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科學,你知道光合作用是生命活動的動力源嗎?網友:明白了!

2020-12-06 永茶講科學

像現代城市離不開各種能源一樣,能源也是細胞城裡一切生命活動的命脈。由細胞構成的絢麗多姿的生物世界是地球上具有複雜內部聯繫的龐大生命系統,而「啟動」這一系統的動力就來源於太陽光的光能。生物世界吸收和利用太陽光能是通過綠色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的光合作用得以實現的。

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製成營養物質,維持自己的生命;動物又以植物為食物,發育成長;人類不僅以動、植物為食,還可利用由古代植物和小生物變成的煤和石油作為能源,發展社會經濟,改善生活。因此說,太陽光能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總能源,沒有陽光就沒有了生命。那麼,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太陽光能是怎樣被生物所捕獲並轉變成可利用的生物能的呢?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攝取太陽光能的唯一過程。有些微生物,如硫細菌、鐵細菌等雖然能夠利用個別氧化反應所放出的化學能來養活自己、維持生命,但是從整個生物界來看,這一過程與廣大生物生命活動所依靠的「動力源」——光合作用比起來就微乎其微了。

在綠色植物中,凡是綠色的細胞都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含有多種色素,包括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這些色素都能吸收太陽光。其中,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吸收和傳遞光能的主要工具是葉綠素。葉綠素分子有序地排列在葉綠體中。

葉綠素成員有兩個:葉綠素a,呈藍綠色;葉綠素b,呈黃綠色。這兩種葉綠素與它們的兄弟——類胡蘿蔔素排列在一起,它們共同徵服了太陽。也就是說,它們在綠色生命的大廈上,建成了一個光電裝置,可以永久地從太陽光裡攝取能量。

我們都知道,太陽光中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葉綠素最喜歡吸收的是紅光和藍紫光,而紅光和藍紫光也是最富有能量的光。葉綠素從七色光中「巧」取能量,使光能轉變成電能,這就是人類和其他一切生物生存和發展的能量源泉。葉綠素分子功高蓋世,從來沒有哪一個分子能與之相媲美,難怪人們稱它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合物。

光合作用工廠主要有兩大「車間」:第一「車間」的主要任務是葉綠素吸收太陽能,利用光能把水分子分解併合成滿載太陽能的物質。因為這一步需要陽光參與,因此稱為光反應。光反應又可分為光反應1和光反應2兩套光反應系統,每一套都有自己的「作用中心」和傳遞電子載體。兩套光反應系統通過電子載體彼此銜接;第二「車間」的主要任務是利用第一「車間」合成的富含能量的物質,把無機物——二氧化碳轉變成有機物——糖。這一「車間」的工作不需要陽光參與,稱為暗反應。光合作用的過程相當複雜,有些細節至今人們還是「霧裡看花」,不很清楚其真正的原因。

現在科學家們已大體上了解了光能轉變為生物能的過程:首先,濃綠的葉片是由葉肉細胞組成,葉肉細胞中含有許許多多神奇的可轉換能量的「小精靈」——葉綠體。在前面我們已經知道,每個葉綠體中含有很多的類囊體,葉綠素分子就有序地排列在類囊體的膜上。當陽光照射到葉片上面的時候,葉綠素立即活躍起來,它既充當光能「捕捉器」,又充當光能的「轉換器」。

你看,數目眾多的「天然色素」分子,包括大部分葉綠素a、全部葉綠素b、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就像收音機中收集無線電波的天線一樣,拼命地收集光能。然後又以最快的速度將這些光能傳送到「作用中心」。「作用中心」是一種由少數特殊狀態的葉綠素a分子和蛋白質等組成的複合體,當「作用中心」接受了大量高能的中心色素分子——葉綠素a後,自身就充滿了能量,「性情」變得極不穩定。此時的「作用中心」分子就像坐在蹺蹺板上的居於高處一端的小孩一樣,隨時要將自己貯藏的能量以高能電子的形式發射出去,這樣中心色素的分子才能恢復平衡與平靜。當「作用中心」射出高能電子後,射出的電子沿類囊體膜中的電子載體進行「下坡」式的傳遞。電子在「下坡」

傳遞過程中不斷放出能量,這些能量又不斷被二磷酸腺苷捕獲並結合磷酸分子以高能鍵的形式暫時「收藏」,這樣就產生了一種高能量的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釋放完能量的電子最後被一種叫氧化型輔酶Ⅱ的化合物所接受。說來有趣,接受了電子的氧化型輔酶Ⅱ搖身一變就成了具有強還原性的還原型輔酶Ⅱ,還原型輔酶Ⅱ將繼續在光合作用的暗反應中「效力」。至此,收集來的光能經過第一「車間」的加工後發生了如下的變化:光能一電能一活躍的化學能,這些能量的攜帶者分別是:光子→電子→ATP。與此同時,表現在物質上的變化是通過植物的輸導組織輸送到葉細胞中的水分子被分解成氫、氧原子和電子,其中的氧以氧分子的形式釋放到大氣中去。

第二「車間」完成的是暗反應,暗反應是利用第一「車間」的光反應中所合成的ATP和還原型輔酶Ⅱ,把從葉片上的氣孔進入細胞內的二氧化碳「變成」含有穩定能量的葡萄糖的過程。這是一個複雜的變化過程:首先是將二氧化碳轉變成類似糖的具有三個碳原子的化合物,三個碳原子的化合物在經過一系列步驟還原成含有六個碳原子的葡萄糖,到這時,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就輸入到葡萄糖中去,成為穩定的化學能了。在暗反應過程中,雖然不需要陽光,但需要大量的專業化程度極高的酶來催化所有反應的完成,所以,人們又稱暗反應為「酶促反應」。

小小的葉綠體內部就是這樣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高度的協調,它們發揚著團結協作的精神,辛勤勞作,不斷吸收太陽光,分解水,聚斂了世界上最大的財富,共同完成著神奇而又偉大的光合作用。一般地說,通過光合作用每生成一克分子的葡萄糖就有2870千焦的太陽能被儲藏在葡萄糖中。

除了陸地上生長著的鬱鬱蔥蔥的綠色植物以外,在那浩翰無垠的海洋裡,還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水生植物,如裙帶菜、海藻、紫菜等等,它們也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據估算,水生植物產生的有機物比陸地植物還多七八倍呢!無論是陸生植物還是水生植物,它們都是勤勞的「能源開採家」。它們默默無聞地工作著,把宇宙之中無窮無盡的太陽能不斷地加以利用,為生物世界創造了巨大的能源。據粗略估計,在大約5.1億千米2的地球表面上,綠色植物每年大約吸收1750億噸的二氧化碳(其中陸生植物吸收200億噸,水生植物吸收1550億噸)和600多億噸的水。如果按照碳元素平均佔有機物乾重的42%計算,那麼每年就可形成4400億噸的有機物並釋放出大約4700億噸的氧氣。在生成有機物的同時,如果按照植物每年形成4400億噸有機物計算的話,那麼綠色植物每年就能貯存7.11×1018千焦的能量。

這是個怎樣的概念呢?打個比方,這些能量相當於24萬個三門峽水電站每年所發出的電力,相當於人類每年工業生產、日常生活和食物營養所需能量的100倍。因此,通過光合作用所貯存的能量幾乎是所有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最初源泉。正是光合作用解決了人類和幾乎所有生物的「吃飯」問題,也正是光合作用為人類社會提供了95%以上的動力。當你在綠樹成蔭的道路上漫步,呼吸著沁人心脾的空氣的時候,你不要忘記這當中光合作用的功勞。光合作用用一種神奇的力量推動了生物界的發展和繁榮,沒有光合作用就沒有今日的生物世界。因此說,光合作用無愧於生物界生命活動的「動力源」這個光榮稱號。

相關焦點

  • 【新教材】1-1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因為在細胞學說建立過程中,科學家不僅運用了不完全歸納法,還揭示了動植物的個體與細胞的內在規律性關係(如細胞是動植物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動物體是由受精卵這個細胞發育而成的),這樣的科學歸納比一般的不完全歸納更具可信度。這一結論,實際上是闡釋了植物和動物在結構上的一致性,由此突破了植物學和動物學之間的壁壘,也推動了人們對細胞深入地開展研究。3.
  • 量子生命科學–1光合作用
    今天開啟一個新篇章–量子生命科學!科學太寬泛,但所有領域都是有聯繫的,從天體物理,黑洞,宏觀世界經典牛頓力學,相對論再到微觀熱力學,最後直達根基量子力學,人類有太多的未解之謎,科學的迷人之處就是可以帶你解開一個個困擾你們的謎題!
  • 生命科學:探討春光背後的生物學基礎——光合作用
    作為一個生物老師,有時候,腦瓜子就不由自主地往生命科學方面想。「嗯,這是一種職業病,得治,可惜治不了。那就讓它信馬由韁吧!」我如是想。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這一切皆因日照時間更長和太陽角度更高,故而氣溫更高,由此導致生物體內酶的活性更高,自由水更多,代謝愈加旺盛,進而動植物開始活躍起來。
  • 生命科學教育:探討美麗春光背後的生物學基礎——光合作用
    作為一個生物老師,有時候,腦瓜子就不由自主地往生命科學方面想。「嗯,這是一種職業病,得治,可惜治不了。那就讓它信馬由韁吧!」我如是想。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這一切皆因日照時間更長和太陽角度更高,故而氣溫更高,由此導致生物體內酶的活性更高,自由水更多,代謝愈加旺盛,進而動植物開始活躍起來。
  • 你知道什麼是生命科學嗎?聽過生命科學與智能探索嗎?
    生命現象作為自然界的奇蹟,歷來對哲學家和科學家具有持久的魅力。生命科學就是要探索這個奇妙世界的奧秘。在現代科學發展過程中,生物學也是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生物學」這一傳統學科概念正逐漸被「生命科學」的名稱所取代。
  • 你知道變成現在僅僅是由一個細胞而成為一個個體的嗎?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是一個歷經艱辛的過程,那麼你知道精子與卵子結合後形成的受精卵是你生命的開始嗎?你攜帶了父親和母親的遺傳信息,然後成為這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以至於你的每一個細胞都有著那行信息,都充斥著相同的基因,只是有些表達出來,而有些沒有表達,出現了分化,其中有自身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
  • 為什麼說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要依賴的一些步驟?
    光合作用在師宗研究的所有成就當中最了不起的一個,大概就是弄清了形成綠色植物的一系列複雜步驟。這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要依賴的一些步驟,如果動物只能互相吞噬來取得食物。那麼動物界是不是不能存在下去的,這好比一個村子裡的人功能都指控。
  • 光合作用是植物本能,可這種動物也會,學會其方法能引發醫學革命
    單說動物跟植物,這兩類物種的區別一般都認為是動物會自行活動,而植物不會自行活動,其實兩者的本質區別是能量來源的獲取方式不同,植物的能量來源獲取方式是通過吸收太陽光的光合作用,動物依靠的則是通過食用植物、真菌或者動物來獲取自身所需的能量,它們是有本質的區別的。那麼原始生命物種進化的時候為什麼要分別向著植物和動物兩方面進化呢?大家都通過光合作用吸收能量不行嗎?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期】
    01 ▎細胞是生物體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是生物個體組織、器官的結構基礎。這種說法正確嗎?A、正確B、錯誤C、不知道正確答案:A02 ▎動物和植物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下列哪一項?A、細胞膜B、細胞質C、細胞壁D、細胞核E、不知道正確答案:C04 ▎科學家用顯微技術除去變形蟲的細胞核,發現其新陳代謝減弱,運動停止;當重新植入細胞核後,發現其生命活動又恢復到了正常狀態,這說明什麼?
  • 《細胞活動什麼時候會產生水》知識點
    細胞的代謝過程一直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重點,那麼大家知道哪些細胞活動會產生水嗎?現在小編給大家總結如下:細胞活動中能產生水的四種常見情況:①在葉綠體的暗反應過程產生水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水,產生水的部位在葉綠體基質中,具體是在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
  •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課後習題及答案1.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第1章 走近細胞第1節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練習與應用(P8)一、概念檢測判斷下列事實或證據是否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1)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能進行運動和分裂。( )(2)人體發育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3)離體的葉綠體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釋放氧。
  • 不能光合作用還能叫植物嗎?那你就少見多怪了 | 科學美圖
    日本的植物學家最近在衝繩縣發現了一種新的植物,它不會光合作用喲。植物,不就是會光合作用的生物嗎?那麼,不能光合作用的就一定不是植物咯?這可不一定。有一類植物叫做菌異養植物(mycoheterotroph),它們不能光合作用,甚至不能自立更生。那麼它們怎麼活呢?這種植物只能依賴別人——真菌。
  • 尋找生命歷史,探索生命奧秘——2018年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實驗...
    穿梭在川大幽靜的校園裡,感受生命科學及自然科學的無窮魅力,5月19日下午,為響應關於「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號召,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辦了2018年「實驗室開放日」活動。
  • 85個科學問題,你知道多少
    拿到這本《原來如此:85個科學問題》讓我迫不及待就想打開書,想知道到底講了那些85個問題。讀完這本書讓我很震撼,平常生活中遇到的小事,在背後卻有如此大的科學學問,是一部能夠從生活著手培養孩子對這個世界萬事萬物的好奇與感知。那就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生活科普書吧!本書一共分五大部分給我們講解85個科學問題,分別是自然、技術、科學、太空、交通動輸。
  • 砷不僅是毒藥,還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沒有它就沒有生命
    疊層石疊層石是由地球早期的原核生物所構造的有機沉積結構,是藻類在生命活動中,和海水中的化學物質共同沉澱而形成的一種化石。由於沉澱的速度不同,疊層石的構造非常之特別,有很多不同的形狀,包括紋層狀、球狀和枝狀。
  • 甲狀腺是生命的動力源,中國有超過2億人患病,卻經常被人忽視
    當然,在考慮治療甲狀腺疾病之前,我們必須要來了解下,這個小小的腺體,為什麼會成為我們的"生命動力源"?甲狀腺——"生命的動力源"甲狀腺位於頸部,形態上像護甲,牢牢的守護著頸部要道,協助著每一處細胞的生長代謝。我們的甲狀腺周圍的血管神經非常豐富,整個腺體內血流量極大,正常人每克甲狀腺組織每分鐘內有5~7毫升血流經過。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第二章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一、選擇題     1.(2分)鼠婦、老鼠、袋鼠的個體差異很大,但是它們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A.系統B.器官C.組織D.細胞     2.(2分)決定人體有耳垂和無耳垂這種性狀的遺傳物質位於細胞的
  • 在上海新高考背景下生命科學教學心得
    對於上海的高中生命科學知識體系,我依然沿用人教版教材的分塊方法來一一闡述。1.分子與細胞這是整個高中生命科學的基礎,需要記憶的知識非常多,理解起來也有一定難度(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運輸方式),並且重難點也很多。這一模塊的學習更像理化,而不是他們所認為的傳統意義上的生物。
  • 光合作用科學填坑史
    直到1785年發現空氣的組成後,人們才明白綠葉在光照下放出的是氧氣,吸收的是二氧化碳。(1864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抱著科學的質疑精神,陽光下植物只能製造氧氣?我想知道,陽光下植物除了能製造氧氣外,還能否製造別的產物?於是決定折騰一片綠葉。開始,將葉片放在暗處數小時,此方法叫「飢餓處理」。葉片餓的不行把營養物質完全消耗了,小薩又將葉片放陽光下,用道具將葉子的一半遮住。
  • 睡前生物(339)|光合作用的發現史
    實驗目的:探究細胞的那個部位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實驗原理: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氧氣能使好氧菌聚集實驗假設:在光照條件下植物可進行光合作用。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會放出氧氣使好氧菌在此部位聚集。自變量:光照向植物細胞的不同地方控制無關變量:光束大小亮度一致。光照向同一個細胞的不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