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琥珀裡的「採花賊」 黃迪穎供圖
它是一隻芝麻粒大小的蟲子。一億年前,太陽暖暖的,肚子吃得圓滾滾的它,曬著太陽閉目養神。突然,一滴樹脂把它包裹……這隻悠閒的小蟲,被凝固在琥珀裡。
一億年後,帶有小蟲的琥珀,被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和黎巴嫩大學的教授Azar發現,藉助生物顯微鏡,揭開了小蟲的秘密:它是一隻小小「採花賊」,它的肚子裡裝的都是花粉,甚至拉出來的「便便」裡也都是花粉。
「小昆蟲肚子裡有上萬顆花粉顆粒。它拉的『便便』裡估計也有上千顆花粉顆粒。」黃迪穎說,通過花粉,植物的身份也得到了確定,花粉來自紫樹科植物。一億年前,世界上最早的花朵在陸地上盛開並沒多久。花香、花色如何?難以複製和再現。但緬甸琥珀中所保存的小昆蟲,恰恰展示了它們「採花」之後的狀態。
「大家都知道,蜜蜂是採蜜的。事實上,在昆蟲界,有的小蟲獨戀一種花粉,有的則以很多種花粉為食。」黃迪穎說,這枚緬甸琥珀裡的小蟲,當時就是以紫樹花粉為食的。黃迪穎和合作夥伴們研究發現,小蟲的口器很特殊。最早,昆蟲的口器是兩顆大牙咀嚼式的;而後,大牙漸漸退化,口器進化成了刺吸式。「這是一隻古囓蟲,處於咀嚼式到刺吸式的過渡階段。這樣的口器適合吸食花粉。」黃迪穎說,這隻古囓蟲,是昆蟲家族的一個新目——二疊囓蟲目。
古囓蟲在2.65億年前就出現了,但如今已經滅絕。它們是如何滅絕的?也許是一億年前滅絕的,也許是6500萬年前和恐龍一起滅絕的。這無法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緬甸琥珀是古囓蟲生前的最後化石見證。
儘管這種小蟲滅絕了,但紫樹還有,在古生物研究所還有一株它的近親種類。紫樹也是世界著名的珍貴觀賞樹種,葉色繽紛是它最大的特點,是世界流行的七大色葉樹之一。
對了,雖然小蟲沒有了,但知了、蝽、蝨子都是古囓蟲的遠房親戚。
(文章來源:現代快報)