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日本人發明的一種3D列印表面處理新方法:3D化學溶解,居然登上了《Nature》的《Scientific Reports》,具備強烈的顛覆性。其實,南極熊小編最大的夢想,就是在《Nature》這種期刊上發表三五篇文章。
南極熊2017年3月15日訊,日本早稻田大學近日展示了一種新的表面處理方法,能顯著提高3D列印產品(尤其是FDM列印件)的光潔度。這種方法叫做3D化學溶解(3D-CMF),實際使用時會用到一種筆形設備。下面就是其實際效果展示,可以看出還是很不錯的。
目前,常見的3D列印產品後處理方法包括用砂紙打磨或用化學(蒸汽)溶解。
但早稻田大學表示,他們的這種新方法效果更好,因為它既可以消除足夠多的層間痕跡,又能保留住足夠多的細節。此外,它還有其它一些優點,比如筆形設備的頭部可以更換,從而適應不同類型的表面,非常靈活;消耗的溶劑比普通化學溶解法更少,也就是說成本更低。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將有關這種新方法的論文發表到了《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感興趣可以在南極熊領取)。
儘管他們表示暫時還沒有考慮將其商業化,不過在南極熊看來,這只是時間問題,因為當前的3D列印產品(尤其是FDM技術列印品)質量(尤其是表面質量)仍比較低,只有做過後處理才能獲得高顏值。但目前的後處理方法均存在著一定缺陷,比如成本過高,安全性不夠,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等。所以,這種新方法似乎可以成為一種過渡性的折中解決方案。
雖然小編討厭日本人,但還是覺得這個技術值得稱讚!
△中國3D列印廠商想申請錄入?請登陸並回復http://www.nanjixiong.com/thread-118699-1-1.html
南極熊,3D列印專業互動媒體平臺。最新消息請訪問http://www.nanjixiong.com
投稿聯繫郵箱3d@nanjixiong.com
下圖可進入 3D列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