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不三,女不四」啥意思?不是您想的那樣

2021-01-08 趣聞文史

文/孟浪

俗語「男不三,女不四」是啥意思?不是您想的那樣

當下農村的生活條件在不斷的改善,人民生活也在慢慢好了起來,但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城鄉之間的矛盾和差距依然是很大的,大量農民來到城市生活,並且有打算在城市中生活,安家立業。實際上他們在城市中生活一段時間之後都想要回到老家,雖然農村沒有眾多光鮮亮麗的休閒場所,但是的農村人民更加的較質樸、真誠。

相與子對比的城市,人情世故則顯得更加冷漠,故鄉帶給他們更多的暖意。尤其是農村相傳已久的生活俗語,一直都在影響著並改變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和思想。

一、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

相信很多朋友都沒有聽說過這句,這句話裡面的「呋喃」和「吡啶」其實就是一種化學物質名稱,具體來說,則是呋喃類雜環和吡啶衍生物這兩類有機物。人們認為其會對男性的生殖系統產生危害。

呋喃會影響男性精子的產生,吡啶會影響女性的卵子的生存。這種說法並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作為理論基礎,很多人對化學並不了解,所以在認知上會有短板,而且在對某種未知的東西,首先都會認為他是有害的,因為氣味上會使人噁心嘔吐,所以才會有這種錯誤的觀點,並相繼流傳下來這種錯誤的思想。

二、男不三,女不四

這句話看著不難理解,但是往往字數越少就會越難以,應該會有很多朋友體會不到它的真正意思。其實就是說男人30歲時不能過生日,女人40歲時也不能過生日。一般農村過生日的是小孩子或者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樣生日可以大操大辦,熱熱鬧鬧的。

但如果是三十歲、四十歲的男女,那麼還是不要慶祝自己的生日了。由於「三」和「散」同音,「四」和「死」是同音字,在中華文化中,總是會有這樣的思想,對於個別漢子哪怕是他的音也避諱不及。過去講究男人30歲過生日將會孤苦一生,女人40歲過生日會影響子孫後代。當然現在這種說法已經被摒棄了。

三、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

這句話並不是難以理解,在說男女的出生之事。在過去的農村迷信生辰八字天緣巧合之類的說法,他們以為生辰八字是能夠決定人的一生。

男人本行為剛,女人陰柔,所以在陰陽學說中陽剛之氣便為男人專有,陰柔之美則為女人所有,在三更時陰氣重陽氣弱,所有就有了對此時出生的男性不好的說法,在午時陽光正是強烈,陰氣最微弱,所以人們便認為對出生的女子命運不好。陰陽之說在中華文化中也是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當然這些也都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說法。

這三句俗語的意思,大家是否能夠了解其中的意思了呢?在21世紀的今天,已經有很多俗語並不符合我們的生活常識而被摒棄,大家一定要辯證的看待,不可以盲目相信!你還知道哪些俗語?快點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想飛高飛遠,年齡大了又渴望落葉歸根,重回故土,很多人不明白是為了什麼,小編想這就是鄉情吧,有些感情是土生土長,與日俱增的,不是分離可以割捨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農村發習俗,讓我們從另一個視角去了解這裡,或許我們能對哪些人的選擇多了一些理解和包容。一、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很多人看到這個諺語應該和小編的第一想法有些類似,這兩樣是什麼東西啊?
  • 農村老人常說的「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是啥意思?
    比如老人常說的「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傳統思想中有「男人不三女不四」的說法。所謂「男人不三」,是指男人成家的時間通常不超過30歲、30歲,是創業的關鍵時期,有句話說,要全心投入事業。不要在小事上分散精力,要專心工作。要不主動,不拒絕,不承諾。
  • 農村老人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科學根據嗎?
    俗語在農村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農村基本上大家都會說上幾句,比如說「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俗語的發展源於生活,卻也高於生活。在漫長的歲月中,先人在不斷的觀察與積累中,不斷的結合生活,總結出一套完整的俗語「大字典」!
  • 農村老話:「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有道理嗎?
    而且在老家的時候,時不時的就會聽到家鄉人說一些俗語,而且這些俗語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值得我們去學習。其中有一句農村老話:「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二、男不三,女不四這句話在字面上的意思很多人都是不了解的,很多人都理解為是男女作風不正當,但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句話的意思也是比較簡單的,那就是男人在三十歲的時候不能過自己的生日,同時女性在四十歲的時候不能過自己的生日。其實這種說法在城市裡並沒有聽說過,在農村比較的盛行。而且農村人過生日一般是給年齡很小或者是年齡很大的人過,並且要風光大半。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問題?
    現在的國家政策好了,農村的經濟活力也已經開始提升了,但是我們依舊能夠看到現在城鄉之間的矛盾差距還是很大的,很多農民來到大城市中就會流連忘返,實際上他們在城市中生活中間有時間都想回到家鄉看一看,雖然農村沒有眼花繚亂的休閒娛樂場所,但在這裡的人都比較真誠和質樸。
  •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文/小玉雖說現在的農村經濟想必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儘管如此,如果對比城市和農村的話,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因此有很多農村的人來到城市以後都會有一種不想回去的想法,雖然城市的繁華吸引了很多農村人,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想要回到自己的家裡
  • 民間俗語「男最怕三更時,女最怕午辰時」,你聽過嗎,有何道理?
    第一句,是民間的一句俗語,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其實,這也不算是民間的俗語,很多人都說過這樣的話,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呋喃和吡啶是什麼東西,這個我最清楚不過了,對於我們工科生,特別是學化學的人來說,這兩個東西太熟悉了。
  • 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啥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三親,三不親」是農村人心中的親情法則,除此之外,在農村還有「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這一俗語,它們是啥意思呢?又有何道理呢?所謂「三親指的是我們要親近姨媽、舅舅和姑姑,這是因為他是我們父母的親生兄弟姐妹,因為血緣關係的緣故,他們待你像親生孩子一般好。在一個家庭之中舅舅的地位是很高的,人們常常說女孩嫁人時,若是沒有兄弟的依仗,將來受欺負了也沒有人給其撐腰。
  • 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他們單純看一個人的穿著,與人聊天時候的習慣,去研究一個人的內在,現在說起來,那樣的觀點有點太主觀,有時候我們所看見的,並非就是真實的,一些人喜歡隱藏自己,甚至還不願意透露太多。祖輩也留下了一句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馬在過去只不過是很普通的一種動物,有些時候就成為人們代步的工具,那祖輩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 俗語「頑石阻路財無門,凹風掃穴絕後人」,啥意思?
    奶奶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認識一些字,在那個時候,農村女人很少有識字的,因為奶奶讀過書,所以有一點文化,經常和我講一些俗語。那時候我只是一個小孩子,對奶奶所說的那些俗語老話,根本不理解,但是我感覺到奶奶很疼愛我,總想教我學一點東西,我就學做聽懂的樣子,其實心裡不明白她所說話的意思。
  •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文/玄逸歷史解說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所積累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通常這些語言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容易被大家所接受,這些俗語既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俗語對於後來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很多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哪怕是有一萬擔糧食,也不會和他來換。原因是古人認為,「有福」之人才會長出長眉毛,這些長眉毛是長壽的一種象徵。古人的這話有道理嗎?眉毛長有啥好處呢?
  • 俗語: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啥意思?
    俗語: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啥意思?現在的親戚是這樣嗎俗話說: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就是指人們之間的關係會隨著血緣關係的不斷變化而不斷地產生變化,就如表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沒有堂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好。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時間:2021-01-14 23: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 唐代詩人元稹有詩: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 俗語「二婚硬如鐵,頭婚軟如棉」是啥意思?古人如此總結有何道理
    更多精彩文章更新期待您的關注,感謝支持!俗語「二婚硬如鐵,頭婚軟如棉」是啥意思?古人如此總結有何道理人活一世,追求的根本無非是「美好」二字,幼時想要美好的童年,求學想要美好的學府,投入社會想要找一份美好的工作,共度餘生則想要一段美好的婚姻和一個美好的伴侶!婚姻,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擁有者不同的表述,但無論怎樣,婚姻的最終目的都是共同生活。
  • 俗語:「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俗語:「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現代社會發展的非常快,對於一些未知的事情人們開始會利用科學來回答,畢竟現在這個社會以科學技術為主。但是這時代的發展裡,有很多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化已經快要被遺忘了,就像俗語。
  • 俗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學做人
    俗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學做人生而為人,有太多需要一生去追尋的東西,而老祖宗從古至今積累了各種經驗教訓,他們將經驗教訓濃縮成一句句俗語,流傳千年,想要告訴後世的我們如何為人處世,做一個更好的人。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啥意思?
    而我們電話總是能聊最少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問家常,半個小時聽外婆說古老的農村俗語。這不,昨天周末,我打電話給外婆,又聽到了一個新的俗語。歡迎圍觀,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是啥意思呢?答案是,在農村的老人,認為孩子生出來,會先去觀察一下孩子的手指頭,要是小指頭非常的短,就會丟飯碗;而中指要是比較長,就是一個小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