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間斷,無時無刻不想揭開浩瀚宇宙的神秘面紗。而對於地球自身的秘密還有很多未能探索到,其中之一就是迷幻而深邃的大海。
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70%,佔地球生存空間的90%以上 。
據說人類只能探索大約5%的海底。剩下的95%的海洋仍然是個謎 。
《海地兩萬裡》作者用科幻的視角完成了廣袤的海底世界探索。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這本書是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的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三部代表作之一,連載於歐洲工業革命時期。1870年之前的工業革命是由經濟刺激帶來的,而之後的工業革命開始受到科學的影響,先進的生產工藝不斷發展。也許「鸚鵡螺號」潛艇的建造受到了時代的影響,而整部著作也充斥著法國的浪漫主義。總的來說就是一部充滿浪漫與機械主義的科幻小說。
工業革命2.0時代——電氣時代
小說的主要內容是阿羅納克斯與他的僕人孔塞伊以及捕手蘭德在尋找「獨角鯨」的時候,被攻擊掉入了由內莫船長建造的「鸚鵡螺號」潛艇。隨之而來的是撲朔迷離、精彩刺激的海上探險之旅。
海水的深邃,讓人著迷又讓人恐懼。深海之謎至今沒有完全得到解析,極低的可見度及水的壓力都是探索海洋的障礙。而凡爾納在1870年就打破了這些障礙,用科幻建造了「鸚鵡螺號」,所有能量都取之於海。描繪的海洋生物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由衷被作者的極致想像力、海洋生物知識、天文地理知識、機械知識所折服,用文字描繪出一個比陸地更加豐富的海底世界。用文字描繪了穿越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海域、北冰洋的曲折離奇的探險之旅。
海底森林、海底通道、海底火山、海底煤礦,巨型海馬、巨貝硨磲、海蜘蛛、球形水母、尖嘴魚、電鰻…... 實在太多了。每次讀到對海洋世界的環境、生物的描述,就像自己已經深潛到了那個自由的世界。一會像是海底總動員裡的尼莫,暢遊在美輪美奐的海底世界;一會像是加勒比海盜裡的傑克船長,被土著人追趕。
海底森林
把這本書籍定位成7年級必讀書目真的再合適不過了。通過曲折離奇的探險故事和神秘的海洋生物,能夠讓孩子發揮無限的想像力,遨遊在自己大腦的海洋世界之中。那是是另一個世界,一個比陸地更加自由、更加神秘的世界,擁有著遠超過陸地的生物群體和生態環境,令人嚮往。
作品於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連載於《教育與娛樂雜誌》,當時社會的時代背景是資本主義在工業革命的發展之下得到鞏固,而自由主義隨著體制的改變也在逐步廣泛傳播。作業也通過小說人物的刻畫,表達了對殖民主義和民族壓迫的憤怒。
無論是阿羅納克斯教授、孔塞伊還是捕手蘭德,一面沉醉在鸚鵡螺號上探索海洋世界,一面又想要擺脫束縛,回到陸地上來。最後,當鸚鵡螺號到達挪威海岸時,阿羅納克斯和他的夥伴們逃走了。對於自由的那種嚮往可以從他們的對話中看出來,也可以從每次錯過逃跑機會的失望中看出來。
內莫船長不僅僅是學富五車的工程師、船長,還是一位反抗殖民主義的志士。在海中他不承認有什麼主子,在海中他完全是自由的。為了自由他對骯髒的大陸連一寸土地也不靠近。之所以不再離開潛艇,不再登陸,是因為海洋之中的他是自由的,幸福的。把內莫船長和他的同伴們關閉在鸚鵡螺號船殼中的,並不是一種普通的憤世情緒,而是一種時間所不能削弱的,非常奇特的,非常刻骨的仇恨,而這份仇恨就是殘暴的殖民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