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
0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矢志不渝的堅守,張弛有度的包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此聯為清末政治家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在總督府衙題書的堂聯。大海因為其自身的寬廣才容納了成百上千條河流;高山因為沒有勾心鬥角的凡世雜欲才如此的堅韌挺拔。「大」與「剛」,是胸懷的寬廣和內心的剛強。這種「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壁立千仞」的剛強。容納人生百味,容納世態炎涼。「無欲」的情懷以及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是面對紛繁複雜的塵世不可或缺的心態。
「千裡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這「讓牆詩」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歷史典故。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閒置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書於後寄歸。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位於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的六尺巷,全長100米、寬2米,建成於清朝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巷道兩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著「禮讓」二字。
寬容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心態,也是行事的一種法則。記的村子裡互為鄰居的兩家本來關係要好,完美的詮釋了「遠親不如近鄰」,後來因為春天種地時,兩家相鄰土地的界石不見了,因為土地的界限問題打的不可開交,老一輩的人對本村的土地了如指掌,村委會出面已然指出了土地的界限。但是兩家還是耿耿於懷。平常要好的兩家因此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來。的確,土地對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他們來說就是命,手裡有糧,心中不慌。其實細細的想想,兩家常年在土地上耕種,哪會不記得自己的土地是多少,甚至閉著眼睛都能用腳丈量出自己的土地。
如若他們也能像「六尺巷」那樣雙方各讓出一點,沒準兒也能成為一段佳話。生活中有太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例子,可是往往最後的結果都是兩敗俱傷。爭執,衝突的時候,如若懷有一種「海納百川」「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氣魄」,或許結局也會改寫。
「容」是一種氣魄,不是妥協,也不是隱忍,是矢志不渝的堅守,也是張弛有度的包容。
02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不是清心寡欲,不是無欲無求,而是不要有非分之想
陶淵明放棄仕途過上了「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或許是他不適合仕途,在仕途中踩了許多坑才被迫過上了田園生活。暫且不討論其中的原委,就討論他的「採菊東下,悠然見南山」這種心態。在經歷了生活的百般摧殘之後,自己才恍然大悟,是自己給了自己太多的牽絆,或許山珍海味是生活的享受,同樣粗茶淡飯也是一種愜意,因為我有酒,有詩,有朋友。
人的欲望從來都是無止境的,欲望是需要量力而行的,要學會讓欲望適可而止。
「無欲」不是清心寡欲,也不是無欲無求,無欲是讓你堅持自己的夢想和希望,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所想所求。
彩票中獎的機率小之又小,坐等拆遷的日子也是遙遙無期,何必自己給自己增添沒有必要的煩惱 。一個結婚的朋友在微信上和我說過:父母身體健康,老婆也是溫柔善良,工作掙得夠花,生活有閒有忙。將來生倆小崽子 ,一家幾口,有吃有喝,偶爾也能出去旅遊,生活這樣,挺好!」。是啊,有多少人奮鬥一生才過上了平凡人的生活。或許平凡的生活就是對「無欲」最好的生活。平凡的生活也是偉大的生活。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不單單是對待生活中其他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對你自己。
容世間之萬象,對待生活也不要有過多的非分之想。
對待生活不挑不揀,不急不慌,有能力爭搶,但不是非分之想。
因為我知道:生活,要學會放過自己,安慰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