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小於品詩論著!更多精彩文章更新期待您的關注,感謝支持!
俗語「二婚硬如鐵,頭婚軟如棉」是啥意思?古人如此總結有何道理
人活一世,追求的根本無非是「美好」二字,幼時想要美好的童年,求學想要美好的學府,投入社會想要找一份美好的工作,共度餘生則想要一段美好的婚姻和一個美好的伴侶!婚姻,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擁有者不同的表述,但無論怎樣,婚姻的最終目的都是共同生活。既然涉及到了生活,那麼世人所追求的婚姻當是溫馨的、甜蜜的,這也是構建一個幸福家庭的基礎。
然而,世事無常,並不是每個人的婚姻都如同人們所願,有些人的婚姻能幸福美滿到終點,而有些人的則會因為種種因素的幹擾,無法走到盡頭。世人常說「七年之癢」,說的便是婚姻需要不斷的磨合,無論是感情還是瑣事都要經過長久的磨合才能使婚姻中的二人走到一個生活頻段之上!而那些始終無法磨合到一起的,最終也只能選擇分道揚鑣!
對於婚姻,古今的中國人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對於一點,卻是古今看法一致,那就是二婚的婚姻質量不如頭婚的好,換句話說,二婚的雙方感情和生活互相融入不如頭婚的容易,我們的老祖宗甚至還留下了「二婚硬如鐵,頭婚軟如棉」的俗語來總結這種看法!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對二婚和頭婚的看法差異如此之大呢?這句俗語又有什麼含義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二婚硬如鐵,頭婚軟如綿
很多朋友在初次看見這句俗語時會有所誤解,以為這句話說的是婚姻雙方的關係,以為說的是二婚雙方的關係好的如鐵般堅硬,頭婚的則如棉般柔軟,而且在我國東北方言中,關係好的人都是「老鐵,老鐵」的叫著,這句俗語看起來就真的有那麼一點意思似的。其實,老祖宗留下的這句俗語,針對的並不是關係,而是感情和生活的融入度,也就是磨合程度。
「二婚硬如鐵」,說的是二婚的雙方,雖在一起過日子,互相的感情和生活卻如同鋼鐵一般難以融入。其實按道理來講,一個人在經歷了一段失敗的感情,一段失敗的婚姻之後,痛定思痛,應該更懂得珍奇,更懂得怎樣去維護好自己的家庭才對!那麼,老祖宗卻又為何要這樣說呢?
這其中的原因,想起來複雜,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二婚的兩個人所牽扯的事情太多,而這諸多主管的客觀的因素,往往就會成為兩人婚姻幸福的絆腳石!舉例說明一下,在主觀因素上,上一段失敗的婚姻多多少少都會在心裡留下創傷,失敗的原因必定會成為心理陰影。那麼再婚以後,二人的精神就會過於敏感,往往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可能點燃某一人的情緒,致使矛盾越鬧越大,關係也會越來越僵,到時別說磨合、融合,再次離婚也是在所難免的!
再說客觀因素的例子,如果再婚的雙方各自都有自己的孩子,那麼生活在一起以後就更難磨合到一起,畢竟孩子對於另一方來說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即使再通情達理,孩子也有犯錯之時,到時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放任不管還不是,但是自己處於兩難的境地,和另一方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久而久之,彼此之間各懷心計,各有各的主意,那日子又豈能磨合到一起!
還有一點,就是那些成為過去時的前任,他們不一定會主動對二婚婚姻造成威脅,但是他們的存在和出現就是一種威脅。這必定會使得再婚雙方互相猜忌、互相埋怨,久而久之,冷戰熱戰一起上,結局也就是不歡而散了!
「頭婚軟如棉」,對於頭婚,古人其實是很看重的,現今社會離婚率大大提高,讓人覺得婚姻太不牢固,其實這也是社會形態造成的,什麼閃婚之類的婚姻方式出現,彼此雙方根本就不怎麼了解對方就結婚了,那婚姻質量能高了就真的怪了!但是在古時,我們的老祖宗是非常看重婚姻的,在擇偶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從經濟到家庭,再到人品等等多方面因素都要考慮、考察周全才會成組成婚姻家庭!
因此,古時的離婚率很低,那會的人們思想中也會覺得離婚是一件丟人的事,不論怎樣也是自己親自挑選的另一半,如果捨棄,豈不讓人看笑話,而時間一久,雙方感情磨合好了,家庭、生活也就變好了,就更不用離婚了!因此,在我們老祖宗的眼中,頭婚雙方的感情和生活如同棉花一樣,而且性格也都是比較合得來才會走到一起的,所以頭婚的雙方早晚是會磨合到一起的!
老祖宗總結的俗語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信口開河而來,那都是經過長期的生活而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語。這句俗語,只有短短十個字,卻把頭婚和二婚的婚姻狀態總結的非常到位,非常真實,實在是古人大智慧的體現!對於這句俗語,不知大家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由「小於品詩論著」撰寫整理!更多好文,每日更新,如果您喜歡本文,請您動動手指點擊關注、讚賞!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