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GE通過3D列印實現渦輪機葉片翼型多層外壁

2020-09-24 3D科學谷

航空發動機作為航天飛行器的核心部件,決定發動機關鍵性能的渦輪葉片成為研究的重中之重。一臺航空發動機的推動力與渦輪機前沿進氣口溫度密切相關,渦輪葉片的承溫能力則決定了整臺發動機的推動力,而提高渦輪葉片承溫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探索性能更優化更穩定的高溫合金;另一種是探索具備複雜空心結構的葉片冷卻技術

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共同來領略GE於2020年9月15日獲得通過的專利《turbine airfoil multilayer exterior wall》中所披露的如何通過增材製造實現更好的葉片冷卻,其中涉及到通過增材製造製成的熱氣路徑部件的多層壁

降低塗層剝落危害

更加複雜的冷卻

燃氣渦輪系統包括具有多級渦輪,其葉片從支撐轉子盤向外延伸,每個葉片包括暴露於熱燃燒氣體流中,葉片必須獲得冷卻以承受燃燒氣體產生的高溫。冷卻不充分可能會導致葉片上產生不必要的應力和氧化,並可能導致疲勞和/或損壞。

帶有複雜空心結構的葉片通常具有一個或多個內部冷卻流迴路,內部冷卻流迴路帶有多個冷卻孔等。冷卻空氣通過冷卻孔排出,以向葉片的外表面提供冷卻。其他類型的熱氣路徑部件和其他類型的渦輪部件可以以類似的方式冷卻。

儘管可以在給定組件在現場投入運行之前執行模擬仿真運算以確認冷卻效果,但是由於特定於組件的熱區和冷區或其任何區域可能達到的確切溫度差異很大,特別地,運轉過程中可能會受到過熱的不利影響。結果,許多熱氣路徑部件可能被過冷以補償可能在部件上形成的局部熱點。但是,這種過度的過冷可能會對整個運轉和效率產生負面影響。

此外,儘管存在冷卻通道,許多組件還依賴於施加在其外表面的隔熱塗層(TBC)來保護組件。如果在熱氣通道部件的TBC中發生破裂(稱為剝落),則該部件在剝落處的局部溫度可能會升高到極限溫度之外。剝落可能使熱氣路徑部件的外壁暴露於高溫流體,從而導致外表面氧化,從而縮短了熱氣路徑部件的壽命

一種解決TBC剝落的方法是在TBC下方的冷卻孔中插入塞子。當發生剝落時,通常通過暴露於足以使塞子熔化的熱量來移除塞子,冷卻孔打開,並且冷卻介質可以從流體耦合至冷卻孔的內部冷卻迴路中流出。這個過程減少了過冷。然而,塞子的形成是複雜的,需要對材料進行精確的機械加工或精確的熱處理或化學處理以形成塞子。

多層結構

GE於2020年9月15日獲得通過的專利《turbine airfoil multilayer exterior wall》公開了渦輪葉片具有多層的外壁的翼型設計。渦輪機翼的外壁的層可以間隔開以在其間形成冷卻室。冷卻室可各自通過在層之間延伸的分隔壁軸向地分隔成多個冷卻室。

燃氣輪機系統形式的熱氣路徑部件。來源:US10774656B2

葉片外壁的外層可包括多個冷卻通道,外層外表面上還可以施加隔熱塗層(TBC)。除外層之外的外壁各層均可以包括多個衝擊開口,以允許冷卻流體在葉片中心腔室和其他冷卻腔室之間流動。

熱氣路徑的透視圖。來源:US10774656B2

GE的專利中顯示,葉片外壁及其結構通過增材製造形成,例如PBF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金屬熔化3D列印技術。

熱氣路徑的透視圖。來源:US10774656B2

當隔熱塗層(TBC)中的剝落使多層外壁的外層暴露於高溫環境時,壁的結構允許冷卻液流從渦輪機翼的中央腔室通過冷卻腔室達在外層的內表面上,冷卻流體還可以在暴露的外層的開口上方形成縫隙膜,以減慢暴露的外層的氧化。

3D科學谷Review

曲徑通幽

空心結構改進了原始渦輪葉片的冷卻方式,這種結構能夠有效提高渦輪葉片的承溫能力,從而有效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溫度,這種更為高效的氣冷方式是目前的研究重點。通過複雜氣冷內腔結構改善渦輪葉片散熱能力已成為先進發動機製造的關鍵。

除了PBF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雷射熔化金屬3D列印技術,陶瓷3D列印葉片型芯技術與葉片鑄造的結合是另外一種曲徑通幽的空心葉片製造方式。其中,舉例來說,航空航天巨頭法國賽峰集團已經長期使用Lithoz 陶瓷3D機生產葉片型芯。

Lithoz公司的LCM技術可以實現傳統工藝無法完成的高複雜結構陶瓷產品的生產。LithaCore450是一種可以3D列印製備高精度、高細節陶瓷葉片型芯的材料。燒結後的葉片型芯產品具有非常低的熱膨脹率、較高的孔隙率、優異的表面質量和優良的洗濾性等優點。

由於該技術無需模具,因此大大縮短了研發-市場階段的周期。與傳統的注射成型製造葉片型芯技術相比,3D列印技術是一種無需模具的生產製造技術。因此3D列印技術可以繞過傳統工藝必須的、昂貴而又複雜的模具製造部分。

目前,國內外在空心葉片製造中使用比較普遍的主要有矽基和鋁基陶瓷型芯。其中,相較於鋁基陶芯燒結困難和不易脫芯等問題的存在,矽基陶瓷型芯以熱膨脹係數小、穩定性好、表面光潔度高且易於脫芯等一系列優點,而廣泛應用於國內外航空工業中。

微觀與介觀發力

正如ACAM中國董事王曉燕在《3D列印助力動力裝備發展報告》提到的在渦輪發動機葉片的運轉過程中,裂紋是葉片的致命缺陷,葉片的發展趨勢是採用更耐高溫的鎳基合金,而且冷卻設計越來越複雜,冷卻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採用高效的隔熱塗層。而3D列印通過實現更均勻可控的晶體組織、更複雜的葉片冷卻通道、與金屬基體結合更緊密的隔熱塗層,從而提升了葉片的性能,更有效的避免裂紋發生。

視頻:Fraunhofer IWS 開發下一代更高效飛機發動機金屬塗層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並非單獨通過3D列印就可以完成這些使得工業製造領域「皇冠上明珠」-葉片這樣的零件,3D列印與傳統加工技術的配合是不可或缺的,在這方面,國際上GF 加工方案的增材製造解決方案致力於在車間真正實現端到端的集成,實現無縫和高效的工作流程的關鍵就是要對現有的軟硬體環境做出調整,這是當前發揮3D列印潛力的另一塊需要重視的能力建設。

總體來說,3D列印與傳統加工工藝的配合,正在微觀、介觀等不同維度上助力實現更穩定、性能更強大的葉片,成就更加安全的飛行

參考來源:US10774656B2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2509957133@qq.com

相關焦點

  • 深度剖析GE通過3D列印開發的一體式渦輪機中心框架
    因此,將需要改進渦輪機中心框架結構,例如一體式渦輪機中心框架,而通過3D列印-增材製造形成的整體渦輪機中心框架是頗具潛力和前景的。開啟結構一體化潛力根據GE的專利US10781721B2,GE開發了通過3D列印-增材製造的渦輪機中心框架。
  • 深度剖析霍尼韋爾通過3D列印雙壁結構以實現燃燒器更好的冷卻
    3D列印之於飛機製造,3D列印好比是飛機的翅膀,幫助製造商與設計者們實現飛得更高,飛得更輕鬆,飛得更安全,看得更遠的願望。在這方面,GE9X已經擁有了304個通過增材製造的零件,涵蓋了七大類型的3D列印零部件。在超越自身的願景的激勵下,更多的企業加入進來通過3D列印技術推進發動機超越一個又一個的極限。
  • 深度剖析GE通過3D列印製造管狀陣列熱交換器的奧秘
    開啟結構一體化潛力GE開發的熱交換器包括在管入口和管出口之間延伸的多個管,進氣歧管包括:內壁和外壁,以及一個或多個擋板,擋板在內壁和外壁之間延伸,以將進氣室分成多個流體通道在增材製造過程中選擇合適的雷射參數,可以通過增加雷射掃描速度或粉末層的厚度來實現更粗糙的光潔度,並且可以通過降低雷射掃描速度或粉末層的厚度來實現更光滑的光潔度。
  • 谷研究 l GE叉指式渦輪發動機空氣軸承冷卻結構和熱管理方法專利通過
    來源: US10605168B2高壓渦輪機包括在燃燒部分和高壓渦輪機轉子之間的噴嘴導向葉片,噴嘴導向葉片用於加速離開燃燒部分的燃燒氣體的流動,以沿著切線或圓周方向更緊密地匹配或超過高壓渦輪轉子速度。常規的燃氣渦輪發動機渦輪部分通常分別包括連續的固定和旋轉翼型或葉片和葉片。該常規構造通常限制進入和離開葉片和葉片的每一級的燃燒氣體的流動。
  • 葉片結構3D檢測與逆向方案——藍光3D掃描儀
    行業介紹葉片結構是用來導流的,工業應用中有散熱風扇,螺旋槳,蒸汽/燃氣/發電機的渦輪等。在葉片的設計或生產加工中需要對葉片進行3d檢測或葉片3D逆向。客戶需求快速獲取葉片的3D模型進行質量檢測,發現葉片質量問題還需要對生產模具進行3D檢測,通過3D全尺寸檢測進行分析和判斷問題。傳統葉片檢測是依據葉片的裝夾建立坐標對齊進行測量點的探測,使用三坐標等接觸式工具。
  • 加拿大雷尼紹公司使用3D列印技術將風力渦輪機成本降低80%
    根據該網站的說法,其PowerCone海洋渦輪機改造的靈感來自于楓樹種子和翠鳥鳥,通過將風傳到葉片上以解決根部滲漏,從而將年發電量提高了13%,這是一個很大的氣流問題,遠離刀片的電源。 但是,該學院通常使用塑料3D列印,因此對於海洋環境需要更堅固,更重的工作。PowerCone渦輪機需要能夠應對強大的潮汐力,在殘骸撞擊後保持直立狀態,承受腐蝕和承受重大載荷,否則可能會掉到深處,汙染測試現場並延緩項目進度。
  • 金屬3D列印使微型渦輪機效率提高40倍
    在美國,獅子山渦輪機一直在打破常規製造規則,以改善微型渦輪機的性能。公司執行長羅傑·史密斯(RogerSmith)解釋說,公司計劃額外製造至少95%的微型渦輪部件,即使該公司達到大規模生產。為此,公司決定與VELO3D,依靠它的所有權無支架金屬3D列印製造技術。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提供比傳統微型渦輪機高10倍的功率密度和50%的重量,使他們的渦輪機效率提高40倍。
  • 【應用熱點】3D列印微型風力渦輪機——低成本的家用發電機
    在西方國家,風力渦輪機十分常見,一排排白色的旋槳和天空構成了極富現代主義的畫面,未來風力發電所帶來的益處不容小覷。普遍的觀念認為,體型越大的發動機,創造的能源越多。所以風力渦輪機往往又高又大,那麼如果它們全是微型的,又將給人們帶來什麼益處呢?
  • 新專利:西門子3D列印渦輪耐磨損的環節面網狀結構
    除了葉片,西門子正在開發獨特的燃氣輪機設計,憑藉在能源市場100年以上的經驗,西門子將新的設計可能性轉化為客戶的具體解決方案。2017年,西門子通過3D列印渦輪耐磨損的環節面網狀結構的專利獲批,本期,小編與大家一起來領略雷射金屬3D列印如何幫助渦輪部件提高耐溫和耐磨性能。
  • 洞悉西門子3D列印帶有點陣冷卻結構的燃氣渦輪機部件
    此前,3D科學谷分享過UTC聯合技術開發的帶有點陣結構冷卻方案的燃氣渦輪發動機部件,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共同來深度洞悉西門子3D列印帶有點陣冷卻結構的燃氣渦輪機部件。根據西門子2020年9月22日獲得通過的專利US10781696B2,西門子開發了用於製造渦輪機部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產生如先前定義為一體成形的渦輪機部件的步驟與技術。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奧地利開發3D列印超磁體用於清潔能源設備
    這樣的組件可以潛在地用於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機內的磁性開關系統和傳感器。 「通過增材製造技術,可以生產出具有更複雜設計的零件;然而,獲得功能材料的印刷工藝仍然是研發的主題,」發表的研究介紹說,「在LPBF中,[NdFeB]粉末被完全熔化,導致形成了一種新的微觀結構,從而起到了矯頑作用,增加磁場強度。」
  • 深度剖析十種液位開關工作原理及應用
    打開APP 深度剖析十種液位開關工作原理及應用 胡薇 發表於 2018-11-20 14:38:00 4外測液位開關 外測液位開關是一種利用「變頻超聲波技術」實現的非接觸式液位開關,廣泛使用於各種液體的液體檢測。
  • 一文領略國內在3D列印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研究進展
    關於3D列印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應用前景,當2015年第一個傳感器出現在GE90-94B噴氣發動機上時,它成為首個獲得FAA認證的增材製造的飛機發動機部件。隨後幾年裡,GE於2019年實現了GE9X上304個3D列印零部件的超越! 由此可見,3D列印正在引領發動機性能的不斷超越。
  • 3D列印出來的深度神經網絡,光速求解AI數學運算
    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利用 3D 列印技術列印出了固態的神經網絡,並且利用層級傳播的光衍射來執行計算,實現了手寫數字的圖像識別,相關成果已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這一想法看似新奇,其實也很自然。神經網絡中執行的是線性運算,恰好和光衍射的線性相互作用對應,神經元的權重、激活值概念也能和光的振幅、相位對應(可調)。
  • Part2-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
    確立明日勢能的今日研發3D列印行業的增長依靠研發的驅動,在3D科學谷創始人Kitty看來3D列印對製造業的升級能力將以創新為「指數」,應用端的引入深度與廣度為「底數」,實現一場冪次方的附價值創造革命。全流程解決方案l 公司名稱:深圳升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l 網址:www.uprise3d.cnl 2020研發重點:1)從列印材料、3D印表機、操作軟體到脫脂爐、燒結爐一整套金屬/陶瓷間接3D列印解決方案推向市場;2)大尺寸獨立雙噴嘴3D印表機的開發,實現兩種不同材料(金屬與金屬、金屬與陶瓷、陶瓷與陶瓷)的複合列印,列印尺寸可以達到500*500
  • 雷射反轉:實現多種材料的3D列印
    通過將雷射反轉使其指向上方,他們發明了一個方法來使SLS同時使用多種材料。他們的工作原型機,伴隨著一個在同一層中含有兩種不同材料的列印樣品,最近作為《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2020年12月刊的一部分在線發表在該雜誌上。
  • 當VR遇上3D列印將會出現哪樣的化學反應?
    通過使用大幅面3D列印和虛擬實境,學生們正在獲得一種多感官的數字學習體驗,以加強他們對航空工程和飛機維修的學習。然而,這些紙板模型笨重且不精確,因此決定改用3D列印部件。 有了列印在BigRep 3D印表機上的3D列印副本,學生們就能夠訓練出尺寸精確的部件,給他們的虛擬維護程序提供一個觸覺尺寸。團隊將權重嵌入到部件中,以使其具有更真實的權重。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3d列印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希望其能實現許多無法實現的東西,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如果能列印心臟、腎等器官該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但是3d列印的面世並沒有帶給人們預期的喜悅,引得人們好評如潮,反而引發了人們的吐槽,說我明明能花很少的錢到市面上去買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去3d列印一個呢?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3D列印是否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些問題已經成為組織工程學(TE)領域研究的最前沿,這得益於有關傳統3D列印技術可以適應控制3D空間中高密度細胞群沉積的演示的推動。在不同的技術中,基於擠出的3D列印已被認為是實現TE視覺的最可能技術。特別是,對細胞活力影響有限的溫和加工條件,以及它們在加工具有廣泛性能的材料中的靈活性,使得該技術成為有吸引力的候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