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鱷魚生活在海洋中,一口能咬破魚龍肚皮!

2020-12-03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史前鱷魚生活在海洋中,一口能咬破魚龍肚皮!

鱷魚家族在我們的印象裡是一群典型潛伏在淡水中的殺手,只有灣鱷等少數種類偶爾會進入海洋。在恐龍統治地球的中生代時期,一些鱷魚完全適應了海洋中的生活,它們甚至都沒有了鱷魚的樣子

德國的「恐龍牙齒」

德國在古生物化石的發現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來自索倫霍芬霍茲馬登的化石一次次震驚了化石。在索倫霍芬石灰巖層(Solenhofengraphic limestone)中,人們先後發現了始祖鳥、美頜龍、喙嘴翼龍等古生物。

圖註:著名的始祖鳥「倫敦標本」,圖片來自網絡

除了小型的恐龍、翼龍及各種海洋生物,人們還在石灰巖層中發現了一些巨大而且鋒利的牙齒化石哦。從牙齒的外形和特徵來看,明顯是屬於某種體型較大的獸腳類食肉恐龍,於是在1856年,古生物學家馮·昆士塔特(von Quenstedt)根據這些牙齒命名了達克龍Dakosaurus,也被譯為達寇龍、達克鱷),學名的的意思是「撕咬的蜥蜴」,因為其滿嘴的尖牙正是為撕咬而生的。

圖註:達克龍的牙齒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原來是恐怖鱷魚

達克龍被命名之後,古生物學家又發現了更多的化石,化石不僅在德國被發現,在歐洲甚至是中南美洲都有發現(墨西哥和阿根廷)。

圖註:達克龍的部分頭骨下頜及上面鋒利的牙齒,圖片來自網絡

越來越多的化石被揭開了達克龍的本來面目,它其實並不是恐龍,而是一種海生鱷!為什麼在達克龍的分類上會出這樣的錯誤呢?問題就在達克龍的牙齒上。常見的鱷魚,牙齒都是圓錐形的,但是達克龍的牙齒截然不同,是扁長的。達克龍的牙齒不僅扁,而且兩側邊緣還有鋸齒結構,這是典型的食肉恐龍牙齒的特徵,在已知所有鱷魚當中,達克龍的牙齒也是獨一無二的,怪不得會認錯。

圖註:現代鱷魚的牙齒,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達克龍的頭部復原及牙齒,圖片來自網絡

與眾不同的牙齒暴露了達克龍的兇殘本性,鱷魚圓錐形的牙齒主要用於刺穿和固定獵物,而達克龍的牙齒更適合撕咬和切割。就像達克龍學名的本意,它是一種善於「咬」的動物。

最沒有「鱷樣」的鱷魚

鱷魚的標準外形就是長有扁平的腦袋,粗壯的身體,身後有一條細長的尾巴,四肢較短,指間有蹼。如果將以上的特徵套入達克龍,你會發現達克龍根本就不是鱷魚

圖註:達克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達克龍的大腦袋較高,側面看呈三角形,前面尖,後面寬。達克龍的一對鼻孔位於腦袋前面,頭顱兩側長有一對大眼睛。前面已經提到,在達克龍的大嘴中長有兩排鋒利的牙齒,其頭骨與下頜骨上的肌肉能夠提供巨大的咬合力

達克龍的腦袋之後是粗短的脖子和圓筒形的身體,身體後面的尾巴逐漸變細,但是在尾巴末端長有尾鰭。與尾鰭相對應,達克龍的四肢癒合,形成了像槳片一樣的鰭狀肢,作用是轉向和控制身體的平衡。

上面所介紹的達克龍的特徵是不是異於鱷魚呢?達克龍之所有這樣的外形,完全是為了適應海洋中的生活。在放棄了重回陸地能力的同時,達克龍具有了魚類的外形,能夠在水中快速遊動和轉向,這種體長在4至5之間的海生鱷魚是最適應海洋生活的鱷魚。

圖註:身體呈魚類外形的達克龍,圖片來自網絡

稱霸淺海的殺手

從發現達克龍化石的地層看,其生活時間還是很長的,從距今1.57億年前一直延續到距今1.37億年,從侏羅紀一直到白堊紀

圖註:侏羅紀晚期的歐洲,圖片來自網絡

達克龍以淺海為家,就以最早發現其化石的索倫霍芬石灰巖層來說吧,這裡代表著晚侏羅世的亞熱帶淺海環境。除了生活在海島上的始祖鳥、美頜龍等,該地層中發現最多的是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其中包括了菊石、烏賊、魚類,還有魚龍和海鱷。除了達克龍,在索倫霍芬石灰巖層中發現了海鱷還有體型更大的地龍Plesiosuchus)和更小的狹蜥鱷Steneosaurus)。地龍與達克龍同為當時海洋中最頂級的獵殺,而體型很小的狹蜥鱷便成了達克龍的獵物。

圖註:地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狹蜥鱷的化石及復原模型,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達克龍捕食狹蜥鱷,圖片來自網絡

體型較大而且異常兇猛的達克龍看不上小魚小蝦,它的主要食物是魚龍,比如體長只有2米的阿戈爾魚龍Aegirosaurus)。達克龍會猛衝上去,張開大嘴猛烈撕咬,巨大的咬合力甚至能夠將魚龍的身體咬成兩截。生活在侏羅紀至白堊紀的淺海之中,最需要提防的就是達克龍,如果被它咬一口,就離鬼門關不遠了。

圖註:達克龍捕殺魚龍,圖片來自網絡

儘管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鱷魚,也不是中生代最兇猛的海生爬行動物,但是從某種意義上看,達克龍卻是鱷魚進入海洋演化的頂點,它成為淺海之中最恐怖的殺手。

參考資料:

1.Quenstedt FA. 1856. Sonst und Jetzt: Populre Vortge über Geologie. Tübingen: Laupp, 131.

2.Plieninger T. 1846. Prof. Dr. Th. Plieninger hielt nachstehenden vortrag über ein neues Sauriergenus und die Einreihung der Saurier mit flachen, schneidenden Zhnen in eine Familie. Pp. 148-154 in: Zweite Generalversammlung am 1. Mai 1846 zu Tübingen. Württembergische naturwissenschaftliche Jahreshefte 2: 129-183.

3.Vignaud P, Gasparini ZB. 1996. New Dakosaurus (Crocodylomorpha, Thalattosuchia)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of.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Paris, 2 322: 245-250.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相關焦點

  • 十大遠古海洋猛獸 : 上龍為什麼會成為史前海洋霸主
    但滄龍剛出現在白堊紀早期時還有很多大型上龍,隨著進化2000萬年,滄龍把所有競爭對手包括上龍、魚龍、蛇頸龍、金廚鯊都趕盡殺絕最後一統海洋,足以說明滄龍類更厲害。 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上龍並不是最強大的     在已滅絕的十大海洋巨物中,鄧氏魚堪稱一種巨大的史前生物。它巨大的咬合力,完全不遜色於史前生物中的滄龍、帝鱷、劍吻鯊等兇猛的怪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些令人恐怖的史前巨物。
  • 在地球上,曾經生活著的10大巨型海洋巨獸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海洋不僅很神秘,而且充滿著未知和可怕。如果說到恐怖的海洋生物,很多人會說鯊魚、巨型章魚、有毒水母等等。但是,現代海洋中不管是哪一種可怕生物,似乎也無法與曾經生存在地球上但已滅絕的巨型生物相提並論,特別是恐龍時代的巨型海洋生物們。而這次,擼哥就要為你帶來在地球上,曾經生活著的10大巨型海洋巨獸。
  • 史前巨獸"史前巨齒鯊"來襲,肆虐海洋!它真的存在嗎?| 史前最恐怖的五種魚類,巨齒鯊一口就可以吞掉霸王龍!
    生活在1500萬年前的晚漸新世到26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海洋頂級掠食者。它們被很多古生物學家譽為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一類於二疊紀稱霸海洋,以魚類、菊石及珊瑚為食。最大的一類牙長19至37cm,估計旋齒鯊最長可達10至20米,屬於當時的海上霸王,可與2.2億年前的魚龍媲美。2:劍射魚
  •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 遠古十大海洋兇猛巨獸排名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遠古十大海洋兇猛巨獸排名史前海怪前五排名,在此我們舉例說明一些比較厲害的史前海怪,按厲害程度排名。當然見仁見智。在中生代海洋中,滄龍是終極海怪,除了幼年時會受到來自鯊魚和其他滄龍種類的威脅,成年之後便不再有天敵了。滄龍是不折不扣的大胃王,魚類、海龜、海生鱷魚、蛇頸龍類甚至是翼龍和其他種類的滄龍都在其食譜上。如果不是中生代末期的大滅絕,滄龍會統治海洋更長的時間。
  • 奇聞:貪心不足,5米魚龍胃中現4米海龍化石,被撐爆脖頸處死去
    有句話叫做貪心不足蛇吞象,在生物界就有許多掠食者錯誤的判定了獵物的大小,在吞食的時候發生了意外,以前曾觀測到蟒蛇因吞掉大型鱷魚而撐爆自己肚皮的事件,還有海豚試圖吃掉大王酸漿魷而窒息死亡。那麼在史前時代的自然界,是否也有這麼偶然的事情發生呢?
  • 中生代海洋猛獸:魚龍的外形酷似海豚,滄龍的祖先是蜥蜴
    地球上的早期生命生活在古生代。古生代出現了多次生命大爆發,植物多種多樣,陸地動物和海洋動物也出現了。不過論生命的精彩程度還是要以中生代為最,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中出現了諸多有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就是其中之一。
  • 看一看,2.4億年前的魚龍最後一餐吃的啥?
    這兩隻爬行動物就這樣沉睡在石頭中,直至2010年,科學家在中國西南部開始挖掘化石。現在,科學家表示,這種「火鴨雞」海怪可能會顛覆我們對史前海洋中的生與死的認知。(「火鴨雞」是一種詭異的美食:把去骨的雞放在去骨的鴨子中,再塞進去骨的火雞裡。)
  • 36種史前鱷魚(二)
    ,使其成為晚侏羅紀歐洲和南美洲最常見的海洋爬行動物之一。22、Neptunidraconeptunidraco棲息地:歐洲南部的海岸歷史時期:中侏羅紀(1.7億至1.65億年前)大小和重量:未公開食性:魚和魷魚區分特徵:光滑的身體; 長而狹窄的下巴它能很好的在水中生活。從某些方面看來,它更像海豚而不是鱷魚。」
  • 老人發現6500萬年前的魚龍化石,這個功勞應該屬於他的寵物狗
    該化表面的紋理非常清晰,似乎擁有鱷魚般的鱗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件化石其實是他的兩隻狗幫他嗅到的。喬恩·戈普西爾(Jon Gopsill)是一位業餘的考古學家,他認為在薩默塞特郡斯託爾福德海灘發現的這塊化石屬於史前海豚類海洋生物,被稱之為魚龍,生活在侏羅紀時期。此後他便將拍到的照片拿給了化石專家進行辨別。
  • 十大可怕的史前生物,恐龍根本排不上號
    帝王鱷與現代鱷魚實際上是遠房親戚,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體型。帝王鱷長12米長,幾乎是今天最大鱷魚-鹽水鱷魚的兩倍。重量也在8噸左右,這意味著它幾乎可以面對的任何挑戰者。滄龍與蛇頸龍一樣,滄龍是海洋爬行動物,而不屬於恐龍。近18米長度,滄龍巨大無比。它是整個白堊紀時期在水域徘徊的最危險的生物之一。
  • 神奇的魚龍
    有些爬行動物在三疊紀早期返回海洋,魚龍即是其中之一。另有一些爬行動物在2.0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演變成哺乳動物。作為爬行動物的魚龍從陸地進入海洋,為適應新的環境,進化出了與海豚相似的流線型身材,四肢演變成魚鰭狀,用尾鰭的擺動推動身體快速遊動。魚龍體長從不足一米到二十多米不等。最大的魚龍化石發現於加拿大西部,其體長達到23米,生存於2.1億年前的晚三疊世。
  • 史前深海怪物:幻龍牙齒如針般尖利
    6.長頭龍長頭龍  四個短槳狀鰭肢幫助長頭龍(Kronosaurus)能像海龜一樣在水下遊走。  幻龍(Nothosaur)皮膚似革,尾長腿短,牙齒如針一般尖利,被認為同史前鱷魚具有相似之處。  10.史前烏賊史前烏賊  科學家曾在澳大利亞附近、德國及西方內陸海道(Western Interior Seaway)發現過史前烏賊的化石。
  • 盤點史前地球上的海洋霸主,霸王龍在他們面前都弱爆了
    在世界有很多巨獸,是讓人無法想像的恐怖,不僅陸地上有著,海洋上也少不了,今天讓我們來盤點下史前最恐怖的八大海洋巨獸個個生性殘暴,皆是頂級掠食者。它們長約4米,是最古老的海洋爬行動物之一。幻龍與蛇頸龍十分相似。和蛇頸龍比起來,幻龍的身體小且纖細,還不能完全適應水裡的生活,可以在岸上作長時間停留。它們的牙齒異常鋒利,體型最大的可達6米,是海洋中的霸主之一。
  • 哪些鱷魚能在海裡活動?中生代有很多,現代也有不少
    鱷魚,現存最強大的爬行動物類群,分布在熱帶和部分亞熱帶的江河湖澤之中,它們強大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讓人驚嘆。鱷魚一直被認為的熱帶淡水系統裡的霸主,但它們的活動區域並不僅限於淡水,無論是史前還是現代,都有非常多的鱷類可以在海洋裡活動。
  • 形似海豚的海洋霸主,曾統治了一個時期
    在現代,稱霸海洋的物種大家都知道,是鯨,那麼在一億多年前的海洋霸主又是誰呢?J今天就來給大家扒一扒侏羅紀時期的海洋霸主——魚龍打磨化石上的石灰石 魚龍雖然名字帶有「龍」字,但是它們並不是恐龍的一種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數時期,最早出現於約2.5億年前,比恐龍稍微早一點(2.3億年前),約9000萬年前它們消失,比恐龍滅絕早約2500萬年,其中在侏羅紀時期,憑藉著強大的攻擊力和繁殖力,海洋一直都是它們稱霸,直到白堊紀時期才被蛇頸龍所取代。
  • 怎麼把恐龍做成大餐——魚龍肉丸
    為了兼顧「魚」控和「肉」控美食愛好者的情緒,端上來的第一道,就是帶「魚」帶「肉」、爽口彈牙的魚龍肉丸啦!「每咬一口,都有鮮美的汁水噴出!」《食神》中的「爆漿瀨尿牛丸」經典串詞,以及那段肉丸桌球比賽的片段,必定會讓每一個吃貨印象深刻。
  • 有比巨齒鯊還大的鯊魚嗎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盤點
    影片《巨齒鯊》中讓觀眾們對巨齒鯊這種生物感到十分震驚,事實上,史前的海洋霸主不止只有巨齒鯊,還有很多比巨齒鯊更厲害的海洋生物!不過按照體型來看的話,巨齒鯊只能在史前海洋三大霸主中排行第二!不過巨齒鯊確實是體型最大的鯊魚。
  • 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是誰?滄龍真能幹掉霸王龍嗎?
    說起恐龍時代的霸主,可能大家腦海中中就會浮現出滄龍,很簡單,因為《侏羅紀世界》中滄龍躍起一口咬下大半條條鯊魚的長鏡頭肯定嚇了大跳,也就是這個鏡頭,讓筆者在下載的高清片源中翻來覆去把玩了好幾次!滑齒龍的牙齒長度超過70毫米,頭骨大小即超過1.5米,它是羅紀中到晚期海洋中的頂級掠食動物。需要稍稍糾正下的是:BBC製作的與恐龍同行中的滑齒龍體長超過25米,其實這是其它恐龍的化石誤認成了滑齒龍。
  • 魚塘現史前鱷雀鱔:鱷魚嘴 蛇皮膚 滿口尖牙(圖)
    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讓人不寒而慄……6月22日下午,自貢釣友龔師傅花了近一個月,終於在小區魚塘裡把那隻多次看見卻沒看清的怪魚釣了起來。  經當地水務部門辨認確定,這條怪魚名叫鱷雀鱔,是外來物種,它有著鋒利的牙齒和堅硬的鱗片,只要是水中的活物,不論大小,幾乎通吃。據悉,該魚種是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
  • 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有哪些?滄龍真能幹掉霸王龍嗎?
    說起恐龍時代的霸主,可能大家腦海中中就會浮現出滄龍,很簡單,因為《侏羅紀世界》中滄龍躍起一口咬下大半條條鯊魚的長鏡頭肯定嚇了大跳,也就是這個鏡頭,讓筆者在下載的高清片源中翻來覆去把玩了好幾次!三疊紀的海洋霸主:魚翔洋底的魚龍魚龍最早出現於2.5億年前,比恐龍早那麼一丟丟,比較有意思的是它也比恐龍早滅絕約2500萬年,大多數種類的魚龍並不大,他們的頭部像海豚,口中布滿牙齒,跟現代金槍魚差不多。魚龍和身體結構和鯨類很相似,也是肺呼吸,但它們的生殖方式和鯊魚類似(同為卵胎生),魚龍的身體流線型,非常適合水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