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扶蘇
生命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充足的養分,甚至可以說,整個宇宙的運行都依靠能量的支持,擁有多種能量採集方式,能夠幫助生物更好地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取得優勢。
既能從食物中獲得能量又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養分的動物屈指可數,而蚜蟲就是其中之一。人們認識蚜蟲,往往是因為它們是一種害蟲,給農作物帶來極大的威脅,不過在生物學家眼中,蚜蟲同樣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母系社會結構,蚜蟲擁有孤雌繁殖能力
首先,蚜蟲的分布十分密集,如果一個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到遍布植物枝葉的蚜蟲,恐怕會嚇得暈過去,這其實與它們強大的繁殖能力有關。
根據相關研究,蚜蟲至今仍然保持「母系社會」的結構,它們同樣存在性別比例失調的問題,不過這並不影響它們的生存和繁衍。
這主要是因為,蚜蟲擁有孤雌繁殖的能力,也就是不依靠雄性也能產生後代,是名副其實的「女兒國」。同時,少得可憐的雄性蚜蟲並沒有被徹底淘汰,或許它們還存在一定的利用價值,比如面臨種族危機時挺身而出,拯救蚜蟲家族的基因缺陷。
蚜蟲與螞蟻建立合作關係,彼此提供幫助
其次,蚜蟲與螞蟻建立了默契的合作關係。在學術界,生物學家也將蚜蟲稱為蜜蟲,這倒不是因為它們能夠產蜜,而蚜蟲可以作為螞蟻圈養的「奶牛」存在。
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不過我們不得不承認,螞蟻的生存智慧不容小覷,它們摸索出圈養蚜蟲的方法和技巧,並且在螞蟻家族中廣泛傳播,一方面可以吸取來自蚜蟲加工的植物汁液,一方面還保護蚜蟲免受天敵威脅。
即便如此,它們的合作關係也面臨破解的風險,因為有一種蝴蝶會將自己的蟲卵偽裝成蚜蟲的卵,從中獲取巨大的利益,所以蚜蟲的生存會受到各方面的幹擾。
將陽光轉化為色素,蚜蟲能夠光合作用
最後,蚜蟲還有一個絕招就是光合作用。這種將陽光轉化為色素的能力在整個動物界都十分罕見,就相當於隨身攜帶一個太陽能電池,可以為生存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即便沒有食物供應,它們也能夠順利生存一段時間。
生物學家表示,大部分動物只能從食物中獲得色素,比如重要的胡蘿蔔素,而蚜蟲未必與它們走同樣的道路。這就意味著,它們的生存資源穩定而充足,也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的發展。
蚜蟲帶來農業問題,某一方面也是害蟲
除此之外,蚜蟲家族的成員種類豐富,同樣遠超人們的想像,在生物學家不斷探索微觀生態系統的過程中,他們還發現這些小昆蟲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即便種類不同,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及時調整生存策略。
直到今天,解決蚜蟲帶來的農業問題還是生物學家探索的重點,為了儘可能維持生態平衡,減少消滅蚜蟲導致的連鎖反應,人們不得不從生態角度進行思考。
對我們而言,小小的蚜蟲不值一提,不過人類的發展與大自然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關係,這同樣是漫長進化過程帶給我們的啟發。
如果人們能夠停下腳步去觀察,或許能夠發現蚜蟲與螞蟻之間微妙的關係。幸運的是,藉助於先進的科學技術,目前科學家正在通過微觀調控來減少蚜蟲對植物的危害,爭取在未來找到更加合理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