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研究 l GE叉指式渦輪發動機空氣軸承冷卻結構和熱管理方法專利通過

2021-01-12 3DScienceValley

2019年GE航空集團以強勁業績迎來了百年慶,年底未交付訂單總量達2700億美元,以及超過64000多臺商用和軍用發動機的總裝機量。這些發動機的在役時間將長達幾十年,也將由此不斷帶來可預見的收入。GE的團隊正在不斷向商用和軍用發動機市場推出先進技術,以擴大市場佔有率。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GE在將3D列印應用到發動機的創新方面不斷精進,實現更好性能的發動機,從而帶動了整個航空行業的附加值創造發展。

GE董事長兼執行長拉裡·卡爾普在GE航空部件服務中心。來源:GE

創新源於強大的企業願景

近日,根據GE獲得通過的專利US10605168B2,GE所創新的系統設計可以允許在相對於類似功率輸出的其他燃氣渦輪發動機,相對於現有的燃氣渦輪發動機配置(例如渦輪風扇)增加高的旁通比和總壓力比。GE所創新的系統通過改善旁通比和總壓力比,從而增加總的燃氣渦輪發動機效率。

來源: US10605168B2

高壓渦輪機包括在燃燒部分和高壓渦輪機轉子之間的噴嘴導向葉片,噴嘴導向葉片用於加速離開燃燒部分的燃燒氣體的流動,以沿著切線或圓周方向更緊密地匹配或超過高壓渦輪轉子速度。

常規的燃氣渦輪發動機渦輪部分通常分別包括連續的固定和旋轉翼型或葉片和葉片。該常規構造通常限制進入和離開葉片和葉片的每一級的燃燒氣體的流動。然而,常規渦輪機部分,尤其是固定翼型件(即,葉片和噴嘴引導葉片)需要大量和大量的冷卻空氣,以避免由於熱燃燒氣體引起的損壞風險。

通常,噴嘴導向葉片被設計成承受沿著環空的最高燃燒氣體溫度(即熱點),該最高燃燒氣體溫度可以明顯大於沿著環空的平均燃燒氣體溫度。從而,傳統的發動機被設計成使用來自壓縮機部分的大量的冷卻空氣以減輕噴嘴導向葉片的結構損壞,磨損,劣化以及最終的維護和修理的可能性。然而,這種冷卻空氣不利地影響了整體發動機效率,性能,燃料消耗和可操作性,而這些能量原本可用於燃燒中以驅動渦輪,壓縮機和風扇。

當確定燃氣渦輪發動機需要進入維護和修理間隔時,噴嘴導向葉片通常是限制部件,從而限制了整體發動機性能和效率。

提高渦輪機區段效率的已知解決方案是使渦輪機區段的轉子相互交叉的方案。例如,沿從縱向的上遊端到下遊端以串聯流的方式配置渦輪段,該渦輪段具有噴嘴引導葉片,高壓渦輪轉子,另一個渦輪葉片級(即固定翼型),以及與低壓渦輪機交錯的中壓渦輪機。另一個已知的解決方案是以串聯流動的方式配置渦輪機部分,該渦輪機部分具有噴嘴導向葉片,高壓渦輪機轉子以及此後的各種水平的叉指式轉子,包括低壓,中壓或高壓渦輪機轉子。

儘管有各種已知的解決方案,但是仍然需要設計能夠使渦輪機部分朝向燃燒部分進一步相互交叉的結構。這就需要布置和操作渦輪截面軸承從而有效地使用壓縮空氣來進行軸承操作和發動機冷卻。

包括內罩112,外罩114,連接翼型件116,多個外罩翼型118,適用於增材製造-3D列印。來源: US10605168B2

GE所創新的系統設計消除了對第一渦輪葉片或噴嘴引導葉片的需要,燃燒氣體可能僅暫時地承受燃燒熱點的不利影響,而不是基本上持續地或恆定地暴露於燃燒氣體中的較高溫度。

由於減少了燃燒熱點對渦輪機部分的不利影響,GE的設計能夠進一步改善燃燒穩定性,減少排放物,減少稀薄井噴(LBO)。

3D科學谷Review

創建一個高效運轉的世界,GE的使命包含著更宏偉的目標。世界各地的社區都希望實現更可持續性的增長,GE憑藉這對各地市場的長期洞察,在技術和融資領域深厚的專業知識,以及管理複雜全球供應鏈的能力,成為堅定的技術創新的使者。

GE9X-GE航空史上燃油效率最高的噴氣式發動機

就在2020年1月25日(美國時間),搭載了兩臺GE9X發動機的波音777X飛機在華盛頓州埃弗雷特的佩恩機場起飛,順利完成其首飛。GE9X將300多個發動機部件組合成7個3D列印的部件,其中包括能精確地讓燃料和空氣的混合物進入燃燒室的燃油噴嘴、低壓渦輪葉片和熱交換器。另一個是導流器,它能讓發動機排出吸入的灰塵、沙子和其他碎片,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這樣創新的設計很難被製造出來,甚至於之前GE也從未在商用噴氣發動機中使用過。

GE Catalyst-新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除了GE9X發動機,GE增材製造技術中心ATC的團隊在和開發Catalyst的工程師們密切合作,這將是30年來首個從零開始設計的新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他們採用3D列印技術將數百個發動機零件組合成十幾個左右的大部件。

隨著GE獲批的3D列印應用與發動機製造方面的專利越來越多,GE在這一3D列印+下一代發動機製造領域建立了新的高地,累積了更加充分的底氣向其創建一個高效運轉的世界的願景進發。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這一系列的獲批專利包括:

更清潔的排放!GE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傾斜燃燒器專利

獲批日:2020年3月24日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GE開發的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傾斜燃燒器,通過增加燃燒器的流路和預混合器的長度,同時減少壓力損失,實現流動均勻性,並提高回流裕度以改善性能,耐用性和排放物輸出(例如,減少的CO排放物)。GE開發的燃燒器組件的整體或一部分可以3D列印-增材製造來實現。材料包括高強度鋼,鎳和鈷基合金或金屬或陶瓷基複合材料,或其它材料組合。

GE 3D列印燃油噴嘴專利

獲批日:2020年3月17日

為了實現更好的功能,GE設計出了一種理想的燃油噴嘴頂部結構。這個結構最終只有核桃般大小,裡面卻有14條精密的流體通道。GE通過3D列印-增材製造的燃料噴嘴具有多個優點。它提供了分流有效冷卻的方法,並具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學和聲學特性。分析表明,中空分流器,螺旋形旋流葉片和複合角文丘裡管在燃料噴嘴中組合使用時特別有利。

GE將3D列印應用於燃氣輪機燃燒器的液體燃料盒組件製造

獲批日:2020年3月3日

GE採用3D列印-增材製造技術例如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金屬熔化增材製造系統或其他增材製造系統來製造尖端。3D列印的裝置有助於將液體燃料引入發電燃氣渦輪機燃燒器的頭端中。該裝置有助於通過中央定位的液體燃料盒來輸送液體燃料(或液體燃料/水混合物)。

參考資料:

- US10605168B2

- US10598380B2

- US10591164B2

- US10578306B2

- US10415833B2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2509957133@qq.com

歡迎轉載,長期轉載授權請留言

相關焦點

  • 洞悉西門子3D列印帶有點陣冷卻結構的燃氣渦輪機部件
    對於航空或燃氣渦輪發動機中需要高溫條件下運行的零件來說,很多零件需要帶冷卻通道。在這方面,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除了冷卻通道,點陣結構在散熱方面也獲得了不斷深入的研究與應用。此前,3D科學谷分享過UTC聯合技術開發的帶有點陣結構冷卻方案的燃氣渦輪發動機部件,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共同來深度洞悉西門子3D列印帶有點陣冷卻結構的燃氣渦輪機部件。
  • 谷市場研究 l 透視3D列印火箭發動機推力室,噴射器和渦輪泵專利
    本期,3D科學谷特別分享3D列印火箭發動機推力室,噴射器和渦輪泵專利方面的分析。3D列印催生結構一體化複雜零件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近日,Rocket Lab所獲批的專利US10527003B1(授權日2020年1月7日),則詳細的披露了Rocket Lab通過增材製造工藝來製造火箭推力室、用於火箭發動機的噴射器和渦輪泵。
  • 航空發動機掛鈎式導向器葉片和導向器葉片的冷卻結構簡介
    5.2.1 掛鈎式導向器葉片對於大多數不傳力的導向器,特別是多轉子發動機中的中壓、低壓渦輪導向器,其葉片均做成掛鈎式的結構。圖69所示的斯貝高壓第2級導向器葉片即為掛鈎式的。利用這種既允許相配零件相對自由膨脹,又能使支承環通過葉片定心於機匣的導向葉片「掛鈎」式連接方式,在軍民用發動機除第1級導向器外的所有導向器中得到廣泛採用。
  • 深度剖析GE通過3D列印開發的一體式渦輪機中心框架
    而頗具深意的是,不僅僅是PBF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雷射熔化技術在推動下一代發動機的發展,DED定向能量沉積技術也不容忽視。本期,通過GE最新獲批的專利,3D科學谷與谷友共同來領略DED定向能量沉積技術在發動機領域的創造力。
  • 一文領略國內在3D列印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研究進展
    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一起來領略國內在3D列印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研究進展。 ▲國內首個全3D列印的微型燃氣渦輪發動機 燃燒腔包括相背的頭部和尾部。
  • 有T更帶勁,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改裝之道
    ,因渦輪增壓器需要的空氣量增加了,不但要增大進氣導管的口徑,還要同時增加進氣導管的材質,保證進氣量和進氣順暢,保證增壓器更好的工作。在低速行駛和自動擋的車輛較宜選擇較小的渦輪。大號渦輪,一是提升更高的功率,二是維持高檔、高負荷時維持增壓力。大號數較大的渦輪,在發動機低轉速時運轉不穩定,會出現反應遲滯現象。        四、加裝中間冷卻器   渦輪增壓器吸進的空氣經壓縮後溫度會升高,空氣在流動過程中與進氣管壁摩擦會進一步升溫,這樣不僅影響增壓效率,還容易產生爆燃,因此要安裝中間冷卻器來防範。
  • 渦輪增壓發動機優缺點 渦輪增壓是什麼意思
    當發動機轉速增快,廢氣排出速度與渦輪轉速也同步增快,葉輪就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氣缸,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料,相應增加燃料量和調整一下發動機的轉速,就可以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分類裝置在發動機上並由皮帶與發動機曲軸相連接,從發動機輸出軸獲得動力來驅動增壓器的轉子旋轉,從而將空氣增壓吹到進氣岐道裡。
  • 深度剖析GE通過3D列印實現渦輪機葉片翼型多層外壁
    航空發動機作為航天飛行器的核心部件,決定發動機關鍵性能的渦輪葉片成為研究的重中之重。一臺航空發動機的推動力與渦輪機前沿進氣口溫度密切相關,渦輪葉片的承溫能力則決定了整臺發動機的推動力,而提高渦輪葉片承溫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探索性能更優化更穩定的高溫合金;另一種是探索具備複雜空心結構的葉片冷卻技術。
  • 渦輪發動機,航空航天發動機中的絕對主力
    渦輪發動機利用壓縮機對空氣進行壓縮,然後將其送至燃燒室,將燃料射入燃燒室進行燃燒,並利用產生的高溫高壓燃燒氣體使渦輪(主扇葉)旋轉,排出燃燒氣的熱能來獲得推力的發動機。燃氣輪機的概念由英國的約翰·巴伯(John Barber)於1791年提出的,並於1884年由挪威的延斯·威廉·艾吉杜斯·埃林(Jens William Aegidus Elling)獲得專利。它於1903年獲得並運營。
  • 航空知識:渦輪噴氣發動機
    早在1913年,法國工程師雷恩.洛蘭就獲得了一項噴氣發動機的專利,但這是一種衝壓式噴氣發動機,在當時的低速下根本無法工作,而且也缺乏所需的高溫耐熱材料。1930年,弗蘭克.惠特爾取得了他使用燃氣渦輪發動機的第一個專利,但直到11年後,他的發動機在完成其首次飛行,惠特爾的這種發動機形成了現代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基礎。
  • 渦輪發動機工作原理
    操作方法01工作原理渦輪增壓發動機是一個空氣壓縮機,它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作為動力來推動位於排氣道內的渦輪,渦輪轉動的同時帶動位於進氣道內同軸的葉輪當發動機轉速加快,高速的廢氣推動渦輪提速,廢氣排出速度與渦輪轉速同步加快,空氣壓縮程度得以加大,發動機的進氣量就相應地增加,氣缸內燃燒更充分,動力輸出就更高。
  • 深度剖析GE通過3D列印製造管狀陣列熱交換器的奧秘
    這些部件中的每一個都必須單獨定位,定向並連接到支撐結構,例如,通過釺焊,焊接或其他連接方法。這種熱交換器的組裝相關的製造時間和成本非常高,並且由於形成的接頭數量,流體通道之間或從熱交換器洩漏的可能性通常增加。而這種製造極限也限制了熱交換流體通道及其中包括的熱交換特徵的數量、尺寸和構造。
  • 渦輪噴氣發動機領域的「雙子星」
    惠特爾:23歲獲得渦輪發動機專利1907年6月1日,惠特爾出生於英格蘭南部的考文垂,小時候常在父親的飛機零件製造工廠幫忙,對航空產生了興趣,利用閒暇時間閱讀了大量飛行理論、工程、渦輪機等方面的書籍。雖然惠特爾的設想令人耳目一新,但那時人們的思想仍固囿於傳統的活塞發動機模式,沒人相信他的設計能夠實現。跑了幾家廠商被婉拒後,惠特爾只得先為自己的燃氣渦輪噴氣發動機設計申請專利。那時,他年僅23歲。1935年,一家由銀行家組成的商行決定試製「惠特爾方案」。
  • 深度剖析霍尼韋爾通過3D列印雙壁結構以實現燃燒器更好的冷卻
    在這方面,GE9X已經擁有了304個通過增材製造的零件,涵蓋了七大類型的3D列印零部件。在超越自身的願景的激勵下,更多的企業加入進來通過3D列印技術推進發動機超越一個又一個的極限。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共同來領略霍尼韋爾剛獲得的專利中所披露的開發雙壁燃燒器的細節。
  • 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渦輪內部流動機理及氣動設計技術研究進展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發動機三大部件之一的渦輪部件,需要不斷地提高氣動性能、可靠性和壽命,並降低重量和製造維護成本,因此與渦輪相關的流動機理研究和設計技術有了很大進展。為此,本文將從幾個方面分別評述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渦輪部件內部複雜流動機理及氣動設計技術的研究進展。
  • 渦輪噴氣發動機被用作超音速發動機的熱源設備
    該流程將驗證作為Reaction Sabre(協同式空氣呼吸火箭發動機)核心的預冷換熱器(HTX)的可操作性和性能。它也是從大氣中提取氧氣的關鍵,可以從一開始就加速到超音速。 HTX會在不到1/20秒的時間內將氣流冷卻至零下150℃,然後通過渦輪壓縮機進入火箭燃燒室,在那裡燃燒過冷液態氫(LH)燃料。
  • 新專利:西門子3D列印渦輪耐磨損的環節面網狀結構
    2017年,西門子通過3D列印渦輪耐磨損的環節面網狀結構的專利獲批,本期,小編與大家一起來領略雷射金屬3D列印如何幫助渦輪部件提高耐溫和耐磨性能。 圖片:西門子通過3D列印渦輪耐磨損的環節面網狀結構的專利燃氣渦輪發動機工業中,一個顯著的趨勢是追求更高的生產效率。
  • 2019年度航空發動機公開專利分析
    就2019年五大發動機公司公開的專利而言,絕大部分是2015年之後申請的專利,也有極少數專利至今相隔已有10年甚至20年時間。如通用電氣公司在歐洲專利局申請的名為「用於燃氣渦輪機入口空氣過飽和水系統的控制系統和方法」。發明創造於2001年12月20日提交申請,經過了漫長的馬拉松式的審查,終於在2019年1月9日獲得授權,而且該申請在審查過程中還經歷了來自ALSTOM公司的異議。
  • 渦輪風扇式發動機的壓氣機——結構與原理
    渦輪風扇式發動機尾焰如今,渦輪風扇式發動機廣泛應用在民用飛機和軍用飛機上,甚至有些經過改裝後作為船隻和坦克的發動機。渦輪風扇式發動機(TurboFan),通過燃燒燃料造成膨脹,使渦輪(Turbo)葉片轉動;然後,再由渦輪驅動向燃燒室提供壓縮空氣的壓氣機(Compressor)。以此進行循環。同時,壓氣機向外排氣,產生額外的推力。
  • 油耗比渦輪扇發動機高,完全依賴燃氣流產生推力的渦輪噴氣發動機
    渦輪噴氣發動機(英文:Turbojet,簡稱噴氣發動機)是一種渦輪發動機。特點是完全依賴燃氣流產生推力。通常用作高速飛機的動力。油耗比渦輪扇發動機高。渦噴發動機的動畫渦噴發動機分為離心式與軸流式兩種,離心式由英國人弗蘭克·惠特爾爵士於1930年取得發明專利,但是直到1941年裝有這種發動機的飛機才第一次上天,沒有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軸流式誕生在德國,並且作為第一種實用的噴氣式戰鬥機Me-262的動力參加了1944年末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