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後處理技術 VFS後處理工藝

2020-12-05 雲尚智造

3D列印後處理技術 ——VFS工藝

德國DyeMansion公司作為3D列印後處理技術系統的先行者,為實現增材製造產品的高效防損清潔,開發了一種針對3D列印的全自動化後處理工藝——VaporFuse Surfacing (VFS)後處理技術。

這項工藝的整個處理過程完全內置循環,沒有任何的廢煙、廢氣、廢液產生。工作原理為通過化學燻蒸的處理方式,將3D列印表面進行光滑處理。它的材料適用性非常廣泛,不僅可以針對SLS尼龍燒結工藝,還可以針對惠普MJF工藝。經過後處理後,零件可以達到注塑級的表面效果,滿足食品級要求,經過深度染色後真正實現3D列印最終零部件的目的。

燻蒸處理VS非燻蒸處理 對比測試

通過視頻介紹的最新的3D列印處理工藝,有不少感興趣的朋友聯繫到了我們,希望能有更多關於3D列印VFS後處理的測試和介紹。因此下面是一個測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彎管由惠普3D印表機使用PA12材料列印,其中一件不經過化學燻蒸直接進行染色,另外一件經過燻蒸後處理後,進行染色。我們將彎管剪開,進行水流測試,後處理的效果非常顯著。後處理可以大幅提升了彎管內外表面的光滑度,水不容易滲透,而且流動性非常好。由此明顯可以對比出VFS技術的優勢。

POWERFUSE S

VFS處理工藝搭載於POWERFUSE S工業機,是DyeMansion公司在2019年推出的創新工業解決方案。

它的優勢在於:

1、完全符合健康和安全標準

它所使用的溶劑被允許用於食品級材料加工,符合歐盟(EU)10/2011法規,溶劑在系統中實現循環回收,保證無接觸式生產工藝,避免產生化學廢料。

2、可類比於注塑工藝效果

VFS工藝清洗流程可在密封環境中進行,並且能夠達到媲美注塑工藝效果的產品表面。工藝進行時,蒸汽充滿真空倉,適用於各種材料,包括TPU等不適用於機械處理的聚合物。

3、符合製造業生產流程

Powerfuse S 符合工業級標準,所有工藝參數可針對不同材料進行單獨調整,輔以專門的開發程序,達到全自動裝載和追蹤功能。此外還可以無縫銜接DyeMansion Print-to-Product等其他工業流程。

技術數據

DyeMansion公司致力於把3D列印半成品變成高價值終產品。其產品覆蓋了整個後處理流程。從清洗到表面處理,最後將產品進行著色。Powershot C只需十分鐘即可清理大量的零件數量,能夠大大減少人工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Powershot S採用的PSS工藝可確保零件表面光澤度,進而提高染色的均勻度。DM60工業3D列印塑料染色系統適用於多種塑料材質,保證染色質量。

3D列印後處理創新解決方案的產生,開拓了行業覆蓋的新領域,食品級的工藝標準能夠使其應用於醫療器材、個護時尚產品以及體育器材等行業。相信未來也將會在其他行業佔得一席之地。更多關於3D列印的介紹請搜索關注云尚智造,歡迎您來諮詢交流。

相關焦點

  • 3d列印的材料是有哪些?列印精度及後處理介紹
    立體印刷所用材料的不斷膨脹,為立體印刷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當今流行的材料是塑料(樹脂、尼龍、ABS、PLA),所以這部分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也很普遍。金屬,特別是鋁合金、不鏽鋼、鈦和鈷的衍生物,在醫療、航空航天、汽車製造等領域有著突破性的應用。隨著3D列印技術的不斷進步,個性化定製產品將迎來一個良好的發展時期。
  • SLS雷射燒結3D列印件後處理上色技術
    在2019年TCT亞洲展上,自動化後處理提供商DyeMansion為SLS 3D列印部件提供完整的RAL光譜後處理彩色上色解決方案。DyeMansion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菲利克斯·埃瓦爾德(Felix Ewald)表示,「從一開始,我們一直致力於提供標準化的色彩。」
  • 3D列印模型表面處理專用噴砂機技術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3D列印設備已經給大家展示過很多成熟的產品和方案。但是很多人還是對這一技術的認知,與客觀的事實有所差距。尤其是在模型表面的光潔度上總是頗有微詞,那麼有沒有辦法像韓國整容一樣,把這些3D列印的粗糙模型變得光滑呢?
  • GE增材:具有增強後處理和質量控制的金屬3D列印
    按照傳統製造工藝,在最終用途零件進行批量生產之前,通常首先採用CNC加工來製造金屬原型來進行裝配和功能測試,然後再通過其他工藝進行批量生產。金屬3D列印作為一種新型便捷的製造工藝,加工出來的零件性能與傳統零件相當,甚至更好。
  • 這些3D列印模型後處理方法你知道多少?
    一些普通FDM3D印表機列印出來的產品,表面通常會出現比較粗糙,有細微瑕疵的現象。使得一些本來構造看起來不錯的模型,列印出來後卻總是那麼的不盡人意,甚至因為不夠完美而作此報廢,這樣一來,就會造成成本的浪費。
  • 魯汶大學:雷射3D列印鈦合金塊材後處理的新進展
    選擇性雷射熔化是一種先進的金屬增材製造技術,可用於幾何結構複雜的鈦合金等零部件的製造,在航空航天、生物醫學和汽車工業等領域表現出巨大的優勢。然而,與鍛造或鑄造的鈦合金相比,選擇性雷射熔化(SLM)塊材低的延展性,嚴重阻礙了其在工業領域內更廣泛的應用。
  • FDM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相對於去除多餘材料生產零部件的傳統加工工藝,3d列印的典型特點是採用逐層累計材料的方式來加工產品。目前,3d列印的材料包括液體、粉末、線 材、片材等,運用熱、化學反應等方式來固化得到實體產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成型工藝百花齊放,典型的3d列印工藝有FDM、SLA、SLS、 SLM、Polyjet等。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3D列印為設計增添了視覺複雜性,已成為創新藝術家和設計師創新性地挑戰傳統珠寶和配飾的推動者。時裝領域多年來一直在應用3D列印技術,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和降低成本,但主要是為了開發很難以其他方式製造的產品。對稱性,細節和可用設計的無限結合,為新公司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 電鍍與噴漆區別,3D列印後處理性能介紹快來看
    電鍍的出現,理想地滿足了人們對金屬表面裝飾保護的需求,通常的方法是將零件浸人待鍍金屬的電解溶液中並接負電極,加一定的直流電壓,使零件表面形成一層所需金屬的鍍層,這種工藝方法稱為電鍍。      工業上常用的電鍍有鍍鋅,鍍鉻、鍍銅、鍍銀、鍍金等。可根據需要來確定電鍍鍍層的厚度,一般是10 μm~100 um不等。
  • 《Nature》雜誌子刊,日本人發明3D列印表面處理方法,3D化學溶解
    太牛了,日本人發明的一種3D列印表面處理新方法:3D化學溶解,居然登上了《Nature》的《Scientific Reports》,具備強烈的顛覆性
  • 3DP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立體噴墨列印法(Three-Dimension Printing,3DP)是出現很早的一種3D列印技術。1993年由MIT發明,1995年 Z Corporation公司獲得專屬授權,2011年被3D Systems收購(技術名稱更改為ColorJet Printing)推出,是世界上最早的全彩色3D列印技術。
  • 3D列印模型後處理之「鏡面」拋光教程 | 點客學院
    在做拋光之前,要先給車模噴色然後後噴光油,光油要多噴幾層因為噴薄了在打磨的時候就容易磨穿那樣就前功盡棄了,一般習慣性的噴6-7層 光油噴完後,就涼幹,涼的越久效果越好。光油乾燥後表面會出現像橘皮一樣的褶皺拋光的第一步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將這些橘皮磨掉,將表面磨平滑這一步的成敗,也就決定了這次拋光的成敗所以一定要用心來完成這一步
  • 光固化3D列印,模型後處理之清洗
    光固化3D列印因為添加了支撐結構,就留下了一系列的後處理工作。此外,即使沒有支撐結構,模型表面黏黏的樹脂也需要清洗。
  • 麥當勞炸剩的油怎麼處理?竟然可以做成3D列印樹脂材料
    為了減少浪費,該團隊使用一步化學方法對油進行了處理,得到了解析度低至100微米的高解析度物體。 與商業樹脂相比,這些零件顯示出熱機械穩定性,形態均勻性和生物降解性。相關論文發表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雜誌上,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UTSC物理與環境科學系教授 Andre Simpson說:「塑料之所以會帶來環境問題,是因為大自然還無法處理人造的化學材料。而我們的研究所使用的是天然產品,是食用油中的脂肪-大自然可以更好地對其進行處理。」
  • 創想三維3D列印技術顛覆義齒牙模傳統鍛造工藝,效率提升十倍
    牙齒脫落後想要口腔恢復原來的正常的咀嚼功能,因此配裝假牙就成為了非常必要的補救措施。要想快速無誤的製做一顆精美舒適的假牙,從製做牙模到鑄造、打磨、鑲嵌,需要經過近十道工藝而且要有五年左右豐富經驗的老師傅花上五至七天時間才能達成。
  • 比利時魯汶大學Aude Simar課題組:雷射3D列印鈦合金塊材後處理的研究新進展
    選擇性雷射熔化是一種先進的金屬增材製造技術,可用於幾何結構複雜的鈦合金等零部件的製造,在航空航天、生物醫學和汽車工業等領域表現出巨大的優勢。然而,與鍛造或鑄造的鈦合金相比,選擇性雷射熔化(SLM)塊材低的延展性,嚴重阻礙了其在工業領域內更廣泛的應用。這是由於材料內部孔隙和針狀α′易形成應力集中,導致裂紋萌生,在應變局部化前進行裂紋擴展直至斷裂,嚴重降低了材料的延展性。
  • UW-01清洗固化一體機,讓3D列印模型後處理簡單到極致
    在UW-01後處理機出現之前模型後處理還是會給大家帶來一些困擾1、手動後處理光固化模型流程複雜,費時費力,且最終成型效果不佳。2、手動後處理模型容易使模型破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3、由於光固化模型後處理較麻煩,導致部分用戶不敢嘗試光固化列印。
  • 乾貨分享:FDM列印的後處理方法
    FDM 3D印表機擅長快速處理手中的物體。但是通常這些對象的顏色不正確,或者它們有點粗糙。有時候可以,因為這是非常早期的原型。其他時候,該部分需要看起來不錯,例如從投資者那裡尋求資金時。這就是後處理的地方。
  • 常見3d列印技術簡介和優缺點分析(FDM篇)
    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近些年開始走向普通大眾。作為一個3d列印從業者,是時候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了。3d列印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列印技術:FDM、SLA、SLS、SLM等。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沉積製造(FDM)工藝的英文簡稱。 FDM的材料一般是熱塑性材料,如PLA、蠟、ABS、尼龍等。以絲狀供料。 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是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塗敷在工作檯上,快速冷卻後形成一層截面。
  • 3D列印模型拋光處理方法大合集 3D列印學院
    只能給大家匯總一下目前常用的打磨、拋光技術了,主要針對ABS和PLA。 珠光處理是手持噴嘴朝著拋光對象高速噴射介質小珠從而達到拋光的效果。優點是珠光處理一般比較快,約5~10分鐘即可處理完成,處理過後產品表面光滑,這種方法比打磨的效果要好,而且根據材料不同還有不同效果。它也有缺點,一是價格昂貴,二是因為珠光處理一般是在一個密閉的腔室裡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