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omec使用金屬增材製造維修超過1000萬個渦輪葉片

2020-09-08 兩機動力控制

導讀:據3dprintingmedia網站9月1日報導,位於新墨西哥州的金屬增材製造公司Optomec稱旗下客戶已經使用該公司的金屬3D列印技術成功翻新或維修了超過1000萬個渦輪葉片。這一裡程碑的取得是該公司旗下100多個客戶通過使用金屬增材製造系統對安裝的航空發動機服務實現的。

Optomec公司市場總監邁克-迪恩(Mike Dean)表示:「我們和客戶對在增材製造領域實現這一重要裡程碑感到非常興奮,如果您經常飛行,也許您已經坐過裝有Optomec增材製造的航空發動機部件的飛機。」

Optomec公司的雷射熔覆技術是業內最廣泛採用的技術,已獲得15個國家/地區的航空維護運營批准。該技術基於定向能量沉積(DED,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工藝,並具有增材製造和硬面應用,適用於壓氣機葉片、渦輪葉片、IBR、整體葉盤,葉片和各種發動機組件。

除了5軸雷射切割機外,Optomec公司的客戶還採用了LENS金屬增材製造系統。目前有超過100臺採用這2種增材製造技術的設備被安裝在客戶工廠中,為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提供領先的維護,修理和大修(MRO)服務。

這些客戶經常使用Optomec的系統來修理渦輪葉片的尖端,密封件和磨損表面,壓氣機葉片,護罩和其它高價值組件。該公司基於DED的增材製造系統具有許多優勢,包括適當的視覺和自適應控制軟體,用於卓越冶金的受控惰性氣氛處理,總包維修過程配方以及可釋放出高生產率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此外,該公司表示,其機械的投資回報率超過180%。

去年11月,Optomec公司慶祝了另一個關鍵的裡程碑:安裝了第500臺工業3D印表機,該印表機由美國GE公司購買。

相關焦點

  • 金屬增材製造技術在民用航空領域的應用與挑戰
    2015年,GE公司採用增材製造技術進行全新渦輪螺旋槳發動機(ATP)的研發,如圖3(c)[43]所示,該款發動機中約35%的部件(如燃燒室、動力齒輪箱等)由增材製造技術完成,零件總數由原來的855個減少至12個,這樣簡潔的一體化結構設計使發動機重量得以降低,燃油消耗量降幅達20%,發動機的動力提升了10%[43]。
  • 金屬雷射增材製造技術發展研究
    一、前言雷射增材製造(LAM)屬於以雷射為能量源的增材製造技術,能夠徹底改變傳統金屬零件的加工模式,主要分為以粉床鋪粉為技術特徵的雷射選區熔化(SLM)、以同步送粉為技術特徵的雷射直接沉積(LDMD)[1]。目前 LAM 技術在航空、航天和醫療領域的應用發展最為迅速 [2~4]。
  • 深度解析 | 雷射增材再製造技術及應用
    現代工業及國防的許多重大裝備生產工藝複雜、工序長、成本高,這些裝備在服役的過程中,一些關鍵零部件往往會由於磨損、腐蝕、疲勞、事故等原因而失效,從而影響設備正常運行使用,如能對這些高附加值零件進行修復再製造,則可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轉、節約成本,創造極大的經濟效益。
  • 開創航空航天領域大尺寸增材製造技術新時代
    以航空領域為例,減輕1kg的結構重量就可以帶來4kg附加重量的減少,在整個飛機的運行壽命過程中則可以節省4.5萬升燃油,換算下來可節省2.9萬歐元的成本。減重的方式一方面通過使用質量更輕、性能更強的先進材料替代現有材料,另一種就是對現有飛機零部件進行基於3D列印的輕量化設計,包括對中空夾層、鏤空點陣結構、一體化結構以及異形拓撲優化結構等。
  • 以色列XJet開設金屬和陶瓷增材製造中心
    近日,以色列3D列印公司XJet在Rehovot正式開設增材製造中心。新中心配備了價值超過1000萬美元的XJet Carmel AM系統,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屬和陶瓷增材製造中心。XJet的增材製造中心佔地8,000平方英尺(約743平方米),位於Rehovot科技園。XJet希望能夠進一步推進其新型3D列印材料及其NanoParticle Jetting技術的開發,該技術可用於金屬和陶瓷材料的生產。「新的增材製造中心是我們追求廣泛的多材料應用的關鍵部門」,XJet執行長Hanan Gothait說。
  • 雷射/電子束增材製造技術用於金屬材料的多材料增材製造
    同時對採用該技術製造的多金屬材料的增材製造也做了介紹。在這裡,我們為大家呈現一種通過冶金的辦法製造多材料的手段,即採用送粉雷射增材製造和組合式合金成分設計兩種手段結合在一起來製造多材料金屬材料。作為案例,首先為大家展示混合兩種不同類型的工具鋼:Cr-Mo-V熱作模具鋼和含Ni馬氏體時效硬化鋼。然後展示其他的案例。
  • 基於燒結工藝的金屬增材製造工作原理
    有內容 有深度 有態度 歡迎關注傳統燒結工藝依託現代製造環境產生,是當今重要的製造手段,在工業應用中有著比增材製造更長的歷史
  • 3D列印(增材製造)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該技術可以使用的材料 是可以使用的列印耗材有尼龍粉末、PS 粉末、PP 粉末、金屬粉末、陶瓷粉末、樹脂砂和覆膜砂。二、增材製造產業鏈:設備研製是核心環節2.1增材製造產業鏈 增材製造產業鏈主要由 5 個環節構成,其中上遊為原材料、核心硬體和輔助運行設備,產業鏈中遊為增材 製造設備的研製和生產,下遊需求涉及航空航天、汽車、醫療等多個具體應用領域。
  • 重要綜述:金屬增材製造中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的各向異性和異質性
    金屬增材製造(AM),通常稱為金屬三維(3D)列印,是一種將金屬材料(以粉末,金屬絲,片狀等形式)結合在一起以通常逐層地製作3D模型的對象的過程。大多數研究清楚地表明了金屬增材製造技術的優勢,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的各向異性和異質性。
  • 《Acta》晶粒尺寸細化1000倍!高效細化劑助力增材製造
    導讀:增材製造(AM)是一種有前途的生產方法,擅長生產複雜的幾何形狀。這些增材製造材料性能取決於加工過程中形成的微觀結構,對晶粒結構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本研究探討了納米功能化鋁合金中存在的獨特熱條件和晶粒細化的途徑,重點研究了Al-Ta體系,其中Al3Ta金屬間化合物被證明具有可觀的晶粒細化能力。當Ta以1vol %或更高的濃度加入時,晶粒尺寸比純鋁小1000倍。
  • 《Acta》:晶粒尺寸細化1000倍!高效細化劑助力增材製造
    導讀:增材製造(AM)是一種有前途的生產方法,擅長生產複雜的幾何形狀。這些增材製造材料性能取決於加工過程中形成的微觀結構,對晶粒結構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本研究探討了納米功能化鋁合金中存在的獨特熱條件和晶粒細化的途徑,重點研究了Al-Ta體系,其中Al3Ta金屬間化合物被證明具有可觀的晶粒細化能力。
  • 金屬頂刊Acta Mater:可以增材製造的新型高溫合金
    增材製造(3D列印)被廣泛認為是當代的顛覆性技術,然而對於關鍵的航天航空部件而言,有諸多痛點尚未解決。例如應用於飛機發動機渦輪的高性能高溫合金,由於增材過程中會產生過多微觀缺陷,很難付諸應用。近期,牛津大學的湯元博博士與Roger C Reed院士等研究者通過合金設計(Alloys-By-Design)的理念成功設計出兩款新型可增材製造的高溫合金。研究先用選區雷射熔化(SLM)進行製造,並通過大量實驗驗證其可靠的高溫性能,為新型合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
  • 谷研究 l GE叉指式渦輪發動機空氣軸承冷卻結構和熱管理方法專利通過
    儘管有各種已知的解決方案,但是仍然需要設計能夠使渦輪機部分朝向燃燒部分進一步相互交叉的結構。這就需要布置和操作渦輪截面軸承從而有效地使用壓縮空氣來進行軸承操作和發動機冷卻。包括內罩112,外罩114,連接翼型件116,多個外罩翼型118,適用於增材製造-3D列印。
  • 哥倫比亞大學研發出新選擇性雷射燒結工藝,大大推進增材製造技術發展
    選擇性雷射燒結(SLS)是當今使用最廣泛的增材製造工藝之一,它是一種利用雷射將粉末材料加熱到微米級的顆粒融合在一起形成固體的工藝。到目前為止,SLS技術一直局限於一次只能列印一種材料。「這項技術有潛力列印嵌入式電路,機電元件,甚至機器人元件,」Hod Lipson教授說。
  • Fraunhofer的futureAM – 下一代增材製造大幅提升3D列印經濟效益
    在亞琛Fraunhofer雷射技術研究所ILT的領導下,「futureAM – 下一代增材製造」於2017年11月推出,旨在將金屬部件的增材製造加速至少10倍。除了Fraunhofer ILT,另外五家Fraunhofer研究所(IWS,IWU,IAPT,IGD和IFAM)參與了該項目。
  • 惠普3D列印技術的演變:從聚合物到金屬增材製造
    惠普公司自2016年正式商業化其增材製造技術以來,已推出了多款聚合物3D列印系統以及基於粘結劑噴射的金屬3D列印技術。惠普對於佔領未來12萬億美元製造業領域的下一個高地,開啟了全速前進模式。
  • 小小葉片如何驅動戰機飛行
    除離心載荷外,風扇葉片還要面對氣動載荷、交變負荷,以及與飛鳥、砂石等外物的「不期之遇」。 而渦輪葉片作為第一關鍵部件,要面對1000℃以上腐蝕燃氣的正面衝擊,還要抵擋來自燃氣雜質的腐蝕。在這樣惡劣條件下,渦輪葉片難保「金剛不壞之身」,出現裂紋、磨損、性能下降等情況在所難免。
  • 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展示室裡,十幾臺高低不等的3D列印設備分布四周,中間的桌子上則擺放有杯子、運動鞋、人體骨骼、汽車模型、城堡模型等通過3D設備列印出來的各種模型。「3D列印實現了製造從等材、減材到增材的重大轉變。」
  • 批量噴射金屬3D印表機,將開啟增材製造2.0時代?
    2020年11月18日,Desktop Metal正式將其粘合劑噴射3D列印技術定義為「增材製造2.0」,北美、EMEA和APAC的客戶正式將Shop System商業化。這是否意味著人們期待已久的用於終端生產的金屬粘合劑噴射革命終於來了?
  • 歐盟地平線2020啟動含53個研究所的泛歐光子學中心,增材製造為核心板塊
    通過更快,更輕鬆地部署基於光子技術的技術,PhotonHub Europe光子學網絡將幫助歐洲中小企業成為更具競爭力的數字企業,直接創造超過1000項新的高科技歐盟工作,並在光子技術方面20億歐元左右的研發收入中增加近1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