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西門子3D列印帶有點陣冷卻結構的燃氣渦輪機部件

2020-10-09 3D科學谷

對於航空或燃氣渦輪發動機中需要高溫條件下運行的零件來說,很多零件需要帶冷卻通道。在這方面,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除了冷卻通道,點陣結構在散熱方面也獲得了不斷深入的研究與應用。

此前,3D科學谷分享過UTC聯合技術開發的帶有點陣結構冷卻方案的燃氣渦輪發動機部件,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共同來深度洞悉西門子3D列印帶有點陣冷卻結構的燃氣渦輪機部件。

在燃氣渦輪發動機中,通常環境空氣通過壓縮機部分壓縮並提供給燃燒器,燃氣渦輪發動機的燃燒器將空氣與燃料一起燃燒,為隨後的渦輪部分提供驅動力,其中來自燃燒器的熱流體將驅動渦輪的轉子葉片,從而再次驅動軸的運轉。

西門子燃氣輪機的示意圖。來源:US10781696B2

在經過燃燒器的下遊部分中,溫度可以高達1,500C甚至更高。儘管如此,通常用於燃氣渦輪發動機的材料不能承受800C以上的溫度。因此,可能需要將這些組件冷卻或需要特殊的塗層來保護組件。通常可以從壓縮機抽取一部分空氣或流體的方式進行冷卻-即從主流體通道分支出來-並引導至需要冷卻的組件,然後通過不同的措施在待冷卻部分進行冷卻,例如衝擊冷卻,膜冷卻,噴射冷卻,蒸騰冷卻或對流冷卻。必須意識到,組件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組件多大程度上不會經受超過預期溫度水平的溫度。

燃氣渦輪發動機中最熱的區域位於燃燒室中,組件所經歷的溫度水平可能會在發動機內的不同位置發生變化。例如,燃燒襯套壁的上遊區域可經歷比相同燃燒襯套的下遊區域更高的溫度。

開啟結構一體化潛力

結構一體化

通常,燃氣渦輪發動機中待冷卻的部件基本上是燃燒室,渦輪部分和過渡件,即位於燃燒室和渦輪部分之間的過渡管道的一部分。根據西門子2020年9月22日獲得通過的專利US10781696B2,西門子開發了用於製造渦輪機部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產生如先前定義為一體成形的渦輪機部件的步驟與技術。根據3D科學谷的了解,通過3D列印-增材製造技術,特別是PBF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雷射熔化或電子束熔化逐層構建組件,從而減少零件的數量,以結構一體化的方式獲得整個組件。

西門子三維燃燒器頭剖視圖。來源:US10781696B2

點陣

通過增材製造技術,可以在組件中構建複雜的點陣晶格結構。根據3D科學谷的了解,西門子實現的高效冷卻是通過點陣結構提供的,通過點陣結構還可以引導冷卻空氣或冷卻流體,壓縮機的出口溫度可能達到350至550C。

西門子晶格結構由以周期方式布置的圓錐形支柱限定。來源:US10781696B2

支柱存在於點陣晶格結構中,支柱提供了足夠的熱傳導,從與支柱相連的高溫通過支柱進入了點陣晶格結構。支柱內部的熱量可以通過使冷卻流體流過格架結構的空隙來傳遞。被多個支柱穿透或刺穿的空隙以曲折的形式限定了流動路徑。冷卻流體通過大量的支柱,從而繞過格柵結構並提供良好的熱傳遞,以冷卻渦輪機部件的第一部分主體。

西門子燃燒器頭。來源:US10781696B2

支柱是杆狀的,這種形狀的支柱稱為塔架。支柱可以是柱狀的,還可以是圓柱形的。這些構造是有益的,因為冷卻流體可以沿著相應的支柱的整個圓周通過。根據3D科學谷的了解,點陣晶格結構通過3D列印增材製造技術實現,這些結構無法通過先前已知的技術(例如在實體上進行切割或鑽孔)來實現。

3D科學谷Review

將點陣結構應用與冷卻方案中,各大燃氣輪機、航空發動機製造商紛紛發力,根據3D科學谷的了解,UTC聯合技術所設計的點陣結構可以適應於任何給定的燃氣渦輪發動機部件或部件的某個部分的特定冷卻需求。換句話說,通過改變點陣結構的設計和密度,可以調整以匹配外部熱負荷和局部壽命要求。

不過對於任何給定的點陣結構來說,實際設計可取決於部件的幾何形狀。還需要考慮各種要求,包括壓力損失、局部冷卻流量、冷卻空氣熱量吸收、熱效率、總體冷卻效率、空氣動力學混合和可生產性考慮,並且還需要考慮燃氣渦輪發動機的特定參數。

正如ACAM中國王曉燕在《3D列印助力動力裝備發展報告》提到的,為了簡化理解3D列印在動力零件的應用邏輯,可以把動力裝備的發展要求概括為亮點:爆發力強、安全性高。而3D列印釋放了設計與製造的自由度,通過優化燃料與空氣的混合比,提升動力裝備的動能;另一方面,通過3D列印冷卻通道或者是銅金屬,提升了動力裝備的快速散熱性能,獲得更高的安全性。

點陣結構與冷卻通道的結合,可謂是充分3D列印優勢的」神來之筆」!

不僅僅航空航天及燃氣輪機領域,點陣結構用於提高熱交換效率也在汽車行業獲得了踴躍的嘗試,在這方面,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不少公司進行了通過點陣結構進行散熱的商業化努力,其中包括HiETA Technologies與Delta Motorsport合作設計和製造、用於微型燃氣渦輪系統的並流換熱器,以及Conflux所製造的下一代高效能熱交換器。而此前,菲亞特克萊斯勒(FCA汽車集團)還與McMaster大學建立了一項合作,目標是設計一種新的鋁製汽車散熱器,使得通過3D列印技術實現的汽車散熱器可以比FCA集團生產的汽車中使用的汽車散熱器更輕,並且還可以保證其性能。

不過,點陣結構並不容易駕馭,在這方面,國內安世中德開發的Lattice Simulation大大減輕了點陣設計中的挑戰。詳情請點擊《微課 l 點陣結構設計與仿真分析》。

更多深入的分析,請參考3D科學谷發布的《3D列印與發動機白皮書2.0》

參考來源:US10781696B2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2509957133@qq.com

相關焦點

  • 新專利:西門子3D列印渦輪耐磨損的環節面網狀結構
    除了葉片,西門子正在開發獨特的燃氣輪機設計,憑藉在能源市場100年以上的經驗,西門子將新的設計可能性轉化為客戶的具體解決方案。2017年,西門子通過3D列印渦輪耐磨損的環節面網狀結構的專利獲批,本期,小編與大家一起來領略雷射金屬3D列印如何幫助渦輪部件提高耐溫和耐磨性能。
  • ...l 3D列印實現高強度、帶點陣結構、帶內流道冷卻的渦旋壓縮機部件
    更穩定,更高效,通過實現更複雜的形狀,3D列印在實現帶輕量化結構的壓縮機部件開闢了新的創新空間。來源:艾默生輕量化且高強度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艾默生將3D列印應用於高強度的壓縮機部件製造。輕質、高強度的壓縮機部件的主體部分帶有點陣結構的內部區域,點陣結構由3D列印實現,主體部分還通過3D列印實現了內部流體輸送通道,該流體輸送通道用於允許潤滑油流過壓縮機部件的主體部分。3D列印-增材製造工藝不僅形成點陣結構,而且還形成中空通道或流動路徑,包括那些具有複雜曲折路徑的內部區域。
  • 霍尼韋爾對3D列印鎳基高溫合金材料進行多維度測試
    在航空航天領域,高溫合金材料應用於製造噴氣渦輪發動機關鍵區域中的零部件,如燃燒室、高壓和低壓渦輪區域、壓縮機後端等。這些區域中的所有零件都暴露於高溫和更高水平的氧化作用下。粉末床雷射熔化(L-PBF)金屬3D列印技術憑藉在複雜結構製造中的優勢,在高附加值功能集成高溫合金零件製造中備受重視,尤其是在製造集成先進冷卻結構的高溫合金零部件領域發揮了傳統技術難以發揮的作用。
  • 深度剖析GE通過3D列印開發的一體式渦輪機中心框架
    關於3D列印在發動機領域的應用前景,當2015年第一個傳感器出現在GE90-94B噴氣發動機上時,它成為首個獲得FAA認證的增材製造的飛機發動機部件。隨後幾年裡,GE於2019年實現了GE9X上304個3D列印零部件的超越!由此可見,3D列印正在引領發動機性能的不斷超越。
  • 谷研究 l GE叉指式渦輪發動機空氣軸承冷卻結構和熱管理方法專利通過
    然而,這種冷卻空氣不利地影響了整體發動機效率,性能,燃料消耗和可操作性,而這些能量原本可用於燃燒中以驅動渦輪,壓縮機和風扇。當確定燃氣渦輪發動機需要進入維護和修理間隔時,噴嘴導向葉片通常是限制部件,從而限制了整體發動機性能和效率。提高渦輪機區段效率的已知解決方案是使渦輪機區段的轉子相互交叉的方案。
  • 深度剖析GE通過3D列印實現渦輪機葉片翼型多層外壁
    航空發動機作為航天飛行器的核心部件,決定發動機關鍵性能的渦輪葉片成為研究的重中之重。一臺航空發動機的推動力與渦輪機前沿進氣口溫度密切相關,渦輪葉片的承溫能力則決定了整臺發動機的推動力,而提高渦輪葉片承溫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探索性能更優化更穩定的高溫合金;另一種是探索具備複雜空心結構的葉片冷卻技術。
  • 用鋁合金材料3D列印Eurostar E3000衛星部件
    目前該系統的最新版本Eurostar E3000,可裝載100個轉發器、若干天線,並且有效載荷功率範圍從4千瓦到最高14千瓦。如今,空客防務和航天公司在英國宣稱,他們已經使用鋁生產了第一個航天質量的3D列印部件。該部件是英國國家空間技術計劃下面一個兩年期的研究和開發項目的成果。英國國家空間技術計劃是由Innovate UK和英國航天局共同發起的。
  • 納米塗層粉體材料在「2機、3D」產業中的應用
    納米塗層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尤其是在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2機)熱端部件應用方面,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因為2機裝備不僅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經濟的重要標誌,被譽為鎮國之寶,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而且2機裝備在我們國家國防建設中處於一個重要的戰略地位,它需要給藍天裝上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心臟,這是我國製造業的最高國家意志。
  • 讓3D列印不再單調:DOBOT 多功能模塊化3D混色印表機
    內部採用了三層疊摞的硬質泡沫盒來分裝和保護各個部件,部件看起來顯得超多。此步驟需要注意各連杆對應的模組安裝方向,在下圖視角中讓渦輪風扇衝著右前方。操作界面簡單明了,帶有多個功能調節菜單,可以顯示和測試調整列印頭或熱床溫度,以及進行調平、對中和列印文件選擇等操作。
  • 3D列印技術在實驗室中的應用
    可以用3D列印製作難以想像和常規加工工藝難以製作的教學用模型,如有機分子結構模型、人體器官模型、複雜運動機構模型,更加形象的展示各種系統的結構和運動規律,提升教學效果。同時可以激發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興趣,提升學生動手實操能力。
  • 金屬3D列印使微型渦輪機效率提高40倍
    公司執行長羅傑·史密斯(RogerSmith)解釋說,公司計劃額外製造至少95%的微型渦輪部件,即使該公司達到大規模生產。為此,公司決定與VELO3D,依靠它的所有權無支架金屬3D列印製造技術。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提供比傳統微型渦輪機高10倍的功率密度和50%的重量,使他們的渦輪機效率提高40倍。
  • 在燃氣渦輪中的應用
    燃氣渦輪葉片為了承受高負荷、高溫度的工作環境,一般需要設計複雜的外部幾何型面、內部冷卻流道和冷卻氣膜孔結構,隨著燃氣渦輪產品的工作溫度和轉速不斷提高,產品的冷卻設計等結構也越來越複雜,這無疑大大增加了CFD仿真前處理和網格劃分的難度、也降低仿真工程師的工作效率。
  • 西門子研製蜘蛛3D印表機器人,既能自行充電又能團隊合作!?
    3D列印正在變革製造業,這一點毫無疑問。
  • 航空發動機掛鈎式導向器葉片和導向器葉片的冷卻結構簡介
    5.2.1 掛鈎式導向器葉片對於大多數不傳力的導向器,特別是多轉子發動機中的中壓、低壓渦輪導向器,其葉片均做成掛鈎式的結構。圖69所示的斯貝高壓第2級導向器葉片即為掛鈎式的。由於導向器葉片內腔冷卻圖87、複合傾斜與常規導向器比較5.4 導向器葉片的冷卻結構渦輪第1級導向器處於燃燒室出口處,承受的燃氣溫度最高,因此,必須對它進行冷卻,有時,第2級導向器葉片也需冷卻
  • 中國用3D列印造殲20:什麼是3D列印技術
    圖為美國公司製作的3D列印部件。大圖為殲20戰機,殲20戰機已採用3D列印部件。小圖為美國F-22戰機的鈦合金整體式承力框。3D列印可製造出最難加工的陶瓷基複合材料雷射三維成形目前的列印材料還包括陶瓷類材料,比如各類氧化物,以三氧化二鋁為例,這是一種強度非常高的材料,同時也是一種極為耐高溫的材料,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就有人想利用陶瓷作為耐高溫的渦輪,發動機氣缸、活塞等設備,但這種材料極難熔煉和成形,利用雷射燒結陶瓷粉末可以獲得各種陶瓷零件,比如普惠與POM嘗試用雷射列印直接製造陶瓷的渦輪葉片
  • 一文領略國內在3D列印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研究進展
    關於3D列印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應用前景,當2015年第一個傳感器出現在GE90-94B噴氣發動機上時,它成為首個獲得FAA認證的增材製造的飛機發動機部件。隨後幾年裡,GE於2019年實現了GE9X上304個3D列印零部件的超越! 由此可見,3D列印正在引領發動機性能的不斷超越。
  • 燃氣輪機製造,了不起的幾毫米,這是嚴謹的工業精神
    以目前全球最高效的燃氣輪機為例,它的重量相當於一架加滿油的空客A380,功率出力相當於1200輛保時捷911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功率之和,但核心部件的精度誤差卻最多幾十微米!這種情況下,毫米級的創新,將會為行業帶來了不起的改變!友情提示,建議在wifi下欣賞,留著流量學知識!
  • 【行業觀察】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的未來燃氣輪機技術的優先研究領域
    對於諸如CMCs這樣的材料,在1500°C/2700°F及以上溫度幾乎肯定會加劇熱腐蝕和以上列出的其他損壞模式的耦合作用,從而使部件壽命不足,又會使帶有CMC的部件的燃氣輪機維修間隔相對於鎳基高溫合金部件減少一個數量級。隨著CMC部件在燃氣輪機使用中積累更多的時間,很可能會出現其他降級模式,從而造成當前無法預見的耐久性挑戰。
  • 雷射反轉:實現多種材料的3D列印
    過去十年來,這一領域經歷了強勁的增長,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以金屬和工程聚合物來列印從飛機和汽車部件到醫療和牙科植入物的一系列部件。最廣泛使用的製造工藝之一:選擇性雷射燒結(SLS),利用雷射通過微米級的材料粉末列印部件。雷射加熱粒子使其融合到一起形成固體物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材料工程系教授霍德·利普森(Hod Lipson)表示:「增材製造對於經濟韌性來說很關鍵。
  • 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十大金屬3D列印公司
    DMP 8500工廠解決方案集成3dxpert軟體,可以有效地優化功能部件和直接生產金屬零件。這種模塊化設計的金屬解決方案可以減少設備資本和確保最大限度的利用資源進行規模生產。   Arcam:真空電子束熔化技術   大多數金屬3D印表機使用雷射作為能量來源,但Arcam卻使用強大的電子束在真空下熔化金屬粉末(EBM),從而逐層構建強大的金屬部件,如髖關節植入物和噴氣發動機渦輪葉片。EBM工藝發生在真空和高溫環境下,這將會導致釋放部件的材料性能,並且與鍛造材料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