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一種把自己「吃成植物」的神奇動物。

2020-12-05 琅寰樹洞

通常意義上,我們將能否進行光合作用作為判斷生物是否是植物的標準。比如微生物中,有一種成為衣藻的單細胞生物。它擁有可以運動的鞭毛、可以感光的眼點,但因為擁有葉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以及一些其它的特徵,被人類劃分到了植物的類別

然而這個世界遠比人類想像的更複雜。當你滿懷得意地把光合作用劃分到植物的類別中後,卻又有一種軟體的海洋動物跑出來打臉……

綠葉海天牛,又被稱為綠葉海蝸牛,是一種生活在美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水生軟體動物,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囊舌目海天牛科海天牛屬海天牛種綠葉海天牛亞種。作為軟體動物,它看著軟糯軟糯的,確實蠻像是退了殼的蝸牛。不過他有一種特殊的生存能力——一生只需進食一次!

剛從卵中孵化的綠葉海天牛幼體,本身是無色的。當它脫離卵殼,便開始尋找並進食一種名為濱海無隔藻的食物。但進食後的無隔藻並沒有完全為綠葉海天牛消化,相反無隔藻中的葉綠體被綠葉海天牛完整地保存在了身體內。隨著攝食的進行,綠葉海天牛身體的顏色越發顯得綠,直到完全變成植物一樣的墨綠色。此後,葉綠體將伴隨綠葉海天牛一生,為他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生命所需的營養物質,直到終點。值得一提的是,葉綠體在綠葉海天牛體內保持完整工作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原本藻類本身。也就是說,綠葉海天牛不但能偷取植物的葉綠體,更能在自身體內對其進行維護。

後續更有部分研究顯示,綠葉海天牛體內對葉綠體進行維護的基因,與其攝食的藻類基因十分類似。也就是說,綠葉海天牛是真正吃著吃著把自己吃成了植物。不是簡單的借用,不是共生,而是從基因層面的改變!

相關焦點

  • 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
    在我的認知中,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專屬,動物都是通過進食獲取營養,今天了解到一種神奇的動物,它改變了我的認知--綠葉海蝸牛。綠葉海蝸牛是一種腹足軟體類動物,它的身體比較小,成年體長僅為3釐米左右,主要生活在北美洲東岸沿海的淺水或鹽沼中,幼年的綠葉海蝸牛身體呈紅褐色、半透明、有點像鼻涕蟲,成年後就變成如翡翠般碧綠,宛如飄落在深海中的一片綠葉。它的身體不僅外觀像樹葉,並且也擁有像樹葉一樣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神奇功能。
  •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基因神偷,僅存在美國的綠葉海蛞蝓
    在初中學習生物課程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在植物的細胞中擁有一種叫做葉綠體的物質,這使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在我們學識尚淺時也認為,僅僅只有植物才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動物不能。然而,在人類科技與認識不斷發展以後,這種固有的思維也被打破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綠葉海蛞蝓。
  • 它們是植物還是動物?光合作用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自然界中除了形形色色的動物、植物之外,還有一種半植物半動物特性的奇特微生物。在歌山縣一處海濱,日本筑波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半植物半動物特性的奇特微生物。當綠色海藻細胞被吞噬的時候,它就失去了自己的小尾巴和自己的外部結構,成為宿主的一部分。而無色細胞吃完海藻後,它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也就退化了。然後,這種綠色細胞開始自行演化,分裂成的綠色子細胞和無色子細胞,再吃再長,就這樣循環往復地生活著。奇怪的是,這種無色細胞吃的正好是自己的另一半綠色藻類。
  • 光合作用是植物本能,可這種動物也會,學會其方法能引發醫學革命
    單說動物跟植物,這兩類物種的區別一般都認為是動物會自行活動,而植物不會自行活動,其實兩者的本質區別是能量來源的獲取方式不同,植物的能量來源獲取方式是通過吸收太陽光的光合作用,動物依靠的則是通過食用植物、真菌或者動物來獲取自身所需的能量,它們是有本質的區別的。那麼原始生命物種進化的時候為什麼要分別向著植物和動物兩方面進化呢?大家都通過光合作用吸收能量不行嗎?
  • 植物科學:這些神奇的植物竟能捕食動物!
    相信大家的一般的觀念中都是高等動物吃低等植物,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是會造就一些神奇的事情,比如今天要和朋友們介紹的逆著食物鏈的——會捕食動物的植物。會捕食動物的植物叫食肉植物,能是捕捉、殺死和消化動物有機體。和所有植物一樣,食肉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 神奇的「光合動物」它們和植物一樣也能進行光合作嗎?
    動物們的光合「策略」由此看來,似乎動物不知道光合作用,但它們為什麼不像植物那樣喜歡這種生活方式呢?有科學家說,這是因為對大多數動物來說,「光合作用」並不是一項划算的「生意」,付出超出了所得,而進化論也不會承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是有些科學家有不同的觀點。
  • 奇葩神奇生物,綠葉海蝸牛,能進行光合作用一生只需進一次食!
    科學家在大海中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生物綠葉海蝸牛,這種蝸牛的身體比較小,只有1~3釐米長,神似一片綠色的樹葉,但它的身體不僅外觀像樹葉,並且也擁有像樹葉一樣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神奇功能,在生物學上基本只有植物才會擁有光合作用的能力,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而產生能量的動物,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 西報:綠葉海蝸牛是唯一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 西媒稱,成為一棵植物是綠葉海蝸牛的最大願望,比起在海底四處尋找食物,它更喜歡依靠陽光生活。綠葉海蝸牛的樣子就像一張綠葉,它們生活在從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到佛羅裡達南部的沿海海岸。它是如何從動物變為植物的呢?
  • 真正光合作用生活的動物,在海底吃掉藻類繼承人家的葉綠素和基因
    這種動物就是很神奇,很獨一無二,科學家唯一在它身上發現了多細胞動物間的功能性基因轉移。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是知道它是怎麼做的,應該就能理解了。綠葉海天牛,或者叫綠葉海蝸牛,它是一種海洋軟體動物,但是通體翠綠,展開「兩翼」的時候甚至還能看到上邊好像葉子上的「脈絡」,活脫脫長成了一片綠葉的樣子。
  • 人類能否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在大自然中,很多生物並不需如此,例如植物、海藻以及很多種細菌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生存。那麼人類是否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像植物一樣,從太陽能中獲取食物呢?通常說來,動物是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但是一切規則總有例外。豌豆蚜是一個新發現的變異物種,它是農民的敵人但卻是基因學家的朋友。
  • 光合作用的秘密,細說多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沒錯,這都是植物的功勞,植物的光合作用會調節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過一切都不是那麼簡單,這其中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秘密,今天月溪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在揭開其中的奧秘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植物的光合作用,簡單的說,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光的照射下,植物將吸收進去的二氧化碳和植物體內儲存的水進行一系列的加工,最後轉換成有機物儲存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吐出氧氣。
  • 特殊海蝸牛能進行光合作用
    美國科研人員日前捕捉到一種極不尋常的生物——一種以海藻為食並將海藻色素吸收到自身細胞中的海蝸牛。更令人驚訝的是,這種蝸牛不僅能藉此進行很好的偽裝,還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取能量。
  • 食人花是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它真的會吃人嗎?
    提起食人花,大家想必都覺得很恐怖,能夠吃人的花,光是聽名字就讓人不寒而慄了!而且一些電影和小說中會一些關於食人花的怪異情節,加深了人們對於食人花的印象,那麼,食人花是動物還是植物呢?它真的會吃人嗎?因為食人花沒有葉子,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它不是植物。事實上,食人花的的確確是植物,它可以進行少量的光合作用,但不足以養活自己,所以經過蠻長時間的進化,它們發明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 腦洞大開,如果我們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會發什麼變化
    植物的生活貌似比我們人類的生活簡單多了,整天沐浴在陽光下,看上去清新翠綠,在享受戶外天氣的同時,也能通過光合作用,自己合成營養物質來養活自己。然而,人類作為消費者,卻在吃飯上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專人培育植物類和動物類食材;需要拼命賺錢購買想吃的食物;為了食材的美味,需要自己烹飪食物;不可否認,為了得到賴以生存的能量,我們花費了非常多的精力。
  • 它是螞蟻養的「奶牛」,一種光合作用的動物,可是農民很討厭它
    光合作用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的生化反應之一,它可以將太陽光轉化成有機物和氧氣,不但解決了其它動物呼吸所需要的氧氣問題,還解決了植物自身生長所需要的有機物問題。植物也因為掌握了光合作用而被定義為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它是生態系統發展的重要基石。
  • 海帶是植物嗎?其實它和動物的關係比植物近多了,實為一種結合體
    海帶是一種美味的食材,很多朋友都喜歡吃,特別是做成涼菜涼拌海帶絲,配上蒜蓉辣椒油等,非常美味,另外也可以烹炒和做湯,可能很多朋友一直以來都以為海帶是一種水生植物,在生物學上通常也是這麼劃分的,但是細究起來的話,海帶其實並不能算作植物,因為它和某些動物的關係,要比跟植物的關係近多了。
  • 植物與動物的合體——共生動物
    眾所周知,植物和動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動物不能。但世界那麼大,總有例外,比如以下介紹的幾種動物,它們就打破了動植物的界線。1 海蛞蝓這種動物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它們從卵裡孵出來之後,在沒吃海藻之前,它們一直是透明的,並且與它們的父母長得並不相像。直到吃了藻類之後,它們才會慢慢的變成綠色,發育成熟。
  • 吃點藻類就能光合的動物奇葩——綠葉海蝸牛
    綠葉海蝸牛不光是綠,居然還能夠進行光合作用,這簡直是一種神奇的存在。與之前我們講到的不能光合作用的植物菟絲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連動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可見菟絲子是一個多麼不要強的存在。綠葉海蝸牛是一種囊舌類海洋軟體動物。分布於大西洋西岸從加拿大到佛羅裡達的沿海海域。
  • 自然界會吃動物的恐怖植物
    自然界會吃動物的恐怖植物世界上有些植物可以吃掉動物,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有哪些恐怖的植物,會活活的把動物給吃掉。佛手狀如手指,故名佛手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透明油點。水晶蘭多年生草本腐生植物它是屬於鹿蹄草科植物。全身沒有葉綠素,從不進行光合作用,是靠著腐爛的植物來獲得養分。被稱為死亡之花。水晶蘭的花朵在陰暗潮溼的地區,冒出晶瑩潔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狀的菸鬥,微微下垂的花朵,單生於植株的頂端,在幽暗處發出誘人的白色亮光,引人駐足欣賞,是傳說中來自陰間的植物。蝙蝠花一種觀賞性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南亞地區,適宜在溫暖的氣候下生長。
  • 動物的一半是植物
    )和animal(動物)的組合,預示著一種全新生物體的出現,比如說,像植物那樣會進行光合作用,以此為自己提供營養的魚。比如,一種光合細菌——藍細菌能將光轉化為食物,隨後,植物體內的複雜細胞「竊取」並掌握這種能力從而完成進化。多數生物學家對此深感質疑,並信誓旦旦地表示把藍細菌和魚類「結合」純屬天方夜譚。但阿加帕奇斯用實驗證明,所注入的藍細菌聚球藻在魚卵孵化後又存活了兩周。兩周是一個時間節點,此後斑馬魚的色素開始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