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葉海蝸牛不光是綠,居然還能夠進行光合作用,這簡直是一種神奇的存在。與之前我們講到的不能光合作用的植物菟絲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連動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可見菟絲子是一個多麼不要強的存在。
綠葉海蝸牛是一種囊舌類海洋軟體動物。分布於大西洋西岸從加拿大到佛羅裡達的沿海海域。綠葉海蝸的體型十分嬌小。成年個體體長從1到3釐米不等,沒有貝殼,看上去活像一片葉子,翡翠般鮮綠,與藏身處的海藻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
剛出生的小海蝸牛呈棕色,半透明,身上綴有紅色斑點。在成長過程中,它們貪食一種海洋藻類。它們進食後,並不會只是把藻類消化吸收後變成廢物排出,而是會吸收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基因,整合到自己的基因中。同時也會把吃下的綠藻中所含的葉綠體儲存下來,從而進行光合作用,產生自己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
綠葉海蝸牛兩片形如翅膀的偽足將身體拉寬。當偽足折起來時,它看上去就像只綠色的鼻涕蟲,體態修長,頂端有兩隻觸角,而偽足像太陽能電池板一樣展開時,它的身體便與一片綠葉無異,背上的血管就充當了它的葉脈。 綠葉海蝸牛與植物相同的地方還有如果長時間不見陽光,它還會枯萎,由綠變棕,發黃,最後死亡。
本是動物的綠葉海蝸牛,通過攝食,不僅從食物中獲取了葉綠體,還將藻類的基因與自己的染色體的基因整合。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