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魚龍目貝薩諾龍,這種古代海洋爬行動物有點像海豚或鯨魚。一項新研究發現,在貝薩諾龍的近親貴州魚龍的化石裡,保留著它的最後一餐。圖源:FABIO MANUCCI
撰文:JASON BITTEL
大約2.4億年前,一隻巨型海洋爬行動物吞下了另一隻略小的爬行動物,不久即死亡。體型較大的那隻形似海豚,是一隻魚龍,它和肚子裡的那隻較小的動物一起變成了化石。
這兩隻爬行動物就這樣沉睡在石頭中,直至2010年,科學家在中國西南部開始挖掘化石。現在,科學家表示,這種「火鴨雞」海怪可能會顛覆我們對史前海洋中的生與死的認知。(「火鴨雞」是一種詭異的美食:把去骨的雞放在去骨的鴨子中,再塞進去骨的火雞裡。)
在這份獨特的化石中,貴州魚龍肚子裡那隻較小的動物是海龍:這是一種古代海洋爬行動物,身體細長,看起來更像蜥蜴,而非魚。4米長的海龍近乎完整的軀幹從4.9米長的魚龍的胃裡鼓了出來,當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古生物學家Ryosuke Motani意識到這一點時,他知道自己的團隊有了重大發現。8月20日,期刊《iScience》登載了關於化石的描述。
在魚龍胃裡發現的海龍標本。圖源:JIANG ET AL
魚龍呼吸空氣,直接分娩幼仔。雖然一些魚龍的長度接近藍鯨,但早期魚龍,比如Motani研究的貴州魚龍要小一些,長度在4米至5.8米之間。一般認為,這些古代遊泳者以光滑的、魷魚狀的頭足類動物為食,用滿嘴鈍牙從水中捕獲獵物。事實上,人們認為當時沒有水生生物會捕食大型獵物;那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海怪是後來進化出來的。
但根據Motani的說法,新發現的化石表明,早期魚龍屬於中生代最早的「巨型捕食者」,即捕食其他大型動物的巨型動物。「它們吃的動物比人類還要大,」Motani說。
史前懸案
想要把幾億年前的事情拼湊起來,有不小的挑戰。首先,Motani和團隊需要證明魚龍確實吃了海龍,而不是較小的海龍偶然疊在魚龍身上,一起形成了化石。
「幸好這次我們有辦法,」他說。魚龍的肋架繞在被捕食的動物身上,說明海龍的確是它的大餐。第二個重要問題是,這是一道什麼樣的大餐?魚龍可能只是吃了死於其他原因的海龍的屍體。
然而,在魚龍體內,Motani和同事發現了兩段長而完整的海龍椎骨。這些骨骼化石表明,脊椎仍由結締組織連接在一起,沒有支離破碎、腐爛。
胃容物中沒有海龍的頭骨和尾巴。研究團隊在距離魚龍約20米的地方發現了一段海龍尾巴,雖然無法證明這段尾巴就屬於魚龍肚子裡的海龍,「問題是,尾巴的尺寸剛好符合,」Motani說。
研究團隊推測,事情可能是這樣的:魚龍在水面上襲擊並殺死了海龍。然後這位捕食者就開始對屍體下手了,它打算像鱷魚吞食獵物那樣,把海龍整個或者大部分吞下去。在啃咬和撕扯過程中,魚龍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最大、肉最多的那部分,而海龍的細脖子和尾巴可能掉了下來,順水漂走了。
這是魚龍的標本,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胃容物突了出來。圖源:RYOSUKE MOTANI
鑑於無法回到史前的進餐時刻,科學家通常通過觀察牙齒化石,來確定古代動物可能的食物。在早期魚龍身上,圓錐形的鈍牙說明它們偏愛更容易吃的食物,它們沒有頂級捕食者那種鋒利的鋸齒狀牙齒。
但Stephen Brusatte說,新發現的化石說明,科學家不能只憑牙齒的形狀,就判斷某個物種的食物。一些早期魚龍不僅會咬下軟乎乎的頭足類動物,可能還會勇敢地追尋更豐盛的大餐。Brusatte是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沒有參與此次研究。
「有時候,根據史前犯罪現場的細節,我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些武器的殺傷力比我們想像力大得多,」Brusatte說。
魚龍最後的晚餐
馬裡蘭州霍華德社區學院的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Jessica Lawrence Wujek沒有參與此次研究,她說,胃容物化石極其罕見。Lawrence Wujek研究過幾百份魚龍標本,表示可能有一兩個的胃容物變成了化石,即「bromalites」。
「胃容物化石被保存下來不是很常見,尤其是這麼大的,」Lawrence Wujek:「這塊化石太令人驚訝了。」
海龍的骨頭沒有明顯被消化的跡象,所以魚龍很有可能在最後一餐後,就迎來了死亡。附近的尾巴碎片化石年代與魚龍大致相同,指向另一條線索:魚龍吃完大餐後不久就死去了。
雖然海龍的身長和魚龍差不多,但Motani估計前者的重量只有後者的八分之一。不過,海龍也會回擊。
「這只是猜測,但可能在那次戰鬥中,(魚龍的)頸部受到了某種程度的損傷,」他說。雖然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得知真相,但魚龍在努力吞食來之不易的大餐時,很有可能加重了損傷情況。
自有其道
挪威奧斯陸大學的古生物學家Aubrey Jane Roberts一直在研究古代海洋爬行動物,沒有參與此次研究。他表示,除了古代海洋動物的致命戰鬥,這塊化石也為我們描繪了生態系統迅速恢復的畫面。
Roberts也是國家地理探險家,他說:「大約2.52億年前,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物種滅絕,尤其在海洋中,90%的海洋動物都滅絕了。」那次損失慘重,然而生命在短短幾百萬年裡就得以復甦,恢復多樣化,這太神奇了,Roberts說。但大滅絕後不久,就出現了魚龍這樣的巨型捕食者,科學家認為,食物鏈重建後,這些頂級捕食者應該是最後發展出來的動物。
「這就是這篇論文為什麼這麼重要,」Roberts說:「它講述了海洋如何從徹底破壞恢復過來,重建完整的生態系統。」
(譯者:Sk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