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億年前的恐龍,最後一餐吃的什麼?肚子裡的木炭怎麼來的?

2020-12-06 科技爆發點

1.45億年前的恐龍,最後一餐吃的什麼?肚子裡的木炭怎麼來的?

恐龍作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生物,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時間,也一直對人類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尤其是對於一些小男孩,經常會買一些關於恐龍的玩具,愛不釋手。對於科學家來說,想要對恐龍有更為深入的了解,也只能通過它們在地球上留下的化石了,這些化石的完整程度並不高,可以保存下來的線索是非常有限的,這也是科學家們研究恐龍的一大阻礙。

據美國新聞網的報導,加拿大的科學家在對恐龍深入研究的過程當中,揭露了恐龍在臨死之前的最後一餐,我們知道恐龍分為食草性恐龍和食肉性恐龍。這也就意味著食草性恐龍肚子中,留下的可能會是一些樹葉的碎片或者是植物的纖維,食肉性的恐龍留下的可能是某一些生物的殘骸,或者是未消化的肉類,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結節龍標本的體內,竟然發現了一些其他的物質,其中還包括木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當時的結節龍以木炭為食?這些木炭又是因何而來的呢?

這隻結節龍的化石標本是在2011年的時候,在一次採礦作業當中發現的。這隻結節龍泥濘的海洋巖石所包裹,從2011年發現之後,科學家們利用了6年的時間,才從這些海洋巖石當中完整地剝離出了結節龍的皮膚和骨骼。科學家們推測,這隻結節龍的體重超過了一噸,以食草為主,其中包括一些蕨類植物。

這隻結節龍的發現,揭露了它在臨死之前最後一餐所吃的食物,在它的胃中發現了一些蕨類和樹枝,它們在胃裡保存的非常完好,結節龍也並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吃的,它更喜歡一些蕨類植物和一些比較柔軟的樹葉,根據胃中食物的消化程度來看,科學家認為這隻恐龍在進食不久後就已經死亡了。

除了這些數據之外,科學家們還在它的胃中發現了木炭,那麼這些木炭是從何出現的呢?科學家認為是當時地球上的溫度過高,也可能是一次火山的噴發,導致樹木被燒毀,而這隻恐龍在進食的時候誤將木炭吞下,所以在它的胃中就發現了未燒好的木炭。在木炭的周圍還有少量的砂石,科學家推測恐龍吞下砂石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和鳥類一樣幫助胃消化。

通過這具恐龍化石的發現,以及對它胃中物質來看,結節龍在當時所生活的環境質量狀況還是非常差的,並且食物也相對比較短缺,在這樣的情況下它是如何長成龐然大物的?還有很多的未解謎題,對於這隻結節龍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科學咖啡館 | 恐龍大肚子裡的最後一餐
    通過恐龍的「最後一餐」,讓我們了解了不同的恐龍平時都吃些什麼。,想知道他們最後一餐到底吃什麼。我們在當地發現,在距今大約1.2億年前,遼寧生活過一種大型的這類恐龍的牙齒有巨大的力量,具備咬進東北巨龍的肋骨裡並吃了它的能力,而且咬後的肋骨形態也沒有再發生什麼變化,所以,這次捕獵很可能成功了。
  • 1.8億年前恐龍的最後一餐:植物種子保存完整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了1.8億年前一隻恐龍最後一餐的化石遺蹟。這些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屬於一隻6米長的植食性恐龍,可以追溯到早侏羅紀。這是一個最近才被描述的恐龍物種。對腸道內容物的分析顯示,這種恐龍很可能未經咀嚼就「囫圇」地吞下食物,它們在遠古巴塔哥尼亞地區的植物種子傳播中可能扮演著重要角色。這種新的鳥臀目恐龍物種被命名為Isaberrysaura mollensis,其化石保存在阿根廷洛斯莫萊斯組(Los Molles Formation)的海洋-三角洲沉積物中。
  • 看一看,2.4億年前的魚龍最後一餐吃的啥?
    一項新研究發現,在貝薩諾龍的近親貴州魚龍的化石裡,保留著它的最後一餐。圖源:FABIO MANUCCI 撰文:JASON BITTEL 大約2.4億年前,一隻巨型海洋爬行動物吞下了另一隻略小的爬行動物,不久即死亡。體型較大的那隻形似海豚,是一隻魚龍,它和肚子裡的那隻較小的動物一起變成了化石。
  • 科學家發現恐龍最後一餐 88%是蕨葉7%是梗和嫩枝
    據新華社電 一隻長滿硬甲的巨大恐龍1.1億多年前吃下最後一餐後死去。加拿大研究人員從它胃中保存完好的食物化石分析出它最後一餐吃了什麼。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網站2日報導,這是一隻馬克·米切爾北方盾龍,其化石2011年出土於加拿大麥克默裡堡附近。
  • 1.1億年前,這隻甲龍死前吃了啥?科學家花費數年找到答案
    不過,此文並不打算說甲龍和霸王龍之間的故事,而是要說九年前,研究人員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一個露天礦井中的重大發現,據了解,當時人們發現了一個距今長達1.1億年的化石,而這塊化石正好是關於食草甲龍的,更為重要的是,這塊恐龍化石的發現,讓人類得到了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恐龍化石之一。
  • 這隻甲龍會挑食:迄今最完好胃化石,呈現恐龍死前大餐
    這是一隻 1.1 億年前的恐龍,重達 1.3 噸,它死後在加拿大艾伯塔省被衝到海裡,陷入海床。
  • 一億年前古囓蟲肚子裡全是花粉
    顯微鏡下,琥珀裡的「採花賊」 黃迪穎供圖  它是一隻芝麻粒大小的蟲子。
  • 我國戈壁發現億年前恐龍化石 吃堅果似巨型鸚鵡
    億年前的一種恐龍長有像鸚鵡一樣的喙,能夠咬開堅果,就像一隻吃堅果的巨大鸚鵡。 科研人員把這種恐龍稱為鸚鵡龍,屬於角龍的一種。角龍恐龍是一種鳥臀類草食性恐龍,活躍於白堊紀後期。明顯的特徵包括臉上的角及勾狀的喙與頭後方骨質的的皺摺。這具鸚鵡龍化石2001年發現於我國內蒙古地區的戈壁沙漠裡。最近古生物學家對這具恐龍化石進行了研究,發現頭骨的一些特徵表明這種恐龍以堅果和種子為食。
  • 如果把地球45億年歷史壓縮成只有1年,是什麼結果?
    NEXTMIND地球,誕生於大約45億年前,生命的長河則橫跨了近40億年,設想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將地球這麼長的歷史壓縮到只有1年,是什麼結果?據海外生物顧問公司biomimicry介紹,如果將45.4億年壓縮為1年,意味著每1秒就是144年,由於生命出現在38億年前,所以對應的日期是2月25日。科學家認為,生命起源於高能化學反應,這一過程產生了能自我複製的分子,後來又演化成細菌和古菌。
  • 生活在1.6億年前的恐龍,是一種什麼生物?它們是如何誕生的?
    看過侏羅紀公園和失落的文明這兩部電影的小朋友,大概不會忘記那些電影中巨大無比,長得十分恐怖的恐龍吧,恐龍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地球上,幸好當時是沒有人類的,不然我們還真有可能不是這些恐龍的對手,我們知道科學家們通常把動物分為幾種類型,什麼脊椎動物,軟體動物,卵生動物等等,那麼這些恐龍又屬於哪種類型的動物呢
  • 一億年前古囓蟲被裹入琥珀 肚子裡全是花粉(圖)
    一億年前古囓蟲被裹入琥珀 肚子裡全是花粉(圖) 2016-03-18 13:36:39來源:現代快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顯微鏡下,琥珀裡的「採花賊」 黃迪穎供圖  它是一隻芝麻粒大小的蟲子。一億年前,太陽暖暖的,肚子吃得圓滾滾的它,曬著太陽閉目養神。
  • 1.55億年前的食肉恐龍的皮膚擁有感覺器官
    1.55億年前的食肉恐龍的皮膚擁有感覺器官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0-16 08:45:13 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的菲爾
  • 2億年前魚龍肚裡發現魷魚!
    據外媒報導,一隻叫做魚龍的小海棲動物在侏羅紀早期狼吞虎咽地吃下了史前魷魚,然後突然它死了--因為它的肚子還裝滿了未消化的魷魚。
  • 新知|中國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1億年前食毛類昆蟲...
    這時,一大滴樹脂滴落,幾隻小蟲連著羽毛被裹入其中……滄海桑田,億年之後,樹脂變成了琥珀,而小蟲和羽毛依舊留在琥珀中,從外觀上和千萬年前並沒有太大區別。2016年,這一顆來自緬甸的琥珀和另一顆琥珀被送往中國,一段被埋沒了億年的遠古昆蟲即將被科學家揭曉。  含有昆蟲的琥珀被人們成為「蟲珀」,特別是來自緬甸白堊系地層的琥珀,因為質地透亮、雜質少,近些年成為古昆蟲學研究的重點。
  • 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算哪門子發現?
    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算哪門子發現?Patel翻譯 SME科技故事恐龍不怎麼注意個人衛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實際上不管是哪一種恐龍在現實中都可能非常噁心。它們的頭皮屑成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距今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化石。這項發現不僅成為了一個調侃海飛絲的新梗,也的確解釋了恐龍脫皮的通用原理。
  • 8片牛肉,1個雙黃蛋,美太空人升空前「最後一餐」,美網友:難過
    ,計劃將美國太空人羅伯特·本肯、道格拉斯·赫利和部分物資送往國際空間站,所以,全世界人目光不只聚焦在由於SpaceX公司打造的新型龍飛船2上,還對太空人羅伯特·本肯和道格拉斯·赫利的一舉一動極為關注,吃了什麼,做了些什麼,精神狀態怎麼樣?
  • 化石裡的地球故事:1.45億年前第一朵花開
    化石裡的地球故事:1.45億年前第一朵花開化石標本。 世界上第一朵花開在哪裡?46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有多高?達爾文進化論真的靠譜麼? 地球上那些遙遠的歲月,人類未曾經歷,卻又真實存在。 中龍化石的分布佐證了大陸漂移說,不同時期的珊瑚外壁環紋數量則為地球自轉速度不斷變慢提供了旁證。
  • 1.3億年前的恐龍腳印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經過古生物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現場鑑定,這些腳印確係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距今約1.3億年。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留下腳印的恐龍連同那個遠古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透過1.3億年的腳印,我們能洞悉大自然的哪些秘密?
  • 地球擁有45億年歷史,那麼20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模樣?
    地球已經有45.7億年歷史了,20億年前的時候地球25.7億歲。科學家為了更好地描述地質史,對地質年代進行了劃分,由大到小是:宙—代—紀—世。例如,地球分四個宙: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恐龍時代是顯生宙—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我們目前處在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
  • 1.1億年前蜻蜓化石長什麼樣子呢?
    1.1億年前蜻蜓化石長什麼樣子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1億年前蜻蜓化石驚現甘肅 翅膀仍完整滅絕成謎 來源:國際在線 住在城裡的娃娃們,如今想看到蜻蜓幾乎不太容易。事實上,蜻蜓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幾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