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受農民討厭的麻雀,現在人們卻在人工養殖,這是為什麼?

2021-01-15 小糖愛娛樂

現在,不少老百姓都因為種地收入低而放棄種地轉而去做別的事情,稍微年輕的點的去城裡打工了,歲數比較大種植經驗豐富的去種植水果了,還有開養殖場養一些雞、鴨、豬什麼的。但有一部分人養的東西就比較奇特,他們養的竟然是麻雀!麻雀對於農村的小夥伴們來說一種非常常見的鳥,它們特別招人討厭,經常會偷吃田裡種的穀子、小麥和高粱,還有自己原理種的葡萄、無花果什麼的。它們經常在百姓家的窗戶上做窩,相信不少小夥伴們小時候都有過掏麻雀窩的經歷。麻雀如此招人討厭,為什麼今天有人開始養殖了呢?

其實麻雀的市場還是很不錯的,而人們養麻雀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它們的羽毛,也不是為了吃肉,而是它的糞便。說到這,可能各位感到非常不解。其實麻雀的屎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中藥,同時它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白丁香。它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其實若是去中藥店拿藥的時候仔細觀察一下,看看自己的藥裡是不是有白丁香這種藥材,它的用處很多,但收集起來卻一場麻煩,因此不少人都看到了它在市場上的空白,開始紛紛養殖麻雀。

麻雀的腸子很短,因此它們吃的食物並不會得到充分的消化,基本上是吃多少、拉多少,因此如果能夠找到白丁香的銷路,就可以掙到不少錢。雖然麻雀個頭很小,但它也是非常美味的,只不過野生的麻雀是國家保護動物,不能隨意捕捉。養殖麻雀可以為老百姓們可以帶來一筆收入,但以前麻雀可是經常偷吃老百姓的莊稼,不少農民朋友們都想著法的去整治這些麻雀,因此麻雀的數量也一直在下降,少到成了國家保護動物。

雖然它能夠給老百姓們帶來收益,可養殖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大家小時候可能都有過抓麻雀的經歷,抓到之後麻雀通常不吃不喝,直到餓死。因此養殖麻雀是一個對技術含量要求比較高的活,若是什麼都不了解,可能會賠很多錢,因此想要嘗試的朋友們一定要事前了解清楚,對於選麻雀苗時也要選好,尤其最重要的是在養之前就要聯繫好銷路,避免養了之後出現沒有人收購白丁香的情況。最後,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麻雀也有人工養殖,養殖它們有什麼用?
    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看一下關於麻雀養殖的有關問題。麻雀有什麼用途?麻雀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小鳥,經常在人們生活的地方活動,並且性格活潑,大膽。經常能夠見到成群結伴的小麻雀一起覓食,麻雀的繁殖能力很強,主要以稻穀為食。
  • 過去麻雀很常見,如今很少見?農藥並非主因,看看啥原因?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過去麻雀很常見,如今很少見?農藥並非主因,看看啥原因?
  • 身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麻雀,在農民眼裡為何沒有燕子受歡迎?
    在我國農村,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村,常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尤其是鳥類,因為他們的活動去自由廣闊,常常在農家小院裡,一抬頭就能看見各種各樣的小鳥從腦袋上飛過去。而在農村最常見的兩種鳥類,就是麻雀跟燕子,別看這兩種都是鳥類,可是在農民的眼裡卻截然不同,相比較煩人的麻雀,農民們似乎更喜歡燕子。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麻雀主要以穀物為食,自古麻雀就被人們冠名四害之一。
  • 為什麼鄉下的麻雀比較少?殺蟲劑不是主要原因,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過去,麻雀在我們農村的農民中是最常見的,但現在它們很少了。原因是什麼?很多朋友說現在普遍使用殺蟲劑,麻雀吃中毒或垂死的昆蟲,所以麻雀也死於間接中毒。從長遠來看,麻雀很少,但這不是主要原因。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種鳥類的生活習性和卻別吧,看了以後你就會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現象了麻雀說到麻雀,人們再熟悉不過了。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取出麻雀巢。麻雀繁殖季節到來時,那一代的所有孩子都做過這種事情。
  • 曾經是農民討厭的雜草,上了高檔餐桌,還能入藥,它卻不是野荸薺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有一種稻田雜草,個頭沒有水稻高,夾雜在水稻田中農民很難發現,是農民討厭的一種頑固雜草,地下結有果實,但又不是野荸薺,不能生吃,很少有人喜歡。現在不同啦,研究發現它不僅能上高級餐桌,還是常用的一種中藥材,價格遠高於糧食,幹品一百多元一市斤,規模種植已成農民的致富項目,這就是茨菇,是一種天然高營養蔬菜!過去在農村割稻的時候,如果發現荸薺秧肯定會拿鐵鍬挖野荸薺吃,但見到茨菇秧很少有人去挖,因為不能生吃。
  • 東方白鶴吃農民養殖的魚蝦,還不能捕,咋辦?
    導讀:東方白鶴吃農民養殖的魚蝦,還不能捕,咋辦?過去在農村地區經常聽老人說起他們那個年代的所發生的事情,比如家裡孩子多吃不飽飯的問題,記得外婆家隔壁一個大娘說他們家孩子那會餓了就偷人家曬的紅薯幹吃,結果被人家追到家裡來罵,還有就是過去是要交糧食給國家和村集體的,留到自己手裡的不多,為了能守住這些糧食在收割後就會立馬曬乾,不然會發芽、發黴。
  • 為什麼抓到的麻雀,怎麼養都養不活?
    關於&34;這一問題,民間有一種說法是麻雀氣性大,不肯過失去自由的生活,所以在被抓後就會不吃不喝,寧願餓死。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確。野生麻雀在被圈養後,失去了自由,離開了舒適的自然環境,還要不斷和陌生的人類接觸,暴露於人工照明的環境下,就會產生生存壓力。生存壓力會使麻雀的身體出現較為劇烈的應激反應,導致皮質醇分泌增加,引發系列生理行為改變,具體表現為腎上腺素急劇增加、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長期處在應激狀態,麻雀體內就會產生許多毒素,嚴重影響麻雀的內分泌和器官運作,最終可能導致死亡。
  • 農村這草叫「螞蟻草」農民們見了很討厭,殊不知藥用價值極高
    農村這草叫「螞蟻草」農民們見了很討厭,殊不知藥用價值極高農村裡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野花野草,對於城裡朋友來說,野花野草見到的機會還是比較少的。但是從小在農村裡長大的朋友肯定就很熟悉了,不過,在農村裡還是有些野花野草是農民們見了之後就很討厭的。
  • 被稱為最便宜的海魚,養殖比野生還貴,農民卻不愛養
    淡水魚的價格要相對來說更便宜一些,人工養殖的規模也更大,但是有一些人覺得淡水魚烹飪後有一股腥味,如果不是廚藝特別好,口感要差很多,做出來的菜品並不好吃。而海魚就不一樣了,土腥味兒差很多,而且海魚在人們的觀念中,營養要比淡水魚更豐富,也更受歡迎。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被稱為最便宜的海魚,巴浪魚,養殖的比野生的還要貴,可是農民卻不愛養。
  • 農村過去常見的刀鰍魚,現在好幾十一斤,為啥很少有人養殖呢
    過去在自然的水域之中,很容易捕捉或者釣魚時候釣到一種很像泥鰍一樣的魚,俗稱叫做刺王魚,之所以被稱作刺王,是這種魚背上有一條尖銳的刺,不小心很容易被蜇傷,和泥鰍長的非常的相像,學名叫做刀鰍,是過去非常多見的一種淡水魚類,因為吃鉤兇猛,很容易將魚鉤完全吞進肚子裡,是釣友們最討厭摘鉤的一種魚,使用摘鉤器都很難將其摘掉,有的直接剪斷不要魚鉤。
  • 桐鄉市河山鎮水蛭養殖助推農民致富
    近日,嘉興市價格監測中心在對桐鄉市河山鎮欣龍特種水蛭養殖中心的調查中發現,巨大的市場需求,為人工養殖水蛭營造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也為新農村建設時期農民致富提供了新途徑。2003年,陸樹松兄弟倆找資料請專家,終於使水蛭的成活率大大提高;2004年,兄弟倆運用網箱養殖的全新養殖模式,並進行了小面積試點養殖,這一模式的試點成功地解決了水蛭外逃和敵蟲害的進入,並且使當年水蛭成品產量大大提高,加上市場行情高漲,終於扭虧為盈,淨賺20餘萬元。經過5年的摸爬滾打,現在該中心的產出十分可觀,每畝效益可達15000元到20000元。
  • 曾經是「害鳥」的麻雀,成群偷吃莊稼,為什麼不能捕殺?
    這些裝置其實都是為了防止麻雀來偷吃莊稼。開始這些方式還有一些效果,但時間一久,麻雀也習慣了這些裝置,更加堂而皇之的來啄莊稼。有時甚至是成群結隊,呼朋喚友的來糟蹋莊稼,農民看到這種場景都心疼不已。這個時候正好也是麻雀育雛的時候,莊稼裡會有很多昆蟲可以捕食,麻雀就會選擇離莊稼近的地方築巢。等小麻雀成年了,最近和最方便的取食區域就是莊稼地了。這個習性慢慢養成,每一代的麻雀就與農作物形成了穩定的生存關係。麻雀數量巨大,偷吃莊稼,為什麼不能捕殺?
  • 同是鴉科下的鳥類,人們為什麼喜歡喜鵲,討厭烏鴉?
    但是,它們兩種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卻趨於兩個極端-喜歡喜鵲,討厭烏鴉。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人們對這兩種鳥的不同看法呢?這兩種鳥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益是害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兩種鳥類。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許多人為什麼喜歡喜鵲,討厭烏鴉?我們先來看一下烏鴉。其實烏鴉被討厭,大部分的原因取決於文化,為什麼這麼說呢?
  • 純種中華麻雀幾乎在中國絕跡,為什麼要進口麻雀?
    麻雀應該是我們最常見的小鳥了,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能聽到麻雀在外面嘰嘰喳喳的叫聲,在野外,麻雀也是分布最多的,特別是農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麻雀的身影。然而,如今我們常見的麻雀卻大多都不是我國的原有種類,絕大部分都是從蘇聯進口的麻雀的後代,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曾經麻雀也有過一段浩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麻雀。
  • 農村種植蓖麻,為什麼農民現在不種了,對人們有哪些作用
    以前農村沒有電,電話,信息傳遞很慢,甚至有的農民一輩子都沒出過村莊,信息受阻隔,得不到外界的信息。那個時候農村發展很慢,農業都是政府帶領發展的,每個村配一個技術員,如果大村人口多,一個生產隊配一名技術員,對農民種植相關信息,技術和宣傳學習種植相關農業的知識等。
  • 過去農民見到就砍的野草,如今20元一斤風靡全球,又是種植騙局?
    導讀:過去農民見到就砍的野草,如今20元一斤風靡全球,又是種植騙局?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後,我國興起了特種種植、特種養殖,也就是說農民不再單一的種植糧食作物和養殖普通禽畜了,而是開始種植一些其他的特殊作物,養殖一些稀有動物,比如種植藥材、種植經濟作物、養殖河狸、養殖孔雀等。
  • 消滅"四害"中,麻雀幾乎被人類消滅,為何其它"三害"卻沒受影響?
    麻雀在鳥類中屬於小型鳥,多數時候在有人居住的地方活動,它因本性活潑、大膽,極易與人親近。當其受到人類的救助時,它便會向幫助自己的人表露親近,並且這將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然而如此這般有人性的鳥兒,竟曾慘遭人們的傷害,猶如&34;般,人人喊打。
  • 800元/斤的中藥材幹貨螞蟥,為什麼農民還不願意去養殖?
    螞蟥現在收購單位收購價格已經提高到曬乾貨800元一斤。這麼貴的乾貨,現在農民一般情況下,都不願意養殖。這是為什麼呢?據收購商家和農村喜歡搞養殖的農民得知,是有非常多的原因的。結果農民花去的投資全泡湯了,血本無歸,上當受騙。現在收購商家需要收購螞蟥乾貨,無論怎樣宣傳發動,農村養殖戶是根本不相信的。商家過去的一些做法已經失去民心,哪怕是千真萬確,農村養殖戶仍然是持懷疑態度。哪怕現在收800元一斤,到大批量出售時,血本無歸都說不定。這樣商家也難收購,養殖戶根本不願養,是造成螞蟥現在價格越漲越高的主要原因。
  • 中國進口數百萬隻外國麻雀,原中華麻雀為什麼幾乎滅絕了?
    麻雀,是我們最常見的小鳥,它們是和人類距離最近的鳥類,很多麻雀在家庭小院的樹枝上,家裡院牆的縫隙裡,甚至門廳燕子的巢穴裡,大樹上喜鵲的巢穴裡,都可以看見它們生活的痕跡,然而,這種與人類幾乎相伴相生的雀類卻不大受人喜愛,市民嫌棄它吵鬧,農民嫌棄它偷食莊稼,因此它們曾經幾乎遭受滅頂之災,而之後,卻又不得不從蘇聯進口了數百萬隻麻雀來補充國內麻雀的不足,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