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螞蟻養的「奶牛」,一種光合作用的動物,可是農民很討厭它

2020-12-04 奇點使者

光合作用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的生化反應之一,它可以將太陽光轉化成有機物和氧氣,不但解決了其它動物呼吸所需要的氧氣問題,還解決了植物自身生長所需要的有機物問題。植物也因為掌握了光合作用而被定義為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它是生態系統發展的重要基石。如果有一天生產者消失了,那麼地球生態系統也就崩塌了。

那麼除了植物之外,是否還存在其它掌握光合作用的生物呢?答案是肯定的,蚜蟲就是其中一種。沒錯,蚜蟲是一種昆蟲,但它卻掌握了光合作用,這就是它的特殊所在。根據昆蟲學家的研究,蚜蟲是昆蟲界中唯一一種能夠將太陽光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的種類,這放在整個動物界也十分罕見。

雖然蚜蟲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技能,但是它們只有在食物短缺的時候才會發動這項生存技能。在食物充足的時候,它們更傾向於選擇吸取植物的汁液作為營養液。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它能利用光合作用產生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也正因為蚜蟲更多時候是通過吸取植物汁液來維持生命活動,螞蟻「看上」了蚜蟲。

根據昆蟲學家的介紹,螞蟻如果在外出覓食的過程中發現了蚜蟲,它們會把蚜蟲抓獲帶回巢穴。螞蟻並不是以蚜蟲為食,而是要將它們圈養起來,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就奪取蚜蟲體內的植物汁液。這樣一來,蚜蟲就像是螞蟻養的「奶牛」,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螞蟻所需要的物質。蚜蟲看起來沒有選擇的餘地,它處於十分被動的位置。

但是螞蟻對蚜蟲的圈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保護了蚜蟲,讓它們免受自然界中的天敵的威脅,也免受人類的消滅。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螞蟻和蚜蟲達成了相互幫助的合作關係。和螞蟻群體一樣,蚜蟲群體也存在社會結構。看到這應該有不少讀者自行腦補蚜蟲社會的場景,有密集恐懼症的讀者就不要去想像了,畢竟這個畫面並不友好。

經研究,蚜蟲社會中大多數個體都是雌性的,雄性個體比較少見,但這並不影響蚜蟲的繁殖工作,因為雌性蚜蟲已經掌握了孤雌繁殖的能力,即不用雄性的參與也能夠繁衍後代,這種能力在自然界中也是十分罕見的。雖然雄性個體在蚜蟲種群中的數量較少,但它們也肩負著保衛「家族」的使命,同時還扛起了保護種群基因多樣性的大旗。

以上的敘述並不是為了「洗白」蚜蟲,只是想讓更多人了解蚜蟲。回到現實生活中,蚜蟲對人類來說也是一種害蟲,因為它們會破壞農作物,導致農作物患上病害而減產或質量受損。雖然如此,我們依然不能產生要消滅蚜蟲的想法,因為它們在維持生態平衡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它是螞蟻養的「奶牛」,明明是動物卻能光合作用,被農民視為眼中釘
    既能從食物中獲得能量又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養分的動物屈指可數,而蚜蟲就是其中之一。人們認識蚜蟲,往往是因為它們是一種害蟲,給農作物帶來極大的威脅,不過在生物學家眼中,蚜蟲同樣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 農民最討厭的害蟲之一,它懂得和螞蟻合作,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讓它們在生態系統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大多數微生物是分解者,植物是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當然這些角色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界限,也就是說可能存在一種生物,它同時是生產者和消費者,蚜蟲就是這樣一種生物。說到蚜蟲,許多有務農經歷的朋友有話想說,因為蚜蟲是農業生產中最常見的害蟲之一,常常導致莊稼農作物受損。然而對於昆蟲學家來說,蚜蟲是一種特別的昆蟲,它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那麼蚜蟲到底特別在什麼地方呢?
  • 螞蟻也搞「養殖業」,這種動物是螞蟻的「奶牛」,對人類危害極大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自然界中的生物無數,其中螞蟻更是龐大的動物軍團之一,雖然它們看起來非常不起眼,但是螞蟻卻有著屬於自己的「社會文化」,甚至多年來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未來有一天人類滅絕了,可能地球上下一任的主人候選者之一,就會是螞蟻。
  • 殘疾農民養奶牛銷路不暢 每天200斤鮮牛奶餵魚
    養奶牛10多年,賺了苦和累,但劉再德並沒打算放棄自己的奶牛事業。  身殘志堅  奶牛一養就是10多年  接到村長的求助電話後,記者趕到望城區喬口鎮荷葉湖村十組找到劉再德。2002年,劉再德在工地上做臨時工,因混凝土攪拌機故障傷了左眼,導致左眼失明。他拿著賠償金4000元錢回到家,與妻子合計著養奶牛。
  • 農村一形似竹子的野草,人稱「麥仙翁」,農民討厭它,卻能止血
    然而在農村依舊有一些野草,不僅不能當野菜吃,甚至連豬都不吃,並且還會破壞農作物,深受農民朋友討厭。下面筆者就介紹這麼一種野草,它就讓農民朋友討厭不已。春季到來以後,農村野外就會生長出各種各樣的野草來,而在玉米田、小麥田、大豆田能農作物田裡,也會同樣生出這麼一種野草來,它形似竹子,莖稈強韌,到6月左右會開出漂亮的紫花來,這種野草的名字卻很好聽,叫做「麥仙翁」,可是農民朋友卻不這麼叫它,反而叫它「麥毒草」,雖然它開花很漂亮,但是農民朋友卻對它討厭不已,甚至是見到就砍。
  • 過去受農民討厭的麻雀,現在人們卻在人工養殖,這是為什麼?
    現在,不少老百姓都因為種地收入低而放棄種地轉而去做別的事情,稍微年輕的點的去城裡打工了,歲數比較大種植經驗豐富的去種植水果了,還有開養殖場養一些雞、鴨、豬什麼的。但有一部分人養的東西就比較奇特,他們養的竟然是麻雀!
  • 馬來西亞農民牽出一噸重的奶牛 取名「川普先生」
    8月3日,在克蘭坦州的一個農民展覽會上,一頭被稱為「川普先生」的奶牛成為了吸引人的焦點,這頭奶牛價值2萬令吉(3.3萬元)。
  • 農村農民為什麼會忌諱貓頭鷹?特別是聽到它的叫聲?
    雖然貓頭鷹的數量不多,但是卻屬於農村常見的一種野鳥。筆者從小就聽村裡的老人說,農民是非常忌諱貓頭鷹的,認為是不祥之鳥,而且筆者也聽說過幾個關於貓頭鷹的故事,其中有一個筆者的印象非常深刻。說的是村裡以前有一位姓馬的老大爺,本來身體很好,每天早睡晚起生活也非常規律,頓頓飯是吃嘛嘛香,可是突然有一天晚上有一隻貓頭鷹落在他家門前的樹上,並發出了貓頭鷹特有的叫聲,把大爺吵醒了之後大爺就把它趕走了,可是第二天又來了,連續來了3天之後第四天早上大爺的家人就發現馬大爺已經去世了。
  • 農村這草叫「螞蟻草」農民們見了很討厭,殊不知藥用價值極高
    農村這草叫「螞蟻草」農民們見了很討厭,殊不知藥用價值極高農村裡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野花野草,對於城裡朋友來說,野花野草見到的機會還是比較少的。但是從小在農村裡長大的朋友肯定就很熟悉了,不過,在農村裡還是有些野花野草是農民們見了之後就很討厭的。
  • 養花人「討厭」病蟲害,花盆裡有蝸牛、螞蟻用4招,2天清理乾淨
    養花人「討厭」病蟲害,花盆裡有蝸牛、螞蟻用4招,2天清理乾淨在養花的過程,很多花友都非常的討厭病蟲害,尤其是在家裡陽臺、露臺養花的時候,當花盆裡面有螞蟻、蝸牛、小黑飛、白粉病、紅蜘蛛等等的時候,非常讓人頭疼,不僅難處理,還影響家庭環境。
  • 養一隻奶牛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奶牛貓,顧名思義,是一種花色與奶牛相近品種的貓,常見的比如「黑貓警長」這一種,就是我們所說的奶牛貓。大部分奶牛貓的性格溫和,而且憨厚,很適合作為寵物貓陪伴我們。那麼,養一隻奶牛貓到底是種怎樣的體驗呢?對此,作者採訪了幾位網友,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網友1:養了一隻奶牛名字叫燦燦。養了之後發現奶牛真的是貓中哈士奇。
  • 養貓,我勸你不要養奶牛貓,原因有6個!
    奶牛貓不是一個貓的品種,是身上有黑白兩種顏色的貓,因為顏色和奶牛相似,所以得名奶牛貓。不少網友都說,如果要養貓,千萬不要養奶牛貓,原因有6個,不然你會被它「逼瘋」的!1、喜歡拆家奶牛貓的精力可不是鬧著玩的,每當鏟屎官出門去,家裡可是它的遊樂場,奶牛貓就會開啟「拆家」模式,每天鏟屎官回到家晚上還要收拾作案現場,真的心累!2、太能打了奶牛貓的戰鬥力可是不容小覷的,尤其是當它生氣的時候,戰鬥力更是爆表!一隻貓可以打兩條狗,厲害了我的貓主子!
  • 農民稱它「麻瘋樹」,以前被大量砍掉,而今農民把它當「搖錢樹」
    農民稱它「麻瘋樹」,以前被大量砍掉,而今農民把它當「搖錢樹」在農村地區,最常見的是各種野生植物。但是有一種植物會引起農民的反感,當他們看到它時會被砍掉,而且不敢碰它。主要原因是它毒性很大。如果有人不小心吃了它的水果,可能會危及生命。這太噁心了,給它起了個可怕的名字:麻瘋樹。
  • 有的動物生命只有24小時的動物有的卻永生,你知道它是什麼嗎?
    一條狗的壽命為13年,而有的動物生命只有24小時的動物,但有的卻是永生,時間不停流逝,在地球的時間長河中,我們的生命不過彈指一瞬間,甚至人類本身也是很年輕的,但壽命的長短是相對而言的,地球上有些生物的壽命比人類壽命短得多,還有一些生物比我們所有人都活得久,而有的生物幾乎可以永生,你知道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嗎?
  • 它具有超強繁殖能力,農民都對它無奈,是危害極大的百強入侵物種
    我想大家從各處信息對水葫蘆也有一些的了解,它的危害也是讓人毛骨悚然,特別是那些養殖水生動物的農民,一說起水葫蘆就咬牙切齒。不過你有所不知啊,還有一種危害更大,甚至能「絞殺」大樹,具有超強繁殖能力,農民見了就砍,屬於危害極大的百強入侵物種。它是第一批被列入入侵我國危害植物的名單。
  • 犰狳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它為什麼不能當寵物養?
    犰狳(qiu yu)是一種長相特別奇特的動物,有的人看它很醜,有的人看它卻很萌,也有一部分的人會把犰狳當成穿山甲,其實,這也難怪,因為犰狳和穿山甲身上都有堅硬的鱗片覆蓋,而且形態也有些相似。那麼犰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為什麼有人說犰狳不能當寵物養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犰狳。
  • 「自從養了奶牛貓,徹底顛覆了我對貓咪的認知」
    王大野的貓-第170期 文/王大野的貓配圖/網絡在沒養貓之前,相信大多數人對貓咪的認知都是這樣的:雖然貓看起來很軟萌▼但是很多時候都很傲嬌▼不喜歡搭理主人,每天都在睡覺▼養了貓後才發現,原來貓咪屬於
  • 農村一種害草,人稱節節草,木賊草,來認識一下,了解它的價值
    文/農村吳哥農民非常討厭的害草,城裡人卻把它當盆栽來種植,蠻漂亮的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農村什麼不多,就是野草最多,尤其是在這個萬物生長的春季,各種的野生植物都生長出來了,一片繁榮的景象在農村有一種比較常見的野草,這種野草,即使是在冬季,它也不會凋零,只是不會繁殖生長而已,這種野草很多人都認識它。它長得非常的奇特,是唯一一種沒有長葉子的野生的植物,還有它是成片的生長,往往看到都是一大片的。
  • 于謙為二胎兒子養奶牛,除了養馬他還救助禿鷲
    輕飄飄的一句話:「我家老二要生了,我就養了一個奶牛」低調的炫富有沒有?直接令在場的2組家庭羨慕,謝楠還確認的問下:為了孩子喝奶,養了奶牛嗎?在馬場養的嗎?問朋友要頭奶牛,對于謙來說就是一句話的事,第二天朋友就給他送來一頭牛,可能朋友沒聽明白,送來的牛還只有一個多月大,整的于謙還要在自家馬場把小奶牛餵大就這可把謝楠、吳京逗樂了,吳京調侃:「跟你的孩子共同成長」哈哈~可不是嗎?
  • 為何穿山甲是瀕危動物,它的食譜是十多種螞蟻,人工無法對其飼養
    隨著環境的變化,有不少動物動都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其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或許就是穿山甲了,因為它比國寶大熊貓還要珍稀。一直以來,專家們都在想方設法人工養殖穿山甲,但並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管理局發布了一則公告,將中華穿山甲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級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並非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中華穿山甲從「瀕危野生動物」變成了「極危野生動」,所以中華穿山甲距離滅絕僅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