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啥意思?

2021-01-07 思帆歷史趣聞

俗語: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啥意思?現在的親戚是這樣嗎

俗話說: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就是指人們之間的關係會隨著血緣關係的不斷變化而不斷地產生變化,就如表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沒有堂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好。

這句話可以經常在老一輩人的口中聽到,在他們心中事實就是如此,但是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不這麼認為,有的表親之間關係並不比堂親之間的差,甚至還更好。

這些思想跟我們的社會發展是脫不了關係的,兩者的看法都沒有錯,只是各自生活的時代不一樣,所接觸的社會現實也不一樣罷了。在以前,人們出行都是靠雙腿或是馬車,路程稍稍有些遠,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到達目的地。所以,當女子出嫁後,除了逢年過節,平時若沒有要緊的事情,一般都不會回娘家,一是因為回家路程遠,就需要帶很多的行李,就會特別麻煩。二是古時候的思想觀念,當時的人們認為,女子出嫁就是夫家的人了,不要有事沒事往娘家跑,給娘家人添負擔。

如此一來,女子嫁人之後就與娘家的人少有聯繫了,孩子也自然與娘親這方的親戚沒有經常走動,二者之間的關係就顯得一般了,可孩子父親這一方的親戚就會時常往來,於是孩子就可以與自己的堂兄弟姐妹時常見面玩耍,甚至是從小一起長大。從這裡來看,我們的先輩們總結出這一句俗語也並不是沒有依據的,在古時候這種親疏關係確實是這樣的。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的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交通是非常便利的,不會存在出嫁的女兒因為路程遙遠而少有回娘家的事情,只要想回家了,帶上一個行李箱坐上交通工具,要不了多久就到家了,路上還不會太顛簸,坐在車上睡一覺就到了。

況且,如今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有很大的變化,女子出嫁不一定就非要一直待在夫家,有時候也可以回娘家住上一段時間,娘家人也不會覺得麻煩,反而會覺得這樣可以和女兒女婿多相處一段時間,父母年老了,都希望孩子們可以經常陪在自己身邊。

所以,現在的人們哪裡會有俗語中說的這種情況,無論是堂兄弟姐妹,還是表兄弟姐妹,都可以時常聚在一起,就算沒有辦法坐在一起玩,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視頻交流,不會像古時候那般,表親之間難得聚在一起,就算聚在一起了,也可能因為多年未見而生疏。

現在的年輕人聚在一起,不一會兒就可以玩在一起,畢竟現在的話題和遊戲都很多,沒有什麼是一局遊戲解決不了的,一群不是很熟悉的人聚在一起,要是一起打一局遊戲或者是討論一個話題,不一會兒大家就熟悉了。

俗語的潛在意思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只不過那隻適用於以前那個年代,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很多俗語所蘊涵的道理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再適用於我們的生活,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辯證地去理解這些俗語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說的什麼意思?
    然而,近年來隨著「城市圈」不斷的擴大,農村進城人員逐步的增多,那些農村的俗語也漸漸被人遺忘!其實,在小編看來那些沉澱了數千年,通過口口相傳留下的農村俗語,是傳統文化的真知,值得現代快生活的人反覆品味!一、姑舅親,輩輩親,兩姨親,不算親在農村,對於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如何來評定,來梳理親疏關係呢?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以血緣定親疏!
  • 農村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是什麼意思?
    一、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在農村的俗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堂親和表親的差別:「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這句話從字面意思理解,意思是堂親關係非常持久,而表親卻關係非常疏遠。同樣都是具有血脈親戚,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首先來說一下堂親。在過去農村,一個姓氏的家族大多住在一個村子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家族內的人經常走動,互相之間也會在各種大事上幫忙。
  • 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很有韻味?
    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古人對於親戚遠近,有很多話糙理不糙的俗諺流傳。所謂「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意思就是說表親過了幾代之後就會非常疏遠,幾乎形同陌路一般,而堂親之間就算過了很多代,仍舊還是一家人。
  • 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
    導讀: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今天是2020年最後一天,過了今天我們就迎來了2021年,經過了一年的奮鬥,筆者本打算在明年把家裡的老房子進行翻蓋,因為這個房子是98年那年建起來的,經過了22年的洗禮,現在也確實破舊不堪了,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和家裡人商量明年要蓋房的時候,家裡人都一致的反對,一是浪費錢不說,第二個就是因為明年是「寡婦年」「無春年」,在農村一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關於這個俗語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時間:2021-01-14 23: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 唐代詩人元稹有詩: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 今年是牛年寡婦年,農村俗語「太歲辛丑年,六畜瘴逡巡」,這話啥意思...
    這個時候在農村裡,大家沒有啥事的話都是在家裡待著,畢竟現在是響應號召,減少出門,所以在家裡還是比較安全的,在農村大家沒事的時候都是聊一些家長裡短之類的話,但是一些像上了年齡的人基本會聚在一起聊一些俗語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2021年是寡婦年,俗語說:「牛遇寡婦年,糧食必生蟲」啥意思
    為了調整陰曆和陽曆的這種差別,於是就出現了閏月這種情況,正是因為這種調整,讓農曆2021年(辛丑年)與立春節氣失之交臂,這也就產生了我們常說的寡婦年。在農村流傳的關於寡婦年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談論的俗語「寡年遇上牛,甕裡米生蟲」就是說如果寡婦年剛好出現在牛年的時候,那麼米缸裡的米就有可能會生蟲。之所以這麼說,其實是農民對豐收的一種表達。
  •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文/玄逸歷史解說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所積累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通常這些語言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容易被大家所接受,這些俗語既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俗語對於後來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很多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 2021辛丑寡婦年,俗語「寡婦不逢春,遇牛米生蟲」,啥意思?
    今天是冬月二十,再過十天我們就會迎來臘月,在農村,臘月是一年中最輕鬆也是最忙碌的日子,因為臘月正是數九寒天,所有的農耕農事都會放一放,畢竟天氣太冷什麼也幹不了。而到了臘月裡過年也就還有1個月的時間,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大家會準備各種春節用的年貨,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哪怕是有一萬擔糧食,也不會和他來換。原因是古人認為,「有福」之人才會長出長眉毛,這些長眉毛是長壽的一種象徵。古人的這話有道理嗎?眉毛長有啥好處呢?
  • 俗語「男不三,女不四」啥意思?不是您想的那樣
    文/孟浪俗語「男不三,女不四」是啥意思?不是您想的那樣當下農村的生活條件在不斷的改善,人民生活也在慢慢好了起來,但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城鄉之間的矛盾和差距依然是很大的,大量農民來到城市生活,並且有打算在城市中生活,安家立業。
  • 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 今天雖說陽曆已經到2021年1月1號了,但是今天還是農曆的十一月十八,離我們過年春節還有40天時間,農曆2021年也是在正月初一到來。 無春年、寡年、寡婦年,這些你都聽說過嗎?最近大家都在討論關於2021面是無春寡婦年的那些事兒,我們今天也來加深了解一下。
  • 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其中的數字意味著什麼?
    這些從字面上都能理解是什麼意思。有一句俗語說的是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七七八八的說的是啥?說的是歲數嗎,難道是說男的活不過88,女的活不過77?好像不科學啊!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其中的數字意味著什麼?農村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呢?這數字指的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如果冬至節當天陰天,那麼在春節期間或就會以晴朗天氣為主。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