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足跌進核武基地密室大難不死,百萬工蟻幾年沒食物仍生存

2021-01-08 視界圖影

波蘭西部村落Templewo 鄰近德國邊境,並非旅遊熱點,但對於某些學者來說,是個相當有趣的地方。

這裡有一個已廢棄的防核武地堡,該地堡連接著一個蘇聯在1960 年代起儲存核武的基地,是閒人勿近之地。不過,其中一個密室卻有一批意想不到的不速之客——禿背林蟻(Formica polyctena) 。

2016 年,波蘭學者Tomasz Rutkowski 的團隊在此密室發現該批為數約一百萬隻的禿背林蟻工蟻,團隊相信它們是地堡地面主群族的一員,但失足從地堡天花板排氣口直接掉落至密室中,由於凌空的排氣口「有入無出」,主群族根本無法派營救隊伍拯救這批工蟻。

密室中並無任何食物,但團隊認為這批工蟻早已在這種極端環境下紮根生活多年。在2016 年的報告中,團隊指,亦無在密室中發現任何蟻繭、幼體或蟻后,顯示密室群族並無繁殖能力,而其規模仍持續增大,是因為當地面的主群族活躍時,蟻就會不斷跌入地堡內。

除此之外,禿背林蟻極有可能吃掉同伴屍體維持生命。團隊指,工蟻通常不會脫離主群,在無蟻后下形成新群族,但困於地堡中的螞蟻別無他法下,在極端環境設定條件下繼續以同伴屍體生存,並履行其社會任務。

這當然只是假說。為了驗證說法,團隊所做的就是等。在刊於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 的新研究中,團隊從地堡地下與地堡連接主蟻群附近的牆壁「墓地」收集了150 多隻蟻屍,全部屍體腹部都有啃咬痕跡,最終團隊確認93%蟻屍曾被同伴吃過。

雖然同類相食聽起來非常毛骨悚然,但此情況在大自然極為普遍。例如團隊就指,同屬的紅褐山蟻(Formica rufa) 以在糧食短便的初春,向鄰近群族發動「蟻戰」聞名,當士兵在戰爭中陣亡時工蟻就會將屍體拖回巢穴餵養幼體,在非常時期是重要的食物來源。

類似的情況在地堡中上演,蟻屍成為了無休止的自助餐,使禿背林蟻在極可能會餓死的地方生存。

不過,這批禿背林蟻也有個happy ending 。團隊在2016 年離開前,於地堡密室豎立了一條木條,倒黴的蟻可從地堡地面爬到排氣口再重回主群族生活。到2017 年團隊再到地堡考察時,發現大多數跌入地堡的蟻已懂得使用該逃生路線,密室蟻蹤已幾乎絕蹤。

相關焦點

  • 論螞蟻的集體性,為儲存食物工蟻甘願化身「糧倉」
    在自然界中食物是緊缺資源,動們物每天都要為尋找食物而拼命努力。但不是努力就會有收穫,特別是那些生活在特殊環境中的動物,完全就是靠天吃飯。老天爺賞臉時就能吃一頓飽飯,若是老天爺不賞臉那就只能挨餓。所以在億萬年的進化中,這些動物就慢慢演變出一些獨特的習性來適應環境。
  • 工蟻的自白
    聽到這裡,我們這些勞作著的工蟻瞬間忘卻了,我們在工作,兵蟻卻在打牌的事情,我們依然在自我陶醉,想著自己在生存的家族裡,發揮著我們的作用,實現了自我的人生價值,而且我們蟻后也在肯定著我們,我們即使累點,但我們卻如此幸福。正當我們沉浸在自我的感動中時,蟻后接下來的話讓我們大跌眼鏡。「雖然在外界我們所有蟻族的身份都是同等的,但是在內部,我們必須為自己設置一個級別之分。
  • 生當為工蟻,還是蟻后?
    ,裡面一個橋段很有趣,說乾隆25年6月29,福建送來荔枝,整整40個!除了皇太后分到2個外,其他各宮嬪妃受寵的人手一個,不受寵的一個也沒有,皇子皇孫大臣也不能完全忽略,這樣到最後,落到乾隆嘴裡的也沒幾個了。大笑,雖然也能理解在大清朝能把福建的荔枝變臭前送到北京已實屬不易,但還是忍俊不禁。
  • 工蟻會怠工
    最近,來自亞歷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們,給懶蟲家族找到了新成員——竟然是工蟻。「勞模」一秒變「懶漢」,唏噓啊。    在一項持續兩周的實驗觀察中,研究者們先用彩色顏料給每一位螞蟻標明身份。螞蟻們戴好這些「工作證件」後,被分為5組。    科學家還給它們找來了監工:高清攝像機。
  • 在蘇聯核掩體內同類相食了30年,這群螞蟻顛覆了昆蟲學家的常識
    曾有多達一百多萬隻工蟻被困在廢棄的地下核掩體*中,無法逃出。然而在沒有食物,沒有光線,沒有蟻后的情況下,仍生存了近30多年。 最近,在科學家的努力下,這些與世隔絕多年的螞蟻終於重獲自由,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中。然而,它們存活下來的秘訣竟是吃掉自己的同類。
  • 蟻后選夫婿,工蟻來把關!命運坎坷的雄螞蟻
    雄蟻進入洞內後,首先會遇到「鬧洞房」的工蟻,它們會阻止雄蟻進入蟻后的「後宮」。要知道那些沒長眼的工蟻們可不是「鬧一鬧」這麼簡單哦!搞不好雄蟻會喪命的。首先工蟻們是真的沒眼睛。感知外界的信息全靠頭上那兩根觸角,上面覆蓋了數百萬絨毛和感覺窩,對氣味、震動和觸摸十分敏感。
  • 螞蟻群體困在地堡30幾年,沒食物沒蟻后,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呢?
    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大約有100萬隻螞蟻被困在地下掩體中,在如此狹窄的環境中,沒有光,沒有明顯的食物來源,甚至沒有蟻后的情況存活了30多年,它們是如何做到的呢?於是螞蟻就越積越多,科學家首次發現的時候,就有大約100萬隻被困在地堡中,而且完全由工蟻組成,這意味著它們無法繁殖。
  • 螞蟻群體困在地堡30幾年,沒食物沒蟻后,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呢?
    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大約有100萬隻螞蟻被困在地下掩體中,在如此狹窄的環境中,沒有光,沒有明顯的食物來源,甚至沒有蟻后的情況存活了30多年,它們是如何做到的呢?於是螞蟻就越積越多,科學家首次發現的時候,就有大約100萬隻被困在地堡中,而且完全由工蟻組成,這意味著它們無法繁殖。科學家們對這個群體非常感興趣,並跟蹤監測,推測該群體已經存活30多年了,不斷有螞蟻死去,也不斷有新的螞蟻掉落進來,整個群體似乎正在蓬勃發展。
  • 密室逃脫!懸疑推理!恐怖生存體驗!芒果TV為何總是「虐」嘉賓?
    比如《重返地球》和《密室逃脫·暗夜古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重返地球》是一檔以末世科幻為背景,融合了密室逃脫、懸疑推理等多元素。未來人類位於太空類地行星的聚居地「樂園基地」爆發傀儡病毒,人類撤離過程中,其中十一人被一股可怕的力量留下來,與張亮飾演的第一批「地球之子」相遇,他們需要齊心協力在充滿傀儡的基地裡完成多重任務,與地球及太空總部取得聯繫,並摧毀傀儡生存系統逃離危險境地。
  • 小男孩失足掉進猩猩窩 「暖心」猩猩出手保護
    Levan Merritt現年35歲,30年前到當地澤西島一間動物園遊覽期間,一時失足跌進大猩猩的籠中,Levan頓時昏迷不醒。
  • 揭秘螞蟻的世界|不足人類百萬分之一大小的螞蟻如何稱霸陸地
    1956年,霍爾多步勒考入維爾茨堡大學,入學後接受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到芬蘭從北至南對紅褐蟻進行調查,1972年,霍爾多步勒來到哈佛大學任教,從此開啟了與威爾遜長達20年的合作。在集群這個超個體中,蟻后是繁殖器官,工蟻支撐著腦、心臟、腸子和其他一些組織。集群成員簡單的液體食物交換過程相當於血液和淋巴循環。」螞蟻的「超個體」特性決定了螞蟻在集體活動的時候是沒有領導者的,這一點和人類完全不一樣。
  • 父女遭雷劈後中100萬美元 7次大難不死一買彩票就中獎
    父女接連被雷劈後中100萬美元  「樂透6/49彩票」百萬大獎得主麥卡錫是個超級幸運兒,他在接受採訪時回憶幾十年前被雷劈而倖存的事情,仍然心有餘悸。他描述道:當天原本晴空萬裡,正划船遊玩,突然空中一大片雲飄來,天空瞬間就變得陰雲密布。他將船固定到一棵大樹旁,突然一道閃電穿過大樹劈到了他,所幸並未因此喪命,幸運地活了下來。
  • 命中注定的工蟻階級
    入迷的主要是書中針對一個問題的討論:在真性社會的組織結構裡,總有類似工蟻這樣的角色,處於社會最底層,孜孜不倦的奉獻著自己。甚至連後代都沒有。如果基因通過個體遺傳,又或者個體的生存競爭是進化的唯一方向,那麼怎麼解釋工蟻的持續存在呢?答案就是工蟻的基因不由工蟻決定,而由誕育所有下一代的蟻后決定。這種性狀遺傳不是個體選擇,而是群體選擇。
  • 美國宣稱正在監視中國四川震區核武基地
    美聯社報導稱,四川境內有一個核研究中心、兩個核燃料生產基地和兩個核武器基地。美聯社文章稱,法國核安全監督組織負責人希瑞·查理斯(Thierry Charles)表示,四川震後他並沒有接到發生核洩露的消息。美國哈佛大學核武擴散管制專家本恩(Matthew Bunn)說,是否有核洩露的危險,主要取決於那些核設施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
  • 男孩失足掉進猩猩窩之後 不可思議一幕出現了
    Levan Merritt現年35歲,30年前到當地澤西島一間動物園遊覽期間,一時失足跌進大猩猩的籠中,Levan頓時昏迷不醒。後來,Levan與家人多次回到動物園,在Jambo死後,Levan在1992年還主持Jambo紀念銅像的開幕儀式。Levan表示:「我很感謝Jambo,牠當時這樣保護我真的很神奇。」
  • 龍南原創微電影《工蟻》,速速頂起!
    小編不廢話,直接奉上視頻『工蟻』↓↓ 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  工蟻是世界上最小的生命之一,它能舉起超越自身百倍的東西。它們生活在人們最不注意的地方,建造巢穴、採集食物、飼餵幼蟻,是典型的利他主義者。工蟻為同伴生存不惜個體利益,面對任何災難義無反顧,是最能代表大公無私精神的生命個體。
  • 007號工蟻的冒險
    這在我們看來一點用處沒有,不管那幾根細到看不見的絲,它其實就是完全暴露的。不過在自然界,一動不動是最好的自我保護。一開始我其實就是被它那忘情的搖擺吸引過來的。接下來,工蟻切斷翅膀同皿網的聯繫,順著螟蛾的身體爬到結構絲上,然後再以頸部的固著點為圓心旋轉,這樣螟蛾就同皿網脫開,貼在了外圍結構絲形成的稀疏網的內部。第二步,工蟻利用結構絲上較大的空隙,配合萬能的旋轉大法,將螟蛾轉移到了稀疏網的外部。
  • 富士康的一天如同工蟻般
    富士康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以臺灣知名企業家郭臺銘[1]所創辦的鴻海精密為核心所構成的企業集團,成立於1974年2月。專注於電子代工服務(EMS),旗下多家企業在臺灣證券交易所、那斯達克、香港證券交易所或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 中國兩彈功臣重返核武基地憶氫彈首爆試驗圖
    在這個紀念日到來之前,中國首個核基地——原國營221廠地下指揮所解密對外公開。5月30日和5月31日,《廣州日報》分別大篇幅報導了這個神秘的核基地以及廣東籍「兩彈」人員的傳奇經歷,引起了巨大反響,近百家網站和媒體轉載,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金銀灘和那個曾經代號為221的工廠頓時名動海內外。
  • 《方舟生存進化》瓦爾蓋羅的畸變輻射區有多危險?一失足成千古恨
    《方舟生存進化》瓦爾蓋羅的畸變輻射區有多危險?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們知道,核彈最恐怖的地方並不是只有它爆炸的那種恐怖威力,還有在爆炸之後遺留下的輻射能持續上百年,讓這片區域變成死亡之地,著名美劇《車諾比》講述的就是一片核輻射區域,1896年車諾比發生了一場核事故,到現在那個地方的核輻射到依舊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