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地平線2020啟動含53個研究所的泛歐光子學中心,增材製造為核心板塊

2020-12-18 3D科學谷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史上最大的泛歐規模的光子學網絡將於2021年1月啟動,作為歐盟地平線Horizon 2020計劃的一部分:「光子學數字創新中心」(簡稱PhotonHub Europe)項目旨在使中小型歐洲公司通過支持他們使用光子技術來實現美好未來。

lPhotonHub Europe成員單位名單:

https://www.photonhub.eu/photonhub-partners/

l 歡迎在文後留言申請長期轉載授權 l

PhotonHub

光子學推動工業4.0發展

聚合歐洲53個頂級能力中心的一流光子技術能力

根據3D科學谷的了解,歐盟將光子學視為新應用的關鍵技術,光子學將推動工業4.0的發展,並從根本上解決當今時代全球、社會和環境所面臨的巨大挑戰。為此,歐洲工業必須站在光子學創新的最前沿,充分利用歐洲在創新價值鏈各個環節中的綜合優勢,並通過所有成員國之間共同努力,以支持歐洲公司的創新和成長。

光子學網絡已從歐盟2020年地平線計劃中獲得1900萬歐元的投資。通過更快,更輕鬆地部署基於光子技術的技術,PhotonHub Europe光子學網絡將幫助歐洲中小企業成為更具競爭力的數字企業,直接創造超過1000項新的高科技歐盟工作,並在光子技術方面20億歐元左右的研發收入中增加近10億歐元

為了加快歐洲工業對光子技術的採用和部署,PhotonHub將建立一個單一的光子創新中心,該中心將歐洲53個頂級能力中心的所有一流光子技術、設施、專業知識和經驗整合在一起,作為一站式解決方案,可為歐洲任何想通過光子學進行創新的公司提供開放式訪問。

歐洲PhotonHub「光子學數字創新中心」建立在歐洲項目15年多的堅實合作經驗基礎上,並在所有相關合作夥伴之間建立了網絡和現有合作關係。還計劃與諸如歐洲企業網絡(EEN)和歐洲商業網絡(EBN)等建立良好的合作。泛歐聯合行動的核心是三個核心目標:歐洲PhotonHub支持中小企業的培訓和進一步資格認證;以「投資前測試」為目標促進創新;並協助尋找投資者

德國弗勞恩霍夫雷射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LT負責協調八個技術平臺之一。該平臺專注於基於雷射的生產,在歐洲光子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藉助「基於雷射的製造」技術平臺,Fraunhofer ILT的專家可以為中小型企業提供集中訪問具有多年經驗的歐洲專業研發資源機會。

「邊飛行邊加工」Fraunhofer ILT開發的On the fly下一代選區雷射熔化增材製造技術©Fraunhofer ILT,德國亞琛

將增材製造創新動力注入歐洲中小企業

基於「歐盟地平線2020」的支持,歐盟著眼於支持尚未參與將光子技術用於其業務的中小型企業(SME)。為此,來自PhotonHub網絡中總共53個研究和光子學中心正在緊密合作,以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光子學知識和技術的使用,從而為他們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同時,這個網絡也向所有已經從事光子學並且現在想要解決其他創新問題的歐洲公司開放。

通過數字思維在光子生產中實現經濟成功,歐洲光子學數字創新中心中的八個技術平臺在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德國亞琛Fraunhofer ILT負責協調其中一個平臺:「基於雷射的製造」平臺的所有活動。

例如,在光子製造工藝領域,位於亞琛的Fraunhofer ILT團隊可以從歐盟項目AMable中貢獻多年的經驗,該項目已經為許多中小企業鋪平了金屬和塑料工業3D列印的道路。目前,Fraunhofer ILT已經向許多公司展示了如何通過「數字思維」以有利的方式使用基於雷射的增材製造技術。

同時,Fraunhofer ILT希望為更廣泛的研究鋪平道路,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基於雷射的製造過程支持:從超短脈衝(USP)雷射的微雷射焊接,微結構和納米結構雷射加工到雷射拋光和增材製造工藝,例如選區雷射粉末熔化(LPBF)或雷射材料沉積(LMD) )技術。

PhotonHub中,Fraunhofer ILT展示項目雷射材料沉積(LMD)©Fraunhofer ILT,德國亞琛

PhotonHub中,Fraunhofer ILT展示多光束技術為中小企業打開了許多新的應用可能性©Fraunhofer ILT,德國亞琛

PhotonHub中,Fraunhofer ILT的「基於雷射的製造」技術平臺向中小企業展示了如何使用雷射鑽孔來優化其生產流程©Fraunhofer ILT,德國亞琛

3D科學谷Review

在《德國的七個秘密》一書中,解釋了為什麼今時今日,德國製造仍然舉足重輕,為什麼德國的經濟充滿韌性。一個高度管制、擁有強勢貨幣的高薪國,如何迎戰全球低成本的衝擊並逆勢增加自己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德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除了德國中小企業自身強大的活力,德國追求公平與創新的強大文化底蘊,Fraunhofer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發揮了其中一個秘密的作用,《德國的七個秘密》一書指出Fraunhofer使得製造與創新相互耦合,而美國沒有可以匹敵弗勞恩霍夫的機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側重應用研究,目標是提供有商業價值的解決方案,在基礎研究與商業化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梁。

在2017年3D科學谷對是Fraunhofer IPT非常規製造工藝和技術集成部主管Kristian Arntz博士的採訪中,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到,Fraunhofer聯合了工業界的大型企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科研界上下遊產業鏈系統,這些工業界企業向Fraunhofer提出自己的研發需求,由Fraunhofer領導來解決這些難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接受這個解決方案他們不能獨自享有。另外,在項目的團隊組成中,企業不能因為有其競爭對手存在而拒絕競爭對手進入到項目中。

而3D科學谷的創始人Kitty認為這一次PhotonHub Europe光子學網絡的啟動,更是強化了跨國界的泛歐洲聯合智慧財產權的發展,為什麼西方國家都存在這樣的聯合智慧財產權合作模式?這或許是值得深度思考的地方。

在3D科學谷的創始人Kitty看來,其實聯合智慧財產權一直是常態,我們如果看一份專利的商業模式,一份專利可以轉讓給不同的相互之間有競爭關係的企業,那麼其實專利授權這種模式就是一種聯合智慧財產權的業態。而西方的企業靠從0到1的創新起家,更加清楚創新對成功與失敗的關鍵作用,一方面,前沿技術開發的成本是巨大的,並非單一企業可以隨便承受;另一方面,在競爭中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誰先一步獲得技術創新的提升,誰就擁有了更領先的話語權,如果不能達到先一步,同步也不失為一種良策。而聯合研發的模式,最終受益的是整個生態圈,除了直接受益,當整個生態圈的能力都獲得提升了以後,參與的企業將再一次受益。生態圈的發展推動和再加速企業的發展, 鉑力特董事長兼總經理薛蕾博士也提到過現在專注於設備的、材料的、設計的越來越多,原來靠單一的力量解決要花很長時間的,現在通過生態圈的合作夥伴很快就解決了,這些都在加速這個行業的發展

PhotonHub Europe項目的「心臟」Fraunhofer ILT位於德國亞琛,亞琛本身就像一個折射著不同類型的加工技術的一個重要的萬花筒,根據ACAM亞琛增材製造中心總裁Kristian Arntz博士,這裡是從光子產業集群開始發展到如今的涵蓋多種學科的亞琛科研集群,這裡積聚著非常多不同類型的加工技術的研發與前沿應用,亞琛工業大學與 Fraunhofer 研究所作為中心,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的研究與創新,一方面Fraunhofer 的研究覆蓋面十分廣,從生物工程到機械工程;一方面,Fraunhofer跟工業端的結合十分緊密,這裡就像一個跨界科研與應用的有機體,不斷的融合創新與應用。

亞琛是金屬增材製造誕生的搖籃,如果業界回顧歷史的話,業界會看到從1995年開始,亞琛的Fraunhofer就一直在推動增材製造突破界限,從混合製造,到選區雷射熔化技術SLM的專利誕生,到模具應用開發、植入物應用開發等等,亞琛這裡聚集了技術與應用兩條主線的前沿發展趨勢。

在3D列印-增材製造方面,以亞琛Fraunhofer ILT, 亞琛Fraunhofer IPT,亞琛工業大學為基礎成立了亞琛增材製造中心ACAM(Aachen Center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目前有超過100多名科研人員從事增材製造的科研,解鎖增材製造複雜奧秘,ACAM集中亞琛的優勢資源推動增材製造聯合研發、培訓教育、認證、產業孵化等多方面的發展。

ACAM為複雜的增材製造導航,視頻中ACAM的雙總裁Schleifenbaum教授來自Fraunhofer ILT和亞琛工業大學DAP學院主席,Arntz博士來自Fraunhofer IPT。©ACAM,德國亞琛

關於Fraunhofer、ACAM引領增材製造產業化前沿技術發展的更多領先進展,3D科學谷將展開持續介紹,敬請保持關注!

l AMPOWER與3D科學谷正在合作面向全球歐洲、美洲、亞洲市場發布的2020年全球增材製造研發市場報告,歡迎中國企業積極參於有關3D列印領域設備、軟體、材料的研發市場調查,敬請關注3D科學谷掃碼參與調研。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2509957133@qq.com

相關焦點

  • 3D列印(增材製造)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增材製造產業鏈:設備研製是核心環節增材製造產業鏈主要由 5 個環節構成,其中上遊為原材料、核心 硬體和輔助運行設備,產業鏈中遊為增材製造設備的研製和生 產,下遊需求涉及航空航天、汽車、醫療等多個具體應用領域。整體來看,位於產業鏈中遊的設備研製和製造商處於核心地位, 在製造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提供產品服務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
  • 姜鋒調研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
    本報訊 (記者 侯燕妮)8月18日,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副省長姜鋒赴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調研籌建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增材製造國家研究院董事長盧秉恆參加會議。
  • 打造數字河南產業基地 首屆增材製造產業高峰論壇在鄭舉行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實習生 杜淑慧 文/圖)2020年12月27日,由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河南省增材製造產業聯盟主辦,中科軟智(河南)科技創新中心承辦的河南省增材製造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河南增材製造產業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
  • 金屬雷射增材製造技術發展研究
    一、前言雷射增材製造(LAM)屬於以雷射為能量源的增材製造技術,能夠徹底改變傳統金屬零件的加工模式,主要分為以粉床鋪粉為技術特徵的雷射選區熔化(SLM)、以同步送粉為技術特徵的雷射直接沉積(LDMD)[1]。目前 LAM 技術在航空、航天和醫療領域的應用發展最為迅速 [2~4]。
  • 雷射/電子束增材製造技術用於金屬材料的多材料增材製造
    雷射天地導讀:採用送粉雷射增材製造技術作為組合式的技術來製造成分和組織漸變的梯度材料在最近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製造的梯度多材料,大約500微米為一層,每一層的成分發生變化,經過層層堆積製備出梯度變化的多材料。如採用Cr-Mo-V熱作模具鋼和含Ni的馬氏體時效硬化鋼進行混合製造。製造時將兩種粉末以不同的比例進行混合,然後進行製造。
  • 以色列XJet開設金屬和陶瓷增材製造中心
    近日,以色列3D列印公司XJet在Rehovot正式開設增材製造中心。新中心配備了價值超過1000萬美元的XJet Carmel AM系統,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屬和陶瓷增材製造中心。XJet的增材製造中心佔地8,000平方英尺(約743平方米),位於Rehovot科技園。XJet希望能夠進一步推進其新型3D列印材料及其NanoParticle Jetting技術的開發,該技術可用於金屬和陶瓷材料的生產。「新的增材製造中心是我們追求廣泛的多材料應用的關鍵部門」,XJet執行長Hanan Gothait說。
  • Part2-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
    作為連接增材製造領域國內外業內優質資源的平臺,3D科學谷與AMPOWER合作面向全球市場的增材製造年度全球研發市場報告,本期,3D科學谷選取了填寫了網上問卷的國內部分企業(包括設備、軟體、材料領域)的研發情況與行業分享第二期的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情況。
  • 【空間在軌增材製造】入選2020年宇航領域十大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
    在9月18日的中國航天大會上,2020年宇航領域十大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發布,面向空間超大型天線結構的在軌增材製造技術與超大型空間光學裝置在軌組裝和維護技術被納入其中。這兩項技術,均屬於空間在軌製造範疇。
  • 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位於示範區晉中開發區的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與省城口腔醫療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在3D設計模型轉化為現實產品方面取得了突破。記者了解到,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在牙科3D列印方面取得的成績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研究院自2016年12月掛牌運行以來,已在教育、醫療、工業、文創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國內3D列印行業佔有重要地位。
  • 【每日動態】人工智慧/綠色推進劑/旋翼機/增材製造 等
    一方面,工廠在過去20年間為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建造了機身,即將結束生產。在2023年之後,V-22的相關工作將會大幅減少。據悉,波音公司在基斯通州直接或間接地創造了16000個工作崗位,而未來幾年面臨的挑戰很大程度上是由國防部做出的決定所引起。國防部的計劃是在2023年合同完成,滿足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最低需求後,結束V-22的生產。
  • 楊得鎖&胡登衛AFM綜述:壓電材料的增材製造
    壓電材料是實現機械能與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增材製造技術以其出色的工藝靈活性、良好的幾何可控性以及無環境條件限制等優點,為新型壓電材料的個性設計及快速成型提供了無限可能。 【成果簡介】 近日,寶雞文理學院楊得鎖教授與胡登衛教授等人著眼於近年來增材製造壓電材料的最新進展,系統性地分析了各種增材製造壓電材料的特點以及不同壓電材料的漿料製備方法,討論了不同的增材製造工藝對於壓電材料器件製作產生的技術影響規律,提出了基於增材製造技術提高壓電傳感效率、改善器件精密度、增大機電響應度等來改善壓電材料器件性能的思路
  • 金屬增材製造技術在民用航空領域的應用與挑戰
    如法國通信與控制研究院Ponche等[5]提出了面向增材製造設計(Design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DFAM)的3個步驟的方法論;英國威爾斯大學Thomas[6]對SLM 成形能力進行了測試,為結構設計提供依據;美國路易威爾大學Yang等[7]針對金屬增材製造三維網格設計和加工進行了相關研究;德國Kranz等[8]對SLM成形TC4鈦合金設計規則進行了細緻研究,提出了大量適用於
  • 航天科工三院159廠參加首屆大飛機增材製造聯盟理事會
    11月5日,中國商飛舉辦第一屆大飛機增材製造協同創新聯盟理事會,航天科工三院159廠增材中心作為副理事長單位受邀參會。,就航空航天增材製造技術應用需求、發展戰略、合作模式展開探討。  參會嘉賓和行業代表紛紛對增材中心近年來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績以及對增材製造行業發展做出的貢獻表示高度認可,並希望可以在相關領域尋求合作點,加強科技創新成果研發,促進多邊發展,推動增材製造技術更上新臺階。  後續,增材中心將密切聯繫聯盟成員單位,加強成員單位間緊密合作,加速推動增材製造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舉行3D列印正成為製造業新的增長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9日訊(記者 奉永成)2020中國(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今天舉行
  • 深度解析 | 雷射增材再製造技術及應用
    一、引言雷射增材製造技術,又稱為雷射3D列印技術,是在計算機輔助下,把三維實體模型切片處理為二維層片,二維層片再離散為一維線條,採用雷射熔覆技術進行逐點堆積,最終實現三維實體零件成形的雷射製造技術。
  • 光子集成電路上直接3D列印耦合器,實現低損耗和寬帶光纖的耦合
    特別是由於光子組件的小型化趨勢,光子集成電路是減少複雜光學系統尺寸和成本的關鍵技術。集成光子學的應用範圍很廣,包括數據與電信,雷射雷達系統驅動的自動駕駛,移動感應醫療設備等。光子集成電路還依靠關鍵接口進行連接,例如將晶片連接到光纖,從而提高集成度和功能性。但接口的製造具有挑戰性,並且在對準、效率和帶寬方面存在困難。
  • 開創航空航天領域大尺寸增材製造技術新時代
    它特別適應航空航天領域大尺寸零部件增材製造成形時間長、可靠性要求高等研製需求,使零部件的最大成形尺寸可達450mm×450mm×500mm,滿足大推力重型運載液體火箭發動機關鍵部件大尺寸、複雜曲面精密結構成形、高工況等要求,為航天液體動力領域高質量發展賦能。BLT-S450還是面向未來智能工廠的金屬增材製造集成系統,核心技術和應用價值都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 第206篇《走進王華明的世界——兼談對增材製造的認識》
    我的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大型金屬構件增材製造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防科技工業雷射增材製造技術研究應用中心主任。世界——「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雙重含義是也!前者指王華明主攻的專業方向:大型金屬構件雷射成形增材製造,後者指王華明及其團隊的奮鬥精神與情懷。
  • 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上
    3D科學谷在中國市場建立了增材製造洞察力體系,並通過近年來的市場研究和分析工作推動了中國市場在實施方面的進展。作為連接增材製造領域國內外業內優質資源的平臺,3D科學谷與AMPOWER合作面向全球市場的增材製造年度全球研發市場報告,本期,3D科學谷選取了填寫了網上問卷的國內部分企業(包括設備、應用、材料領域)的研發情況與行業分享。
  • Fraunhofer的futureAM – 下一代增材製造大幅提升3D列印經濟效益
    在亞琛Fraunhofer雷射技術研究所ILT的領導下,「futureAM – 下一代增材製造」於2017年11月推出,旨在將金屬部件的增材製造加速至少10倍。除了Fraunhofer ILT,另外五家Fraunhofer研究所(IWS,IWU,IAPT,IGD和IFAM)參與了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