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太冷,蚯蚓釣魚沒有口,試試風油精,給口的都是大鯽魚

2021-01-20 愚者論漁

天太冷,蚯蚓就是釣魚人最後的倔強了,如果用蚯蚓做釣餌,還是沒魚口,那就真的沒轍了,就算用蝦粉開餌,也不見得會有效果。

所謂思則變,變則通,通則行,冬天水溫魚不給口,首要是搞明白,為什麼沒魚口,如果是降溫幅度太大,導致的魚口閉停,這是魚的生理原因導致,想什麼辦法都白搭。

如果僅僅是水溫低,魚的活性差、魚口不活躍,蚯蚓做釣餌還是無口,就可以試試風油精這種不常規的但又很常見的藥品了。

風油精是一個很神奇的藥品,套用一句廣告詞,叫做哪裡不適抹哪裡,提神心醒腦用風油精,被蚊蟲叮咬用風油精,泡澡時滴上三五滴,清爽不說,趨避蚊蟲比花露水效果要很多。

其新奇的用法,甚至用法的領域,用獵奇來形容,也不算過分,更關鍵的一點,風油精很便宜,幾元一瓶,能用很久。

風油精的成份是公開的,主要有薄荷腦、桉油、丁香酚以及水楊酸甲脂,輔料是液狀石蠟、香精以及葉綠色。

輔料就不多說了,風油精的所有主料,其實都有極強的誘魚效果,桉油,是從藍桉、樟科植物水蒸氣蒸餾得到的揮髮油。

桉油的香味濃鬱,藍桉的葉子,對大多數淡水魚種,都有很強的誘魚效果,尤其是雜食魚和素食魚,更是如此。

丁香酚就不多提了,有濃鬱的丁香香氣,除了不溶於水,其味型和丁香油的效果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薄荷腦,有薄荷的葉和莖中提取,也屬於比較常見的賦香劑,也是屬於香味獨特,味型濃鬱的化學製劑之一。

水楊酸甲脂,則是有一股鹿蹄草ode香味,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賦香劑,常見於殺蟲劑、香料、塗料中使用。

由此可見,風油精的主材料,幾乎全是可散發出濃鬱香味材料,雖然風油精是外服藥物,但是,在釣魚時,少量使用,對魚無害,對人體更是無害。

具體用法倒也不複雜,在實戰中有兩種用法,第一種,就是風油精悶蚯蚓,第二種是蚯蚓蘸風油精。

第一種、風油精悶蚯蚓

出釣的前一天,將蚯蚓放置到盒子裡,然後在盒子裡滴上4~6滴風油精,然後將蓋上蓋子,至少存放上24小時。

臨釣時,將蚯蚓取出,除了蚯蚓自身的腥臭味,還會有股淡淡的風油精味,在窩料中滴上三五滴風油精,然後打窩、守口即可,誘魚效果非常不錯。

第二種、蚯蚓蘸風油精

這種做法更為簡單,也不需要額外的操作,只需要在蚯蚓掛上魚鉤之後,將蚯蚓蘸一下風油精,儘量蘸勻稱。

然後拋鉤入水,不需要再用其他窩料配合,如果周圍有魚群出沒,不需要窩料,就會吸引魚群進窩給口。

之所以會如此,一方面,風油精的味型非常濃鬱,除了水楊酸甲脂,薄荷腦、丁香酚、桉油都是無毒的。

另一方面,桉油、薄荷腦、丁香酚都有輕微麻痺神經的功效,當然,這種功效到底對魚有沒有效果,目前也沒有相關研究,姑且就當做有吧。

最後,需要使用風油精,配合蚯蚓來釣魚,這屬於偏方,只有在魚口極差,天氣非常冷的時候使用,才能有效果,如果水溫適宜,風油精味型太過於濃鬱,反而容易容易香型濃鬱而死窩,所以風油精加蚯蚓,還得看天氣情況,也不是什麼情況都能用的。

相關焦點

  • 使用蚯蚓釣魚的3大技巧(強烈推薦)
    春季時,魚剛從寒冷的冬天脫胎出來,還帶有幾分冬天拙笨的習性。因此,垂釣時除了宜用小鉤、細線外,選用合適的小號蚯蚓,也是不容忽視的。春天魚攝食斯文、張口還不挺大,若用粗蚯蚓,勢必有礙魚吸入口而提空竿。但到春末夏初水溫升高以後,魚漸趨活躍,攝食較猛,此時選用中粗蚯蚓較為合適。
  • 釣魚20幾年豁然開朗:以前蚯蚓用法大錯特錯,這才是大鯽魚必殺技
    要說一年四季什麼時候大鯽魚最多的,那毫無疑問就是秋季了,因為秋季鯽魚經過了一年的成長,膘肥體壯,我們碰到大鯽魚的概率比較高,那麼為什麼不是冬季呢?因為到了冬季,我們想釣到鯽魚,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現在正是釣鯽魚的好時機呀,但是在現在氣溫變低的情況下,垂釣大鯽魚最好的餌料還是使用蚯蚓這種傳統的魚餌,但是用蚯蚓釣鯽魚也是有幾種具體的方法的,不是直接穿上去就用。很多釣魚人釣了很多年的鯽魚都不太明白蚯蚓釣魚時的這幾種方法,效果比直接掛鈎上用好很多倍。1.常規上蚯蚓方法。秋季是用蚯蚓釣鯽魚常規的蚯蚓用法就是直接把蚯蚓穿到魚鉤上面。
  • 冬天只有鯽魚釣?這幾種也可有好收穫,只是需要一定技巧
    尤其是大鰭鱊,抗寒性要比旁邊還要高,雖然它們都是鱊科家族。記得小時候有一次結冰釣到過一條快巴掌大(10歲左右的手),時至今日二十多年過去了,再也沒有釣到這麼大的。 釣大鰭鱊你需要找到好釣點,最好是草多的河流,有攔河壩的地方最好,釣水深1-2米的地方,有草的地方就有它們身影(沒有這個品種的地方例外,電魚人多的地方也會少)。
  • 商品餌與蚯蚓餌,各有千秋,這2種用餌方法,釣鯽魚最合適
    冬釣最大的優點就在於:沒有太多的雜魚吵鬧,一般小鯽魚都很少出來活動,釣上來的往往是個體偏大的鯽魚,不過此時,好像有些釣友已經封竿入庫了。其實大可不必,只要搭配一款不錯的餌料,漁獲還會少嗎?現在就跟大家分享:冬季野釣魚大鯽魚的2大用餌技巧,希望您能夠喜歡!
  • 野釣時沒有口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值得一試!
    比如最近這個季節適合釣鯽魚、黃尾再過個把月可以釣黃骨、鬍子鯰、夏天好釣鰱鱅泰鯪等。如果我們很長時間沒有口的話,我們要看看是不是目標魚選錯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選擇當前季節、當填情況最適合的垂釣對象魚。比如,我們野釣鯽魚、鯉魚、鯿魚都沒有口,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因為天氣原因導致魚兒不活躍。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換個思路:釣對天氣不太敏感的魚兒。
  • 冬季釣魚遇到沒口怎麼辦?用這4招破解,魚口馬上就來了
    冬季在自然水域釣魚,「沒口」可以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釣友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心裡就不淡定了。要麼就開始玩手機,要麼就準備打退堂鼓了。路人甲覺得還真沒必要這麼快下結論,其實導致沒口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時候是可以通過一些調整來找到魚口的。
  • 【釣魚技巧】冬天多窩走釣是漁獲好的關鍵
    可能不少臺釣或者很少在冬天釣魚的朋友不太明白:為什麼要走釣?坐在那裡好好釣魚難道不好麼?只因為在深秋和冬天釣魚和其他季節不太一樣:其他季節你打窩或者抽窩等魚來就行,但是在冷天只有我們釣魚人自己去找魚。  也就是說被動變為主動,雖然會辛苦一點,但是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總比起在一個地方死等沒有魚要強得多,再說冬天走動走動也能暖和,而且多走走也能鍛鍊身體。現在很多釣友都是坐在辦公室裡面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多走動能讓全身都動起來,對身體也是比較比較好。
  • 初夏釣魚,中午停口怎麼辦?
    相對仲春、晚春,初夏魚情發生顯著變化,垂釣難度也有所提升,筆者曾多次在這個時間段揚竿,也常遇到魚情差、停口的情況。回到釣友的問題「初夏釣魚總是中午沒有魚口,釣半水、釣浮效果都不佳,如何解決」為更準確、更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 冬釣沒口,怪誰呢?按我說的做,魚餌入水就有口,特過癮
    冬釣沒口,在很多釣友看來,是一件極為正常的事情,畢竟天氣寒冷,魚的吃口比任何時候都要少。但這種假象確實迷惑了不少釣魚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鯽魚只要水溫不低於5攝氏度,它基本上都不會停止攝食。所以冬釣沒口,越釣越煩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釣法上沒注重靈活性,雖然本人算不上是老司機,可根據以往的作釣經驗,現在就來談談相應的破解方法。1、更換蚯蚓蟲餌自從臺釣的出現,致使很多釣友喜歡上拉餌,而放棄了傳統意義上的蚯蚓餌,米飯餌,雖然拉餌上魚快,上餌也比較方便。
  • 冬天長竿釣草洞,大鯽魚上的不要停啊!
    很多釣魚人都建議如果冬天釣不到魚就去試試釣草洞,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正確的呢?如果我們釣草洞又該注意一些什麼事項? 其實冬天釣魚釣草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且釣草洞最好的季節就是冬季了,因為這時氣溫比較低,水草可以為魚兒保暖擋風。
  • 都說蚯蚓釣魚好,其實還有一種與蚯蚓有關的東西釣鯽魚更好
    每個釣魚人都知道,用蚯蚓釣鯽魚效果是最好的,也有很多釣友說蚯蚓是釣魚的萬能釣餌,幾乎可以通用於每一種魚。在各種釣魚比賽中,用蚯蚓做餌取得各種佳績的也是屢見不鮮。不過,有一種釣餌肯定是很多釣友是不知道的,它與蚯蚓有關,用它來釣魚也是很好的一種餌料,這就是蚯蚓泥。
  • 冬天用蚯蚓還是餌料釣魚?掌握它們的適用情況,你也能選擇好釣餌
    筆者小的時候也是非常喜歡釣魚,但是那時的釣具裝備什麼的都非常簡單,一桿一線就能撐起童年的樂趣,當然,所使用的釣餌基本上就是蚯蚓了,而其也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了,既經濟又實惠,效果也很好。隨著時代的發展,漁具行業也是突飛猛進,在引入了臺釣法之後,釣餌的使用從蚯蚓向商品粉餌轉變。
  • 冬季釣魚,蚯蚓和紅蟲選哪個?弄清楚這幾個問題,你就能做出選擇
    對於釣魚人來說,冬天可以說是最難熬的季節,一方面野外釣魚的時候坐著不動會非常的冷,另一方面,寒冷我們還能忍受一下,關鍵低溫對魚口影響還大,這老是不上魚那可是越釣越冷。所以針對冬天的特殊情況,釣魚人採用活餌做釣的就比較多,至於選擇哪種活餌,後面再做分析。首先,還是要來了解一下,冬天魚為什麼會喜歡吃活餌?
  • 還在傻傻用紅蚯蚓釣魚?用這2種試試,就知道威力有多大了
    說起蚯蚓,釣友們都知道它是釣魚界的萬能餌,真正的通殺餌料。所以很多釣友在釣魚的時候會首選蚯蚓,選蚯蚓一般用什麼蚯蚓呢?當然是紅蚯蚓了,可以說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99%的釣友在釣魚是都首選紅蚯蚓。為啥呢,因為紅蚯蚓有很多種優勢,比如說個體適中方便鯽魚吸食,顏色也比較顯眼,另外,小個體的蚯蚓比較不那麼令人反感。
  • 春天用蚯蚓釣鯽魚,一定不能漏鉤尖?露出鉤尖魚就不咬鉤?
    春天來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釣大板鯽的旺季,熬了一個冬天的釣魚人又開始活躍在水邊了。在春天釣鯽魚很多人喜歡用蚯蚓做餌料,關於用蚯蚓釣魚有個很有意思的爭論:要不要露鉤尖?露鉤尖會不會影響魚口?相信很多釣友在初學釣魚的時候都聽老釣友說過這樣一句話:釣蚯蚓千萬別露鉤尖,魚兒看到鉤尖就不會吃餌了。不知道其他釣友怎麼認為,反正路人甲小時候是信了老釣友的話。(還有的老釣友教我,用蚯蚓釣魚的時候在蚯蚓上吐口水,這樣魚愛吃,釣一天下來口水都吐了半斤,現在想想真奇葩)那麼釣魚真的不能將鉤尖露在外面嗎?路人甲覺得要辯證來看。
  • 冬天釣魚也要注意水層,找準爆護沒找準大概率會打龜!
    冬天要釣得深一點可能是不少釣魚人的在冬天釣魚的習慣,事實往往也確實如此, 冬天的魚兒一般情況下會在比較深的地方過冬。所以我們在冬天釣魚,一般情況下來說選擇釣深也沒有什麼問題。有一次在一個岸邊被挖掘機清理過的比較大的堰塘,也就是說岸邊很深,但是中間比較淺。剛開始用3.6釣深,收穫不怎麼好,後面發現前面淺一點的點有魚兒跳,用5.4丟到前面淺一點的草前面。改變杆長和水深之後,那一天漁獲相當不錯,釣了半桶,其中大板鯽7條,小鯽魚、鰟鮍、大鰭鱊無數。所以我們在冬天連續晴天的時候就算沒有水草,也要釣得淺一點。
  • 冬季釣鯽魚該怎樣選釣位?這三大竅門,直擊水底大鯽
    冬季釣鯽魚該怎樣選釣位?這三大竅門,直擊水底大鯽冬季天氣變冷了,不知道鯽魚躲到哪裡去了?主要也是在於冬季的時候,魚確實比較難釣,釣位沒有選好,坐在那兒一口都沒有。其實野釣和技術沒什麼很大關係,環境在於釣位,底下魚多,傻子都釣得到,底下魚少,高手也難釣得到。有些位置比較藏魚,有些位置沒什麼魚,以下就來聊聊選釣位的思路吧。
  • 冬釣大鯽魚,蚯蚓餌料的升級用法,魚咬鉤更猛,萬能釣餌不是蓋的
    但是更換上蚯蚓之後就很快有口,還是比較有意思的,除了蚯蚓更為天然,動態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在冬季小水面中釣鯽魚,也存在這個問題,所以很多時候都是酒米打窩蚯蚓掛鈎,蚯蚓除了直接使用之外還有幾種比較另類用法,用好蚯蚓餌料才是真的釣魚老司機。
  • 冬季釣魚炮竿更有優勢,長杆短線直達魚窩,釣鯽魚的效果真不賴!
    每年冬季都是垂釣大鯽魚的好時節,尤其是在那種長期有水並且水草較多的地方,往往都能釣到不少的大鯽魚,像超過半斤以上的鯽魚更是頻頻上鉤。趁著周末有時間,我便輕裝上陣,帶上了我剛入手的炮竿,外加一盒蚯蚓跟一塑料瓶酒米,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準備了一個老式的魚護外加一套調試好的線組就出發了。有沒有感覺很省事,我們平時用臺釣法釣魚的時候,總得帶一堆東西出去吧,如果不帶又怕遇到意外需要用,所以每次釣魚光是帶漁具就已經很累了。而傳統釣的優勢可不止這一點,不但裝備簡便,而且釣魚的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
  • 釣魚時魚不咬鉤沒有口怎麼辦?釣魚的糗魚技巧
    無論野釣還是黑坑,經常會遇到魚漂穩如泰山,魚沒口的時候。即使是在黑坑放魚正釣時,也很少會一直有口,釣著釣著就沒口的時候很多。釣點裡的魚口少了,就是所謂的糗魚階段,很多釣友都不喜歡糗魚階段,但是要想多釣魚,就需要學會在糗魚階段的釣魚技巧,下面我們來進行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