首張全省域文化地圖,是浙江的一張「文化名片」,更是同學們文化之旅的「導航儀」。
  • 《我和我的家鄉》大熱 開言英語告訴你這些單詞都和家鄉有關
    (原標題:《我和我的家鄉》大熱 開言英語告訴你這些單詞都和家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