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增材:具有增強後處理和質量控制的金屬3D列印

2020-11-23 騰訊網

按照傳統製造工藝,在最終用途零件進行批量生產之前,通常首先採用CNC加工來製造金屬原型來進行裝配和功能測試,然後再通過其他工藝進行批量生產。金屬3D列印作為一種新型便捷的製造工藝,加工出來的零件性能與傳統零件相當,甚至更好。

GE Additive開發的3D列印燃油噴嘴就是最為知名的應用案例。它將20個零件組合成一個單元,幾何形狀過於複雜以至於無法通過傳統工藝製造,3D列印將其實現了一體化成型,並減輕了25%的重量。

3D列印僅是整個製造過程最前端的環節

然而,3D列印僅僅是整個製造過程的其中一環,將金屬3D列印提升到更高生產水平的一個重要要素是後期處理,包括後期加工選項、材料可追溯性、檢驗報告以及相關認證,以確保高質量零件符合最終用途和行業標準。

通過機加工滿足關鍵特徵要求

3D列印後的CNC加工可以實現高要求零件所需的更嚴格的公差,同時還能滿足增材製造的設計自由度。

通常,SLM列印的零件公差為±0.003英寸(0.076毫米),經過後處理CNC精加工後可達±0.001英寸(0.0254mm)。與大多數3D列印過程一樣,使用線切割工具機或帶鋸將零件從構建基板上取下,並用手動工具去除支撐,對於需要更嚴格公差的關鍵特徵,機加工能夠滿足要求。

與SLM列印後的情況相比,精密加工可在製造後實現更嚴格的公差和更好的表面質量

此外,後期加工也可用於提高表面質量。3D列印金屬零件的標準表面粗糙度範圍為5-10 m,具體取決於方向、材料和層厚度。後期加工可以實現最高2μm左右的表面粗糙度。CNC加工的更高精度非常適合製造精確的孔和螺紋。

通過粉末分析和材料可追溯性進行質量控制

隨著航空航天和醫療等受到嚴格監管的行業將3D列印作為最終用途製造工藝,對於粉末材料的分析和可追溯性變得至關重要。

通過按照ASTM標準採購材料並實行單批次跟蹤,材料質量控制在列印過程開始之前就開始了。材料採購後還將進行頻繁的粉末測試確保符合ASTM規定的化學成分。除遵循這些流程外,粒度分布測試也被包括在其中,同時也會記錄源粉末的分析和機械測試數據。

通過熱處理強化零件

對3D列印的零件進行熱處理可以消除應力、降低潛在的變形和開裂風險,同時還可以使最終用途部件韌性更好、更加耐用,提高材料的綜合力學性能。常用的熱處理手段包括去應力退火、熱等靜壓、固溶退火和時效處理。

SLM過程中發生的快速加熱和冷卻可能會增加零件內部應力,因此每個SLM零件都需要按照ASTM 3301標準進行應力消除處理。專門的熱處理技術如熱等靜壓(HIP),通過在高溫條件下施加均勻的壓力可以消除大部分零件內部空隙,為減少故障提供了另一種控制方式,這是航空航天應用的普遍要求。

對3D列印的零件進行熱處理

退火是最終用途SLM零件的另一種熱處理選擇。此過程將零件加熱到高溫,然後迅速冷卻,從而改變了零件的實際微觀結構並提高了延展性。時效提高了零件的疲勞強度,使其可與鍛造材料媲美。

機械測試可以在熱處理後進行,確保生產零件的機械要求得到滿足。相關測試通常包括拉伸強度、洛氏硬度、疲勞和振動等。

質量保證和檢驗報告

為了確保具有高要求的零件符合嚴格的標準,需要提供許多質量檢查選項來評估零件的幾何結構、材料組織以及尺寸特徵,檢查零件是否在公差範圍內並具有所要求的內部結構。根據具體零件和注意事項,可以通過坐標測量機(CMM)、光學、CT掃描以及X射線來實現。質量報告和認證有助於根據行業標準驗證零件,這在具有行業特定要求和高度安全考慮的行業(如航空和航天)至關重要。

GE Additive指出,航空和航天是增材製造應用最為激進的領域,其產品以具有很長的壽命周期和極高的安全要求而聞名。有些零件在起飛和著陸期間,或在遭遇空氣湍流的情況下將面臨高水平的熱負荷或機械負荷,這也是大多數部件要求製造檔案的一個重要原因。

3D列印的航空發動機部件與傳統製造部件對比

這些高安全性和質量標準通過AS9100(航空器、航天和國防工業的國際管理標準)進行監管。該標準為供應商提供了全面的質量體系,以向航空航天和軍事實體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製造商可以按照AS9100質量管理體系的AS9102報告進行SLM生產零件的首次物品檢驗(FAI),驗證最終零件是否符合原始圖紙、採購訂單以及其他註明的規範。

總而言之,金屬3D列印的後處理可改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機械性能。生產高質量零件不僅限於3D列印的製造過程,附加的後處理為高要求的最終用途零件提供了高級選項。

註:本文內容來自3D列印技術參考。

相關焦點

  • Part2-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
    全流程解決方案l 公司名稱:深圳升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l 網址:www.uprise3d.cnl 2020研發重點:1)從列印材料、3D印表機、操作軟體到脫脂爐、燒結爐一整套金屬/陶瓷間接3D列印解決方案推向市場;2)大尺寸獨立雙噴嘴3D印表機的開發,實現兩種不同材料(金屬與金屬、金屬與陶瓷、陶瓷與陶瓷)的複合列印,列印尺寸可以達到500*500
  • 3D列印(增材製造)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普通印表機的列印材料是墨水和紙張, 而增材製造機內裝有金屬、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列印材料」。印表機與電腦連接後,通過電腦控制可以把材料逐層疊加起來(分層加工的過程與噴墨列印十分相似),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增材製造機 是可以「列印」出真實的3D物體的一種設備。
  • Fraunhofer的futureAM – 下一代增材製造大幅提升3D列印經濟效益
    XXL超大組件:提速10倍以上亞琛Fraunhofer ILT已經開發出用於LPBF(基於粉末床的金屬熔化3D列印技術)的下一代新型加工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具有可擴展性,可以生產比傳統LPBF系統至少快十倍加工速度的大型金屬部件。
  • 惠普3D列印技術的演變:從聚合物到金屬增材製造
    惠普公司自2016年正式商業化其增材製造技術以來,已推出了多款聚合物3D列印系統以及基於粘結劑噴射的金屬3D列印技術。惠普對於佔領未來12萬億美元製造業領域的下一個高地,開啟了全速前進模式。
  • 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上
    3D科學谷在中國市場建立了增材製造洞察力體系,並通過近年來的市場研究和分析工作推動了中國市場在實施方面的進展。  l3D科學谷Review:國際上,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高熵合金」具有較高的強度重量比,超出其他任何現有的金屬材料,該合金含有百分之20的鈧。
  • 新型 3D列印設備增強二氧化碳排放捕獲能力
    該團隊測試了這種新穎的圓形裝置,它集成了一個熱交換器使用質量交換接觸器,在一個 1 米高,8 英寸寬的吸收柱內,由七個商用不鏽鋼填料元件組成。3d列印強化裝置安裝在包裝元件之間的柱的上半部分。添加劑製造使得在塔內具有熱交換器成為可能,作為填料元件的一部分,而不幹擾幾何形狀,從而最大化氣體和液體流之間的接觸表面積。「我們稱該裝置為強化,因為它能夠增強傳質 (CO2的量通過原位冷卻從氣體狀態轉移到液體狀態),「ORNL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Costas Tsouris說。「控制吸收溫度對捕獲二氧化碳至關重要。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相比傳統製造模式,非金屬3D列印的優勢主要在於無模化和可定製,但受限於材料性能,其主要用於樣品和模具的生產,量和價都很難起來;而金屬3D列印除了具備無模化可定製優勢外,在列印效率和列印質量上相比傳統金屬加工工藝均有較為明顯的提升,甚至能夠完成傳統工藝無法製造的高複雜度高精密度零部件的列印,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 美國麥克儀器公司與您相約2019亞洲3D列印、增材製造展覽會
    作為亞太地區的3D列印和增材製造業的開年首秀,TCT亞洲展—2019亞洲3d列印、增材製造展覽會將於2月21-2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展會預計將吸引300餘家展商和逾14000人次觀眾參會,作為材料表徵儀器領域的全球領先供應商,美國麥克儀器公司也將參與此次盛會,亮相w5-m14展臺,現場展示材料表徵儀器及技術解決方案,旨在優化增材製造(AM)等多行業的工藝性能,提高產品的生產率及質量。歡迎您蒞臨展臺交流探討。
  • Optomec使用金屬增材製造維修超過1000萬個渦輪葉片
    important}導讀:據3dprintingmedia網站9月1日報導,位於新墨西哥州的金屬增材製造公司Optomec稱旗下客戶已經使用該公司的金屬3D列印技術成功翻新或維修了超過1000這一裡程碑的取得是該公司旗下100多個客戶通過使用金屬增材製造系統對安裝的航空發動機服務實現的。
  • 批量噴射金屬3D印表機,將開啟增材製造2.0時代?
    2020年11月18日,Desktop Metal正式將其粘合劑噴射3D列印技術定義為「增材製造2.0」,北美、EMEA和APAC的客戶正式將Shop System商業化。這是否意味著人們期待已久的用於終端生產的金屬粘合劑噴射革命終於來了?
  • 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十大金屬3D列印公司
    此外,Arcam計劃在瑞典擴大增材製造的規模,預計建成後生產規模將達到現在的三倍。   Airwolf 3D:成熟的增材製造中心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Airwolf 3D公司最近推出了其臺式3D印表機EVO增材製造中心,該中心能夠與金屬材料一起使用以及30多種其他材料,包括碳纖維增強尼龍、聚碳酸酯和支持水溶性材料HydroFill。
  • 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展示室裡,十幾臺高低不等的3D列印設備分布四周,中間的桌子上則擺放有杯子、運動鞋、人體骨骼、汽車模型、城堡模型等通過3D設備列印出來的各種模型。「3D列印實現了製造從等材、減材到增材的重大轉變。」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技術推動增材製造質量提升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增材製造系統平臺」項目,主要針對航空、航天、兵器等領域關鍵構件快速、可靠、高質量定製化研製生產的迫切需求,構建具備工藝推理功能、可擴展的工藝參數庫和知識庫;研發過程監測與控制等關鍵智能模組,形成在線監測反饋系統及裝備自診斷系統;建立增材製造過程工業標準體系與開放式增材製造智能化平臺,解決影響增材製造成形精度質量的關鍵瓶頸問題
  • 金屬增材製造技術在民用航空領域的應用與挑戰
    增材製造技術在民用航空領域應用面臨的若干挑戰增材製造零件通過適航認證是實現民用航空領域工程化應用的前提。增材製造技術的應用水平高度依賴於部件的創新設計,在零件設計、製造和驗證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結構設計、成形工藝(模型擺放位置、支撐設計、列印方向等)、過程質量監測和控制、後處理技術及零件檢測技術可靠性等方面的影響因素。
  • 全方位填補增材製造標準空白!ASTM 又開展8個標準研究新項目
    標準在推動增材製造技術的增長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球標準開發展組織ASTM 國際近日宣布了在增材製造標準研究方面的所開展八個新項目,推動技術標準與快速發展的增材製造技術保持一致。這八個項目涉及到ASTM 增材製造卓越中心(AM CoE)的高優先級標準化研究領域,包括設計、數據、建模,原料、過程、後處理、測試和鑑定。
  • SLS雷射燒結3D列印件後處理上色技術
    在2019年TCT亞洲展上,自動化後處理提供商DyeMansion為SLS 3D列印部件提供完整的RAL光譜後處理彩色上色解決方案。DyeMansion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菲利克斯·埃瓦爾德(Felix Ewald)表示,「從一開始,我們一直致力於提供標準化的色彩。」
  • 貴州地區金屬3D列印服務商家:輕量化金屬列印
    在提高燃料效率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和排放量,這點是航空、航天、汽車和賽車領域的共同挑戰。解決方法是採用質量更輕的零件。但是,「避重就輕」只是第一步一一要在競爭中與對手真正拉開距離,更重要的是創新。三種工具可以助力您改變遊戲規則,使您在競爭中具備優勢,即:金屬3D列印,也稱為直接金屬雷射燒結技術( DMLS ),直接金屬列印( DMP)和金屬增材製造。此電子書為有意了解金屬3D列印優勢,具有求知慾和競爭力的企業、工程師及設計師解惑。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得3M贈款,用於研究金屬3D列印的質量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SU)已從科學技術公司3M獲得了價值180,000美元的贈款, 用於探索金屬3D列印的質量控制方法。 該贈款可延期三年,總額達540,000美元,是雙方之間達成的一項協議的一部分,以推動對增材製造和其他活動的研究。
  • 以色列XJet開設金屬和陶瓷增材製造中心
    近日,以色列3D列印公司XJet在Rehovot正式開設增材製造中心。新中心配備了價值超過1000萬美元的XJet Carmel AM系統,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屬和陶瓷增材製造中心。XJet的增材製造中心佔地8,000平方英尺(約743平方米),位於Rehovot科技園。XJet希望能夠進一步推進其新型3D列印材料及其NanoParticle Jetting技術的開發,該技術可用於金屬和陶瓷材料的生產。「新的增材製造中心是我們追求廣泛的多材料應用的關鍵部門」,XJet執行長Hanan Gothait說。
  • 奧地利開發3D列印超磁體用於清潔能源設備
    來自奧地利格拉茨工業大學,維也納大學和FAU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FAU)的研究人員將3D列印釹(NdFeB)超級磁鐵用於清潔能源設備。釹鐵硼是一種與鐵和硼一起使用的稀土金屬元素,可產生堅固的永磁體。這樣的組件可以潛在地用於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機內的磁性開關系統和傳感器。 「通過增材製造技術,可以生產出具有更複雜設計的零件;然而,獲得功能材料的印刷工藝仍然是研發的主題,」發表的研究介紹說,「在LPBF中,[NdFeB]粉末被完全熔化,導致形成了一種新的微觀結構,從而起到了矯頑作用,增加磁場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