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是植物本能,可這種動物也會,學會其方法能引發醫學革命

2020-12-05 科普大世界

平時我們常見的生命物種基本都是動物跟植物,另外還有一些真菌類。單說動物跟植物,這兩類物種的區別一般都認為是動物會自行活動,而植物不會自行活動,其實兩者的本質區別是能量來源的獲取方式不同,植物的能量來源獲取方式是通過吸收太陽光的光合作用,動物依靠的則是通過食用植物、真菌或者動物來獲取自身所需的能量,它們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那麼原始生命物種進化的時候為什麼要分別向著植物和動物兩方面進化呢?大家都通過光合作用吸收能量不行嗎?這當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原始生命進化的初期,有些簡單的生物發現通過吸收別的生物的能量也可以生存發展,而且比通過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獲取能量更加簡單方便,因此開始傾向於吸食別的生物,甚至包括它的同類,這類生物後來就向著不同的演化方向進化,漸漸形成了動物種類。

不過一般認為在很長的時期內,也有很多種的動物都保留了原有的光和作用獲取能量的功能,也就是說這類生物既可以像植物那樣進行光合作用,也可以像動物那樣以其他生物為食。

那麼現在還有這樣的生物嗎?竟然也是有的!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海蛞蝓(又叫海蝸牛)這種生物,它就被認為是一種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如下圖:

特別是一種叫做綠葉海蛞蝓的生物,如下圖:

這種生物喜歡吸食海藻,但是通常它們一生只吃一次或幾次,如果它們只靠所吸食的海藻生存的話,根本不足以支撐其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後來科學家發現它能夠盜取所吞食海藻中的基因,使自己具有「光合作用」功能,之後它就也可以像植物一樣從太陽光線中獲得能量了。

「綠葉海蛞蝓」主要生活在北美洲東海岸,幼年時期的它們體色呈現紅褐色,之後它們會吞食海藻,身體的顏色就會變成亮綠色。

早先人們並不明白怎麼回事,上世紀70年代,有科學家開始研究關注綠葉海蛞蝓,才發現它能夠將海藻中的葉綠體融入自己的細胞,使自己的身體變成亮綠色,並將海藻中的基因合併入自己的染色體中,使得它的身體細胞也能夠採集太陽光線進行化學反應,利用太陽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這種特殊的光合作用也能幫助它獲得存活的能量。

綠葉海蛞蝓這種十分獨特的生理方式也給了生物學家和醫學家們很大的啟發,認為這種劫持其它生物基因的方法如果能被人類運用,將能建立一種治療人類遺傳性疾病的新型醫學方案,使得人類的身體更加健康和抵抗能力更強,這無疑將能引發一場醫學革命,甚至有醫學家認為能夠通過這種技術把人類改造成兼具其他生物所具有的非人類功能的「怪物」,比如皮膚利用葉綠素變成綠色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或者擁有像魚一樣的腮可以在水中遊泳,或擁有像鳥一樣的翅膀飛行等。

相關焦點

  • 它們是植物還是動物?光合作用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它能夠將自身通過光合作用所獲得的食物資源直接提供給自己食用,研究小組把這種半植物半動物特性的奇特微生物命名為 Hatena(在日語裡是謎的意思)。並把這一重大發現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新發現的微生物長約30微米,是單細胞鞭毛蟲的一種,有一個可推動自己行動的小尾巴。
  •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基因神偷,僅存在美國的綠葉海蛞蝓
    在初中學習生物課程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在植物的細胞中擁有一種叫做葉綠體的物質,這使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在我們學識尚淺時也認為,僅僅只有植物才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動物不能。然而,在人類科技與認識不斷發展以後,這種固有的思維也被打破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綠葉海蛞蝓。
  • 西報:綠葉海蝸牛是唯一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 西媒稱,成為一棵植物是綠葉海蝸牛的最大願望,比起在海底四處尋找食物,它更喜歡依靠陽光生活。綠葉海蝸牛的樣子就像一張綠葉,它們生活在從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到佛羅裡達南部的沿海海岸。它是如何從動物變為植物的呢?
  • 動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一種把自己「吃成植物」的神奇動物。
    通常意義上,我們將能否進行光合作用作為判斷生物是否是植物的標準。比如微生物中,有一種成為衣藻的單細胞生物。它擁有可以運動的鞭毛、可以感光的眼點,但因為擁有葉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以及一些其它的特徵,被人類劃分到了植物的類別然而這個世界遠比人類想像的更複雜。
  • 光合作用的秘密,細說多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實際上除了植物外,一些藻類以及個別其它的生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可真是功勞不小,可以說如果沒有光合作用,就沒有我們人類。因為通過光合作用,植物可以把光能轉化為自身有機物中的能量,植物被動物吃掉以後,這些能量又可以到其它動物的身上。一些植物動物體內的能量,最後通過食物轉移到我們人體中。
  • 人類能否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在大自然中,很多生物並不需如此,例如植物、海藻以及很多種細菌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生存。那麼人類是否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像植物一樣,從太陽能中獲取食物呢?通常說來,動物是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但是一切規則總有例外。豌豆蚜是一個新發現的變異物種,它是農民的敵人但卻是基因學家的朋友。
  • 【植物知識】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將太陽能轉化為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再轉化為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的過程! 二氧化碳 CO2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它的濃度高低影響了光合作用暗反應的進行。在一定範圍內提高CO2的濃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CO2濃度達到一定值之後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這是因為光反應的產物有限。
  • 科學家通過基因改造來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
    現在,研究人員正在採取更大膽的步驟:對植物進行重新編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這似乎是值得的。根據周五出版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基因工程優化光合作用的菸草植株,其生長速度比傳統菸草植株快40%。
  • 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
    在我的認知中,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專屬,動物都是通過進食獲取營養,今天了解到一種神奇的動物,它改變了我的認知--綠葉海蝸牛。綠葉海蝸牛是一種腹足軟體類動物,它的身體比較小,成年體長僅為3釐米左右,主要生活在北美洲東岸沿海的淺水或鹽沼中,幼年的綠葉海蝸牛身體呈紅褐色、半透明、有點像鼻涕蟲,成年後就變成如翡翠般碧綠,宛如飄落在深海中的一片綠葉。它的身體不僅外觀像樹葉,並且也擁有像樹葉一樣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神奇功能。
  • 腦洞大開,如果我們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會發什麼變化
    植物的生活貌似比我們人類的生活簡單多了,整天沐浴在陽光下,看上去清新翠綠,在享受戶外天氣的同時,也能通過光合作用,自己合成營養物質來養活自己。然而,人類作為消費者,卻在吃飯上面花費大量的時間。與人類不同的是,大多數植物不需要吃任何食物,它們沒有嘴巴,輕鬆藉助大自然的力量,通過光合作用,就能養活自己,如此「省錢」的生命,有些甚至比人類大得多、強壯得多。如果我們也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那會怎麼樣?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光合作用!
  • 中國科學家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的光系統與膜蛋白結構
    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光能吸收和轉換的過程由三個複合體協同完成,科學家稱之為「超分子機器」。其中,「光系統II」位於最上遊,極其重要,其結構解析的難度非常大。同時也有將光能轉變為有機物中化學能的能量轉化過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複雜的代謝反應的總和,是生物界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地球碳-氧平衡的重要媒介。光合作用可分為產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產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
  • 植物與動物的合體——共生動物
    眾所周知,植物和動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動物不能。但世界那麼大,總有例外,比如以下介紹的幾種動物,它們就打破了動植物的界線。1 海蛞蝓這種動物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它們從卵裡孵出來之後,在沒吃海藻之前,它們一直是透明的,並且與它們的父母長得並不相像。直到吃了藻類之後,它們才會慢慢的變成綠色,發育成熟。
  • 動物也會營銷自我?話說動物的自我營銷本能
    文/馬梓開相對於各種動物和植物來說,人類是一種超級生物。雖然到目前為止,關於人類的起源仍然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說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智慧,是各種動物所望塵莫及的。人類的存在,對於各種動物來說,那是一種超級強大的存在,一種無法撼動的存在。人類有情感,有精神,有文化,有知識,有技能,有各種神奇的本領,有超凡的理性。
  • 「千歲蘭」的葉子8米長,在沙漠能活2000年,全靠這種「本能」
    「千歲蘭」的葉子8米長,在沙漠能活2000年,全靠這種「本能」如果我問你能活1000年的動物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烏龜?」,畢竟有一句話是「千年的王八萬年龜」。那如果問你能活1000年的植物是什麼,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 植物葉子的結構與光合作用
    動物肌肉收縮的機械能,螢火蟲發光的光能,最終都來自太陽的光能。當然,太陽能不會直接變為肌肉收縮的機械能和發光生物發出的光能,在中間起聯繫作用的,便是綠色植物和某些細菌。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植物葉子的結構與光合作用。在陽光的照耀下,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我們所需要的有機物質,這個過程就是大家熟知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太陽光能利用過程。
  • 如果人類也能光合作用,除了變綠,我們的精力會更充沛嗎?
    像植物一樣的動物所有動物都靠消耗食物來維持生命。相比之下,植物依靠光合作用來創造自己所需的能量。然而,有些動物確實也能像植物那樣,利用陽光來維持生存。許多動物受益於太陽能支持的分子。植物和藻類依靠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但綠葉海蝸牛可以從它們吃下的藻類中獲取葉綠體,幫助它們僅靠光合作用生存數月。許多其他動物通過與植物結成共生體從光合作用中獲益。例如,大多數珊瑚與被稱為蟲黃藻的海藻搭伴兒利用光合作用共生,而斑點蠑螈的卵可從藻類中獲得寶貴的氧氣。人類的皮膚面積夠用嗎?如果其他動物能從光合作用中獲益,那麼人類也能嗎?
  • 這種動物會光合作用,曬曬太陽就能存活下來
    神秘的大海,總能為人類帶來驚喜,今天要介紹的這種生物,被稱為「海精靈」。它們長得一臉人畜無害的樣子,就像海底的一隻綠色的小羊。其實「海精靈」並不是很奇怪的動物,它們叫「藻類海蛞蝓」(Costasiella kuroshimae),又被稱葉羊。為什麼叫葉羊呢?主要是因為它渾身都長著細長的「葉子」狀結構,而身體中間兩個小點很像小羊肖恩,兩個觸角也很像羊角,所以就被叫做葉羊。
  • 綿羊海蛞蝓:海裡的小羊不僅吃草,還能像植物一樣光合作用
    ❤❤❤聽說 , 關注本號會變美哦!Hi,你相信嗎——世界上竟然有能光合作用的動物,而且樣子還特別萌。我們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的最重要特徵之一,而動物,則基本上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比如我們人類就完全不行——所以我們的媽媽才總是要喊我們吃飯。
  • 科學家破解植物光合作用 有望使作物產量提高40%
    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表明,優化植物的光合效率可以顯著提高全球糧食生產力。光合作用是植物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並不是一個完全有效的過程。光合作用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階段是使用一種名為RuBisCO的酶來吸收二氧化碳分子。然而,大約25%的時間RuBisCO錯誤地收集氧分子,產生植物毒性副產物,破壞整個光合作用過程。光呼吸是植物用於去除這些有問題的副產物的過程。
  • 新基因技術可提高 植物光合作用效率
    據新華社電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說,通過改造植物中的相關基因,可以使植物更有效進行光合作用,從而提高作物產量。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陽光和空氣轉化成有機物,從而給人們提供食物和燃料。但如果植物接受過多光照,可能對進行光合作用的相關細胞器造成損害,因此植物需要利用一種名為「非光化學淬滅」的機制來保護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