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使用AI製作了星,星系和類星體的超詳細3D地圖

2020-10-11 流芳科學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天文學研究所(IfA)的一組天文學家通過 人工智慧神經網絡,創建了有史以來最全面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的天文影像目錄。馬諾阿天文學研究所(IfA)的一組天文學家在2016年發布了一個包含30億個天體,包括恆星,星系和類星體(超大質量黑洞的活躍核)。對這個龐大的資料庫進行分析,對於微不足道的人,甚至是研究生來說,都是一項不適合的任務。2016年目錄發布的主要目標是更好地表徵這些遙遠的光斑,並繪製所有三個維度的星系排列。由於機器學習的功能,Pan-STARRS團隊現在可以從待辦事項列表中檢查這些項目。他們的工作結果已經發表 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夏威夷的Pan-STARRS望遠鏡 圖片:夏威夷大學

夏威夷大學發布的一份稿件表示他們的PS1望遠鏡位於夏威夷大島哈雷阿卡拉(Haleakalā)的山頂上,能夠掃描75%的天空,它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深色多色光學調查。相比之下,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僅覆蓋25%的天空。為了給計算機提供一個參考框架,並教給它如何辨別物體的天體,該小組轉向了公開可用的光譜測量。研究的主要作者,IfA的前宇宙學博士後研究員羅伯特·貝克(Robert Beck)在稿件中解釋說,這些顏色和物體尺寸的度量數以百萬計。


距離為1.5至30億光年的星系的宇宙密度圖。 圖片:夏威夷大學


我們使用最先進的優化算法,利用近400萬個光源的光譜訓練集來教神經網絡預測光源類型和星系距離,同時校正由於銀河系。隨後的神經網絡在對物體進行排序時表現出色,對星系而言成功率為98.1%,對星體而言成功率為97.8%,對類星體而言成功率為96.6%。該系統還確定了到星系的距離,這些距離最多僅相差約3%。據夏威夷大學稱,由此產生的成果是世界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影像目錄。

「這幅美麗的宇宙圖提供了一個示例,說明如何將Pan-STARRS大數據集的功能與人工智慧技術和互補性觀測相乘,」該團隊成員和研究的合著者肯尼斯·錢伯斯(Kenneth Chambers)解釋說。「隨著Pan-STARRS收集越來越多的數據,我們將使用機器學習來提取有關近地天體,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的更多信息。」新目錄是通過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而得以實現的,可通過Mikulski空間望遠鏡檔案庫公開獲得。該資料庫的大小為300 GB,可以通過多種格式進行訪問,包括可下載的計算機可讀表。

調查已經取得了一些有趣的科學,其中包括被稱為冷點的空間相當怪異的區域進行說明。Pan-STARRS科學家使用PS1望遠鏡以及NASA的「廣域勘測探索者」衛星,發現了巨大的超空洞-一個寬18億光年的廣闊區域,其中星系的密度比已知宇宙中的平常低得多,就像夏威夷大學五年前所描述的那樣。研究人員說,正是這種超空隙導致了冷點,正如在宇宙微波背景中所看到的那樣。更新後的地圖還將用於研究宇宙的整體幾何形狀,以進一步檢驗我們有關標準宇宙學模型的理論,並分析古代星系,以及許多其他天文學和宇宙學研究途徑。

這裡是,歡迎關注轉發收藏,每日看科學知識!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利用AI創建了一幅超詳細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3D地圖
    馬諾阿天文學研究所(IfA)的天文學家小組在2016年發布了一份包含30億天體的星表,其中包括恆星、星系和類星體(超大質量黑洞的活動核心)。不用說,解析這個包含2 PB數據的龐大資料庫是一項不適合普通人、科學家,甚至是人類的任務。 2016年目錄發布的主要目標,是更好地表徵這些遙遠的光斑,並繪製所有三個維度的星系排列。
  • 科學家利用人工智慧創建了恆星、星系和類星體的超詳細3D地圖
    夏威夷的泛STARRS望遠鏡 影象: 夏威夷大學由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ofHawai)的天文學家組成的MāNoa『s天文研究所(IFA)的一組天文學家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全面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的天文成像目錄
  • 科學家發布史上最大宇宙3D地圖,包含400多萬個星系
    天體物理學家7月20日發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3D地圖,這是對400多萬個星系和超亮、能量充沛的類星體作出的分析結果。據法新社報導,該地圖被命名為「擴展重子振蕩光譜調查」(EBOSS),基於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的最新觀測結果,數據收集自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一架光學望遠鏡,歷時六年之久。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3D地圖在地圖上與60億年前的宇宙有關的部分,研究人員觀察到了最古老和最紅的星系。
  • 數百名科學家製作出迄今為止最大3D宇宙地圖
    在對400多萬個星系和蘊含巨大能量的超亮類星體進行分析後,天體物理學家們當地時間周一公布了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
  • 外媒:數百名科學家製作出迄今為止最大3D宇宙地圖
    外媒稱,在對400多萬個星系和蘊含巨大能量的超亮類星體進行分析後,天體物理學家們當地時間周一公布了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據法新社日內瓦7月20日報導,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的威爾·珀西瓦爾說,來自全球約30家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通過努力「全面展示了宇宙的膨脹」。
  • 天文學家製作出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
    、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Credit R.White/STScI /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劉霞):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天文學研究所(IfA)天文學家,使用「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PS1)提供的數據,製作出了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
  • 科學家繪製最大宇宙三維地圖,涵蓋200多萬個星系!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經過為期5年的深入勘測探索,最新發布了「迄今宇宙最大的三維地圖」,涵蓋了200多萬個星系,跨越宇宙110億年歷史。通過這次最新的任務更新,該項目已繪製出200多萬個星系,從銀河系一直延伸至110億光年之外的古老天體。這張詳細的宇宙地圖將幫助天文學家拼湊出叫做「間隙期」的一段宇宙黑暗膨脹時期。該項目首席研究員、美國猶他大學宇宙學家凱爾·道森說:「我們對宇宙的遠古歷史和近期膨脹歷史都非常了解,但是中期的110億年存在一個令人費解的間隙期。
  • 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涵蓋200多萬個星系!
    科學家經過為期5年的深入勘測探索,最新發布了「迄今宇宙最大的三維地圖」,涵蓋了200多萬個星系,跨越宇宙110億年歷史。圖中是「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項目圖像,它用顏色編碼來表示不同類型的星系以及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
  • 科學家使用宇宙透鏡拍遙遠神秘天體3D圖像
    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天體觀測技術的發現,天文學家們開始使用最新的手段來研究天文學上的難題,比如拍攝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的天體。對此,科學家發現一種神奇的「宇宙透鏡」,配合高解析度的光譜可以獲取類星體星系的三維圖像。
  • 分析數百萬個星系和類星體 迄今最大三維宇宙地圖繪出
    新華社日內瓦7月22日電(記者劉曲)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完成了對宇宙中數百萬個星系和類星體的分析,並發布了迄今最大的三維宇宙地圖。繪出這份地圖的是多國科研人員組成的「擴展重子振蕩光譜巡天(eBOSS)」項目,它是世界最大星系巡天項目「斯隆數字巡天(SDSS)」的一部分。最新成果建立在世界各地數十家機構的數百名科研人員超過20年合作的基礎上,由eBOSS項目耗費數年完成。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數百名科學家共同繪製(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7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該地圖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繪製而成的。
  • 3d全景地圖怎麼製作的丨全景地圖製作流程
    3d全景地圖相信如今大家都不陌生了,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國內主流地圖導航軟體基本都支持了3d全景地圖。例如:百度地圖、騰訊地圖、高德地圖等等等……而一些暫時沒有的,相信在後續也會逐漸支持。3d全景地圖已經是趨勢所在,它所能帶來的真實感和沉浸感都是傳統地圖所不能比擬的。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
    7月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該地圖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繪製而成的。據報導,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利用「顯示物質在遙遠宇宙中分布的天體,即活躍形成恆星和類星體的星系」,來繪製宇宙地圖。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數百名科學家共同繪製
    中新網7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該地圖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繪製而成的。據報導,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利用「顯示物質在遙遠宇宙中分布的天體,即活躍形成恆星和類星體的星系」,來繪製宇宙地圖。法新社報導稱,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教授威爾·珀西瓦爾(Will Percival)表示,全球約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通過努力,呈現了「宇宙擴張的完整故事」。
  • 天文學家發現新的超星系團 為解釋星系演化鋪平道路
    據外媒報導,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一個新的超星系團,可能有助於解釋星系演化的基本原理,並驗證了eFEDS項目對宇宙中一些最大的已知結構提供突破性新見解的能力。 隨著宇宙的擴張,超星系團在我們的銀河系之上擴展了幾個數量級,並有可能跨越數十億光年。
  • 星爆星系如何漸漸走向寂滅?類星體或給出答案
    這項研究的結果合理地解釋了星系如何從恆星製造者變成宇宙墳墓,以及科學家知之甚少的各種現象(例如藏匿於所有星系中心的類星體和超大質量黑洞的衍生與幻化)。科學家在四個仍在孕育恆星的多塵星爆星系內部發現了類星體,以此作為觀測對象,得出觀測成果。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7月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
  • 黑洞釋放出巨大能量,驅動類星體產生,亮度超過整個星系
    20年前,科學家們假設類星體在限制星系增長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但具體的觀測證據出人意料地難以獲得。科學家們認為,類星體狂風每年釋放出相當於數百個太陽質量的物質。當類星體風席捲銀河系的圓盤時,原本會形成新恆星的物質被猛烈地從銀河系帶走,導致恆星的誕生停止。
  • 世界上最大的宇宙3D地圖發布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幾千年來,繪製地圖一直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從古巴比倫黏土地圖再到墨卡託投影地圖,均描繪出了當時人們眼中對於宇宙的認知。據外媒消息,日前,國際斯隆數字巡天調查(SDSS)項目發布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 3D 地圖,該地圖不僅是在過去二十年中,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天體物理學家對超過 400 萬個星系和超亮、能量密集的類星體的分析所得出的結果,更是在跨越時間和空間後所描述的宇宙這110億年來的成長史。
  • 世界上最大的宇宙3D地圖發布
    幾千年來,繪製地圖一直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從古巴比倫黏土地圖再到墨卡託投影地圖,均描繪出了當時人們眼中對於宇宙的認知。據外媒消息,日前,國際斯隆數字巡天調查(SDSS)項目發布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 3D 地圖,該地圖不僅是在過去二十年中,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天體物理學家對超過 400 萬個星系和超亮、能量密集的類星體的分析所得出的結果,更是在跨越時間和空間後所描述的宇宙這110億年來的成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