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一半是植物

2020-12-01 騰訊網

platimal(想像圖)

不久的將來,有可能會出現一個新的英文單詞——platimal,它是plant(植物)和animal(動物)的組合,預示著一種全新生物體的出現,比如說,像植物那樣會進行光合作用,以此為自己提供營養的魚。正在從事這項實驗和研究的克裡斯蒂娜·阿加帕奇斯說:「這是一個頗具風險的賭注,我們對即將發生的事情充滿期待。」

platimal(想像圖)

培育「太陽能魚」不是沒有可能

目前在哈佛醫學院求學的阿加帕奇斯曾做過一個非常特別的實驗,她向斑馬魚的受精卵中注入光合細菌,目的是觀察細菌能否繁衍生息。通常情況下,細菌以殺死或被殺死的方式進入到較大的細胞,但偶爾的例外(比如,共生)則會深遠地改變整個星球。比如,一種光合細菌——藍細菌能將光轉化為食物,隨後,植物體內的複雜細胞「竊取」並掌握這種能力從而完成進化。

多數生物學家對此深感質疑,並信誓旦旦地表示把藍細菌和魚類「結合」純屬天方夜譚。但阿加帕奇斯用實驗證明,所注入的藍細菌聚球藻在魚卵孵化後又存活了兩周。兩周是一個時間節點,此後斑馬魚的色素開始生成。

platimal(想像圖)

光是首要條件

在進化過程中,光合動物慢慢適應了長期接觸陽光的生存方式,並且光線還能穿過水螅、水母的透明身體。這一現象並非巧合。

在體型上也是如此。諸如海葵、珊瑚蟲等大量光合動物形似植物枝杈。另外,扁形蟲和一些名為「sacoglossan」的海蛤蝓呈扁平葉片狀,這使得它們擁有相對於體積的巨大表面積,從而儘可能獲取最多的能量。

platimal(想像圖)

獲取葉綠體

進行光合作用的第二個必備條件是具備光轉換的機體。這種機體往往存在於植物體內與生俱來的葉綠體中,但動物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只好另謀他路。海蛤蝓通過食用藻類來獲取葉綠體,並存儲在體細胞中。在海蛤蝓體內,布滿了「羊腸小道」的內臟器官,為捕捉光線提供了一個大「網」。

隨著藍細菌轉化成葉綠體,大部分基因進入到主體基因組中,包括一些保持葉綠體正常工作的重要組織。由於海蛤蝓細胞本身不具備這些基因,所以每隔數天、數周就要重新更換失效的葉綠體。唯一不用這麼「大費周章」的是綠葉海蛤蝓,又稱「綠葉海蝸牛」,它在生長到成年期時,僅一次性「吃飽」便可維繫10個月的生命周期。

或許,綠葉海蛤蝓以某種方式獲取了維繫葉綠體正常工作的基因?2009年,兩個研究團隊陸續公布了仍稍顯稚嫩的成果。對此,研究團隊之一的緬因大學負責人瑪麗·羅姆霍表示,目前還不能驗證其研究發現,「尚待基因圖譜做出最後的判定。」

platimal(想像圖)

沒有免費午餐

依靠光合作用的生存方式就像曬日光浴,曬得太多就會有物極必反的危險。羅姆霍說:「對光合動物來講,在食物短缺時採取光合作用是一種應急方式。但與此同時,還要抵禦長時間光照所帶來的傷害。」

綜述,在理論上來說,光合作用可數次為鯉魚提供能量以維持生命所需,這使得光合魚成為最大受益者。據不完全統計,即使耗能哺乳動物從陽光中攝取大量的有用能,但這其中仍存在著巨大的疑問號。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奇葩的動物,「一半植物一半動物」,太神奇了!
    世界上最奇葩的動物,「一半植物一半動物」,太神奇了!這個東西就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啊?有沒有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都有哪些自然是有的?不過在說之前吐槽要先說劃分動物和植物,最重要的依據那就是葉的依據,那就是葉綠素的體和細胞壁的油汙。
  • 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的區別 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如何選擇
    蛋糕熱量主要來自上面的奶油,奶油主要有動物奶油、植物奶油兩種。那麼,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如何選擇?一起來看看吧!  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的區別  1、概念不同:動物奶油也叫淡奶油或稀奶油,是從全脂奶中分離得到
  • 它們是植物還是動物?光合作用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自然界中除了形形色色的動物、植物之外,還有一種半植物半動物特性的奇特微生物。在歌山縣一處海濱,日本筑波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半植物半動物特性的奇特微生物。奇怪的是,這種無色細胞吃的正好是自己的另一半綠色藻類。像食草動物一樣,無色細胞靠吞噬藻類來生存,而綠色的細胞像植物一樣,靠光合作用生存。從這些進程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宿主生物體還是共生細胞,它們都在進行光合作用。
  • 由於全球變暖到2070年世界上一半的熱帶植物物種可能難以發芽
    一項新的研究預測發現,由於全球變暖,到2070年,世界上一半的熱帶植物物種可能難以發芽新南威爾斯大學博士生研究員亞歷克斯·森蒂內爾拉說,過去的研究發現,靠近赤道的動物物種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森蒂內爾拉表示,研究人員還發現,超過一半的熱帶物種的發芽溫度預計將超過最佳發芽溫度。"情況更糟,因為如果這些植物能夠存活下來,發芽速度就會降低,因此,它們可能不會那麼成功,"例如,如果溫度高於理想溫度。這樣的話如果種子的發芽率在最佳溫度下為 100%,那麼它可能只到50% 或 60%。
  • 植物與動物的合體——共生動物
    眾所周知,植物和動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動物不能。但世界那麼大,總有例外,比如以下介紹的幾種動物,它們就打破了動植物的界線。1 海蛞蝓這種動物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它們從卵裡孵出來之後,在沒吃海藻之前,它們一直是透明的,並且與它們的父母長得並不相像。直到吃了藻類之後,它們才會慢慢的變成綠色,發育成熟。
  • 植物與動物的一個明顯區別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而動物則沒有
    本實驗室自2000年開始就著手利用電子自旋共振研究一氧化氮自由基在植物免疫反應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些進展。2.6.1ESR自旋捕集技術檢測植物產生的ROS和一氧化氮自由基捕集方法的建立在植物中檢測一氧化氮自由基與動物組織中檢測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原理,不同的是方法。我們仍採用ESR自旋捕捉技術的原理,因為植物與動物的一個明顯區別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而動物則沒有。
  • 黑龍江省動物植物
    按自然地理研究的慣例,一般只限於野生的動物和植物。考慮到志書的特點,對畜牧業、飼養業經營的各種動物和城市的觀賞動物與家庭飼養的魚類、鳥類及小動物等;對農村種植的農作物、經濟作物,城市園林的綠化和花卉植物等,大都有專志記述,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 海綿是動物還是植物,是海裡生長的嗎,床墊用的海綿是從哪裡來的
    天然海綿天然海綿 ,古羅馬人稱由海中取得的海綿為「Zoofiton」一種特殊屬性的海綿動物,意思即為一半植物、一半動物。事實上,海綿是一種簡單的多細胞海洋動物,是地球上的很早的多細胞生物之一。
  • 植物黃油和動物黃油的區別 怎麼區分植物黃油和動物黃油
    黃油分為植物黃油和動物黃油兩類,僅僅從外觀很難區分這兩種黃油,那麼植物黃油和動物黃油有什麼區別呢?植物黃油看起來比較乾燥,沒有潤澤感;而動物黃油看起來很潤滑,有很強的油脂性和潤澤感。二、味道不同。因為動物奶油是從牛乳中提煉出來的,所以我們貼近動物黃油時會聞到濃鬱且清新的奶香味。動物奶油製成的食品色香味俱全。而植物奶油大多數僅僅只是聞起來香,吃起來的口感比較差。三、提煉技術不同。
  • 動物淡奶油Pk植物奶油,吃奶油有講究,你喜歡吃什麼奶油?
    近段時間各方對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的討論熱火朝天,「信息炸彈」來的太快太急,讓不知所以的看官有些迷惑,今天就讓小編就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給您一個完美解答,揭開舶來品「奶油」的面紗。植物奶油:植物奶油很多人聽名字以為很健康,是植物製造的嗎?植物奶油可不是單單從植物中提取的,而是由植物油及上化學原料合成出的產品。
  • 原來植物也是有武器的,植物與動物之間的戰爭
    地球上,不論是昆蟲,還是動物,以及我們人類,都可以肆無忌憚地侵襲植物。這些毒素很厲害,當動物啃咬到這些植物之後,中毒輕的會渾身難受。當這些植物的種子被動物吞食之後,>氫氰酸也就隨著種子,進入到了動物的體內。
  • 有營養的LED燈 植物生長周期縮短一半
    有營養的LED燈 植物生長周期縮短一半 文章來源自:21世紀商業評論 2014-10-10 16:55:38
  • 大自然的作品之七:植物與動物
    這是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1)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2)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3)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4)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5)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6)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7)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8)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
  • 植物科學:這些神奇的植物竟能捕食動物!
    相信大家的一般的觀念中都是高等動物吃低等植物,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是會造就一些神奇的事情,比如今天要和朋友們介紹的逆著食物鏈的——會捕食動物的植物。會捕食動物的植物叫食肉植物,能是捕捉、殺死和消化動物有機體。和所有植物一樣,食肉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 全世界動物數量40年減少一半 非洲獅僅剩10%
    原標題:全世界動物數量40年減少一半 非洲獅僅剩10%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外媒29日報導,一份最新調查研究顯示令人震驚的數據,過去40年裡,全世界各種類動物的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  據報導,這份研究報告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做出。
  •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2008年08月06日 01: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巴黎八月五日電(衛中 王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五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世界上近一半的猴子、猿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 樹懶和植物的聯繫:唯一身上長植物的野生動物,植物卻是它保護色
    在動物世界中,爬得很慢的生物,人們立即想到蝸牛、烏龜等,但還有一種動物比烏龜爬得更慢,即使遇到巨大威脅時,它逃跑的速度也不超過0.2米/秒,這就是什麼懶得出奇的動物——樹懶。本是灰褐色毛髮,由於長時間不運動,外表已呈現綠色,因為它們種群的身上毛被已附著有藻類植物,也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所以樹懶全身長著泛綠色藻類,還有很多蛾子等,可樹懶卻懶得去除掉這些藻類植物。
  • 植物,到底有沒有思維意識?這種蘭花,竟會去欺騙動物的「感情」
    筆者的腦海中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植物,到底有沒有思維意識?」因為越是深入地了解植物,就會發現有些植物的行為實在超出你的現象。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種植物,是一種蘭花。這種蘭花,竟會去欺騙動物的「感情」!這已經算是一種策略性的行為了,植物真的有這麼聰明嗎?
  • 動物和植物的區別在哪裡?靈智?大錯特錯!
    對我們自身而言,動物和植物之間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任誰都能一眼看出它們之間的不同。但在古希臘神話中,「世界觀」包含著動物的精神,而這種動物精神經常與植物界混合在一起。如神話中的神樹,它既是毒蛇,同樣也是一棵樹。我們明明知道這只是神話,卻帶給了我們無盡的遐想。
  • 狐狸浣熊等上千隻動物被放生 兩天死了一半[圖]
    原標題: 狐狸浣熊等上千隻動物被放生 兩天死了一半tpsm :野生動物被放生  一個星期前,天台山上的瓊臺村,有人開著一輛拖拉機,車上載有上千隻動物,有狐狸、浣熊、貂……  車上的人說,他們是來放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